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大学】格物:王阳明格竹去掉虚妄走向心学

016.【大学】格物:王阳明格竹去掉虚妄走向心学

00:00
15:12

各位同仁,大家好。上一讲我们讲到了“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主要强调的是朔本正源、正本清源。因为无论是大学教育、自我修为,还是日常事务,人总是被一些支流末节、细微琐碎的东西所左右,而忘掉了真正的本源性和根本性之所在。那么,事物有本根,有末梢;事物有开端,也有终结。


“知所先后”是说认识有一个先后顺序。“物有本末,事有先后”,关键要知其“事有终始”。“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强调要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知道开端与终结;要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什么是本源,什么是末流枝节。这是一个从“知”到“行”的过程,让人明白本心,然后把握社会世界秩序的真正方向。最后知道事情的路径程序,这样才能够培元固本,才不会本末倒置,才不会为了一己微利去坑害他人,也不会因醉心于蝇头小利而忘记自我本性。


那么,接下来《大学》这部书明确地说道: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这段话有八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从大到小,说明了八个层次,这八个层次形成了一个由外到内的谱系。这个谱系就是天下、国、家、身、心、意、知、物。而且,还有八个动词,那就是:平、治、齐、修、正、诚、致、格,反过来就是: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也就是说:物、知、意、心、身、家、国、天下谱系。


可见,“格物”是最关键的。因为它是曾参“八目”的第一目开端。既然格物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第一步。我们就要花点功夫来深究一下什么叫做“格”?什么叫做“格物”?


《大学》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最早对格物加以解释的当然是《大学》这部书,因为曾参说格物就是修、齐、治、平、明德于天下的基石基地。格物是基础,是前提,是根本性的功夫,是“大学之道”的基石、基础。如果格物没有格好,出了偏差,那么致知就是不明不白的东西。如果“物”没有格好,这“知”就将走偏。所以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教育学的范畴。


历代著名的学者都对“格物”进行了阐释。我们来看看东汉郑玄为《大学》做注时解释道:格物的“格,来也;物,犹事也”。也就是说:“知其于善深,则来善物;知其于恶深,则来恶物。”把“格”解释为“来”,把“格物”解释为“来善物”“来恶物”,似乎和曾参《大学》的原意不完全一致。


北宋的思想家司马光,他在“致知”在“格物”当中阐释的时候说,“格”的含义就是“御”,防御的御。也就是说能够抵御外物的诱惑,而能够获得真知灼见。这似乎和曾参的原意也不完全相合。


朱熹解释为“穷”,什么叫穷呢?推究、穷尽的意思。朱熹说:致知是一个过程,须“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积习既多,然后脱然有贯通处”。也就是说,格物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断地了解事物,了解事物的规律,这样就获得“知”。所以,朱熹强调致知在格物:“致知便在格物中,非格之外,别有致处也。”他甚至还认为:认识是没有穷尽的,致知有甚了期,没有结束。那么朱熹和曾参的格物,似乎都是对外在事物规律的了解穷尽和深刻的洞悉。


王阳明不同意朱熹的说法,他说:“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一下就把对外在事物规律,客观事物了解的方向调头回来,直指心性。从对外客观的了解外部世界,转向了解自身自己的本性。

王阳明的解释:“格者,正也。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那么,在他看来,“格物”就是正己意,“致知”就是致良知。这个跟外在世界似乎没什么关系,纯属内省的功夫。


王阳明为什么会发展出心学?有一个故事,他曾经对朱熹的格物很欣赏,因为朱熹说“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是穷得三两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十分,方是格物。”可以说,朱熹的格物有一点点像今天我们所说的去粗取精,把那些外在的东西剥掉,了解这个事物的根本的规律。


所以朱熹说:“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那么,他说格物就是什么呢?是“零细说”——就是把握极其精粹的微细的东西。致知就是“全体说”——了解整体上的意思。


王阳明按照朱熹的方法去做,他格什么呢?格竹子。我们知道,竹子是一般植物中生长最快的。下雨时我们看见竹子勃勃生机往上生长,甚至都能听见竹笋钻出土壤的声音。一场春雨竹子一两天可以长好几寸高。王阳明躺在了竹子前面,两眼盯着竹子,他要了解这个客观的事物——竹,它的规律。七天下来,竹子长了一两尺高。王阳明病了,他也没有找到竹子的本质、竹子的本性、竹子的规律。


他豁然开朗,他认为格物去了解外在的事物的规律是错误的,因此他转向了自己:所以格物就是“正己意”,致知就是“致良知”。“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格者,正也”,就是正极。于是他转向了内心的揭示,把内在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到了极致,他的学说称之为“心学”。


王阳明反对朱熹追求外在的治理,它认为格物要体认的是自己的本心,何消外求。王阳明认为:明本心则明天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以外心以求异。那么应该怎样做呢?


王阳明把他的心学凝成了四句著名的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就是立明本心、为善去恶、知行合一。那么,王阳明先生的心即理,格物致良知,知行合一,在今天这个时代之所以很火,被很多人所接受,就在于它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了“大人格君心”之格,去除人心中不正确的地方,而回归到本体的纯正状态的重要性。王阳明把格物等同于“格心”。


“格”在今天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还经常有用的,比如说画格子,就是给出一个格式化,框框、方格,它有限定的意思。格式化就是推倒重来,把过去东西全部清理。还有一个格,就是格斗,把不好东西让他出圈。


那么,“格”就有这样几层含义:第一,去伪存真,把不好东西出局——打出圈外,把好的东西真的东西留下来。第二,去粗取精。就是我们画格子,把一个整体的一张纸,精细的区隔,就成了去粗取精。


可以说中国古代对“格物”的解释五花八门,谁也不能说服谁。有说“来”,有说“御”,还有说“穷”,还有说“正”,还有强调“心学”的。我认为可能各自看到了某些方面,犹如盲人摸象,各见一端。


熊十力在《原儒》中论及格物的时候说:“假定万殊之物界为实在,而分门别类穷其理者,是为格物学之观点。”那么,“古之格物学,犹今云科学”。这个解释的意思就是说古代说的“格物”,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科学”。可以说,在民国时期,很多人理解的“格物”都跟今天说的“科学”有一点点近似。


我们想最后总结,“格物”说明了中国古代的哲学和思想是重视科学的,也是重视对事物的精细的区隔和了解的,并非一上来就说宏伟的话语和伟大的辞藻。这种科学精神,今天有人又称之为“工匠精神”。这在古代是不断发扬光大的,而在今天,我们了解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也告诉我们,事物要从微小的地方做起——伟大的理想要从具体的事物做起,那就是“格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静水po

  • 白头邵翁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 仙境兔灵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知善去恶是格物~(*∩_∩*)~好好学习~领悟~

  • 寂寞流疏

    伟大的理想要从小事做起

  • 雷厉风行121

    “格物”到底怎么理解是对的? 还是搞不懂。 不过,更赞同王阳明的说法。

  • 仙境兔灵

    老师说得很好~

  • Hyjbg

    生动,深刻,绘声绘色,真的是大道至简!

  • nqgoubu8znneycck30qk

    听王老师讲课如沐春风,心身受教,人生豁然开朗,期待多多推荐这样的大家

  • 1537028iskw

    感谢老师!

  • Penny_xmq

    格物就是立明本心,为善去恶,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