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中庸】《中庸》成书过程与朱熹提升“孔门传授心法”

046.【中庸】《中庸》成书过程与朱熹提升“孔门传授心法”

00:00
17:55

各位朋友,大家好!


前两讲我们讲了《中庸》的作者子思,这一讲我们来讲讲《中庸》成书的大体过程,以及朱熹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时间——20多年来研究中庸思想,并且编了《四书章句集注》。


《中庸》最初并非独立成书,而是作为《礼记》中的第31篇,一直未引起历代注疏家、思想家、哲学家的关注。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儒家经典丧失殆尽。西汉宣帝的时候,戴圣从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中辑录了《礼记》49篇。《礼记》自西汉问世以后,虽有人整理注释,但是因为主要是典章制度的书籍,也没有引起思想界的关注和重视。直到唐代韩愈、李翱强调《大学》、《中庸》的重要性,把它们看成是与孟子同样重要的经书,《中庸》才得到重视。


到了宋代,范仲淹让理学开山者之一张载要苦读、勤研《中庸》。而二程理学家程颢、程颐大为尊崇《中庸》,将它看成“孔门传授心法”。理学家朱熹将《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重新校订章句并作详细注释,殚精竭虑花了二十几年时间,不断地完成《四书章句集注》和对《中庸》的研究。比如说朱熹“中庸”解。朱熹强调:“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是对《中庸》极高的评价。可以说,“四书”并行,实在是继“五经”立于学官之后,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又一件大事。


元朝恢复了科举,而且官方指定以朱熹编的《四书集注》考试士人、知识分子,悬为令甲。从此《四书集注》成为科举士人必读的经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明永乐帝敕撰《四书大全》,“四书”与“五经”共同列为经书,从此,“四书”确定了其儒家经典的地位,而理学则成为官方哲学。


源自《礼记》的《中庸》《大学》,在历史文化中被不断调整位置,最后终于被确立为中国思想史上的经典文本。《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各级学校的必读书,成为士子求取功名,为国承担大责任的升学阶梯,影响达700年之久。


朱熹空前重视《中庸》一书,写了很长的“中庸章句序”,开篇便说: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


什么意思呢?朱熹说《中庸》为什么而作呢?是子思忧虑关于道的学问失传才做的。远至上古具有神圣德性和高位的人承继天命,建立了至极之理,道统便流传下来。现在还可以在经书中看到的“允执厥中”,这是尧传位给舜的时候说的话。那么,舜传位给禹说的话更加丰富,加了三句,变成:“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尧一句话把理讲清楚了,包含了至极之道。舜又加上了三句,是为了更好地说明尧所说的那句话的前后关联,要了解它的精微。


“人心惟危”,就是在滚滚红尘的世界当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心自私自利,充满了危险。“道心微微”,天下为公的道心越来越微弱,但是一灯独荧不会熄灭。“惟精惟一”,惟精把精力空前集中;唯一,坚持一以贯之。“允执厥中”,坚持中正的路线,并且一直坚定的走下去。“允执厥中”,“中”来自于此,是中庸之道领航灯塔。所以孔子的中庸,子思阐述的中庸是来自于尧、舜这些重要的德性高位之人。


可以说,朱熹的“中庸章句序”是一篇难得的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它全面地论述了儒家的“道统论”,论述了“道的内涵”就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四句话表明宗旨,使其成为“道统论”的核心,被后来者称之为“十六字心传”,历代理学家们哲学家们几乎都把它奉为圭臬,没有谁可以绕过它,没有谁可以不坚持它。


那么进一步,朱熹在这篇序言中还把“道的历史传承”的人物的“谱系”分析清楚了。他这样说道:


“夫尧舜禹,天下之大圣也;以天下相传,天下之大事也。”


“自是以来,圣圣相承:若成汤、文、武之为君,皋陶、伊、傅、周、召之为臣,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统之传。”


“及曾氏之再传,而复得夫子之孙子思,则去圣远而异端起矣。子思惧夫愈久而愈失其真也,于是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作为此书,以诏后之学者。盖其忧之也深,故其言之也切;其虑之也远,故其说之也详。”


大概的意思是:尧、舜、禹可以说是天下的大圣人了,以天下最高的权位相传是天下的大事。从此以后,圣人与圣人相传,其中有成汤、文武、这样的君王,还有皋陶、伊尹、周公等等这样的大臣,都续接了道统的传统。


他还说了句更重要的话,“若吾夫子,则虽不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於尧舜者”评价很高。什么意思呢?我们尊重的孔夫子,虽然本人没有尧、舜那样高的权位,但是由于其继承了以往圣开创的道统,为后来的学者开辟道路,功德方面甚至还远远胜过尧、舜这样的君主。


其后,再有曾参往下传,传给了孔夫子的孙子子思。在子思那个时代,学术界已与孔子的圣学相距越来越远,异端学说各种各样繁衍起来。子思害怕日越久则道统越远,真正的学问会流失的越多,所以按照尧、舜相传的本意,验证平日从父辈和老师处得到的见闻,加以参照、演绎,写成了《中庸》此书,将道统的精髓昭告于后世学者。正是因为子思忧思极为深刻,所以言语极为恳切;也正因为其思考极为深远,所以其说就极为详备。朱熹用了这么一段话,把儒家的道统的传递从尧、舜、禹到子思,一直到宋儒说得很清楚了。


朱熹在这篇序言中最后说道:自己为什么要编订这么一部书。“熹自蚤岁即尝受读而窃疑之,沈潜反覆,盖亦有年,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领者,然后乃敢会众说而折其中,既为定著章句一篇,以俟后之君子。”


朱熹说自己早年对《中庸》有一些疑问,经过沉潜反复,反反复复多年的拷问、思索才得其要领,明白中庸精髓之所在。最后“会众说而折其中”,就是把各种说法取来分析,取其合理的部分,抛弃其不合理的部分,最后做成了《中庸章句》,使这本书枝分节解、脉络贯通。而且朱熹为了研究《中庸》,还做了很多对话和精研,出过这样一些著作:《中庸或问》、《中庸辑略》、《朱子语类》,可见他对《中庸》下了多大功夫。


《中庸》这部书为中国哲学思想史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使其从哲学经验论上升到了哲学纯理论——形而上学的思考。


《中庸》开篇便提出了如:天、命、性、教、道、慎独,情、已发未发、中和、大本、达道、在中、时中、费、隐、忠、恕、鬼神、五达道、三达德、知行、治国九经、择善固执、诚、至诚、致曲,尊德性,道问学,极高明,道中庸,致广大,尽精微,学、问、思、辨、行,仁、义、礼、智、道、无声无臭、天道、人道等等。可以说在众多儒家典籍中,《中庸》一书的特点是:具有很高层次的理论思辨色彩、非常前卫的思想、高迈的穿透性和超前性。要读通读懂很不容易,它太高深了。我们只能在讲解过程中,尽可能增加它的普遍性、可读性和理解性。


朱熹在阐释《中庸》的时候,对中庸下了一个定义,指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不偏不倚,就是不能偏颇。无过,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及达不到,都没有达到“中”。“庸”,常也。那么,今后我会详细地分析这两句中的重要思想。


朱熹把子思的这部书《中庸》分成了33章,共3500字左右,其论述不仅关涉到哲学思维,还关系到天地、人生、本体,是孔子门生传授心得体会的关键方法和重要著作。从方法论上看,《中庸》最初强调“中庸”的原理,然后把这一原理分开阐释,最后又回归到“诚”这一根本道理来。


孔子的中庸思想,强调“尚中”的无过无不及,注重“时中”的无可无不可,坚持“中正”的正当礼仪,追求“中和”的和谐之美。这使得中庸学说的思想核心指向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诚”——诚实无欺的“诚”。这意味着人们如果违背了诚的本性,变成了伪善者、伪君子,那么社会、国家、世界将会大乱。这个道理充满天地之间,又深藏于人心之中。


只有善于细读的人,在玩味探索之后才能获得真知灼见而有所得,进而洞悉中庸之道。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庸之道”所标举的“诚”对一个人来说,是一生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对一个社会而言,同样是保持和谐共生的重要精神内核。


各位朋友,下一讲,我们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蜉蝣_jo

    如饥似渴,连听三遍还不过瘾

  • 闲_贺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 仙境兔灵

    中庸之道~(*∩_∩*)~中华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 仙境兔灵

    受益匪浅~这门课程非常非常的经典~(*∩_∩*)赞~

  • 何振兴0

    老师辛苦👍

  • 1899961cebx

    之前不能读懂,现能听到王教授的精微课程,真是三生有幸呀!

  • 静水po

    中庸 曾经读了无数遍,甚至背诵过。但始终飘在空中,一知半解,不能完全理解,期待王老师的精讲!

  • 静水po

    感谢王老师的完美精彩分享!

  • 何振兴0

    为什么不能在文稿中点击拷贝学习了?

  • RAINYMASTER

    期待王老师的书法精品视频课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