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大学】“一言偾事”:历史上一碗羊肉汤灭了一个国

037.【大学】“一言偾事”:历史上一碗羊肉汤灭了一个国

00:00
14:30

各位同仁,大家好。


上一章我们谈到了正心、修身。这一章我们谈治国、齐家。“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大学》把家、国、人三位一体的关系阐释得很清楚,对于一个东方大国来说,国家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生、老、病、死的地方。这里,《大学》将国和家联系起来,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很重要的精神。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意思是治理国家首先必须整齐、整饬自己的家庭,因为“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如果一个人对家庭成员的关系都不能协调处理好,不能够对家庭成员进行良好的陶冶、熏陶,使每个人的行为合乎规范,那么,要去教导别人,管理别人是不可能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们看你怎样去调教您的孩子,怎样去规范你的家庭成员,怎样去和睦相处,大家也会跟着去做。只有您做好了,才能让大家感觉到心生温暖、进退有序,这个家庭才是一个欢乐祥和而又尊长爱幼的家庭。此时,你才有资格去教导别人。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真正的君子不用出门离家,就可以在家庭当中学会怎样管理一个大家庭——国家,所以齐家的智慧对治国的方略非常重要。家庭是国家的细胞,如果一个人把一个大家族治理的有条有理、完善有度,就具备了对国家安宁、和平作出贡献的基本能力。如果一个人在家庭中忍辱负重,协调各种矛盾,在出来治国的时候就能承担更大的责任,协调更大的矛盾。在这个意义上,“成教于国”就是成就、教化到国家,它的基础恰恰就在于做好自己的家。


“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孝者,所以事君也”,学会了孝敬,未来就可以忠心爱国。孝就是一种先行的培养,是对内心心性的一种教养。当然,孝不仅仅事君,还要侍奉父母,这一日常伦理更加难以做到。


有一天有人向孔子“问孝”,什么才叫有孝心呢?孔子想了想说,“色难”。色难,就是和颜悦色地在父亲、母亲周围去表现您的孝道,一辈子充满和谐、欢乐的神情。这是多么难。我们知道给父母买东西,给父母做衣服那不完全是孝,因为动物也可以做到反哺的孝。孝最重要的就是“色难”。因为久病无孝子,有些人尽管给父母亲买一些东西,但是脸色很难看,脾气非常怪。我们出生以后要经过父母养育三年才能走好路,到父母晚年尽尽孝是应该的,因为孝是“爱的回报”。人都有生老病死,老有所养,谁来养?孩子当然有他的责任。而如今一些西化严重的地方出现了不仅仅是不孝,反而是“啃老一族”,让老人伤透了心。今天的社会现代化了,社会承担的重要养老功能,但是不能把自己苍老疲惫的慈父和爱母送到一个由社会来管理的架构当中去,而自己却完全袖手旁观,问心无愧吧?在中国历史上,孝道始终是被看作是一个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最基本标准。


“悌者,所以事长也”,知道了孝悌,悌道就会妥善地尊敬、敬重长者,这个长者不仅仅是自己的家人,还包括天下那些比自己年长的人,对所有长者都要行尊敬之道。


“慈者,所以使众也。”,内心能够慈爱、广爱天下,就可以把这种慈爱推广开来,可以始终让大众跟随你,听您的调动。并不是那些暴力、规章、耍手腕权力的人才会让大家听您的。相反,只有慈爱才会如此,虽然它很弱,但它最得人心,最服人心。


“《康诰》曰:‘如保赤子’。”,《尚书·康诰》说,要像保护刚生下的孩子一样去保护他。“心诚求之”,对这些美好的东西就像爱护赤子一样,发自内心地去做这个事情。“虽不中”,虽然可能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没进行到最完美的境界。“不远矣。”,其实离目的已经不远了。


《大学》把心诚看得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心不诚,那么即使他为追求目标达到个人目的而绞尽脑汁、用尽手段,他反而离“修、齐、治、平”的宗旨越来越远。相反,只要心诚,尽管道路漫漫,阻碍重重,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锲而不舍,他最终总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曾子普世化的说了这样一段话:“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就像一个姑娘,只有出嫁,跟着丈夫共同创业、共同生活,才可以去养自己的孩子,开始自己未来的生活,而不是先学习了养孩子以后才出嫁吧?只有认真的做好了自己的事情,一切事情才可以很好的解决,在这个意义上,心诚是第一位的,然后将这种“诚”放在未来生活中加以实践,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接下来曾参继续说道:“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家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如果一个家庭充满了仁爱,那么就可以扩而大之,让世界充满爱。如果一个家庭学会了相互谦让、长幼有序,那么扩而大之,这个国家就会兴起谦让之风。相反,“一人贪戾”,贪婪、暴戾;“一国作乱”,那么这个国家就会随时发生为非作乱的暴力事件。一人作乱绝非小事,“其机如此”,其中的机运、关键运行的规律就是这样啊。


那么,这里值得重视的是“一言偾事”,就是一言说的不好,就可以败大事。“一人定国”, 一人定国中的“人”指的是关键的人物,朱熹认为是指国君。国君,国家最高领导人,如果是信了让,信了仁,信了慈,那么这个国家就会仁、让、慈,那么这个国家就安定了。


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重视。《左传》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郑国攻打宋国,宋的两员大将率兵抵抗。在准备打仗之前,商量了一个战略的对策,就是清晨两军沙场对垒,突然出奇兵打败对手,以弱胜强。宋主帅叫华元,于是为了鼓动士气、增强战力,决定杀羊煲汤。出征之前,全体将士每人一大碗羊肉汤。但是大锅一碗一碗地分,分到最后一个人的时候肉尽汤完。谁没有分到呢?就是给华元将军驾车的马夫羊斟。华元说:明天我们打赢了以后再吃不妨。羊斟抱着他的马鞭又饿又累,感觉受辱。于是决定第二天清晨两军即将开战之前,他要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来。


准备开战,将军华元坐在指挥的战车上正准备指挥,一声令下,全军掩杀过去。就在这时,马夫突然一挥鞭子,驾着将军华元的车向敌军冲过去。华元大声说:“怎么做的!”说时迟那时快,华元的马车冲进了对方的阵营,主帅被活捉了,全军溃败,国家解体。马夫在驾车的时候说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昨天你分羊肉跟的时候您说了算,今天驾车那就是我说了算!于是,一碗羊肉汤灭了一个国家,成了沉重的历史记忆。这就叫做“一言偾事”。历史的教训值得记取啊!


下一集,我们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nqgoubu8znneycck30qk

    人品多高,就能走多远,心系他人,才得人帮助。教授讲得深入浅出,深得人心

  • 听友241958320

    王教授讲的中国文化课真的很好,真的能够疗愈浮躁沮丧的心情,当心中充满戻气的时候,听王教授的课,心情慢慢就平静起来,平和起来,一埸无聊的爭吵就可以得到平息。老师讲课语调听起来平和,其实充满着激情张力,真可谓真水无香、大爱无痕、深水劲流。有的大师讲课,水平有,可是总是喜欢或多或少地把自己放在里面自恋自眩一下,让人听了总有点小小的不舒服。可王教授没有,讲的课都是满满的干货,入情入理,用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来求证所讲的深奥的哲理,平静优雅深入浅出,让人深受教益不得不服,听起来好暖心。就是说有水平有阅历有资历也可以低调,也可以不自恋自眩地把中国文化讲好。听者心中自有一杆秤。给王教授点赞。

  • 永和九年那场醉

    2020.3.4 “一人贪戾,一国作乱;一言偾事,一人定国。”非常时期重读这章,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与思考!

  • 1329712slbt

    依俺之見,現實生活中恐怕"孝"的問題本質仍然是銭的問題

  • 宛鹭_yu

    讲得太好了.太受教育了

  • 战略投资者

    非常好!

  • 何振兴0

    👍

  • 静水po

    只要心诚,尽管道路漫漫,阻碍重重,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锲而不舍,他最终总能达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