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苏轼:千古文豪修炼之路》第2讲:苏轼的童年生活
“乐经典,慧人生”欢迎大家来到卓越大语文的课堂,我是卓越大语文的赵卫平老师,上一讲,我们整体领略了苏轼丰富多彩的一生。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童年生活。欢迎大家收听《细说苏轼:千古文豪修炼之路》生平篇第二讲:苏轼的童年生活。
苏轼是四川人,家乡在四川眉州,也就是现在的眉山市。眉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进士之乡”,仅在两宋期间,就有886人考取进士,史称“八百进士”。
小时候的苏轼非常喜欢游山玩水,常常带着很多小朋友漫山遍野地跑,他的弟弟苏辙就是忠实的粉丝。苏辙后来还专门写文章记载和苏轼一起游山玩水的经历。
苏轼八岁到天庆观读小学,拜道士张易简为师,在那所学校读书的学生有近一百人,由于苏轼品学兼优,出类拔萃,常常受到老师的夸奖,也深得大家赞赏。
大约十一岁,苏轼和苏辙都被送到眉山城西边的寿昌书院读书。学校里有一个很有名望的老师叫刘微之,这个刘老师非常喜欢写诗,有一次他写了一首诗,他自己很满意结尾两句:“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可是苏轼不这么认为,他看了后忍不住对老师说:“先生,您的诗是不错,但是最后这两句显得雪片无处可依附,不如改成‘渔人忽惊起,雪片落蒹葭’吧”。这个刘老师一听立马惊呆了,呵!最后这三个字被苏轼这么一改,似乎更有神韵了,于是他惊叹不已地说道:“这孩子太厉害 ,我当不了你的老师!”
那么,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孩子是在怎样的家庭长大呢?
说起苏轼他家,还真算不上什么大户人家,她母亲程氏家里本来还富裕点,但是下嫁给了苏洵,苏家非常贫穷,生活困窘。或许正是因为如此,苏轼从小深入到百姓当中,真切地体验到农人的艰辛,这才养成了他体恤爱民的人生态度。
苏家虽然物质方面不富裕,但是精神方面却十分富有!
“门前万竿竹”
苏轼的家门前有一大片的竹林,竹子是文人特别喜爱的对象,是“四君子”之一,象征着坚韧、挺拔、高风亮节的品质。苏轼一生中都非常喜欢竹子。
“堂上四库书”
苏家虽然不富,但是藏书却非常多,可见苏家是轻物质而重精神的家庭,苏轼曾说自己要读立志读遍天下书,想必这样一个家庭出来的孩子,读书自然不会少。
一个天才的形成是历史的、是时代的,也是家庭的,苏轼的成长、成才离不开自己的家庭教育,下一讲我们就讲讲苏轼的严父慈母,让我们从中感受一代文豪是在怎样的启蒙教育中渐渐成才的吧。请大家期待《细说苏轼:千古文豪修炼之路》生平篇第三讲:原来苏轼这么怕他爸!
6557订阅 83集
发刊词:苏轼的天才是如何修炼出来的?
第1讲:千古男神苏轼,十八般才艺!
第3讲:原来苏轼这么怕他爸!
第4讲:苏轼很自信,状元非我莫属!
第5讲:苏轼是这么折服欧阳修的!
第6讲:苏轼第一次当官,26岁当市长助理
第7讲:苏轼是怎么怼上司的?
第8讲:王安石变法,苏轼会站哪边?
第9讲:苏轼有多爱杭州?自称前世是杭州僧人
第10讲:苏轼在密州的忧伤与超然
第11讲:徐州百姓超爱苏轼,苏轼却遭变法派陷害!
第12讲:宋神宗听信谗言,苏轼遭受文字狱
第13讲:乌台诗案,苏轼与死神擦肩而过
第14讲:苏轼教你如何花式过穷日子
第15讲:自力更生,成就了伟大的东坡
第16讲:苏轼在黄州的精神救赎!
第17讲:王安石与苏轼,相逢一笑泯恩仇
第18讲:官职一路狂升,苏轼成了政治明星
第19讲:人红是非多,苏轼怎么扛?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