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大学】我心有主的君子“慎独”与不畏人知畏己知

032.【大学】我心有主的君子“慎独”与不畏人知畏己知

00:00
15:04

各位同仁,大家好!


前面讲了“格物致知”,曾参的原文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阐释,这个原文当然不是曾参的,而是朱熹加以添补的。接下来曾子谈到八目的第三目,对前面孔子的经加以全面的解释。八目第三目是“诚意”,要真诚,最重要的是“慎独”, 就是人在单独的时候要谨慎,人前人后要一样,要发自肺腑。


我们来看一看,什么叫“慎”,什么叫“独”。对“慎”的解释梁漱溟认为:儒家之学只是一个慎独。他重视慎独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古人。那么古人怎么看呢?《说文解字》《通训定声》:“慎”假借为“顺”。《尔雅·释诂》:神,慎也。还有很多解释,“慎”,思也。对“独”的解释往往强调的是独见、特立独行等等。“诚”的关键在“慎独”。


《大学》原文如下:“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所说的是意念诚实,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像厌恶难闻的气味,喜爱好看的女子或者是颜色,就是求得自己内心心满意足。


“谦”解释为“慊”——心满意足。因此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所谓诚其意”就是诚实自己的心意,让自己的心像通体透亮的赤子之心一样。“毋自欺也”,人能欺骗别人,但最不可骗的是自己。


《大学》把“诚意”集中表述为不自欺,是非常有见地的。那么如何做到“诚意”呢?《大学》用了两个类比,一个是“恶恶臭”“恶”,就是厌恶;“恶”就是令人讨厌的;“臭”就是气味。“如好好色”,好色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美丽的颜色,另一种就是美丽的女子。


这个地方的“好色”,我认为应该泛指所有亮丽夺目的美好事物。就像你看见美好的东西一样,直接地表现出自己的喜爱,就像你闻到很厌恶的气味一样,表现出厌恶感。这种真实的情况,就是你的“诚”。“ 此之谓自谦(慊)”,这叫做让自己内心惬意、满足,才能融洽地与他人相处。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君子一个人呆着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荀子将“慎独”与“诚”联系起来。他说:“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操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操而得之则轻,轻则独行,独行而不舍则济矣。”就是说“诚”是君子应该永远把握和坚守的,是担任国家政事的根本。


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社会当中,很多人戴了一副面具,这个面具使他本身不真,但表象很真,本身不善,但表情伪善,本身不美,而装饰的却很美。但是这没有用,只有再去独处的时候,才能彰显自己究竟是德善、德美,还是德恶、真丑,这才是试金石。


很多人在人前戴上面具,私下里却原形毕露,但是这种面具只能骗人一时。儒家强调更重要的是由内向外表里如一的美好操守,人才是可信的,这就是“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接下来曾参举例说到,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无恶不做,见到道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的坏事,而所做的好事却自吹自垒。


但是他不知道别人看见这种小人就像能看见他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这种掩盖有什么意义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在外表,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要谨慎。


小人一个人呆着的时候就做缺德的事情,形成很多恶习。看见德高望重、堂堂正正的君子,自惭形秽。原来世界上有这么身无芥蒂的高人,回头一看自己形神猥琐,言语粗糙,于是他就赶紧伪装起来。


“揜其不善”,把那些不好的事情掩盖起来。面对高大光辉的君子,不能尽情的表现自己丑陋,但是“著其善”,把那种好的表象铺开来,好像我也是一个君子,其实这个人他仍就是一个伪君子。


“人之视己”,《大学》一针见血地指出那些表面上像个君子,但是旁边人看他“如见其肺肝然”,洞穿了他们的肝和肺一样,他们所做的恶即使被掩盖起来,仍然处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唾弃。“则何益”,没有用。所以官员在做官的时候一定要明白,所有的人都看着你,掩藏是没有用的。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内在的肺腑只有呈现出“诚”的时候,呈现于外表的时候,才会内外统一。诸葛亮忠心为国,鞠躬尽瘁,这是“诚于中,形于外”。正是这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精神,使得诸葛亮的故事流传千古,感人肺腑。


曾参再次强调道:“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君子最重要的品德就是“慎独”,在其他人不在场的时候“慎独”,在芸芸众生当中要坚持自己的特立独行,让自己成为自己灵魂的法官,成为自己行动的监视器,成为自己一生向善的提升者。


天下万物最难战胜的敌人是自我,儒家就是要战胜自我。“胜人易,胜己难”要自己约束自己,提升自己,做到表里如一,哪怕极小的瑕疵也要去掉,通过这种艰难的人生修炼,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所以儒家最尊重的器物是玉,因为一块玉里边即使有一点点杂质,也要尽量如琢如磨的去掉,真正的好玉、美玉,通体透明很少有杂色。这样的玉不仅是价值连城的瑰宝,也是光辉人格的体现。孔子常以玉作为君子品质的象征,标明自己德行高尚,文质彬彬。


孔子曾说:“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诗经》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君子以玉比德。孔子用《诗经》说明君子与玉的契合,这意味着儒家的人格理想是秀外慧中,强调把自己内在光辉、温润和谐表达出来,这就是玉的光辉。


曾子进一步说道,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十目所视”,就是君子慎独。曾子把他形象化为当你独处的时候,你可以想象有众多眼睛盯视着你,你在做坏事的时候,“十手所指”,有很多的手在指责你。“其严乎”这难道还不严厉吗?怎么可能逃掉呢?举个例就能说明这个问题。


《元史》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元之际,世道纷乱,著名学者许衡外出,天热口渴,见道旁有梨树,其他人竞相在吃,只有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就问他:“你怎么那么傻呢?这么口渴。这个梨又没有什么人管,您就吃吧。”许衡回答道:“非己之梨,岂能乱哉?”人们嘲笑他迂腐,说兵荒马乱之时,这梨树没有主人,摘吃无妨,无人管理。


许衡正色说道:“梨虽无主,而我心有主。”我心有主!他关注的焦点不是树上的果子好不好吃,而是我是否守住了为人做事的本心。正是因为以德为先,在众目睽睽之下,不为所动,他获得了元朝第一人的美誉。


还有一个清代的清官,叫叶存仁。他乾隆期间在河南做过巡抚,为官清廉,政绩突出,于是上级提拔调走他。眼看着老领导就要走了,下属们想送些礼物给他们的上级叶存仁。但是这位巡抚大人却是一位严于奉公,坚持慎独的清官。


所以他们让船夫说船出了故障,需要抢修以后才能开船。于是他们在江边延宕直到天黑。船夫说船修好了,可以启程。船开走不久就看见一条大船追上来,船头上站着自己的下级说:“大人为官造福一方,我们无以为报,备了一点薄礼,以表谢意。”


这位大清官看见大船上放着十几个大箱子,他明白了里边都是黄金美玉之类,叶存仁严厉地批评了下级,让他们把礼物全部带回去,并且写了一首诗,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我很感谢你们情很重,但是我要还你们的赠物,因为“不畏人知畏己知”,我不怕别人知道,是怕自己知道。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怀!


各位同仁,下一讲我们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寂寞流疏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不畏人知畏已知!慎独比美玉之德。

  • nqgoubu8znneycck30qk

    表里一致,严守本分,不自欺。谢谢老师赐教

  • 寂寞流疏

    拥有赤子之心,慎独!

  • 大堡小酱酱

    老师讲的好

  • 1329712slbt

    我最喜歡"仁"的解釋是"拿人當人",拿自己當人也拿别人當人!是人就會有"人性",我們所有脩身的目的不過是完善我們的"人性"而已!

  • 静水po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高贵的品质很难得!

  • RAINYMASTER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王老师一定要坚持讲下去 才能让真正不懂的人退下去

  • 微尘_ilj

    不知道后面还有更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