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为什么小人一穷就堕落而君子不会,孔子怎样设定君子的标准?

12.为什么小人一穷就堕落而君子不会,孔子怎样设定君子的标准?

00:00
09:46

儒第07讲 

孔子对君子操守的要求


今天我给诸位讲君子的操守


君子固穷

怎么解释呢?君子能够耐得住穷,能守得住穷。

小人穷斯滥矣

小人一到穷就会堕落,君子不会堕落。


公冶长,孔子的女婿,他被关在监牢里,孔子讲罪不在他,我还是要把女儿嫁给他,这就是孔子的一个大丈夫。那现在如果讲有个男的被抓起来了,自己的女儿还死心塌地的爱着他,那父母一定阻拦。当然时代不一样,不能这样类比,可是孔子就有这样的一个判断。


还有一次子贡,他好像讲自己啊能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孔子讲,你还没有做到。孔子会很严厉地准确地批评他的弟子,不留情面。有一次孔子就问子贡,他说你和颜回两个人比,说说你比颜回怎么样,他说我仅仅能举一反二,颜回能举一反十,我比他差得很多,孔子很不客气地讲,你讲的对。孔子他有时候,他是一个又质朴又直爽的人。


齐国有个大臣叫臧文仲

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

“蔡”是乌龟,藏文仲给乌龟修个房子给它住,它这个房子连这个斗拱,还雕刻着山水,栋梁上的短柱子,这个“棁”是这个短柱子,短柱子上还雕着很多花草,孔子说这个太奢侈了,这个是要不得的,因为孔子最重要的对君子的要求就是要俭朴。


最近北大给我一个院子,我有个很好的学生,他说我给你安个铜门,我说绝不要,我说北大这个地方不尚奢华,你就弄个木头门,教授们看到还非常愉悦,你搞个铜门在这,教授侧目。所以这个细节啊,要看时间、条件、地点,你譬如讲我在自己家院里搞铜门没有问题,可是你在大学里不可以,它关系到教授们的观瞻,关系到对同学的一种教益。


曾经在陈国的时候,孔子困难的连饭都吃不上,可是当时像子贡这样的人能做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当时颜回一点忧愁的行径都没有;勇者不惧,子路当时表现出他的勇敢精神。以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也是孔子论仁的一个名句。“多见阙殆”你要多多地看危险缺漏,你就可以做到则寡尤,你就不会犯很大的错误。


学生们就问孔子,你的志向是什么呢?他说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我很关怀少年人,我对朋友很付出我的信任,我对老者能够安顿他,这个是我的志向。其实这个志向呢,还就是《礼运·大同篇》的那个“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一个思想。


问颜渊,你的志向是什么?他说

愿无伐善,无施劳

我不需要自己反复地表彰自己的优点,我也不需要给人家传播讲自己的功劳,孔子很欣赏他这一点。


还有孔子有个学生叫季文子,季文子说我今后要三思而后行,孔子讲不需要,你两次就可以,“再,斯可矣”,这个再是两次,不是讲一而再再而三吗,过去人家误解这段话,就是讲孔子讲三思还不够,要再思可以,还要三思以后再想一次可以,可是你要知道人们判断一个事物,一个是行,不行,在这两个之间来回像钟摆一样的晃荡,你从一个原点又到另一个原点又回到这个原点是一样的,所以思考的周全,你两方面思考到,那就可以了。


过去不有人举一个例子吗,讲这个曹操走华容道,关公在哪等着他,以曹操的智慧走小道,曹操会想到,关公一定有这样的智慧,知道大路有问题走小道。可是曹操又想,他可能还有智慧,我知道关公有这样的智慧,我走小道,那我今天还走大道,你最后选择还是两个。


孔子有一句名言,就是“文质彬彬”,讲这个人很儒雅,这个起源在《雍也》这篇文章里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如果讲你质朴胜了你的文采,你就会比较粗野,如果讲你文采过于胜了你的一个本质纯良的东西,你就会非常刻板。这个史是讲的刻板,君子应该是什么呢?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你应该文和质都具备,而使它融汇之。


日本人侵华的时候很凶残,可是他、在自己国内互相见到都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个日本人分别的时候鞠躬至少在十次以上,这个鞠了那个再鞠,那个再鞠,频繁往复。其实这种礼貌本来都是从中国传出去的,在唐朝鉴真和尚没有到日本以前,日本没有自身国家的很多的学问,所以现在他们把鉴真和尚,还是作为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祭祀,鉴真的这个像啊,现在还在日本招提寺,他们排的队伍长的不得了,就是去拜这个鉴真。


我们不可能讲希求每个人一起步就非常辉煌,不具有一个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经历很多的灾难,不经过很多坎坷,你成不了大的气候,有大成就者有大坎坷,有小成就者有小坎坷,无成就者无坎坷。孔子这些教诲,他并不因为时间地点而改变君子和小人的一个本性。


譬如讲一个人在平时见小利就忘大义,你能希望他在国家为难的时候他是个民族英雄吗?不可能的。平时能够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这样的人在紧要的时刻,在岁寒的时刻,他也能表现出他松柏的本质。


孔子对一个知识分子,他希望平时能做到温、良、恭、俭、让,性格暴戾的人很难交朋友,很难和他在一起,喜怒哀乐太形于色。就是讲你喜怒哀乐不是随便能发的,发了以后也得真正的中肯有节,这个叫中和。温,它就具备了温和的本性。良,当然讲的本质的问题了,敬人者人恒敬之,你不尊重别人,别人为什么尊重你啊。


“温良恭俭让”和“恭宽信慧敏”呢,这五个字只有一个恭字是相同的,良呢可以讲是个信吧,这个人品格很好,可信。温呢,可以对宽,宽厚,这个人一定比较温,“温良恭俭让”就有三个字对上。俭和让大体上是讲的对外,慧和敏大体上是内在。因此“温良恭俭让”主要是讲的君子的外貌,“恭宽信慧敏”大体上讲的君子需要这样的内质。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立

这是孔子所要求一个君子的一个很高的标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立名者行之极也

立名是一个君子行动到了极端,到了最高度的时候,就是讲死了以后能立名,当然过去都是讲名利思想等等,那个还是小名小利,孔子讲的这个名可是千秋的大名。


君子他在生前,他就会竭尽自己真正成为一个能够有君子的操守,有君子的行为,而且有君子的贡献的人,这个无疑的对今天的任何青年人都有用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惊起一滩鸥鹭ovo

    愿无伐善,无施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