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大学】第一纲领:明明德是自我启蒙吗

008.【大学】第一纲领:明明德是自我启蒙吗

00:00
16:23

各位同仁,大家好。“大学之道”说清楚了以后,紧跟着就是三纲“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这一讲,说三个字“明明德”。


首先什么叫做“明”?明有两个字构成“日”“月”,所以它的第一个意思是日月的光辉、光亮。《易经·系辞·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史记》说“日月成,故明也”,所以它指的是日月,当然它还有光明,点亮的意思,使明白清楚,阐明使人明智,心地光明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有两个“明”呢?第二个明是什么意思呢?在我看来,它是一个形容词,就是像孟子所说,“人之初,性本善”,它有善的意思。


第一个明是动词,就是《大学》的功能,它首要的目标,提升一个人原初的一点点的善。此话怎讲?中国历史上对人性有不同的看法。


孟子主张人性善,所以三字经的“人之初,性本善”来自于孟子;孔子也强调“人之初本善”,所以《三字经》第三四句“性相近,习相远”来自于孔子。但是这四句话被人误读甚多,涉及到“明明德”的“明德”两个字,我们要稍微分析一下。


人之初,性真的本善吗?荀子作为儒家的思想家不同意,他主张人性恶。那么,就有不同的看法了,“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恶”。“性相近”,这个“性”指的是人的本性。什么意思呢?


原来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有一句话,大家都还记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可以说从古到今,人自私的本性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甚至还有恶化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公之于众的很多的一些贪腐案例,触目惊心。


那么“习相远”的“习”不完全是习惯的意思,而是学习、训练、不断的巩固的意思,也就是说当你接受到一种好的教育,你就会“近朱者赤”,你的贪婪的本性、自私的本性就会得到遏制。如果“近墨者黑”,跟着黑社会,跟着一些错误的人,错误的组织,错误的教学思想,于是近墨者黑就走了一条不归路了。


我们可以看出在人性本善本恶方面,有重要的选择。有一天,我写完一部书稿,给自己放一天假放松一下,打开电视,看到了《动物世界》的节目,正想换台,一个细节吸引了我的眼光,一只海鸟在海上飞行,落到它的鸟巢里面。然后这位慈祥的母亲把它嘴里边的一些食物搁到鸟巢里边,因为镜头下一只蛋已经破壳,小鸟在里边不断的啄那个壳,于是妈妈赶快又飞出去寻觅食物,小家伙终于把弹壳全部啄开,迎着太阳扇动湿润的翅膀。


突然,一个细节震惊了我,只见这个刚刚出生,刚刚孵化出来几分钟的小家伙,用它的黄黄的喙,把鸟巢里边正在啄壳,即将出世的弟弟妹妹们一个一个地挑出了鸟巢,摔成了肉泥。妈妈飞回来,看见此惨景,用它的嘴啄这个小家伙,似乎是在教训它、教育它。小家伙缩着脖子乖乖地似乎在认错。母亲又飞出去觅食,只见这个小家伙昂着脖子把剩下的两个蛋毫不留情地推出了鸟巢。


我突然意识到了,鸟之初,性本恶。人之初呢?马克思认为人之初是“自然人”,就是动物人,经过严酷的训练和社会的制约,变成了“社会人”,而最高境界是学会审美的、知道美丑的“审美人”。


而我们今天一些人屡屡违反社会的法律和秩序,不知其恶,反以为荣。还有一批人不知其丑,因为他没有真正进行到审美人,他不知美为何物,所以久居奇丑而不知其丑。


那么,人之初,究竟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人最初是“明明德”,还是非明之德呢?马克思支持了荀子,因为荀子主张人性恶。马克思说,恶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在中国哲学上有几种不同的人性善恶观,孔孟人性本善,荀子人性本恶,王阳明人性无善无恶。你看看王阳明,曾经心学四口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那么还有什么观点呢?人性有善有恶,还有认为人性有的人善,有的人恶,那么王老师是什么观点呢?


我认为:人之初,既非善也非恶,而是在“善恶之间”。他得到良好的教育——近朱者赤,他得到了社会的利诱和沉沦——近墨者黑,人的本性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教化得到改善的。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儒家的几派也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说,荀子认为教育可以去除人的恶,而孟子认为教育就是发扬和扩充人自身固有的本善。而荀子认为去除固有的恶后可以引人向善,所以他说“涂之人可以为禹”,而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毛泽东也认为“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看来通过教育,人人都可以成为君子,成为贤人成为圣人。


荀子的学生叫韩非,韩非子却成了法家。如果说荀子尽管认为人性本恶,而相信道德教化可以使人为善,而韩非却彻底地认同了社会冷酷无情利害关系,展示出人是极端自私,利己主义成为人的唯一地基,所以韩非认为人的一切道德感情和行为都取决于他对自己有没有利。


韩非曾经说,做车子的人就比较善良,做棺材的人就很坏。因为能够买起车的人都是富贵的,所以希望人富贵起来能买他的车。做棺材的人为什么坏呢?因为人不死,棺材就没人买,所以做棺材的人天生就希望别人早点死。韩非子认为这就是他们的利益之所在,他真是把人温情的外衣下面的社会关系剖析得干干净净。


我认为《大学》的伟大在于他相信“人之初”是有一些小善的,所以第二个“明”字是形容词“小、善”的意思。而《大学》重要的功能是第一个“明”——敞亮、提升道德的含义。


但是还有一个字没有解释,那就是什么叫做“德”,我们不能够简简单单的叫做德行,就忽略过去,我们来看看这个字的本意。


这个字的篆书写法,很有深意。“德”字它由三部分构成,左边一个双立人,它的读音叫chì ,上边是一个直,下边是一个心,读德。彳是表示行走有关,所以《说文解字》说“德,深也”,就是登高、攀登。


其实还有一个意思,既然和行走有关,左边双立人在篆书当中就有一种十字路口的含义。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行走的行的篆书,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十字路口。设想一下,当一个人在十字路口上走的时候,他的眼睛所看到的方向是什么呢?所以甲骨文的德字中间是一只眼睛,是一横一竖。


有些人的解释是眼睛看着上面的木桩,然后引申为执事所行之路。下边还有个心,就是遵循本性,本心,就是德。我认为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但是有点勉强。


我的解释是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行走,它会受到很多财富方面的利诱。于是他的头上有一横一竖,两条线,中间是它的眼睛,下边是它的心。我的理解为在人生十字路口他行走着,右边眼睛上边是一横一竖,一竖就是法律的严酷,一横就是道德的天平。用道德和法律来武装这只眼睛,盯着下面那颗贪婪心,我认为是“德”比较准确的解释。


我们来看一下《易经·剥》说“君子德车”,这个地方的德就是前面所说的“德”。德还有得道的意思,包括老子“是故用财不废,民德不劳”。德,在心为德,而在外为法,所以德和法并不冲突。而儒家认为在心为德,而在外,外化为礼,也是讲社会关系中人的秩序和规范。


我认为,德就是在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用经过法和德、经过礼和德武装的眼睛,盯着自己那颗膨胀的贪婪心,于是德指的是人的本性、品德,在儒家看来得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


而且儒家还确定了礼乐文明当中德为核心、德为先的价值原则。德于是在儒家那里就成为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德的道德的范畴。


于是《大学》三纲的第一纲,“明明德”的意思意义就凸显出来。我们要把“人之初”一点点的“小善”,通过《大学》提升为“大善”,而这种“德”就是要管理好自己那颗蓬勃的贪婪心。


这样当我们把自己的私心,“人之初,性本恶”的恶字去掉以后,当我们用“礼”和“德”来武装眼睛的时候,我们的人性、本性、品德、人伦都提升了,我们就成为了“社会人”,甚至正在成为“审美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橘花香里

    王教授讲得精辟,有独到见解,让吾辈受益匪浅!期待更新😀😀😀

  • 1398526kopm

    从哲学的角度看,人性既非本善,也非本恶,而是因为人的生命是属灵而高贵的,因而人性向善。“明明德”中的第一个“明”是动词即彰显,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即高明,“德”是人之为人应有的高贵品格即天职使命与原则规则。人,要觉悟了自己人之为人的高贵品德才能有有资格做高尚的人,进一步才能为人君、为人师。

  • 1375678ufnm

    确实层层剝茧、深入浅出,解读经典见解深刻精辟,受教育了!

  • Joy飞段

    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在别的地方听到的是一种不同的解读

  • 丁小小同学

    性相近,习相远——自私自利的人心充满了危险,通过后天的学习、熏陶,人与人之间就有了差距。 人心灭,道心生——只有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一个人的道心才会慢慢升起。

  • 永和九年那场醉

    开启第二遍学习!

  • 冰岛袋鼠

    王老师,“德”字的甲骨文是一个十字路口中间一只眼睛,而在眼睛的上面有一竖条,我的理解是,“德”指明了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唯有向上成长自己的生命才称之为“德”。为什么甲骨文没有“心”,而到了篆书加上了“心”呢?

  • 我想我是海_17

    善恶跟环境有关系

  • 照行71

    👍

  • 明凡书苑

    王教授,我买了您的课程。您有没有微信群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