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 同情心和共感力构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

035. 同情心和共感力构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

00:00
18:01



枕着《论语》,睡出更美好的自己,这里是小梁在2018年为您带来的《睡睡平安》。本文内容节选于喜马拉雅音频节目《睡睡平安》065期。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同情心导致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美德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这句话是说,一个人如果内心没有了同情、宽容、共感,那么哪怕他在形式上很尊重你,哪怕他的礼仪、音乐等种种形式感的东西都做得很好,又能如何?


我们都知道,在孔夫子看来,礼与乐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此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同情心和共感力做基础的话,也是空洞的。对现代人来说,如果没有同情心,有钱又如何?如果没有同情心,装逼装得好又如何?如果没有同情心,公司上市又能怎么样?


孔夫子提倡仁——一切都以广泛的同情心为行事的基础。


仁者,仁也。每个人的内心最深处总是会有种隐隐的同情心。这种同情心导致的美德有两种:一种美德是“己所欲,施于人”。具备这种美德之人的想法是,我喜欢钱,我也把钱给别人。但假如你喜欢SM,你把它施于人,就不见得是一件高级的事。另外一种美德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我看来,它是两种不同的价值主张。有些人总是觉得自己倡导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价值主张是好的,所以非要以此来改变别人。


而另外一种世界观认为:为什么你要改变我呢?我都不想改变你,我只是尽量做到不把自己不需要的、不想要的东西给你就可以了。其实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基于同情的心法,可以应用得非常广泛 


最近,小梁在看以前一篇中国某位外交官在美国的演讲。他说,在美国,有很多人对中美关系,尤其是对中国,有一个误判——他们认为改革开放几十年,都没把中国改变为他们想象的样子,因此有点儿失望,甚至有点儿绝望。所以现在决定不再改变中国,而是对中国有礼貌。


这位中国的外交官说,这其实是对中国的一个误解。中国会成为什么样子,不是谁想怎么改变就怎么改变的,毕竟这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国家。


广东人吃着白切鸡;北京人吃着烤鸭;四川人吃着火锅,打着斗地主、打着麻将……这一切非常市井的生活,却构成了中层的价值主张和顶层的政治设计。


99.99%的中国人都相信,子女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是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他认为,民国时期的一些历史学家喜欢照搬西方的史观,认为中国没有在民国以前发展出君主立宪制这种观点是不客观的。


事实上,中国一直以来在皇权和官僚体系之间,都有非常强大的制衡关系。你会无数次看见一些士大夫和皇帝作对,坚持自己认为的礼教道统,而皇帝未必能把他拉出去砍了。


在电视剧里你才会看到被砍头这样的情节,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大部分皇帝都不会那样做。事实上,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大部分情况下,皇帝扮演的是一个沉默的倾听者,是不轻易表态,让事情自然发生的人。


我曾经听过一个说法,皇帝上朝的时候,会在耳朵里塞点儿黄绢,用帽子前面的珠帘来遮挡表情,他不需要对某位大臣的动议迅速表达出爱或不爱。作为老大,轻易表态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很容易被下面的人用来揣度你的好恶。


但凡你的头一动、心一动,前面的珠帘就会跟着晃动,它会提醒你保持中正之气:“皇上,中正啊。”因此,大部分时候,皇帝端坐着,用一种不说、不判断,让事情自然发生的心态看着大臣们辩论。一个人提出了动议,另外的人提出反驳意见……最后,事情的真相会在讨论中慢慢涌现出来。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专门提到了一件事——中国古代社会并不是西方所想象的完全的专制主义,即使没有发展出君主立宪制,但大部分帝王非常尊重从底层晋升上来的官员,这些人都来自民间,并不是非常权贵的世袭制的官员。


科举制度的建立,帮助中国人把民间的精英、聪明勤奋的孩子一步一步地推到权利的核心。在科举制度之前,选官制度是举孝廉——根据一个人在众人中的信用评级来推荐。


这一切都说明,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的产物,并不需要被改变。而整个中国民生和政治制度核心的关键词,其实是同情——仁。


比如一个人他在朝做官,突然他的一个乡党家里父母双亡,虽然他未必对乡党这一家人很了解,但他可以瞬间感受到对一个小孩子来说,突然父母双亡所带来的种种情况。也许他是基于同情,而不是为了名声去做某种资助。你会发现,这种基于同情的心法,可以应用得非常广泛。


比如两个喝茶的人,当一方把茶倒出来的那一刻,对方还没有喝到,但其实双方就已经喝过这个茶了。对真正的饮茶人或者熟悉的朋友来说,他们会在默默无语中契合出一种对茶之味的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体悟,这是两个有超强调频能力的人调出的频率。于是二人相视一笑,这也是仁,也是同情共感。


和一个睡得好的人睡在一起,可能本身就是治疗失眠的方法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这一点,入睡便会成为一件很简单的事。如果你想要睡个好觉,其实不用分析为什么睡不好、怎么才能睡得好……这些都是大脑应该做的事,你只需要做一件事——努力地让自己感受婴儿的睡眠。


如果你能够回想起自己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或者是中学时期睡得很好的状态,不是用大脑去感受,而是用整个身心去体会,把自己的频率调到那个状态,你会发现很容易入睡。


如果你做不到的话,也可以在晚上给你的儿子讲睡前故事,然后缓缓地感受他睡着的那一刹那。我常常给儿子讲故事,最后我们俩几乎会同时睡着,以至于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给他讲了什么。


由于我儿子有一个处女座的妈,所以不允许我没洗干净躺在他的床上给他讲故事,于是作为一个“孝顺”的父亲,我居然“跪”在他的床头讲故事。这倒不是要下跪的意思,而是蹲着脚太难受;坐着硌得慌;站着像汇报工作……恰恰只有跪的动作最适合跟他沟通,声音不用太大,也不用太小。后来发现,我跪着居然都可以睡着。


我开始还以为是自己太累了,后来发现不是,是因为我儿子用他快速入睡的频率覆盖了我的频率。从这个角度来说,和一个睡得好的人睡在一起这件事本身,可能就是治疗失眠的方法。


一个打呼噜的人是不可能睡得很好的,哪怕他认为自己睡得很好,其实会受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困扰。如果你做一些相关的呼吸检测、血氧监测和脑波监测的话,会发现打呼噜的人其实睡眠质量并不高。如果你能一觉睡得呼吸深长匀缓,也没有做太激烈的梦,那样才是真正的好睡眠。


我记得有一天,我就睡得很好。好到什么程度呢?当天临时要开一个会,我知道要起来,但又不想起来。然后我居然梦到自己睡着,竟然在梦里把自己叫醒,还用扔硬币决定不开会了,又回去睡了一觉……


回到之前的话,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句话可以扩展为,同情心和共感力构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喝茶、站桩、扎针、开方、做产品、治理国家……全都是这样,连睡觉也是。


——今日互动——

上周有梁友告诉我们,

他很想回归到单身时的睡眠质量。

 说实话,你喜欢一个人睡,

还是两个人睡?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嘉勇_9g

    枕着论语,唤醒睡眠💤也挺好。我早上醒来了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