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道可道,非常道。老子所讲的“道”究竟是什么

40.道可道,非常道。老子所讲的“道”究竟是什么

00:00
10:07

道第03讲 

《道德经》


老子在春秋时代,形成他对宇宙生成的一个大思维和对社会历史整体的极具概括性的描述,仅用五千言,这个是非常之精妙的一个学问。所以他两千五百年来,久盛不衰也是这个原因。


老子《道德经》它其实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就是《道经》,一个部分就是《德经》。从“道可道”到“道常”,三十七章是《道经》,后面的四十四章是《德经》,总共是八十一篇。


为什么讲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因为道在老子看来,可以说出来的道,就距离道的本体已经很远了。老子曾经非常明确地讲过,纵然他可以讲出来的道,还和道的本体有距离。名可名,非常名,可以给它个名字的话,离它的本体的名也很遥远。


所以在老子的《道德经》里讲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为之名曰大。

这个大就是道,道实际上是大的字,名和字的区别是字往往就是说明这个名的。


道是老子对宇宙本体,最主要的是宇宙这两个字,一个非常智慧的,一个哲学的,一个感悟的,一个归纳的理解。


老子《道德经》你要知道,两千五百年前春秋时代一个大的思维。而这个大的思维,我想两千五百年前的世界,不是我们今天所想的世界。


《道德经》前三十七节是《道经》,后面四十四节是《德经》,可是《道经》里也有谈到德的,《德经》里也有谈到道的。它不是一个像西方一本著作,一个严密的科学逻辑的思维,而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是感悟的,归纳的思维。感悟归纳的思维它就显得非常有意味,它是在非常玄妙的思想之中,还加有老子诗意的判断。老子的《道经》就是讲宇宙本体,《德经》就是讲人的本体,那么这个《道经》和《德经》这部书就叫《老子》,所以《老子》就叫《道德经》。


老子首先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从无中产生的,无中生有这是老子一个最基本的想法。可是有无相生,又是他辅佐的一个命题。有无相生,他举了一个例子,讲一个陶罐,认为这个陶罐在和泥的时候,这个陶罐没有,这个陶罐做完了以后,这个陶罐是有,那陶罐里边是个空间,是个无,有无几乎是同时出来的。又譬如讲修一个房子,四壁还没有,然后做了四壁,然后盖上屋顶,整个窗户安好以后,有了,那房子里空间又有了。他就是通过这些最普通的例子,谈到有和无这两个概念,是一个同时生发出来,名字不同而已。


那么我们进一步想他讲的无,我们还可以想人们除去了精神和物质以外,当然宇宙的客体存在就是空间和时间。那么在这个空间时间里所产生的万物,它都有它的一个生命的物质状态,和它的生命的精神状态,这个精神状态你是看不见的,物质状态是你看得见的,那么这个有无的关系。也是同时在一个身体里存在着,因此这个有和无,我们可以更把它延伸到生命状态。宇宙存在的状态,生命的状态,各种事物的存在状态,无不是在有和无之间。


另外我们还可以把无当作是个白,有当作是个黑,知白守黑。中国的水墨画,白纸是白,知白守黑,你必须知道后边的空白,你手底下这个黑的部分,你才画得好。就像一个建筑师一样,建筑师他的建筑忘记后面的天空了,建筑师如果忘记后面的天空一定是个拙劣的建筑师。梵蒂冈教堂它的每一尊圣者的像,使你头往上看,直指天堂。它充分利用了空间,这个空间的利用,把人们的视觉可以引到蓝天,这个就是高明地利用,虚和实的关系,就是非常高明地利用天空的问题。所以讲我们可以通过老子哲学来看到这些成功的东西,无一不是符合这些道的原则。


农业社会时候的人比较和自然和谐,他们知道一个道理: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一切存在的东西没有一个不是符合目的性的,没有一件东西不是恰到好处的。


可是到了工业化的初期,我觉得对人类生产力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瓦特他的蒸汽机改变了整个人类,我说蒸汽机这个蒸汽无疑是一个革新的力量,而蒸汽机上的活塞一定是个保守的力量,我说保守的力量和革新的力量,它的总和等于有效的机械力,保守和革新它的总和等于社会的进步,我想这也是一个无法置辩的真理。你们不要以为保守的人一定就是一个落后分子,譬如讲王安石变法,当时有些章敦这些人,其实本事没有,会咋呼,王安石看到他们支持,重用章敦这些人。司马光这些大儒看到章敦,就是个小人,苏东坡也加入了司马光的行列,反对王安石变法,可是这些老臣一定看到事物不可以操之过急的一面,“视事易而举措急”一定失败。为什么小平同志提出来韬光养晦,韬光养晦这是典型的蓄势待发的一种状态。一定要韬光养晦,光芒不要过分。


我们应该多向自然学习,自然就是对我们进行不言之教的一个老师。老子曾经这样讲过,他说“

人其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而草木其生也柔脆,死也枯槁。

所以知道柔弱是生之徒,坚强是死之徒。这句话怎么讲就是讲柔?弱胜坚强一直是老子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他举的天下的最柔弱的东西莫过于是水。苏东坡不是有名句

明月似练,清风如水。

这个水那么温和,其实水当它咆哮的时候,它可以唤起整体民族的愤怒。黄河的咆哮,曾经激发了无数有志的青年抗击日本法西斯主义。


两千五百年前春秋时代一个大的思维。而这个大的思维,我想两千五百年前的世界,不是我们今天所想的世界。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老子在这样想宇宙本体的问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静默儿

    老子在思考宇宙本体的问题。向大自然学习。

  • 云水家园

    老子2500年以前的世界,为什么和我们现在世界不一样?那既然不一样,我们还在这讨论老子的理论干什么呀?

  • 瑜伽心理学MBA女士

    “视事易而举措急”,一定失败。“韬光养晦”光芒不要过分。说得好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