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1:李山|一部被长期误解的作品

诗经1:李山|一部被长期误解的作品

00:00
22:15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你好,我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李山。


今天我们要花一点时间跟大家谈谈《诗经》,谈谈这部经典的内容,在文化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今天我们来讲一个话题,就是关于《诗经》的定义。


实际上一个事情的定义,决定了人们对它的本质性理解。比如说,我们现在翻开教科书,翻开一般的读物,它们都会说:《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这话对不对呢?没错。准确不准确呢?


细看确实有问题,问题是容易产生误解。就是把《诗经》当作一部像后来李白、杜甫他们写的诗集。像我们中国人知道,个人有文集,这从东汉就开始了。最早的文集是《屈原》,当然不是屈原自己编的,作品是不是都是屈原写的也有问题。但是像曹植的集子他自己编过。那么这种集子,比如像李白写一首诗,它一定是表现了李白自己个人的情感,个人所思所想。但问题是,《诗经》是这样的吗?


注意,《诗经》未必如此。我们来看一首诗,是见于《周颂·敬之》。这首诗我给大家念一下: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这首诗实际上是两部分,一共是12句。“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实际上是一种勉励:你要恭敬啊,恭敬啊。这个“之”字,代表“敬之敬之”,就是你要有所恭敬。指的是什么呢?上天。所以下一句就说“天维显思”,就是天命是显赫的。“命不易哉”,注意这个“命”就是天降命于我们西周人是不容易的。


“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无曰高高在上”,就是不要说老天爷高高在上,看不到我,管不到我,他“陟降厥士”。什么意思?就是老天爷的神灵实际上时刻往来于人和天地之间,掌管了他的事情。所以下边接着又来了一句叫“日监在兹”,他天天看着这里,哪儿就是周王朝,再具体说就是周王。


你看,这是一种口吻:你要恭敬啊,你要恭敬啊,老天爷在看着你。接着下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实际上是个反问句。“维予小子”,周王在老臣面前自称小子。因为周王是嫡长子,所以他辈小。


“维予小子,不聪敬止”,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我哪里敢不敬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我要天天努力,我要学习,达到光明之境。“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什么意思?你们要辅佐我,时时告诉我什么是显耀的德行。


你看,这首诗明显是两种人在唱:一个是大臣,一个是王,这是一个互答。有人在这儿勉励他,他就要有所回答。这首诗的情况,就像李白写诗里边还有杜甫的声音,这不就麻烦了吗?于是我们说,这就是误解所在。当我们说《诗经》是一部诗集的时候,这特别容易让我们产生一个联想,就是《诗经》也像后来李白杜甫写的诗一样。


它产生了一种误解,就在于它忽略了《诗经》产生的情境,也就是《诗经》是典礼上的乐章。


既然是典礼,就是大家参与。比如我们今天吃饭,有的时候是仪式性的请客,就有主和客是两种人。实际上这首诗按照古来的解释,它就是周王登基典礼上的一个互相应答,就是君臣之间的对答。


周王登基了,大臣们发出一种声音:“你要恭敬上天,你不要觉得老天爷高高在上,管不到你。”于是他就必然要回答:“我是年轻人,我要学习,达到光明之境,希望你们帮助我。”


所以这里要注意,这就是“诗”。实际上当我们讲这个的时候,是要突出“诗”和“礼”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诗经》所产生的时代,是一个礼乐文明时代,越是隆重的事情,往往越要举行一场典礼,通过一种歌唱来传达出典礼的含义。典礼往往是集群性的行为,它要代表这个人群,所以诗篇里边就含着这个人群对生活的理解。


这就跟唐诗宋词不一样了。李白写《行路难》也好,写《将进酒》也好,是李白的个人情感。朝廷达官贵人就未必接受得了,说你整天没事吃饱了撑的。而《诗经》是集体的情感,是那个时代王朝发出的声音。所以说,我们把它理解为“文”,理解为“诗集”,对不对呢?它的确是一首诗,就是一部书里边含着很多诗。但是仔细看,它又跟后代的诗集有不同的地方,而它背后所涉及的文化含义就更是大不相同。


所以关于《诗经》的定义,这是我们必须要跟大家解释清楚的。《诗经》的定义应该:它是西周典礼活动上的歌唱,是一种集体的声强,它代表王朝,代表一个群体。是一种礼乐文明之花,这就是我们必须对《诗经》有一个定义。


那么在讲这个事情的时候,我们又涉及到一个问题。中国的礼乐文明是西周礼乐,一说到礼乐都可以想到西周,没有人拿它去形容商代文明,形容夏代文明。


而最早用“礼乐文明”来形容西周文明的,是孔夫子。“礼乐”这个词实际出自《论语》。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西周时期有了礼乐文明?当然这个回答是:文明的累积的结果。


礼乐文明的出现意味着我们的历史进步了,通达了,畅达了。实际上这就说到了《诗经》的时代。礼乐文明从西周时期延伸到春秋时期,而《诗经》开始于西周早期,结束于春秋较早时期,加起来大概有500年左右的时间。


注意,这里边有问题。有些学者就会提出来说:商代有没有诗?因为《诗经》里边有《商颂》五首保存下来。过去说有12首,丢了七首,还剩五首。那么这些作品是不是商代作品?我认为,《商颂》不属商代的作品,虽然它歌唱的是商代的内容。为什么?因为它里边用的语词都是西周才有的。


每个时代都有特殊的语词,像人的指纹一样。举个例子,我们今天说的搞定,“哇塞”,买单,这些词都有特殊的时代性。包括“改革开放”这个词,它不会早于70年代末期。这些语词悄无声息地映射了它们的时代,所以我们根据这个去推,《商颂》用的是西周语言。


于是文学史里就有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从西周时期开始记录诗篇?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回答,这是文明进步的表现。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家里有一个男孩或者女孩,一开始不辨男女,不洗袜子,不洗脸。等到他六七岁,突然就拿着小笔记本开始记自己的日记了。注意,这之前他在不在?有没有这个孩子?有。但是他的一个很重要的精神生活,也就是开始反观自己,开始记录生活,这个意识的出现是随着生命的成长而达到了一个阶段才开始有的。


那么我们拿这个去形容我们的文明,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发乎天籁的歌唱,这些早就有。可问题是,我们随时随心而唱和对山歌等只是一个现象,而我们专门分出一个心思把我们的东西记录下来,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说,《诗经》开始记录了,也就是文学史的开始。这里边的问题非常复杂,就让我们从商代有没有诗开始。我们有一个故事记载在《左传·襄公十年》里边。这个故事我们简要地讲,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就不再说原文了。


宋国公主在楚丘款待晋悼公。当时宋国人为了巴结晋国人,因为晋国人当时是霸主。所以想用桑林之舞来款待晋国君主,晋国君主实际上是路过。


当时有三个大臣陪同晋王,一个是智武子叫荀罃,一个是荀偃叫中行献子,还有一个士匄叫范宣子。这三人里有俩人就同意了。谁呢?荀偃和士匄。但是荀罃就说:“不对,这个礼节太隆重了,我们晋国是个诸侯,桑林之舞是天子的舞蹈。”那两个大臣说:诸侯要想学习礼,一个是到宋国去,一个是到鲁国去。鲁国人祭祀天地的王家之礼也用来招待宾客,宋国人给我们演演桑林有何不可呢?


好吧,少数服从多数。于是开始了桑林之舞。这锣鼓声一敲,演员一上场,打出一个大旗来(“师题以旌夏”,“师”就是艺人)。这个旗叫旌夏,就是羽毛做的大旗子。结果怎么样?《左传》记载说晋候“惧而退入于房”。晋候一看:我的妈呀,这什么东西?激灵一家伙。就不自觉地刺溜跑到了偏房里边去了。


我们要知道这是个典礼场合,一个国君被吓着了,而且是魂不守舍,是失礼的表现,他一定是Hold不住了,我们可以看到桑林之舞的吓人。于是后来把这个大旗去掉了以后,勉强就把这个典礼演完了。演完了以后晋侯就离开了,来到著雍这个地方,就是回山西,结果病了。然后巫师那么一占卜,桑林的神附在君主身上,我们今天说,这是吓着了。你看这就是殷商文化。


殷商文化为什么这么可怕?这里边有些原因。就是历史的一个瓶颈问题。


我们知道,中国文化是一个大地域文明,大地域文明就是不同的人群往一起凑,最后造成一个统一的文化。


教科书就告诉我们说,从夏王朝起,我们就进入到王朝时代。可是我们要提醒大家,夏王朝的确是建立了王朝,可是它对周边人群管得住的并不多。有些人在你强大的时候来向你学习,向你讨点好处,但是你如果没有好处,或者你衰弱了,他们就叛离出去。这个情形就导致了夏朝人不断地用战争征服大家。这个非常残暴的习惯一直到殷商时期都延续下来了。


而且在殷商时期,他们经常用战俘来祭祖,最严重的时候就是殷商死一个王要有390个人殉葬。包括殷商人盖房子,殷商盖房子,现在考古就在殷墟发掘过一个遗址,就是一个宫殿。这个宫殿是殷墟,它的学术名称叫殷墟乙组,甲乙丙丁的乙组,21座中庙群。


包括殷商人盖房子,先要挖地基,挖的一竖柱子,柱子下边要放一个石头,这叫“础”。石头下面是个坑,有一座宫殿是四个角有四个小孩子放在坑里边。当然同时还有12条狗,这就是什么?这就是奠基。接着就是柱础,就往石头上面放柱子,其中有三座用人尸两具。


然后就是安门,就是修门,门里门外还要,其中有五座在安门的时候是用了50个人,最后落成了120,发现128个坑里边用了活人378名,总计祖宗庙群落用人身是641具,也就是641个活人。随着这个建筑群落的建设,丧命。


这个情形我们看到,这就是一种文明状态。殷商人有发达的青铜器制造,发达的手工业,甚至还有很好的书写甲骨文,但是并不意味着它的文明达到了一定程度。到了西周,注意,实际上有一个原则叫“六畜不相为用”,有不同的解释,但有一种解释我觉得是合理的,比如说你要祭祀鸡,你不能杀一只鸡,你祭祀老祖宗,你不能杀一个人。


周人这点落实了没有?我们现在看大规模的杀群现象,在西周基本上就是没有发现,死一个先王要有几十号人、几百号人陪葬。这反而在宋国有,这个习俗一直到西周中期还延续着,这是周人对他们实行宽松政策,他们还保存了殷商旧俗。在河南就发现过,用了十几个人给一个诸侯殉葬。但是周人基本上大规模杀群现象停止了。当然后来秦国人又恢复了,这是这是一个倒退现象。


那么在这样的情形下,人命值钱了,人命受到了尊重了,我们再来看诗。


周人盖房子,我们就看到了什么?我们就看到了《小雅》有斯干篇。“斯干”这个“干”字是写着“干部”的“干”,也有人读成“斯干”也可以,它是“岸”的意思。但是“斯干”就是“溪水”。我们看第一首写什么?写建筑。先是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秩秩斯干”就是清澈的溪涧水呀,“斯”就是这个,这溪涧清澈。“秩秩”,秩序的秩,是清澈的样子。这是近看,远看悠悠的终南山。陶渊明“悠然见南山”,山色就是清幽的。房子“如竹苞矣”,像竹子一样根连根。“如松茂矣”,像松柏一样挺拔,房子高大。“兄及弟矣”,兄和弟在这儿居住。“式相好矣,无相犹矣”,他们永远相好,不相同图谋。你看,这是用一个审美的眼光写房子的远山和近水,写房子的生态,像竹子,像松柏。在这样好的环境下,兄弟们住着永远团结,不会尔虞我诈,这是一种心灵的解放。


所以我们说诗为什么被记录下来?因为它的文明价值高了。像殷商人在盖房子的时候,尤其是落成典礼时,378人死了,一定有吹吹打打,有跳舞啊这种东西,甚至有歌唱。但是话说回来,他们敢唱,你未必敢听,阴森可怖,晋悼公就被吓个半死过。


这就是什么?文明进步了。我们现在在陕西扶风这一带发现过周人的高级贵族住宅,没有见到说,强调底下埋小孩子。墙角底下埋小孩子的时候,是用鬼魂来防鬼魂,越弄心里越紧张。所以真正的文明,外在物质是一方面,内在文明的提高是另外一个方面,


于是就有一个问题,周人就天生善良吗?不是。刚才我们说过,西周时期实行了一种制度封建,实际上解决了什么?就在这样辽阔的地域上,如何把众多的族群安顿下来,不要再打仗了。所以西周一建国,到处分建,武装殖民,从而消除了反抗的可能,这是一个消极的方面,积极的方面就是什么?周人容纳很多人群,周人提出来,我们要以天下为胸怀。什么叫天下?就是普天之下。


比如说对待殷商人。我们知道殷商人是周人的死敌,而且文王好像被囚禁过。武王太子伐商纣的时候,是抬着文王的灵柩灵牌迁去的,有点复仇的样子。但是随着周人建天,建了国家以后,他就马上思考如何安顿天下。如果陷于仇恨,限于狭隘的周人,一时就安顿不了天下,当时的观念发生很重大的变化,就是提出天下四方。


你看周人建都城,建在洛阳,为什么?因为从夏代以来,这就天下的中心。什么叫天下的中心?古人相信,大家去这个地方烧香敬天,离天最近。另外它是天下的中心,大伙走的路一样。


对殷商人,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虽然武王也杀过一些人,血流漂杵。但是从武王去世以后,因为武王在位很短,。接着就是周公主政,他就反复谈到过,对殷商人应该给出路。就是说,你们有小本事的,到各种官僚来,有大本事的,到王廷来晋升,你们有这个机会。


这里边就有很多说法。比如《尚书大传》里面讲,周武王灭了商以后,对殷商怎么办?姜太公的办法就是杀一个少一个。少公的办法就是,有罪的就杀,也是杀一个少一个,但是周公说,无罪的不杀,有罪的也不杀,不但不杀,还要“各田其田,各宅其宅”。于是周武王当时听了以后,旷然若决,天下之已定,心里马上亮堂多了。所以这样一层包容。于是这种包容,这种胸怀,能迅速地安顿天下,精神紧张程度就放松了。


同时注意,在《诗经》里边还能表现出来另外一种东西是什么?


就是周人和殷商人在经过了若干年的包容之后,文化开始融合,而《诗经》创作的高峰,跟这个融合是同步的。


比如说《诗经》里有一首诗叫《有客》。“有客有客,亦白其马”,来了客了,是跟白马一起来的。裘锡圭先生在研究甲骨文的时候,他有一篇文章讲,殷商贵族是是喜欢白马的。而且“有客有客”在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文献里边,客都是周王之外的那些客人。就是像我们今天一样,“你客气,你客气”什么意思?你见外。而这个客专指宋国的贵族。


然后下边就说到了,我们要留他们,怎么办呢?我们要“言授之絷,以絷其马”,就是我们要用绳子把马腿拴下来。另外拴不住了,他们走了,我们“薄言追之,左右绥之”,我们还要追赶,追赶了以后还要从左右去安顿他们,往手里塞点东西,塞点干粮等等。好客。


还有一首诗叫《振鹭》。“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我客戾止,亦有斯容。” 一群白鹭在西雍飞,我的客人们来了。斯就是这,荣就是容貌。我们知道鹭是白色的,白色的羽毛,所以这又暗示着客(殷商人)来了。


所以实际上他们把殷商文化带过来跟周人结合。这样的话,《诗经》创作产生高潮,这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文明在进步,这个进步表现于什么?表现于历史瓶颈的突破,就是族群与族群之间。像商王朝、夏王朝和他周边人群存在的战争观,现在周王朝一个封建制,然后一个包容天下的政策,使大家的心气都顺了,能在一起过日子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所以诗篇也进步了。


另外,周人要宣示王朝的胜利,他一定需要典礼,而典礼要唱诗。这些东西太关键了,不被能忘掉。所以这些诗就被一些专业人员口耳相传地开始记录下来了。


实际上我们说文明进步,中国诗篇从这儿开始,就在于它本身具有文明价值,而这种文明价值在当时有什么?有凝聚天下的价值,所以它被记录了。反过来说,像过去桑林之舞就没有记录下歌词来。我们只知道它是吓唬人的,它一定有唱词,为什么?因为桑林之舞按照过去的说法是商汤上台了以后,要执政了,赶上了天下大旱。商汤就把头发直接剪了,跳舞。如果那场舞祈不下雨来,按照古老的习惯,他就被烧死了,他不是真正的王,因为老天爷不帮他忙。结果他一舞,雨就下来了。


你看,这本身就是为民着想。可是你在周代,你胜利了,你要宣示政策,注意,你光跳舞,光敲锣打鼓没法传达,你必须要把你的主张用歌来把它传达出来。这跟跳舞祈雨不一样,因为雨下了以后它惠及苍生,大旱解除,所有人都得利。


可是你周王朝建立天下,你想用天下的胸怀包容大家,想用德行的政治包容大家,你要不说明,别人怎么知道?所以光跳舞是不行了,所以这歌词就上升到了舞蹈音乐之上,变成一种画龙点睛的东西。这就是歌以发德。


我们以上讲了两个问题,一是把《诗经》理解成一个集子是有弊端的,因为它跟典礼有关,接着我们就说到礼乐文明的到来是文明进步的表现,是诗歌赋予价值的表现,而这种东西对一个王朝实行政治也至关重要,因为它要宣示意义,所以它被记录下来了,所以这就是一种成熟。


好,这一讲我们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秦八里

    最近感觉到很幸福的事就是,每天都有李山老师的课可以期盼,哈哈,从历变一直追到这里,幸福就是酱紫~

  • 156553810

    有恶邻真悲哀

  • 1392729vsbw

    精彩,只是语速略快。

  • 1895161ynyj

    听大师的讲解瞬间就觉得经典有意思多了

  • 杜咩咩Krys

    诗经里面有很质朴和纯真的思想流动。还有生动的音响,和各种感官体验。美

  • 归来也无风雨也无晴

    李山老师的课,大学课堂上的课。

  • 千寻_rcp

    对一个事情的定义,决定着人们对本质性的理解,太有道理了

  • 花的姿态_je

    李山老师 讲的很好

  • 1895201nudk

    很好,但整体语速太快,尤其关键字词要放慢。

    AzaleaZou 回复 @1895201nudk: 赞同

  • 嘉陞媽媽

    普及知识,太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