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一个人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不拖累世界,还不坏的人

083.一个人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不拖累世界,还不坏的人

00:00
18:01



枕着《论语》,睡出更美好的自己,这里是小梁在2018年为您带来的《睡睡平安》。本文内容节选于喜马拉雅音频节目《睡睡平安》083期。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不给社会添乱,就是我们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很多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被教育要成为一个改变世界的人,尤其前些年商业社会很发达,有很多企业家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不管这些企业家是如何完成资本积累的,后来当他们成为公众人物时,无不提出一个观念——“我做的事业是要改变世界的,是要推动世界进步和发展的”。以至于常常会有一些年轻人问我,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事业来改变世界。


看着他们真诚的眼光,我的内心充满了敬佩。因为小梁年轻的时候,包括创办正安中医时,似乎都是怀着某种理想,但这种所谓推动中医发展、推动生命意义传播之类的想法,是真正的、最初的动力吗?


有一天,我认真想了一下这个问题,发现好像不完全是。我们做一件事的第一推动力是什么呢?我们做一件事最开始微妙的发心是怎么来的呢?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这句话是说,那些仅仅安于成为一个内心充满同情的、有共感力的人,不会太坏。


我们刚开始做事的时候,初心可能没有那么宏大,仅仅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不那么坏、不给社会添乱的人。


曾经,有一名北大的小女孩儿演讲时说道,在这个年代,如果国家不需要的话,我们也没有必要抛头颅、洒热血。一个人如果能够成为不坏的人、不给社会添乱的人,甚至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自己学医或者买商业保险,尽量不用社保(把社保让给更需要的人用),已经是一个对民族很有贡献的人了。


以前,我们常常听说“仁人志士”,似乎隐含着一种抛头颅、洒热血的气概。但其实“仁人”是有同情心的人,“志士”是立志于好好学习的人。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孔子也曾经说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读书不一定要光宗耀祖,不一定要功名利禄,读书最开始的动力仅仅是你喜欢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获得快乐而已。


很多小朋友都很喜欢看书,先从漫画开始,慢慢慢慢地就开始看金庸、古龙的小说。现在有些父母对孩子看漫画很不解,全然忘记了自己小时候也是看连环画进入阅读世界的。


实际上,大部分时候我们都不过成为了一个普通的、不那么坏的人,这已经很不容易了。要知道,一个人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不拖累世界,还不坏的人。


心中充满同情、共感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当年小梁之所以做正安中医诊所,是基于更早之前的一次去医院看病的经历。走进医院,人潮涌动,我不知道在哪个地方挂号。甚至都忘记了需要先挂号再看病,然后再去缴费,再拿医保卡报销。中途还有若干次不知道去哪里验血、验尿等等痛苦经历。


所以小梁开办正安中医诊所,最开始的发心就是做一间小小的诊所,邀请几位看病看得很好的大夫坐诊,这样不仅看病方便了,也不用想着怎么给大夫塞红包——塞多了自己心疼,塞少了又怕大夫生气。想着在自己的诊所里,让自己关系很好的这些大夫给自己看病,总不至于受到过多的伤害吧。


然后推己及人,希望自己的好朋友也能体会,我认为还不错的诊所的服务流程。后来朋友带朋友,来的多了,大家都说:“哎,你这间小小的诊所还不是很差。”后来小梁又觉得自己学习的中医知识不够,这时就想去学医。


我拜的老师邓老在广东,有点儿远,不一定能够经常获得他亲自的教导。想要再找一位老师学医,又怕人家几句话把我打发了。


恰好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邀请我做一档节目,我想那好吧,就用这种方法学习——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的名义,邀请了很多老师,包括徐文兵老师、刘力红老师、倪海厦老师,还有我的另外一位师父郭生白老师……来给我们讲中医到底是什么。


后来大家居然说,小梁你在推动中医的传播上略有贡献。开始听到这句话时我很惭愧,因为最开始做这件事的动机没有那么宏大,仅仅是想不花钱,可以在节目中听老师系统地讲一遍中医理论——因为后面站着那么多听众,所以老师自然会非常认真地讲。就是这样最基础的动机,做着做着,后来变成了一份事业。


包括做睡眠诊所,也是因为有段时间自己睡得不好,想着与其把它变成成本中心,不如变成收入中心——这是很朴素的想法。


别人觉得你做得不错,别人觉得你这样做很有意义,然后在他们反馈给我的过程中,自己忘记了刚开始做这件事,仅仅是想让自己方便看病的初心,仅仅是想“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把给自己父母看病的大夫推荐给其他的儿女,把给自己孩子看病的大夫推荐给其他的父母,仅此而已。


看见孔子说的“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小梁又想起来了自己做这件事最初的想法,特别怕再过几年随着同事们越做越好,自己就忘了最开始的动机并没有那么宏大,就是自己看病图个方便而已。然后把自己也不坏的动机——想学习、想舒舒服服地看病,以一种善巧的、正常的方式分享给别人。


所以我常常跟做药的同事说:“你们一定要记得,正安做的药都是我们自己还有我们家人要吃的,能做到自己问心无愧地吃,那就很好了。”


能不能做到国际一流水平,这事儿很难说。植物长在地里,江河大地的水带着土壤,也带着种种其他的东西——有些地方的水源已经重金属超标了,很难说我们吃的每味药都是全世界最好的,只能说起码我们找到了自己可以放心吃下去的药。


为什么小梁要讲这件事呢?其实我在读《论语》时,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孔子并不是我们以前想象的那么高大上,他只是给我们一些很低很低的要求——做一个无害的人、做一个有同情心的人。


所以你看他说“无恶也”——只要你的心中充满同情、充满共感,你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有位年轻的朋友来问我,他想做一个专门卖家具的电商平台。我问他:“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他说:“我真的觉得在实体店里买不到让我感觉很舒服的家具,我觉得北欧、日本,还有其他地区的一些家具设计得很舒服,很符合我们年轻人的想法。我只是想把中国本来就可以设计、生产出来的东西,让它更容易被像我这样的人找到。”


我说:“这大致是一个正确的观念,因为这是一种同情心使然,你可以把自己特别希望获得的东西,或者说你的乐趣,为了免于恐惧而带来的努力,变成了更多人可以获得的益处。”


如果一个人是做服装设计的,自己都穿不出他所想要的服装的样子;如果一个人是做鸡肉加工的,做出来的鸡自己都不吃……不管什么领域,一个人如果连自己做的东西都不愿意尝试,我觉得这就叫“恶”。


如果他把自己最喜欢的、自认为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做到最好的事分享给别人,那么也许他就可以通过最初一个很小很小的,不能称之为善只是不恶的念头,幻化出对众人有帮助的事。


我们对小孩子的教育可能也是这样。刚开始未必要教育我们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多么伟大的人物,可能我们只是帮助他发展出对万世万物的同情心。


比如对待一把椅背已经断了的木制小椅子,能不能够把坏的部分去掉,再把底座敲齐,然后做成小小的茶几呢?


也许这个茶几并没有生命,但你在对待它的过程中,是有同情心注入的。


不要忽略自己那些非常朴素,非常真诚的念头 


很多人都相信所谓做善事有好报这种事,无论是言施——中正动听的语言;还是身施——助人为乐;又或者是财布施——把钱给需要的人……其实不仅仅是为了对方好,而是在布施的过程中,养成了无私的心智模式。


有同情、有布施,慢慢慢慢地你就会学会忍辱。为什么要忍辱呢?小梁曾经在《冬吴相对论》里讲过,忍辱不是要打掉牙齿和血吞,而是用智慧把别人对你的侮辱化解掉。


有一次,德国大诗人歌德在一条窄窄的小路上散步,遇到了一位评论家。这位评论家不喜欢歌德的诗,在报上把歌德的作品说得一钱不值。评论家看到对面走来的是歌德,先是一愣,随后挺起胸膛,露出很傲慢的神气,高声喊到:“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的!”


歌德却摘下头上的帽子,满面笑容地闪在一旁让开了路说:“我恰恰相反!”。


歌德的一句话完美地说明了当别人侮辱你的时候,你可以用智慧去化解,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忍辱。


本篇,小梁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宏大志愿往往生发于一些非常朴素、非常真诚、非常简单,甚至是仅仅不坏的念头,不要忽略它。你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好了,然后分享给众人,就足矣。


——今日互动——

你的身边有把兴趣

做成事业的朋友吗?

你认为他之所以实现的

原因是什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F伏龍L

    我就是從當年的《國學堂》聽到了您和徐文兵老師的對話發現了中醫之美。

  • JIANXING

    这里的第53集误写成了83集,友情提醒下👇。原来计算机也会出这种疏漏……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