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大学】 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五大偏向导致很难齐家

036.【大学】 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五大偏向导致很难齐家

00:00
14:08

大家好!


上一讲,我们讲到了“正心”“ 修身”,这一讲我们开始讲“修身”“齐家”。“ 修身”关键在于克服情感上的偏私不正。怎样才能“正”呢?先要正己,才能正人。所以儒家的思想,人生修为的阶梯,是由内向外展开。


修身、齐家非常关键,因为在此之前,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个体自身之内进行的,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由内向外转化的重要节点。如果说过去是处理自己与自己之间的关系,现在处理的就是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从自己的内心、家庭走向社会,从独善其身转向兼济天下,可以说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内向外、由我向国、由私向公的一个过程。


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家庭和自身修养的关键是承前启后的中介环节,只有把修身和齐家做好了才可以治国、平天下。


来看看曾参怎么说的:“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这个“ 辟”的意思是缺乏公正心、不公正、偏颇的意思。


“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什么意思呢?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好自己的德性,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就会有偏爱,有溺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就会有偏向仇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就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就会有偏心;对自己轻视的人就会有偏见。


因此,喜欢一个人,要看到那个人的缺点,厌恶一个人,同时也看到那个人不是全是缺点,还有优点。那样的人天下太少了!这一段非常重要,它说明了齐家和修身的关系。


《大学》举了五个方面,第一,“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就是说因为你爱他这个人,所以你就偏袒他,就不公。喜好就会偏袒,就会溺爱,甚至严重的可能会包庇。在喜好、偏爱的状态下,人往往缺乏公正心。


第二,“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人们对于自己讨厌的人就会将他的缺点放大而认为这个人一无是处,甚至戴着有色眼镜不公正的对待他,打击对方,这就是偏颇。


第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人们看到令自己敬畏的人会因尊敬、畏惧而仰视,不能平视对方,结果使自己丧失了公正之心,偏颇了。


第四,“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人们哀怜、悲悯他人,正是因为可怜对方而使自己丧失了公正之心。


第五,“之其所敖惰而辟焉”,人们面对自己所傲视、怠慢的人,也会导致缺乏公正心。这五个方面的结果可想而知,因为在情感的不公情况下连这一公平都做不到,其周围的关系就不可能和睦。


接下来说:“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所以有谚语说,人往往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也就说在自己眼睛当中,自己孩子比所有孩子都要好;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长多么好,都认为不如人家。这就是说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喜欢一个人却能知道其坏处,或讨厌一个人却能知道其长处,很少啊!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不可能绝对地保持公正性。要保持中正、平和、公平的状态,是需要修为的。


这样就进入到美本来就美,恶者就厌恶之,好的就是好的,不好就是不好,而不会因为自己的好恶就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他借用谚语来说人们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有什么不好,也并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有什么坏处和缺点,因为人们总是溺爱、偏袒、护短自己的孩子。而人们往往感觉自己的庄稼长得不壮,总是觉得别人的好。直到今天还有这种说法:儿子总是自己的好。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这就是修身欠佳的结果。不把身心修好就不会使整个家庭充满和谐的气氛。如果一个家庭内部没有规范秩序,因为一些不和谐的矛盾而风起争端,治国也就无从做起了。这个家就是一个失败的家庭,用这种治家的人去治国,也许就会归于失败。


古代齐家不容易,但是也有齐家做得很好的例子。古代有一位叫乐羊子的人,是一个自由散漫、不喜读书之人,经常出去闲逛、游荡。他的妻子却很贤惠,在家里边纺纱、织布、赡养婆婆。有一天,乐羊子在外边游荡看见一块黄金,非常高兴捡起来跑回家交给妻子,以为妻子会兴高采烈,妻子却愁苦的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里面的水,因为这个名字很难听,污染人的品行。而廉洁的人不会吃嗟来之食,因为会损伤人的尊严、志气。你怎么会去捡别人遗失的黄金呢?你得到一点点利益,品行却蒙上了大大的污点。”


乐羊子听他的妻子这么一说,异常惭愧,拿着金子回去扔到他捡的地方。乐羊子越来越觉得妻子比自己的眼光更高、德行更好,于是发奋学习并且到外地找老师请教,不学成不归家。但是他在外地学习实在枯燥乏味,想念妻子和母亲又跑回家。


他的妻子拿着一把小刀到织布机前把织布机的丝线全部剪断,对他说道:“如果你不能够去追求学问,成长自己,接近完美的品格,中途而废跑回家,就像我现在把这些丝线剪断有什么区别呢?”于是,好吃懒做的乐羊子赶紧跑回去,埋头苦读,七年都不回家。


有一天,隔壁一家人的鸡跑到了乐羊子家中的菜园里,乐羊子的母亲偷偷地把鸡抓住杀掉炖了一锅鸡汤解馋,也想犒劳一下伺候自己很辛苦的儿媳妇。可是鸡汤端上来以后,乐羊子的妻子一口都不吃,却对着这个碗哭了起来。她说,我哭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自己家穷而无志气,只能去偷别人的鸡来吃。婆婆听了羞愧难当,赶紧把鸡汤还给了邻居。


乐羊子的妻子因为贤惠、知德,日益漂亮美丽,附近一个身高马大的强盗暗暗喜欢乐羊子的妻子,他看见乐羊子一直出门在外求学,只有母亲和他的妻子在家,于是跑到他家里意图不轨。强盗冲进来用刀劫持了她的婆婆当人质,逼迫乐羊子的妻子顺从他。


乐羊子的妻子悲痛万分,她既怕强盗伤害婆婆,又不能让自己遭受凌辱,于是举刀自刭。强盗没想到乐羊子的妻子居然这么刚烈,赶紧逃走。当地太守想方设法抓到了逃犯处以极刑,为乐羊子的妻子报了仇。


乐羊子妻子的事迹流传开来,她让丈夫浪子回头、规劝偷盗的婆婆洁身自好,面对施暴却不畏强暴的品行和自己贞洁的美德成了女性的典范。


齐家在古代很难,在今天尤其难,因为今天的诱惑、利益驱动实在太多了。看来儒家很重视与自身修养密切相关的家庭,如果家都齐不好,家里边的矛盾、冲突不断出现,把国家治好那是很难的。


所以,修身在齐家,齐家在治国,修身不仅仅要求家庭当中的一般成员修好身,最需要修身的是家庭中的栋梁——家长。一个家长应该有模范的带头作用,自己没有修好自己的身,包括言辞、礼仪、德性,怎么能要求家庭成员们举止、言谈、风度、仪表合规中矩呢?


今天同样如此,家长如果身不修,纵容贪婪腐化,纵容骄奢淫逸,纵容偏袒溺爱,这个家庭最终将走向失败。只有通过修身将自己变成家庭楷模,家庭其他成员才可以仿效家庭中的优秀者,全家的气象才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在修身、齐家的关系上,曾参的《大学》认为,主观上的好恶容易导致偏见,这不仅不利于修身,更不利于走向公共空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和治国的关系也是这样。


各位同仁,下一讲,我们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静水po

    老师讲解的精彩之至!老师辛苦啦!

  • 1329712slbt

    我們的有些故事實在不太人性

  • 仙境兔灵

    修身~齐家~

  • nqgoubu8znneycck30qk

    修身齐家,知易行难,望自己能知行合一。谢谢教授指点

  • 曾人运

    简单易懂,深入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