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2:杨泽波 | “道德绑架”一定要完全反对吗

孟子2:杨泽波 | “道德绑架”一定要完全反对吗

00:00
15:46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复旦大学的杨泽波。上次简单介绍了孟子性善论的内容,特别强调了根据性善论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良心善性,有了这个根据,人就可以成就道德了。但这样说还比较宽泛,还需要加以细化,以明白人如何才能成就道德。

 

到底要如何成就道德呢?那就是必须“反求诸己”,找到自己的良心


良心是自己的道德根据,但要成就道德必须首先找到它,否则成就道德就是一句空话。孟子认为,找到自己良心最有效的办法是“反求诸己”。“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仁者像射手一样,身正颈直,朝向目标。这些你都做到了,但就是打不中,或者环数就是超不过别人,你打九环,人家打十环,你打十环,人家打十点一环。遇到这种情况,孟子教导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反求诸己”。反指方向,向内不是向外,求指追求,诸是之于人合音,己指自己。“反求诸己”就是向内求得自己的良心。


北京奥运会,我们占东道主的优势,将女子单人射箭金牌抢到了手。要知道,射箭是韩国的强项,就像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一样。赛后记者采访韩国选手,她们纷纷抱怨,说中国观众素质太差,大呼小叫,又说天气不好,老是下雨,受到了影响。我看了这个采访后,感叹韩国运动员没好好读《孟子》。孟子不是说了嘛,“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孟子又说了:“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我爱一个人,那个人不爱我,自己要反省是不是做到了仁。我治一个地方,老是治理不好自己要反省自己哪些工作还没做好。


我对别人以礼,人家不搭理我,自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诚敬之心。这就好像街上遇到乞丐,给人家两块钱硬币,是弯下腰恭恭敬敬地给,还是直着身子老远扔给人家,境界是不同的,不然即使人家收了,也不会尊重你。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这是我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意思是说,如果遇事达不到目的,必须老老实实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老是抱怨他人。我有一个生活经验。每个人都有三五好友,但我们要想一想这些好友属于哪一类人,是遇事好抱怨的,还是善于反省的?如果你的朋友圈都是些好抱怨的,我建议你最好和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然,三抱怨两抱怨,时间一长,把你也带沟里去了。那叫负能量,暗物质,是巨大的黑洞,把你吸进去连骨头都找不着。

 

人又要如何找到自己的良心呢需要我们了解“当下呈现”的道理。


“当下呈现”这个说法源自熊十力。上世纪30、40年代,熊十力和冯友兰都在北大教书。有一次,两位先生谈话,商讨学问,熊十力批评冯友兰说,你怎么能够把良知当作假说呢,良知是实在,是当下呈现。


牟宗三在一边旁听,据他回忆说,听熊先生此言,振聋发聩,一下子把他的境界提到了宋明理学的高度。但牟宗三当时并不懂当下呈现的含义,只是很多年之后,才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来成了现代新儒家第二代的重要代表人物。我接触这个材料是在读硕士的时候,本能地感到非常重要,马上抄卡片,记了下来。但这个问题牟宗三当时尚且不懂,我更是如在五里雾中,摸不着头脑了。


好在长年当兵的经历使我养成一个习惯,遇到困难绝不放弃,凡是搞不懂的问题,想方设法,千方百计,一定要弄懂。大约用了三年的时间,有一天通过对实际生活的观察,我突然明白了当下呈现的道理,“悟”到了其中的真谛。所谓“当下呈现”是说良心作为道德的根据,遇到伦理道德问题,必然表现自己,告诉人们何者为是,何者为非。


比如你去上课,经过卫生间,看到水龙头没有关紧,哗哗地流水。在这种情况下你的良心会表现出来,告诉你应当如何做:把它关上了,为是,不关上,绕道而行,为非。我们前而讲,道德根据最重要的是是非之心,道理就在这里。简单说,良心在遇事的那一瞬间必然表现自身,告诉人们应该如何去做,这就叫当下呈现。


光有当下呈现还不够,当当下呈现的同时,人对自己的内心有一种直觉的能力,可以觉知到良心正在呈现。


这就是说,当良心呈现的那一瞬间,不需要他人告诉我们,我们自己是知道的。这个环节更为重要。仍以前面的事例为证。我们见到水龙头没有关紧,良心都会呈现出来,告知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种经验。但我要问的是,你是怎么知道要把它关上的?是别人告诉你或辅导员命令你的吗?是临时学习某种道德学说得出的结论吗?都不是,而是你自己知道的,知道良心在呈现。这种自己知道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直觉,而不是逻辑。

 

由此,我们可以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在道德场景中,我们知道自己知道如何去做


这里连用了两个“知道”,是一种特殊的表述方式。后面的“知道如何去做”是说,人的内心有一个是非标准,遇到相应情况,会当下呈现。头一个“知道自己”则是说,当良心这个是非标准呈现自身时,你有直觉的能力,不需要他人提示,自己就知道它在告知。


这个话题有点过于沉重了,为了帮助理解,我还是举例说明。节日里,你到公园去,公园里人很多,非常热闹,天气很热,你吃了冰棒,喝了奶茶,在享受的同时,也产生了垃圾。就我们现有的道德教育程度而言,每个人都知道应该丢到垃圾箱里。


为什么会有这种奇特的情景?就是因为我们都有良心,良心是一个是非标准,在特定场景中会表现自己,而且我们有直觉的能力,可以直达内心,在良心表现自己的同时知道它在表现。这就叫做“知道自己知道如何去做”。

 

不过即便做到反求诸己”,也还不能决定人马上就能成德除此之外,还必须做一个选择什么选择


人既有道德的要求,又有体欲的要求,孟子明确将它们区别开来,分别称为“大体”和“小体”。“大体”指道德,“小体”指物欲。在性善论系统中,要成就道德,必须把“大体”牢牢树立起来,不受“小体”的干扰。孟子将这一义理称为“先立其大”。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弟子问,人和人都差不多,为什么有的成了圣人,有的成了一般的人,甚至乱臣贼子呢?孟子回答说,关键是要把“大体”树立起来,做到了这一步,“小体”就不能对你有负面的影响了,这样也就成了大人。


日常生活中,“先立其大”才可成德的情况比比皆是。还用刚刚的例子,去游园,吃了烤串,喝了奶茶,都知道应该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你不怕麻烦,这样做了,就是立了“大体”,反之,你嫌脏怕烦,只顾自己方便,随地乱扔,就是先立了“小体”,以“小体”破坏了“大体”。


由此可知,“先立其大”不是一个小问题,一点都不轻松,因为它意味着必须在物欲方面做出牺牲。这种牺牲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就是一种愚。但这种愚对于成德成善,又是完全必要,不可缺少的。


“愚”有多种含义,“甘愿牺牲之愚”是其中之一。遍查历史,凡是能够成就道德的人,毫无例外,都是愚人。具备了这种“愚”的精神,人才能成就自己的道德,完善自己的人生。如果你问我有没有一句话可以一生遵守的,我会毫不犹豫的说,这就是“先立其大”。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很多人一生发生重要转折,就是在关键环节,知道自己应该选大的时候,没有选大,选了小。现实生活十分残酷,好人与坏人只在一念之差,相隔只有一张纸的厚度,而造成最后不同结果的原因,就在先立大体,还是先立小体。


大家想想看,这些年揪出来的贪官,哪一个不属于这种情景,哪一个不知道人家给的钱不应该收?他们当然知道,但为什么还是收了,就是因为放弃了“大体”,选择了“小体”,没有做到“先立其大”。现实生活十分残酷,好人与坏人只在一念之差,相隔只有一张纸的厚度,而造成最后不同结果的原因,就在先立大体,还是先立小体。

 

成就了道德,我们就做到了“无愧于心”,“无愧于心”是性善论的大学问。


孟子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叫做“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对这句话,过去常有误解,以为这是在讨论世界的本源是什么。其实孟子并不是这个意思。这里的“物”与“事”含义相同,“万物”就是“万事”。这里的“万事”又有具体的含义,特指道德的根据,意思是说,成就道德的根据,我都具备。


要成就道德,最重要的是“反身而诚”。“反身而诚”与“反求诸己”意思一样,但又比“反求诸己”多了一个含义,就是“诚”。“诚”是不欺骗的意思。遇事反身求得自己的道德根据,不欺骗它,你就满足了它的要求,就能体验到一种最高等的快乐,这就叫“乐莫大焉”。


孟子认为,人生有三种快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就包括在其中。这就说明,成就道德做出物欲方面的牺牲,不光是一种苦,同时也是一种福。当“大体”和“小体”发生矛盾的时候,放弃“小体”,选择“大体”,可以给内心带来巨大的满足感,成为一种快乐,一种幸福。在喧嚣浮躁的今天,这种快乐更为珍贵难得。


今天很多人只是追求物欲之乐,不关注,也不懂得道德之乐。我们不排除物欲之乐,因为人有物欲的要求是十分正常的,但有比物欲之乐更高级的快乐,就是道德之乐。道德之乐远在物欲之乐之上,是人生最高级的快乐。

 

关于道德,肯定听过现在很流行的“道德绑架这个词吧?


近代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几近失传。人们不再信奉儒学的基本道理,不再宣扬自己原本就有道德根据,不再相信自己是一个道德的存在,甚至提出了一个非常蛊惑人心的说法:“反对道德绑架”。意思是说,社会对一个人提出道德要求,要求他做道德的事情,是用道德绑架他,是对他的胁迫。


这个问题当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我们劝导并要求他人做道德之事,自己首先应该做好,不能是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而且必须量力而行,不宜提出过高的要求,令人难以企及。


另一方面,必须清楚看到,社会对人提出道德要求,是完全正常的,不能理解为对他的胁迫。黑格尔讲过,当一个人犯了罪,判了刑,人们都替他可惜的时候,只有哲学家明白,这是法律对他的尊重,因为他是有理性的,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样的道理,社会对人提出道德要求,不是用道德来绑架他,不是限制他的自由,而是对他的彻底尊重。否则,他或许可以得到一些“自由”,但也不值得庆幸,因为社会已经把他排除在正常人的范围之外,将其视为一种“病人”了。

 

好了,这一节关于如何成就道德的问题就讲到这里。下一期我再来试着来了解一下孟子的政治思想。我是杨泽波,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HMT2000

    初生的婴儿并不知道伸手去拦要坠落的其他婴儿,因为他不懂事。成年之人大多也许知道该去阻拦,但凭什么说这不是社会塑造的结果而是本性呢? 同样是成年后,有人会救人,有人会在旁边冷笑,用一句不救人者非人,禽兽也,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未免有点粗暴。

  • 听友373526164

    怎么老师越讲我越不相信孟子的“性善论”?

  • 墨荷萋萋Q

    老师讲解时举出的例子通俗易懂,便于理解,传达的观点却相当犀利!

  • 1581777odvn

    良知不能代替道德 道德需要培养教育 您讲的道理这都是笑话不现实 是高调 是脱离实际

  • 天马_vo

    认真听了两遍,怎么感觉很明显的不符合逻辑?

  • 仙境兔灵

    当然~也还有追求精神的快乐~(*∩_∩*)~

  • 仙境兔灵

    嗯~保持距离~挺好~哈哈~自己跟自己玩呗~

  • 总是那么玄乎

    是非观念是受教育的结果吧?

  • 1581777odvn

    不奇怪 书生的世界就是象牙塔 走出来就会忍饥挨饿 一地鸡毛

  • 亮子二哥

    谢谢老师对孟子的讲解,确实每个人的良知是道德的根据,现在太多的人不依良知为根据,而道德无从显现,做出太多道德败坏的丑事,祸及自身,害人害己,终不得好报。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