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法门】12 想:留意此刻心中出现的概念

【修心法门】12 想:留意此刻心中出现的概念

00:00
10:23

今日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们好,我是费勇,今天是第十二堂佛学修心课的修心法门。修心的目的是为了回到本源。回到本源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内心的平静,做一个自在的人。


呼吸是可以帮助我们向到本源,可以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安静下来。呼吸作为一种练习,是要训练我们每时每刻在觉知自己在呼吸。最简单的呼吸练习,是数息。按照呼出,吸入的顺序,不停地数数。数到某一个数字,比如一千、一万为止。假如觉得数息有点单调,可以试试这种方法:


先安静下来,然后,慢慢吸气,吸气的同时,把舌头慢慢抬起来,慢慢抵到上颚,稍微停顿,然后,慢慢吐气,吐气的同时,把舌头慢慢放下来。完全放下后,有一个稍微的停顿,然后,重复刚才讲的动作。坐着、站着、睡着,都可以做这样一个呼吸练习。至于会有什么效果,你去尝试一下就可以知道。


那么,现在,我们在平静的呼吸中开始今天的修心法门。今天我们要观察五十一个心理活动中的第四个心理活动:佛学里把它叫做“想”,想象的想。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概念。”


我们再回顾一下前面三个心理活动,第一个我把它叫做“想象”,佛学里叫“作意”,意思是心里冒出的意像,比如突然冒出小时候的场景;第二个我把它叫做“感觉”,佛学里叫“触”,意思是眼前的景象遇到了我们的感官,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我们的感觉器官遇到了眼前的景象;第三个我把它叫做“感受”,佛学里叫“受”,意思是开始了情绪的反应。比如,心里冒出的小时候场景,让我感到了悲伤,或快乐,眼前的热闹,让我感到了烦躁或者兴奋。


到了第四个心理现象,就开始出现概念,比如,会出现“童年”这个概念,会出现“怀旧”这个概念,也可能会出现“时光飞逝”的概念,会出现“噪音”的概念,也可能会出现“环保”的概念,等等。


我们可以翻一下每天做的记录练习,哪一些是属于概念性质的?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有些情绪会进一步引起我们去下一个概念?而有一些情绪却飘过去了,不留下痕迹?


在观察概念这个阶段,特别要留意的是,在形成概念的过程里常常会出现成见,也就是偏见。比如,我见到一个人,感觉有点不太舒服,然后根据他的口音或别的(特质),就断定他是“什么地方的人”,这个什么地方的人就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会引导我去看待眼前这个人。这个概念往往是成见,或者,叫偏见。在生活中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我们脑子里先前就已经存在的对人、对事物、或是对于某些思想表示赞同或反对的看法,会成为我们心理活动的一种牵制力。由于它的存在,使人除一种单纯的观点外,不能看到或注意到其它事物。就像我刚才提到的,我们会因为对于某个地方的习惯性判断,造成我们对某个人的偏见。


另外,心理学的实验告诉我们,红色的概念,蓝色的概念,都会阻碍我们去注意到像彩虹这样一种复合颜色体里的其它很多微妙的颜色。也就是说,概念一旦形成,我们就根据概念来构建世界。所以,对于成见的警惕意义非常重大。成见最大的危害是妨碍我们对于真相的认知。


在概念形成的阶段,如何能够避免成见呢?


第一,我们也许应当反复记住金刚经里的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只看到我们所能看到的。看不到的,是无限。


第二,使用全称判断要特别谨慎。在概念形成过程里,很容易以偏盖全,我们也很容易简单地去使用全称判断,比如,什么地方的人、男人、女人,等等。


第三,不要迷信外在的标签。物理学家费曼小时候他的父亲经常告诉他,不要根据人的制服就给人下定义贴标签,他父亲的口头禅是:教皇只不过是穿了制服的普通人,所以不要被制服所迷惑。


第四,在形成概念的过程里,要经常学习着跳出自己的圈子,来观察事物。


陶渊明有一首很有名的诗,讲的就是如何摆脱成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首诗,讲了人要活得美好,就要回到生活本来的样子,要回到真相,回到内心,回到自然,回到家庭,回到本源。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无处不在的是“真”意,这个“真”是“天道”,是宇宙规律,是我们的语言无法去分辨宇宙规律,是我们的概念无法去理解的。只有我们忘掉语言的时候,宇宙的规律就向我们显现。忘掉语言,其实就是放下成见。放下成见,向存在敞开,向宇宙敞开,学会聆听。


我们唯有放下成见,跳出人类思维的局限,把自己放在宇宙这个无限的背景里,我们才能找到我们真正的家,我们才能真正回到生活本来的样子。


我们每天都在概念里东奔西走,对于每一个概念都应该保持警惕,有所质疑,在质疑中觉醒。还是回到呼吸,祝你在呼吸中有平静喜乐的每时每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63985urwr

    呼吸练习,老师讲的很有道理。关于这方面我也研究过。也修炼有两年多了,我深有体会。可以静心安神。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

  • 左青金

    比研究生课程还有用

    leevy_8q 回复 @左青金: 同感

  • 1388097wujn

    真好

  • 1866108sxumbliyn

    补充一下:非常喜欢敬佩费老师谦逊朴实无华的讲课!谢谢! 苏滨 敬写

  • 小瑶520

    回归。放下成见,跳出思维局限,放在宇宙无限的背景里,回归生活本来的样子。

  • 夏夏_anna

    佛学不能给你饭吃,但却能让你生活得更好,有缘遇见了解,皆已是莫大的福气!

  • 听友213034923

    只有佛陀才让人知道什么是究竟

  • 未青子

    警惕概念与语言

  • 慢慢的_nv

    数到一千,真不容易,我容易数混了

    达到纯净 回复 @慢慢的_nv: 一吸一呼(数1),然后2、3......数到10就可以了,如果数不到10思绪跑开了,没有关系,重新从1开始数。如果你能数到10。那就继续再来一遍,1开始数到10。如此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