第15讲:钟繇《宣示表》楷书艺术的鼻祖

第15讲:钟繇《宣示表》楷书艺术的鼻祖

00:00
17:58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国时期钟繇的《宣示表》。钟繇的繇字有两个读音,还有一个叫做繇(yáo),而作为他的名字只能读成钟繇(yóu)。钟繇是一个著名的书法家,摆在他面前的课题很艰难。当时他所处的时代是隶书,还有一些章草。那么是复古写篆隶呢,还是创新写楷行呢,他选择了创新,选择了楷书,被《宣和书谱》称之为“楷书之祖”,就是楷书第一人。


今天我们写的这个《宣示表》是一个重要的文献。也就是说它是向朝廷介绍的一些重要的历史和现实的一些情况,写的一篇相当于公文。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书法的老辣境界。要知道之前几乎没有人会写所谓的楷书,钟繇在原创之初达到这么高的水准,很了不起。那么他是不是就偶然,或者是自己突然得到灵感,就能把字写好呢?不是。他学习超过一般人的刻苦。我记得前面几讲我说过,蔡邕有一篇《笔论》,结果韦诞在朝廷上拿出来显耀,被钟繇看见了,让曹丞相借来一阅,韦诞不同意。大家还记得钟繇作为一个国家大臣,当场捶胸捶肺,倒地而休克,曹操用药把他救醒。 


为了看一个书法秘笈,看一个书法的重要的指导思想,他可以说是殚精竭虑,甚至不择手段。为什么不择手段?因为韦诞不给他看,韦诞死了以后,他派人去掘坟,把那个(笔论)拿了出来,可见他学书法用心之最。那么他平常是怎么做的?我这有一份文献说,他平常学习的时候和人相处,您在说什么,他根本没听。他生活在别处,那个别处是什么地儿呢?书法?他在画地,他在思考。他睡觉的时候没睡着,在被子上画,甚至将被子划破。上厕所的时候,经常在那画字,蹲几个小时忘了回去。所见万物他都看着像书法。一个人只有聚精会神,把所有精力汇集到一点,他才会出现创新,才会成为时代的宠儿。而他(钟繇)就是,那么他这幅《宣示表》有什么特点呢?和我们其后的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不一样,那幅字写得神俊飘逸,而这幅钟繇的《宣示表》写得厚重,甚至还有一点笨笨的,因为他是从隶书中慢慢脱颖出来。我们知道隶书有一个尾巴,蚕头雁尾,看这幅字里边,我们可以看出很多的一些笔法都有一种隶书的蚕头雁尾的尾巴。  


第二,它和其后的唐楷,比如说钟绍京的《灵飞经》,包括其后的赵孟頫的《道德经》,还有一点不一样。他的字写得扁扁的。我们前面给各位介绍过汉隶,就是扁扁的。因为汉代用了儒家开拓的包容的精神,汉代的建筑都是扁平的建筑,包容宽博,笼天地于形内。而书法也是如此,它从汉隶里边脱胎出来,钟繇的字写得比唐楷比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都要偏扁。


它的线条比较粗。我们知道写小楷,一般的人拿着毛笔会把它舔的很顺,让笔变成一个精确无比的一个锥。但是我们看钟繇这幅字,它的线条还是偏粗,它显得比较茂实、比较遒劲、比较朴茂、比较宽博。更重要的是它表现了魏晋时期楷书从发生到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过程。可以说这幅字是中华民族楷书当中的原创性的第一。它开启了后世的楷书,尤其开创了唐朝的楷书的时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86759qrsz

    老师,有的故事讲了几遍,一套课程讲一遍就可以了,多讲干货,哈哈

  • 大力0623

    这个怎么看不见视频呢?

    羲献文化 回复 @大力0623: 点中间的小标,就可以看视频

  • 藕得堂

    临摹的颤颤巍巍,同骨都莫名的自己加勾,讲的不错,临摹真的太烂了

    金果子_vt 回复 @藕得堂: 同感😂

  • 武侠武侠

    少了一个同字,没有些出圆润厚重的感觉且笔法过于随意细节没有表现出来拙朴的意境

  • RRJJ

    钢笔字

  • 洞庭上人

    能不能复制呢?

  • 老晕_z6

    临得

  • 听友125047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