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课】12 佛学在印度的流传

【佛学课】12 佛学在印度的流传

00:00
12:36

今日金句 



今日研习 

1.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们好,我是费勇。今天是第十二堂佛学修心课的佛学课。我要分享的是:佛学在印度的流传。


有一点可能要提醒一下,就是古代印度的概念,不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印度的概念,现在的印度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古代的印度是一个大的区域概念,由很多小国家组成。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往往种族和文化都不一样。佛陀当年所在的区域,是印度中部的小国家。佛陀在世的时候,佛学在印度已经获得很大的发展。


那么,在佛陀涅槃之后,佛学在印度是如何发展的?太虚大师有一个非常简单扼要的说法,就是佛陀涅槃之后,佛学在印度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佛陀涅槃后的第一个五百年,以小乘佛教为主;第二个阶段是佛陀涅槃后的第二个五百年,以大乘佛教为主;第三个阶段是佛陀涅槃后的第三个五百年,以密宗为主。


相应的,南亚一带接触佛教是在佛陀涅槃后的第一个五百年,所以,南亚地区到现在还是流行小乘佛教。中国汉地接触佛教是在佛陀涅槃后的第二个五百年,所以,汉地至今还流行大乘佛教。中国藏地接触佛教是在佛陀涅槃后的第三个五百年,所以,藏地至今还流行密宗。


按照太虚大师的思路,我们可以具体来看看,佛陀涅槃后一千五百年里佛学在印度流传过程里,发生了哪些重要事情?


2.  

第一个五百年里,重要的大事件是佛教的三次结集(结束的结,集体的集),是佛教内部用来统一思想统一行为的集会。


第一次结集是在佛陀涅槃后的第一年,在王舍城举行。由佛陀的大弟子大迦叶主持,持续了七个月,由阿难背诵各种经论,由优婆离背诵出戒律,形成了戒律和经论的基本形式,但并没有文字记载。


第二次结集是佛陀涅槃后的一百年左右,由耶舍召集了700名比丘在吠舍离举行。重点是讨论戒律,以耶舍为首的比丘,确定了“十非法事”:十件不符合佛法的事,比丘不应该去做的事。这十事件在文献记载里有着不同的说法,但主要都是日常行为规范上的事情。比如,该不该储藏多余食品?该不该接受金银的布施?该不该住到村里面去?等等。大多是日常行为规范上的事情。


耶舍等人提出这十个戒律后,遭到大多数比丘的反对,但耶舍等人地位比较高,就强行通过了(十非法事)。结果造成了佛教内部第一次大的分裂,那些不赞成十非法事的比丘,另外组成了近万人的大结集,承认这十件事是符合佛法的。这样佛教内部就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派。上座部就是认定这十件事是不符合佛法的,而大众部认定这十件事是可以做的,是符合佛法的。


第三次结集是在佛陀涅槃后的两百年左右,阿育王(公元前273-公元前232)时代由目键连子帝召集了一千比丘参加。在这次集会上,规定了国王要供养佛法,规定了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儿子都要出家,等等。一般认为这次结集是上座部的结集。


总起来看,三次结集,有两个点值得关注:第一点,上座部和大众部的分裂,表面看,是一些具体戒律的不同看法,但深入地探讨,可以发现是牵涉到对于佛学理念的看法不同,比如对于“无我”与“轮回”的关系,理解不一样,到底轮回有没有主体?等等。这些我们以后在讲佛学概念的时候,会涉及到,这里就不展开了。


上座部和大众部分派开始,即使在上座内和大众部内,也出现很多小流派,在300多年里,出现过40多个部派。也就是说,在小乘佛教内部,也是有不同的派系。


第二点,阿育王对于佛教的大力支持。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据说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很残暴的君主,但后来受到感化,成为一个佛教徒,他统治的时代,是印度历史上比较统一而且强盛的时期,同时,也是佛教得到发扬光大的时期。


阿育王在位期间,修了84000座佛舍利塔,他应该是历史上对于佛教推动最大的一位国王。在他统治的后期,佛教传遍了整个印度,还影响到地中海东部沿海国家,北方的克什米尔、白沙瓦等。以及通过斯里兰卡进入东南亚。


佛教向印度周边传播,已经形成了两条基本的路线:一条是以斯里兰卡位基地的南传佛教路线,还有一条是以克什米尔和白沙瓦为基地,一直传到我国新疆等地的北传佛教路线。这是佛陀涅槃后第一个五百年的一些重要的情况。


3. 

佛陀涅槃后的第二个五百年,大约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六世纪,大约是我们的秦、汉到南北朝时期。佛教越来越走向社会,越来越世俗化,大乘佛学思潮在这阶段也越来越兴盛,佛教确立了大乘和小乘这两个基本分类。


从公元四世纪开始,印度进入笈多王朝时期,笈多王朝推崇婆罗门教,但并不排斥佛教。所以,在这个时期,佛教在印度,仍然具有巨大影响力,而且在持续发展。


这个阶段,印度的比丘也开始向外弘法,最早到中国的佛经翻译者,也出现在这个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龙树的中观学说,说一切有部、正量部、瑜伽行派等等。佛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在这一时期显得非常成熟。


第三个五百年,大约从公元7世纪到公元10世纪。大约是我们的隋、唐、宋时期。这一时期,印度的佛教,越来越经院化,思辨化,大乘瑜伽行和中观,是当时很主流的佛学流派。另一方面,密宗的崛起,给佛学带来了新的元素。密宗的经典《大日经》,主要在如何成佛的方法,提出了新的途径。而另一部密宗的经典《金刚定顶经》,把密宗带向另一个方向,后来被称为左派密宗,也叫“坦特罗”。


密宗强化了佛教里的神秘主义倾向,以及提出了一套独特的处理欲望的方法。这个时期印度的社会自从笈多王朝灭亡后,陷入混乱,到了大约1001年开始,穆斯林的政权统治了印度。佛教在印度几乎销声匿迹。而佛教的中心,也在这个时期,从印度转向南亚、东亚。一直到今天,可以说,佛教的中心仍然在这两个区域。而佛教的故乡印度,占主流的是印度教。


那么,佛学是如何从印度传播到其它区域的?下一节课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佛学在印度以外地区的传播。


最后,我还想补充一点,就是,佛教在印度以及印度之外的传播过程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虽然相互之间有门户之见,但总体上,相比于其它宗教,佛教不同流派之间,从未有过大的斗争,基本是和平共处。所以,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佛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和平的宗教。


今天就讲到这里,祝大家有平静喜乐的每一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60101ewqd

    每天坚持听佛学课后,真的我发现自己在看事做事上有了变化,会观察,会去思考!太好了

    费勇修心课 回复 @1360101ewqd: 每日坚持去观察、去思考,不需要着急,变化会缓缓地显现~

  • 神仙benson

    费老师讲的真好,我五六年前开始找这种内容,没有想到有縁听到,感恩费老师讲解!

    湛现 回复 @神仙benson: 学习佛法就可以

  • 香香公主2019

    每天听,每天都感觉自己的能量在增加,真的很感激无意中在喜马拉雅听到费老师的试听课,一听就好喜欢,马上就走进付费课程来了。

  • 淑缓

    非常非常敬佩费勇老师!费老师的分享就像是费老师的心的涌流,真诚真挚尽彰显!

  • 周博冉

    课代表不通过我微信呀

    费勇修心课 回复 @周博冉: 课代表会在固定时间统一加大家的哦,请稍等~

  • 陈倪_

    特别喜欢听费老师的课程,听一次,就让人欲罢不能。

    费勇修心课 回复 @陈倪_: 感谢您喜欢老师的课程,可以多和我们分享您的听课感受哦~

  • 威乐祺祺

    觉得佛说是否矛盾着,一方面叫人不要只关注自己,要换位思考,又说自以为登,自以为靠,自以为岛屿

  • 听友244486164

    费老师的解答非常的真诚

  • 简淡若水

    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六世纪不止500年

  • 春天RL

    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