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大学】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四不正”导致功败垂成

034.【大学】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四不正”导致功败垂成

00:00
15:04

大家好!上一讲我们讨论了曾参的“诚意”,说明了诚意是修养自身品德的重要内容,是界定君子和小人的试金石。“正身”是“诚意”之后的又一个必须经过的修为阶梯。诚意是使自己意念诚实、不自欺欺人,但是仅有诚意还不够,因为一个人的“意”,一个人的“诚”可能被情绪左右,使人成为情感的奴隶,而失去理性的控制。


所以曾参在“诚其意”之后强调要“正其心”,就是要端正自己的心思、理智,用理智来驾驭情感,进行精神方面的自我调节,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


于是,曾参写到:“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意思就是说,人们所说的如何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关键需要端正自己的思想、理性。


这是什么道理呢?如果心中有愤怒,那就不能端正;如果心中有恐惧,就很难端正了;如果心中有怡乐,那就不能端正;如果心中有忧患,那就不能端正。“忿懥”,就是愤怒。,这儿说了四条——忿懥、恐惧、好乐、忧患,都会左右我们的情感、意志、理性。


《大学》所说的这四个“不正”,“所以修身在正其心”,首先要正心指的是言辞、姿态、仪式要合乎规范。修身就是用一种社会的规范和道德,使自己和社会的其他角色能够和谐相处。


中国强调“三和文明”,对整个世界人类来说就是和平,对国家而言就是和谐,对家庭而言就是和睦,这三个“和”的境界也是很难达到的。其中最重要的就在于修身,而修身在正其心,即心要正。


“不正”,列出了四种“心不正”的状态,“不正”就是不能保持客观中立、实事求是的态度,而带有成见、偏见,带有过分的情绪化的自我情感,当然就不能保证心的中正了。这四种“不正”,刚才说过了。


第一是“有所忿懥”,愤怒甚至勃然大怒,在这种情况下人是不清醒的。有人可能说“愤怒出诗人”,但是鲁迅认为当诗人真正写诗的时候一定要等那种忧愤的心情平静下来,等心灵的愤懑、冲撞平息以后,才可以客观中正的去写作,而不是说在愤怒的时候就激情澎湃的写诗。大多数的诗歌,像杜甫的《三吏》、《三别》都不是愤怒时写出的,需要通过内心的陶冶把这种愤怒加以过滤,变成一种生死的历史感,一种中正之气,一种深情冷眼的历史眼光,去更有深度地看待历史。所以杜甫诗歌具有“诗史”之称,因此在愤怒的时候去把握事情的真相往往不得其正。


第二,“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人在恐惧、畏惧、害怕的时候心不正了、偏了,当一个人缩手缩脚、畏首畏尾的时候,他要去做光明磊落的事情是很难的。因为恐惧尤其是巨大的恐惧,会使人丧失基本的判断力。


第三不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如果一个人有特殊的癖好、爱好、偏好,他对待事情的时候也不能保持中正之心,不能够正确、客观、有效地去看待世界万物,过分的沉醉在某一种喜爱当中,就可能麻痹了自己的神经,阻碍了自己深邃的眼光。历代那些皇帝对他们妃子分外的宠爱,往往误国祸民。


第四不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从话语的表面上看,让人感到奇怪,因为孟子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儒家文化的精神就是一种忧患意识。《大学》为什么说有“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呢?似乎会给人一种误解。其实这儿的“忧患”是患得患失的意思,不去大胆创新地对国家、对人类的未来具有忧患意识的意思。这种患得患失,瞻前顾后,忧心忡忡,总是拿不起,放不下,当然就不得其正。这里的忧患和孔子说的小人长戚戚的“戚戚”具有相同性,是一种斤斤计较、左顾右盼、心灵不放松、不释然的状态,这种状态当然做不到心正。


于是《大学》认为:忿懥、恐惧、好乐、忧患是阻碍“心正”的四种不良态度,要抛弃鲁莽武断、畏首畏尾,不再玩物丧志和患得患失,潜心陶冶自己的品格,这样才能正其心、修其身。


在“正心”这一目的上,儒家指出四大内涵、四大偏颇,很有意义。历史上有一些鲜活的例子,体现了心正的重要性。


明代开国功臣徐达功勋卓著,他和朱元璋是发小,一起放过牛,关系非同寻常。朱元璋鉴于徐达功高盖世,奖给他一座豪宅。一般而言,帝王赠臣子的奖赏会让人受宠若惊。按常理说,徐达应该欣然接受,但此时徐达极其冷静坚持不受。


朱元璋想了一个办法,用酒把徐达灌醉,然后命令下属把徐达抬到新的大宅子当中,以为等他酒醒以后就会欣然接受。可是徐达酒醒以后还是跪拜,坚决地辞去不受。朱元璋没有办法,只好给他修了一个不太大的新居徐达才住下。


徐达的夫人不理解说:“你功勋卓著,战功赫赫,皇帝嘉奖你你为什么要拒绝一片好意呢?而且你功劳盖世,也应该得到这样的奖赏。”徐达说:“你不知道,如果我住进去而且住得很舒服,皇帝就会猜忌我居功骄傲,我心就不正了。如果我住去慢慢就会觉得荣华富贵是该得的,不再是过眼云烟,那我就无心杀敌,不能再建功立业了。”看看徐达是多么的冷静,他拒绝了这种好意,拒绝了这种飞来的福气,使自己能够远离灾难。


心正最重要的是不贪,不在恐惧、忧患、富贵、快乐当中使自己的心抛离了中正之线。所以在《大学》,在曾参看来,恐惧、忧患等不良的情绪深深地影响着心灵,发挥其正常认识功能。所谓正心就是要去掉偏执、狭隘、私心杂念,屏蔽外界的干扰和不良情绪的影响,使自己的心始终保持一种中正平和、不偏不倚的状态。


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说明了心正的重要性。


三国时期东吴有一个大将陆逊,是一个文人,他被委任为吴国的大将军。吴国和蜀国既有矛盾也有共同的利益,是联吴抗曹的联盟。吴国王室有意和关羽结亲,却遭到了恃才傲物的关羽的拒绝,使得蜀国和吴国的关系瞬间紧张起来。


关羽居功自傲,以为神功在手而目空一切,犯了心不正的错误,不能正确的判断、估算局势。陆逊抓住了关羽性格上的逞强弱点,上任前给关羽写了一封充满了敬意和示弱的信,表示自己多么地敬仰关羽的神勇,愿意向他讨教学习。关羽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对陆逊放松了警惕。


陆逊对吕蒙说,关羽骄傲目中无人,他的军队对敌无防备,我们今天出其不意,可以擒之。最后,关羽中计败走麦城,其后又率少数骑兵从麦城突围,被吴将潘璋部下司马忠擒获并且立即斩首。


刘备在悲愤当中起兵攻打东吴,违背了诸葛亮当时“三分天下,联吴抗曹”的国策。陆逊坚守不出,静待蜀军疲惫,并说:“我们从高地守险要,坚守不出,这样就可以攻其不利而不损我的势,今天就在这儿以逸待劳,制约蜀军。”


结果,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四十余营大败而归,最后在白帝城郁郁而终。而张飞在这种巨大的悲痛当中心不正,狂怒喝酒,鞭打下级士兵,后被部将杀害。


于是,一个伟大的蓝图——蜀国“光复汉室”的蓝图,就在这种心不正当中遭到了重创,蜀国的国运大势一去不复返了。


历史证明,由于一个人的心不正、一个人的骄傲、一个人的愤怒、一个人的狂暴,使得蒸蒸日上的蜀国瞬间危之将倾!关羽丧失了正心,被陆逊用计打败;刘备丧失了正心,也被陆逊火烧打败。


在儒家看来,正心关乎性命。虽然《大学》只举了四个“不正”,但这只是举其大略。其实《大学》想说明只要这些不正没有避免和克服,问题就会不断的接踵而至,导致功败垂成。面对诸多的不正,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到心正,做到了就能正确的判断形势,光明磊落地工作。心正才能修身,心不正则身不修。


各位同仁,下一集,我们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RAINYMASTER

    中国强调“三和文明”,对整个世界人类来说就是和平,对国家而言就是和谐,对家庭而言就是和睦,这三个“和”的境界也是很难达到的。其中最重要的就在于修身,而修身在正其心,即心要正。 若人人都以和的境界来处世,这世界会少很多杂音 大家都可以沉静下来做真正自己想做的事喜欢的事

  • RAINYMASTER

    《大学》认为:忿懥、恐惧、好乐、忧患是阻碍“心正”的四种不良态度,要抛弃鲁莽武断、畏首畏尾,不再玩物丧志和患得患失,潜心陶冶自己的品格,这样才能正其心、修其身。 王老师讲得好,那些心不正的人看什么都不正。看谁也都不好 这个世界上见不得别喷好的人太多 正需要王老师这样真正的学者出来讲授 正风气 感谢王老师

  • RAINYMASTER

    如果把四不正变成四正,则人正事成。👏🏻👏🏻👏🏻

  • 何振兴0

    👏👍

    听友223055389 回复 @何振兴0: 丫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