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孔子追求人格的理想状态是“中和”,如何理解?怎样做到?

08.孔子追求人格的理想状态是“中和”,如何理解?怎样做到?

00:00
11:01

儒第03讲 

孔子价值观的“体”与“用”



诸位一定要记住

志于,据于,依于,游于艺。

这四个字这是孔子人生经历的总纲。


孔子论道与老子论道不同,老子之道是自然的人格化,而孔子之道呢则是人格的自然化,人格最崇高的境界就是符合自然。


无论“仁”和“中庸”都是符合自然的规律的,“过犹不及,物极必反”这些都是自然在我们面前呈现出来的。大自然没有不合理的,如果讲这个意志不符合自然规律,立刻会发现自然对你的报复。其实这个观念呢,在将近一百五十年前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辩证法》里讲过,他说欧洲人觉得需要山羊,他们就运来了山羊,然后在阿尔卑斯山养了山羊,可是山羊繁殖奇快,结果使阿尔卑斯山的草、木为之损害,最后形成大面积的坍塌。我们不要违背自然所达到的一个恰到好处,我们过分的采伐就是使自然不能维持它的恰到好处,不能维持它的恰到好处,自然就会采取另一个方法。自然本身没有心,没有报复,因为自然规律本身需要这样,它就需要使你坍塌,它维持自然的另一种平衡,自然没有过错,过错永远在人。


其实孔子所教导我们的,就是我们要有一个理想的自然状态上的一个人格,这个人格就是一个“中和”。喜怒哀乐是每个人都有的,喜怒哀乐之未发是谓中,发而必中节谓之和,这个“中和”它不是无原则的,它是一个能够使自己的喜怒哀乐适当的约制,而这个约制到了一定发的时候,必然是打中目的而有理有节。这个东西是孔子治国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而这种“中和”的思想我想是孔子最根本的。


还有孔子最根本的观点是什么?仁恕的观点。孔子有一次对曾参讲:“吾道一以贯之,就是忠恕而已矣”。对人要存在一个“忠”,“忠”就是不欺骗,我最恨的社会上的一种现象就是骗人,说谎话,这就是不忠。“恕”对任何事情有一个宽阔的胸怀,孔子要求他一辈子,有一生受用不尽的就是忠恕而已。


老子将道作为宇宙的本体来看待了,孔子之道是将天道带进人间。孔子讲:“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就是讲让我五十岁开始学《易经》的话,我可以没有什么大的错误,因为《易经》的根本主题,一定是一个中和,恰到好处。


他不只是自然之子,也是自然的使徒,他一生所做的工作,我简化了一句,就是人格的自然化。


在《为政》这篇文章里提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什么意思呢?十五岁在中国古代是一个相当大的年龄了,我们现在成熟年龄都往后推移了,你要知道过去“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十四岁就可以正式地嫁出去了,我们可以看出来,当时成熟的年龄比较早,周瑜十九岁已经是百万雄师的统帅,多尔衮三十八岁平定了整个中国大陆,我们现在要领导一个军团,三十八岁,三十八岁能做到校级军官就不错了。成熟的年龄往后推移,到了十五岁的时候,已经是立大志的时候,他是要胸怀一个济世的大志,要走上一个真正的,人生的学习的道路,而这个道路对一个十五岁的人,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而孔子他十五岁的时候,他有志于学,他已经有了一个巨大的抱负。


“三十而立”,从十五岁又经过了十五年,这个十五年的修为,包含着他对过往的积累下的知识,那种认真的阅读和参悟,他才能构成个而立之年。


“四十而不惑”,又经过这十年,他自己一一的对学问进行探求、澄证,很清澈地证明,然后他到了四十岁,就没有大的疑惑了。


“五十而知天命”,“天”对于孔子来讲,是一个大不可方的,一个伟大的存在,而且他把自己认为是天和人之间的一个桥梁,人们也认为,天将授予孔子以木铎,来唤醒天下的痴聋,到五十岁的时候,他知天命,就是他和天道相通,在自己的心灵里知道了天,原来就是为天有好生之德,它生我的时候所给予我的所有的良知我本来自身有,而经过了从四十岁到五十岁的学习,他完全自我和天打通,而这个自我和天打通对孔子来讲非常重要。


“六十而耳顺”,大家一听他能听反面意见了,如果讲这样理解就比较肤浅,其实人的五官,眼睛有开合,嘴有张闭,鼻子有吸纳,唯有耳朵只进不出,这个社会发出的声音,不一定你都愿意听到,可是你无法不接受它,你譬如讲不好吃的东西,你可以不张嘴,不愿意看的东西你闭上眼,不愿意闻的东西你不闻它。那耳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讲因为你已经真正能够做到,了解天所赋予你的良知,这种不学而能的良能,不虑而知的良知,已经使你和天化成一体的时候,那时候你耳朵听到什么声音,它有一种内心的选择,这种选择不是着意的,这个声音过来以后有善有恶,善者自存,恶者自消,这叫耳顺。不是讲我能够听反面意见了,也许你自己的意见不对,可反面意见对,你也能够耳顺,这个意见是错的,听了,可是呢,自己选择的过程里就淘汰掉了。恶者自消,善者自存,这叫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呢,就是讲你到了七十岁了,不愿意逾矩,不敢逾矩,而孔子讲七十而不逾矩呢,是不可能逾矩,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因为他的言行动,都是依据自然的规律。“天垂象,圣人则之”,天垂一个象圣人依据它,天的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不逾矩就是恰如其分,就是恰到好处。


春秋时代有一个大的悲剧就是孔子的悲剧,战国时代有一个大的悲剧,就是屈原的悲剧。他们都是在生前怀抱着内美修能的一个为己刻苦奋斗的精神,而他们的理想,他们在世的时候都没有能够实现。


孔子他是在自己奋斗了一生以后,自己从六十八岁到七十三岁,这个五年之内,他做了很多的千秋万代流芳的事情,整理《诗经》、整理《礼记》、修订《春秋》,很了不起的成为儒家的经典。可是他临死的时候,他还是抱着一种壮志未酬的心态。


孔子从十五岁,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这个过程里,他是一个严肃的对待人生的人,屈原也是个非常严肃对待人生的人。历史上任何有大成就,有大学问的人,没有一个是一个对自己的年华闲掷嫌弃的人,因为时间是一度性的,它走了就不会复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惊起一滩鸥鹭ovo

  • 1368336jsbz

    文稿看不了

    范曾讲堂儒释道诗书画 回复 @1368336jsbz: 您好,文稿是正常可以看的,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联系喜马拉雅客服

  • 不想997

  • 赵立军v

    哈哈

  • 1368336jsbz

    先生讲的通俗易懂,果断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