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徐悲鸿《群奔图》:旷世奇作《八骏图》竟然是ps作品

【试听】徐悲鸿《群奔图》:旷世奇作《八骏图》竟然是ps作品

00:00
10:48

本期主要画作 

【作品】《群奔》

【作者】徐悲鸿

【年代】1943年作

【材质】设色纸本 手卷

你好,我是徐骥。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徐悲鸿的《八骏图》和他笔下的马。

 

提到徐悲鸿先生,大家第一个印象,就是他画马画的非常好。你在网上搜搜徐悲鸿,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排第一名的肯定是《八骏图》。


这张画被追捧到什么程度呢,如果你是70后或者80后的放,肯定会有印象,我们小时候家里常用的搪瓷洗脸盆、暖壶、挂历上都会印上“八匹骏马”的图案。



随处可见的《八骏图》


不过说起徐悲鸿与《八骏图》的关系,其实呢是有些错综复杂的,所以才要专门拿出来讲一讲。哪里复杂呢?你可能想不到,这么一幅被众人所追捧的画,它其实就是一张假画!徐悲鸿他并没有画过《八骏图》。

 

关于《八骏图》的背景,至今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抗战时期,有个美国人叫陈纳德,陈纳德是谁呢?他是协助国民党政府工作的美国高级将领,他也是美国援华飞虎队的队长。这人对抗战的贡献不算小,抗战胜利后,陈纳德要返回美国了,蒋介石为了感谢他,决定送给他一份贵重的礼品,就问他,你喜欢中国的什么东西?只要你喜欢,尽管开口。

 

别看陈纳德是个武将,可他还真的知道什么是中国的好东西。这位美国将军说,我什么都不想要,就想要徐悲鸿的一张《灵鹫图》。《灵鹫图》画的是什么呢?就是两只白头的灵鹫,这幅画是徐悲鸿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幅作品。在一次画展上,陈纳德偶遇了徐悲鸿的这张《灵鹫图》,一下就被一张画吸引了,因为灵鹫看着特别像美国国徽上的标志,也代表了空军神圣和勇猛的精神。


陈纳德看上的《灵鹫图》


蒋介石知道后就派部下去办这件事,这些官员轮番游说徐悲鸿,就跟他说喜欢你能够割爱把这张画卖掉,可是徐悲鸿就是不答应。有两个原因,第一呢,这张画他特别地满意,他为了画这张画准备了大量的素材和速写,真的是花了大量的心血在里面,舍不得。第二呢,徐悲鸿当时在重庆盘溪建立了中国美术学院,他作为中国文化界的代表,站出来反对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所以一听要买画的是老蒋,他就特别地反感,所以结果肯定是吃了闭门羹。

 

但是徐悲鸿在私下里,单独画了一张画送给陈纳德,这张画就是传说中的《八骏图》。为什么说是传说呢?因为后来这幅画就不知踪迹了。我曾经去美国专门拜访过陈纳德的夫人陈香梅女士。据陈女士讲,这张《八骏图》是徐悲鸿先生专门送给他们的,陈纳德将军去世他们就把这张画捐给了美国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为此,我们专门去过大都会博物馆,想努力找到这张画,亲眼看看这张画在不在,但大都会的负责人告诉我们,说这张画他们从来就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

 

我在想有可能是陈女士岁数大了,记错了。这张画压根儿就没有捐,或者是捐给了其他的博物馆。可惜的是, 2018年3月份,陈女士也去世了,八骏图也随着老人家的离开成为一个不解之谜,真的再难找到了。


说到这儿,你可能有个疑问。如果说徐悲鸿他就没有画过这张《八骏图》,我们网站上找的这张《八骏图》,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啊,《八骏图》,是用三张作品拼起来的,完全是“人工PS”的产物。


那么,p图素材又从哪儿来的呢?它是徐悲鸿的三幅不同的奔马图拼起来的。领头的那匹马,是徐悲鸿1941年画的《追风》奔马图;最后的一匹马则是一幅他画的《扬蹄》奔马图;中间的,是徐悲鸿的《六骏群奔图》,把这三张画拼在了一起,形成了八骏图。这三张图我会放在课程的文稿中,可以点开看一看。



徐悲鸿原作《追风》


所以《八骏图》是由两个单马,中间夹着六匹马拼起来的。如果想知道徐悲鸿为什么能把马画得这么好,我们把《六骏图》 看明白就知道了。

在我看来,这幅六骏的绝妙之处可以分为三点,第一是构图、第二是透视,第三是墨色用得特别好。
 
先说构图。你一看作品,整个构成特别清楚,就是六匹马组成的,构图的安排特别富有天赋和想像力,徐悲鸿用简要的线条,描绘出运动中的马,他以画面中的第三匹马为核心,马和马之间的关系疏密有致,上下空间特别饱满充实,体现了一往无前的磅礴气势,六匹马的形态各不相同,体态特别优美。都说徐悲鸿画马一绝,他最厉害的地方在哪呢?这就是我重点要说的第二点——透视。
   
第二点是“透视”与“物象关系”。
 
自古以来,中国是没有透视的,他是看到一个面就画这个面,或者是看过的东西,在画画的时候,凭记忆画出来,画面很平。透视呢,则是西方绘画传入中国之后才有的概念,要画出多个面,能够把我们看不到另一个面的空间也要表现出来,具体而言就是近大远小、前后遮挡以及明暗关系,这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3D”。
 
我们还以马为例,古时候的人画马,一个是没有“透视”,他们多采用侧面来表现马的身材,把马画得特别完整;另外,宫廷画家画的马,多数都是在宫墙之内圈养的马,这些马都是被皇帝庞坏的。他们也不去打仗,也不去耕作。所以这些马多数都是体肥腰圆,马鬃和马尾看着特别顺亮。我找来了一幅韩幹的《五马图》,你可以感受一下。



韩幹的《五马图》局部


但是徐悲鸿画的马,就有一种让你进入画面里面去的感觉,或者说是有一种马要跑出画面的感觉,因为他运用了“透视”与“物象关系”,他画的马通常是没有正侧面的马,都是从正面或3/4的侧面去画。


其中,最难表现的是前后马腿,马蹄的空间和透视关系,马匹在奔跑的前后腿之间的空间特别有纵深感,他将西方绘画的透视融入其中,主次前后的关系特别明确,马和马之间或远或近,又有互相遮挡,感觉像互相追逐嬉戏。这样的画作,也体现了徐悲鸿以“融入西方科学绘画技法来改良中国画之颓势”的目标。


第三点就是墨色。徐悲鸿画的马就跟古代传统画里的马是特别不一样的,宫廷画马,以工笔为主,都是静态摆拍的。而徐悲鸿的马,从来不会用工笔方式来表现,他主张水墨写意之法,这也就是他画马的独自特点,尽显马的动态天然。咱们还是以六骏为例,徐悲鸿运用浓墨、重色和留高光的方法,使最前面的一匹马最为突出。右边的马与左边的马墨色稍淡,拉开了前后马的距离,中间两匹马一个是灰的一匹是棕色的,使用轻重不同的颜色,表达了马的动态和质感。

那徐悲鸿先生为什么这么喜欢画马呢?为什么对马有这么深厚的感情呢?这要从他未成名之前的一段经历说起了。

1916年,那时候的徐悲鸿刚刚20岁,为求生计,他来到了上海,看看有什么办法能够边挣钱边画画,所以什么机会都会不放过。也算是一名”北漂“了。当时岭南画派的代表高奇峰、高剑父二位兄弟,在上海成立了审美馆,就是以绘画经营作为谋生的手段。审美馆就是今天的画廊,徐悲鸿尝试画了一匹马投了稿。但就是这么一匹马,被高剑父堪比“韩幹”之马。他说”古之韩幹,不为过也“。那韩幹是谁呢,他是唐代宫廷的一个画家,靠着绘画还获得了官位,可见画功非常了得。也就是这次机会,让徐悲鸿靠“画马”得到了画界前辈的一次赏识,也因为这次赏识,给徐悲鸿的艺术道路增添了很多的希望和鼓舞。

徐悲鸿还有一段经历,让他真正有机会对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1940年,徐悲鸿应大诗人、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的邀请,到印度去讲学办展,同时他还去喜马拉雅山的深处——大吉岭写生和油画创作,当时印度的交通特别不方便,所以徐悲鸿从印度大学启程,全程都是骑马。



徐悲鸿和泰戈尔


他以前只是画马或者是研究马的结构。但是这一年的时间,让他有更多的机会与马在一起生活,对马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也可以说,他完全了解了马的性格和生活习性,我想也是因为这次的影响,坚定了徐悲鸿画马的决心,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还在坚持马的创作。

说到这,你应该对徐悲鸿笔下的马和中国画里的马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今天的课到这里是差不多了。我来回顾一下今天说的内容。

首先,“八骏图”到底存不存在呢?它不存在,是假画。其次,徐悲鸿是如何画马的?他画的马又有哪些特点?他运用了西方绘画的方式,采用了透视学,融入了他的绘画。其实呢,徐悲鸿不仅擅长画马,对于其他人物、动物、山水也非常擅长。

下节课呢,我会给大家介绍一下徐悲鸿一生都为之疯狂的一张收藏——《八十七神仙卷》,中央美院曾经在百年校庆上拿出来展览了两天,只有这么参短的时间,参加观人数超过5万人,这幅长卷为什么如此让大家所追捧和热爱?它背后又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呢?我会在下期给你讲述。

欢迎你的收听,我们一期一画作,下次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宁静ono

    涨知识了,原来八骏图是假的怀念80后的童年时光啊

  • 心心_Helena

    有意思,原来背后有这样的故事

  • 1891286yabq

    顶哥,哥威武

  • 1383876ksuf

    感觉这一期应该算是世纪释谜了!“八骏图”竟然不是“八骏图”!

  • 根哥_a1

    超品相师

  • 1587988wplf

    岳飞传。

  • zhouwei5

    五马图是李公麟所画

  • 野田妹的私家珍藏

    学习了~原来是这样~~

  • 鸵鸟_m9

    老师是口误还是有其他的原因?考试书上记录的五马图是李公麟。韩干是牧马图

  • 一尺雪_yo

    说中国画家不懂透视,说明您不懂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