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2:李山|熟悉的《关雎》竟然不是爱情诗

诗经2:李山|熟悉的《关雎》竟然不是爱情诗

00:00
16:51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你好!我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李山。


这一期我们继续讲《诗经》,前边谈了《诗经》是什么,为什么在周代我们开始有了诗的传承、保存和记录。下面我们就进入到《诗经》的内容,这个《诗经》的内容实际上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办法去说它。采取的方式是什么?采取的方式是说它的主题。


所以,今天《诗经》的主题有多少?


主题有比如说婚恋、宴饮、祭祖、农事、战争,当然还有批评王政的抗议诗篇。这就是五六项内容,当然还有普遍的反映民间疾苦的《国风》作品。


我们从哪说起,就从大家熟悉的作品说起,就是《关关雎鸠》这首诗。实际上我在许多地方都说,现代人理解诗,脱离了它的文化背景,所以《关雎》就往往被视为什么?就被视为了一首爱情诗。好多书,包括教科书都这么讲,这是有很大的问题的。那么,《关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题材的诗篇呢?


《关雎》这首诗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爱情诗,它是一个婚姻典礼上祝愿新婚两方幸福和谐的诗篇。要点是它是典礼的乐歌。为什么这么说?这首诗大家比较熟,比如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淑女和君子,这是一个站在第三者的角度看一男一女,也就是说“他”的视角,“他”不是表达爱情的口吻。


我们表达爱情,总得说“你怎么怎么着”,“你的眉毛像什么”……过去有个电影叫《有话好好说说》,“安红,我想你,我睡不着觉”。你总得有这个表达吧。


《诗经》里有表达爱的,比如“子惠思我,褰(qiān)裳(cháng)涉溱(zhēn);子不思我,岂无他人?”“哎,你看上本姑娘了吗?看上了就撩起裙子过溱水来找我,没看上的话,我还找不到别人吗?”是,“子惠”里的就是。而《关雎》这首诗从人称形式上不对,所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我也遭遇过这样的朋友,他就问:难道这不是爱情吗?是,这是一种深情。可是结婚典礼上男女结合,两口子就不能有这种情感吗?看上哪个淑女追求她也很难,这和诗篇主题无关!没感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古人也强调这个。所以不足以来反驳主题,我们再说他的主题。接着“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出现一个名目“琴瑟”。


《诗经》研究中,名目很重要,有些你把名目搞懂了,你就知道这首诗大致在写谁了。比如说有一首诗叫《缁衣》,就是《政风》里的《缁衣》。缁衣,指的是黑色的丝绸衣服。有人就说这是一首爱情诗,你看他们多缠绵:那时候你的衣服破了,我缝好了,再送给你。注意,他忽略了“缁衣”,也忽略了“适子之馆(我到你的馆舍里边把衣服送给你)”,谈恋爱的跑到人家馆舍里边去,这个就不太合理!


另外注意“缁衣”!丝绸衣服七次浸染以后才能变成黑色,一开始是草绿,然后发红发赤。古人丝绸很珍贵,所以穿“缁衣”的,得是诸侯公卿,他们的年岁不比我小,都四五十岁开外,还谈恋爱?


所以名目的理解很重要。


我们回到《关雎》,单看“琴瑟”,看不出来特别的:“琴瑟”不就是弹拨乐吗?拿着个吉他跑到女生宿舍去拍拖不也很正常吗?好,这个我们不要紧,接着看下一行“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个时候出现“钟鼓”,让人对《关雎》的年代产生怀疑。因为什么?过去考古学说,中国什么时候有清风钟呢?“钟”和是两种器物,“钟”在春秋以后才流行。


现在考古学已经把这个局限打破了,因为西周早期就有“钟”。如果再宽泛点,商代就可以做大铙。我们知道钟是挂着,大铙是竖拿着,翻过来敲。西周建国几十年以后,就出现了三件一套的编钟,能敲一两个音,有点像锣鼓点似的,比较单纯,不是旋律。注意钟的材料是青铜,用青铜造钟是高科技。所以拥有钟鼓的人,可不是一般人家。


另外,三件一套的钟可以用在典礼上敲,但用在谈恋爱上,就有点累赘了。因为三个钟和一个架子,这得几个人抬着才能去,组成一个小分队跑到女生宿舍去,你谈成了算谁的?所以,琴瑟和钟鼓,尤其是钟鼓,对于否定“爱情”主题是非常客观的。它是个硬刺儿,刺向这个爱情说。那么还有一层,假如我们读《左传》等文献,会发现钟、钟鼓和琴瑟是在高级典礼场合上一起出现的。


按照《仪礼》里边记载,琴瑟一般是由四个人演奏。两个瞎子唱,两个瞎子弹,就鼓瑟、鼓琴,所以琴瑟有可能就指瑟。当然琴在先秦时期是有了,考古在战国时期就发现了。但是《诗经》里边不单是这首诗出现琴瑟,像《小雅》里边有一首诗叫《常棣篇》,写道:“妻子好合,如鼓琴瑟。鼓琴瑟,就是弹拨琴瑟。可见,琴瑟在西周是有的。所以琴瑟和钟鼓同时出现,我们看《礼书》的记载,它应该是堂上四个瞎子,两个弹两个唱,下边敲击钟鼓应和,正好是一个典礼的场面。


这就是什么?我们说这是三条吧。一,名称不对;二,出现的名目不对;三,这些名目反证着它是个典礼的场合。于是我们把这首诗的主题调试为,在婚姻典礼上祝愿新人感情深厚,夫妻和谐的,所谓琴瑟好合。后来我们就用“琴瑟”来形容夫妻和谐,这是第一层。


我在一次做节目时遇到一位作者,他就认为把《关雎》当做爱情诗理解是好的。对,没错,毕竟诗无达诂。但诗无达诂还不是说,我怎么理解就怎么对。我们在现代阅读经典作品,允许个人的理解。但是你如果教书,我想你还是老实点,你不能误人子弟。编书也是一样。


所以说理解《诗经》,我们要还原它的时代。“钟鼓”这种东西是个什么级别的东西?它不像现在弄个钟弄个鼓,花点钱就能买到,就是家家都可以用,不是那个情形,这是个贵族之家,很高级的贵族之家才有这样的东西。因为在西周早期,只有小诸侯一类的人才能配上这些东西。所以这就是它的客观性,得了解那个时代。


好了,你折腾了半天说这个事,我们就相信,《关雎》是典礼里的诗,那么又如何呢?爱情我们都知道,爱情。有学者写文章,认为将来我们一旦与外星人相遇的话,我们是不是只能谈两性之间的关系,当然这也包括着爱情。爱情是个普遍的主题,甚至同这外星人,谁知道外星人有没有呢?那么当我们说婚姻典礼的时候,实际上就涉及到中国文化的一个问题。我们知道,这首诗是排在《诗经》第一的,你打开《诗经》就是一首这样的诗。如果它是爱情诗,那古人太现代了,可它不是。


那么这首诗排在第一是偶然的吗?似乎也不是,因为什么?


因为我们在《仪礼》中看到,当周王要招待诸侯,因此而演奏各种音乐的时候,最后会有个“歌乡乐”,就是要唱周王朝之属地的乡风,其中头一首就是《关雎》。所以歌乡乐就是帝王之风,是正风。于是《关雎》排在《诗经》第一首,看起来跟籍贯有关系,所以它的重要性也就显示出来了,那么这个重重要性背后是什么呢?


背后就是婚姻六礼当中“亲迎”典礼是最隆重的。这里面有些问题,还得回到历史去说这首诗。你说它是爱情诗就太泛了。周代人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周人战胜殷商王朝的时候,实际上人口很少,于是周王想联合诸侯。可是我们知道,在古代有一句话叫“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什么意思?就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不亲。所以周人就采取了一种办法,通过婚姻的方式缔造血缘关系。你姓张,我姓李,我们没有血缘关系,可是我们做儿女亲家,血缘关系就有了。所以周代人重姑表亲的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


推荐给大家一本书,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书里边就说,在中国姑表亲特别重要,姑表亲,一表三千里。所以俗话说,姑表亲,姑表亲,砸断骨头连着筋。就是因为周代实行的这样婚姻制度,它要跟广泛的异姓诸侯,跟不同的族群,通过婚姻方式来缔造政治联合。而这种政治联合,首先需要血缘关系,所以姑表亲很亲。


我们经常也会问学生说:小时候放假的时候,你住叔叔大爷的时间长,还是住姥姥舅家的时间长?回答往往是后者。我本人,小时候就经常住姥姥家,就是培养感情。这个习惯,我现在想一想,都是在周朝奠定的。为什么?因为殷商人没有这种的意识,他们依赖的是武力。


所以婚姻,首先有一个很沉重的任务,就是联合异族,疏通血缘关系。所以都说周代人重血缘,可是周代人的血缘关系把天下人都容纳进来了,这是第一层。于是在我们的这种婚姻典礼当中,你看婚礼里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最后还有亲迎。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有个理科学者说的话非常精彩。他说,现代中国南北东西婚礼各有不同,但有一点都是一样的,就是男孩必须到女孩家把女孩接过来,这叫亲迎。亲迎来了以后,双方在大伙见证下拜天地,这首诗就用于这个婚礼的高潮。


《礼记》里边记载,鲁哀公就问:我们大男人诸侯,还要穿上冕服,跑到女孩家去接女孩吗?孔子说:“一个女人嫁到你家,上承宗庙,下传子孙,她任务很重,你不亲迎行吗?”于是这首诗实际上又涉及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对家庭关系的高度重视。重视家庭是中国文化里边非常重要的一项,一直到今天仍然如此,所以这首诗还影响到哲学。


《圣经》里边说我们人类有婚姻,是因为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遭到引诱之后,开始有了男女之事,才生儿育女,于是我们被驱逐出伊甸园了。所以婚姻好像是个犯罪,犯了原罪。从上帝那儿开始,人类的婚姻就是个罪恶。但是在《易传》以及其他一些哲学著作里边就说到,天地生万物,实际上有阴阳两种力量,而人类生产,就是男女结合。我们可以用现代话说:人类社会从哪儿开始?在逻辑开关上就从男女结合开始。所以一个好的男女结合,它会造就什么?造就好的家庭分子,造就好的社会成员。


《论语》的第二段就是“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这句话有字面意思,就是孝悌是作为人道的根本,但是我们横着去看这句话,把它捏一捏,把水分捏出去以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什么呢?我们看到是,一个好家庭产生好的社会分子。


所以,我们把《关雎》这首诗的主题调整了,它自身所有的文化含义就喷薄而出。


反而,如果把它理解成爱情诗,首先古人不会承认,古人没那么洋气,也没那么现代。其次,忽略了它作为一首经典篇章背后的文化蕴涵。我们说,一首诗主题都理解错了,那么诗里边所有的艺术性的东西可能也就完蛋了。


像《关雎》这首诗,它在艺术上很奇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先写了一副光景:呱呱叫的水鸟出现在沙洲上。有人说这是环境描写,说一个女孩偷偷被一个男孩爱上了,当然是男孩偷偷的爱上了女孩。注意,这就瞎扯了。“关关雎鸠”,呱呱叫的水鸟。水鸟呱呱叫,都是扁嘴,往往都是鸭子类的,诸如大雁和天鹅,实际上用土话说,就是鸭子,而这种鸟往往都是候鸟。


当北方冰消雪化的沙洲上出现了呱呱叫的水鸟捕鱼的时候,什么意思?春天到来了,该是男女结合的时候了。可是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什么?我们看到了一幅春光景象。这首诗虽然是个比兴,但不是环境描写。我们可以想象它给我们造成的印象是什么?是鸟。


鸟背后是候鸟,是春天到来的消息。然后看到平稳的河流,冰消雪化,波光粼粼在流淌。沙洲上有鸟儿在捕鱼。这就是中国诗歌的灵魂,书写了一番境界。所以这首诗是不愧是《诗经》里的头一首,它实际上把后来我们中国诗歌要走的道路都交代出来了。


这就是我们跟大家讲的第一个话题,也就是《诗经》里边的婚恋。因为周人重视婚姻,所以在《诗经》里边婚恋是特别多。有的是周礼,像“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等。有的是各地的婚姻风俗,像“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岂无他人”,就是郑地(今天郑州一带)流行的一种非常渊源古老的自由恋爱。


因为《诗经》关注婚姻,所以它跟《周礼》相同的要记载,跟《周礼》不同的也要记载。 “关关雎鸠”讲的是幸福的婚姻,还有不幸的婚姻,比如《古风》、《氓》和《柏舟》等,讲的都是家庭婚姻中失败的妇女,《诗经》也记录它们。为什么?


好的婚姻代表社会和谐,不好婚姻意味着社会在解体,意味着社会不健康,所以《诗经》也要反映它。所以这些就连成一片,显示了《诗经》特有的内容。有些诗歌涉及的人物是很平凡的,但是它们涉及到普通大众的生活,涉及到人间关怀。这就中国艺术的精神,是现实的,是关怀人生的,是中国诗歌一个很显著的特征。这就是《诗经》的开山意义,我们了解了,也就可以把握《诗经》之后的文学的基本风貌了。


好,关于婚恋题材,这是我们讲的《诗经》的第一个内容。就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zhou153222

    原来这里才是知识的天堂

    迷你_3a 回复 @zhou153222: 同感

  • 了了xz

    李老师讲得是真好,但否定它的爱情主题以及开头的环境描写,就感觉有些牵强附会了。时间关系,无法多写,个人观点。

  • 由比

    老师讲得很好! 但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何解呢?

    傅粉何郎zilin 回复 @由比: 有没有可能是定亲到接亲时间长,相思苦呢,才会寤寐思服呢

  • MonicaYeung

    “两个瞎子唱,两个瞎子弹。”老师好幽默。

  • 初果罗

    好似是在北大课堂里,沉浸着,意犹未尽…

  • 匪首从良

    跳出《诗经》讲《诗经》

  • 1735387dokw

    再次能听到李山老师的课了

  • 丿丶小人物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与子辛。

  • 刺猬娘娘_Yt

    感恩李山教授认真聆听,实在是美好!

  • 吉米几米

    在美妙中增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