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大学】致知: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呢

017.【大学】致知: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呢

00:00
10:49

各位同仁,大家好。上一讲讲了“格物”,这一讲我们主要讲八目的第二目就是“致知”。“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那么“致知”简单的含义就是达到完善、准确的理解。


“致”是求得知识的方式。朱熹的解释和东汉郑玄的解释稍微有点区别。郑玄说“知,谓善恶吉凶之所终始也”,“此致或为至”。朱熹说“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王阳明更有区别,说“致”就是“行”(行动的行),那么“致知”就是论其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我们来看一下,“知”。第一个含义就是了解、认识、辨别。所以《易经》说“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第二个含义是知觉、醒悟的意思。第三个含义就是见解、知识的意思。可以看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第四个含义,是聪明、智慧的意思。《中庸》说“好学近乎知”,《文心雕龙》也说,“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还有一个含义是识别人的品行和才能的眼力,比如说知人之明、知人善任等等。


谈到“知”,我们知道,中国的“知”是本体论——知本、知良知、知事物的规律,而西方的“知”大体来说是认识论。有一些朋友认为中国没有出现比较清晰的认识论、知识论,而总是以德性论、本体论来标榜,中学与西学是有差距。


我不这么看,我认为中国的知识论往往将主客体合一,甚至更加强调主观的主体对自身的身心的把握,所讲的是“知”与人的生活方式、审美态度和行为方式紧密相关,带有一定的伦理相关性。他们很少对事物作纯粹的对象化的认识,去追求外在于自己的所谓规律性。


在一定程度上,中国更加强调智慧,而西方更多强调认识。西方的认识论是对象客观的把握,而中国的“知”是通过人自身心灵对世界的反映。所以在今天王阳明的心学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不是没有原因的。


那么以朱熹为论,他的“知”就是一种即物穷理,它有五个步骤,叫做“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还做了一首诗说到:“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朱熹《鹅湖寺和陆子寿》)。陆九渊也说:“未知学,博学个甚么?审问个甚么? 明辨个甚么,笃行个甚么?”“学不见道,枉费精神”。把“致知”、“学”看得很重要。所以做诗说:“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


“致知”并非容易,因为有不同的看法。有一种看法是“知易行难” 就是掌握知识规律似乎比较容易,而把它变成实践比较难。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知行观。《左传·昭公十年》说:“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认为要弄清楚一件事情的前后关系,并不太难,难在于付之于实践,因而反对知识和行为脱节。


古文《尚书·说命中》也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都强调了致知的作用,强调了知先行后的结论。而朱熹解释《四书·大学》的时候,也同意“知易行难”的见解,认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功夫全在行上。


当然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知难行易”,孙中山在《民族主义》第五讲中说,“诸君要知道知难行易的道理,可以参考我的学说”。也就是说,懂得事情的道理比较难,而实行却比较容易;探索理论的过程很难,而应用却比较容易。孙中山以美国革命和日本维新为例,说如果有了真知的指导,行之绝无所难。他强调,只要理论上弄清楚了,就要全力以赴,取得胜利。


在我看来,不管是“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都是中国思想史上不同人对不同事情的看法。就我自己认为《大学》仍然认为“知易行难”。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有一天,孔子看到两个小孩面红耳赤地在争论,他走过去听他们争论什么?


一个孩子说,太阳早上离我们更近,因为太阳早上看起来更大,凡是看到大的东西,它都离我们更近。而中午太阳看着那么小,离我们远。

第二个孩子说,错,太阳中午离我们近,因为中午我们感觉到很热,而早上却不太热。这就犹如火炉,隔的近就热,隔的远它就不热。他们就向这位孔老先生请教,老师您说说究竟太阳是早上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离我们近?这是一个“知识论”的问题吗?是一个“实践论”的问题。


今天我们有些人好读书,不求甚解,就会轻易认为:当然中午离我们近,因为实践告诉我们中午很热,甚至是可以说是让我们热不可当,而早上很清凉,于是我们就会比较武断地认为中午近。这是一个实践难的问题。孔子没有这么愚蠢,他望望第一个孩子,看看第二个孩子,木讷地说不出话来,因为他没有想清楚,不能妄下判断。


时光过去了2400多年。1955年,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戴文赛教授终于通过反复的计算,得出了结论:以北京为例,12月15日到1月22日中午的太阳比早晚都近;而1月22日到6月5日,这将近半年的时间,早上的太阳离我们更近。


那么,为什么人会觉得太阳距离是变化的,早、中是有区别的? 中午的太阳因为是直射,所以它的热度很大,辐射很大,而早上太阳是斜射,所以受热比较弱。所以中午比早上热,但并不能证明它们的远近。


如此看来,《大学》强调的“格物致知”并非空穴来风——了解事物的规律,并且获得真知灼见,确实是大学必有的入门级的课程,也是我们知识论、本体论的基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李玉霞_3y

    请问为什么不能连续播放

    寂寞流疏 回复 @李玉霞_3y: 可以连续呀

  • 齐易002

    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正心,突然明白了王阳明。不用格物致知,直接心内求正道就可以了。省去了格物致知这一环节,正心诚意心内求之可以矣。呵呵呵,王阳明真是愰然大悟。唉!看来朱熹的这一套系统错了。 王阳明是直奔目标而去。 回过头来看格物,致知。现代科学可以看出。格物致知的目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人类发展。 把物和心分开来就比较好理解了。 正心诚意心内求 格物致知为科学 我这样理解对吗?

  • 永和九年那场醉

    每天听王教授的课,听着听着内心就静下来了!

  • 仙境兔灵

    知易行难哦~(๑• . •๑)~

  • nqgoubu8znneycck30qk

    说得妙 把难懂的古文娓娓道来,平易近人,喜欢这样的好老师。

  • 静水po

    “知易行难”

  • 1510068zbfr

    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理论不同于朱子的“知易行难”,有机会请王老师讲解您所理解的”知行合一“。谢谢老师精彩的讲解。如沐春风!

  • 1537028iskw

    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