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人的社会意义】社会促进效应

52【人的社会意义】社会促进效应

00:00
12:41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彭凯平。


在上一讲中,我给大家谈的是人类建立关系的本能,今天我给大家介绍另一个生活的现象,社会促进效应。


1898年,社会心理学家特普利特在观看自行车比赛结果时发现,骑手在与其他选手比赛时,比单独骑车时速度提高30%。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现象,特普利特在当时他就职的印第安纳州大学心理实验室,做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他设计了一个鱼线筒,让孩子在单独、或他人在场的两种情形下,分别进行绕线任务。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孩子在他人在场的情况下,效率更高。特普利特将这种效应称之为共做效应


受到特普利特的启发,1916年到1919年间,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在哈佛大学实验室做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促进的实验,试图控制竞争效应,同时研究在脑力劳动这类任务的背景下这一现象是否发生。他让被试大学生在单独或者结伴的情况下,进行了以下任务:根据实验者提出的刺激词,进行相关词语联想,让被试划掉单词中若干元音字母。让被试进行若干次乘法运算。让被试闻510种香或臭的气味,报告自己的快感程度。给被试一段文字,写一篇批驳原文的短文,观点越深刻越好。实验结果表明,前五项任务中,结伴的成绩好于单独的成绩。而在第六项任务中,短文质量在单独时好与结伴时。与特普利特不同,阿尔伯特排除了竞争的因素,单纯的观察他人在场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并将他人在场工作效率提高的现象,命名为“社会促进效应SocialFacilitation)。他人在场效率降低的现象,称之为“社会促退效应”。正是由于阿尔伯特关于社会促进的一系列实验,开启了实验社会心理学的时代,被认为是“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之后的研究者,在动物身上(蚂蚁、蟑螂、老鼠、鹦鹉等)也发现了类似的社会促进效应。社会促进效应正好应证了中国那句古话,众人拾柴火焰高”。


而另一些研究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法国人林格曼Ringel man在1913年做了一个拔河比赛的实验,他要求被试分别在单独与群体的情境下拔河,同时用仪器来测量他们的拉力。结果发现随着被试人数的增加,每个被试平均使出的力减少了。一个人拉时平均出力63公斤;三个人拉绳时,平均出力是53.5公斤;八个人时是31公斤。这种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群体人数越多个人出力越少的现象,称做“社会促退效应”。后来在其他人的实验中也得到证实,因此也被称为林格曼效应。


林格曼效应不仅在实验室里看到,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普遍。根据有关统计,在前,私有土地占总农用地的1%,但产量却是农业总产量的27%;在匈牙利,农民则曾在13%的自有耕地上生产出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农产品;在中国,自1978年土地承包责任制,农作物的总产量每年递增8%,这一速度是过去26年里平均增幅的两倍半。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正是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的具体体现。


由于对同一相似现象的研究出现了不一致的结果,这种悖论在随后的几十年的探索并没有得到值得信服的结论,因此人们对“社会促进”的兴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突然消失。直到1965年,我的密西根大学的研究生导师之一的罗伯特·扎荣茨写了一篇开创性的⽂章后,“社会促进”再次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文章中,他提出与人的行动驱力有关的优势反应理论,来解释个体对他人在场时的反应,并引入任务复杂性作为促进-惰化效应的关键调节因素。


他认为,他人在场或合作者的存在,提高了个体驱力水平,唤醒增强了优势反应的显现,抑制从属反映的显现。即当一项任务很简单或被个体很好的学时,优势反应为正确完成任务,被更多的表现出来。如果任务很复杂或者没有被很好地学习时,优势反应使得个体的表现受到损害,表现不佳。经过实验结果显示:他人在场,测试者学习简易的词比单独学习要好些,而学习有难度的词表时,独自学习的效果比集体学习要好。这证明有人在场会促进熟练工作的成绩,而干扰非熟练工作的成绩。这种现象被Zajonc描述为他人在场,促进了表演,损害了学习。”现实生活中间,我们也会发现同样的现象,一个打台球的新手,看的人越多,打得越差;而一个高手呢,人越多,打得越好,俗称“人来疯”;而考试的时候,我们显然希望,旁观的人越少越好,最好就是我一个人在那冥思苦想。


1972年,另一位心理学家柯特瑞尔Cottrell发现,仅仅他人存在,不足以提升驱力水平,也不一定会导致社会促进效应。只有当个体在意他人如何评价他们时,才会促使驱力水平上升,导致社会促进或任务绩效受损,即“评价恐惧理论”。为了验证该理论柯特瑞尔和他的同事们设计了一个实验,让被试与一名同伴同时坐在房间内完成设计任务。同伴被告知为了适应环境而戴着眼罩,因此被试在完成任务时同伴无法看到被试的表现。这种情况下,被试会认为同伴的存在是非评价性的(“仅仅存在”)。实验结果没有显示出社会促进效应,从而证实了柯特瑞尔Cottrell的假设。


Baron(1986)等研究者提出,他人存在是一种干扰,当个体正从事一项工作时,他人在场会造成他注意的分散和转移,产生两种基本趋势之间的冲突:注意观众和注意任务,这种冲突能增强唤醒水平,增加还是降低绩效,取决于该任务所要求的反应是否为优势反应。如果从事不熟悉或难度大的任务,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此时,分散注意就会干扰工作进度;如果从事熟练或简单的任务,人们已达到“自动化”程度,不需要全部的注意,为了补偿干扰,人们会更加专心、更加努力,实际效果会更好。


新的研究甚至发现在虚拟世界里,虚拟人也会有社会促进反应。被试被分配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实验分为3种情境下进行:独自完成任务,在他人陪伴下,或者在电脑屏幕上的虚拟人的陪伴下。结果显示,对于简单任务,虚拟人在场优于单独任务;对于复杂任务,虚拟人在场低于单独任务。因此得出结论:虚拟人在场与真实人类一样,可以产生社会促进作用。


为什么要了解社会促进效应呢?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都需要他人的掌声和支持。关于社会促进的研究,让我们更多的了解社会存在的两面性以及作用机制,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行为、控制变化。如何利用社会促进效应改善我们的幸福呢?或者说,避免阻抑作用,从而提高活动效率而不被“其他的人”拖后腿呢?


首先,要培养积极取向的社会心态。因为研究发现,积极的人,比如外向性和高自尊的容易有社会促进效应,有他人在场时,个人行为表现得到改善;而消极的人,表现为神经质和低自尊,有他人在场时,个人行为受到伤害。积极的心态,可能在同样程度上促进了简单任务和复杂任务的完成,因为积极的人在面对复杂任务时会感到额外的挑战和更大的动力(Terry& Kearnes,1993)。消极的心态可能对简单和复杂的表现有类似的削弱作用,因为一旦一个人通过消极的眼镜看世界,任务的实际性质几乎没有什么区别(Bond,1982)


第二,认识到有他人在场是两种不同的结果,众人拾柴火焰高”和“三个和尚没水吃”,形象的描绘了有他人在场,既可以出现“社会促进效应”,也可以出现“社会促退效应”的两面性。当我们要好好学习,就去自习室,因为那里正在发生社会促进;当我们要秀技能的时候,多选择得心应手而非半生不熟的技能,会让你显得特别优秀;当面临重要场合焦虑不安时,多关注任务本身,克服评价焦虑,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团队合作中,思考多制造“火焰高”而非“没水吃”的情景。


今天你感到福流了吗,谢谢。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AnnabellWang

    怪不得我喜欢一个人工作不喜欢打扰,原来因为都是在做挑战性工作

  • 13906541jyi

    yu er y t fu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