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博物馆 |《剩山图》缘结百年艺术知己

浙江博物馆 |《剩山图》缘结百年艺术知己

00:00
16:26

-现在加入,有福利哦-【添加小助手*微*信*:xmlyjun,备注“博物馆”即可进入】你将获得独家分享的博物馆干货资料及展览信息、举行线上趣味活动,参加活动更有惊喜小礼物送出。注:不正确备注不予通过哦;由于人数较多,小助手将在48小时内处理申请消息,请耐心等候。


本集文物1:者旨於睗剑




本集文物2:《富春山居图》(《剩山图》)




大家好,我是河森堡。上一集,咱们一起参观了浙江博物馆。在节目的最后,咱们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代的良渚人,后来为什么神秘消失了?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先要回顾一下,最近这大约两万年的时间里,咱们这颗不起眼的小星球,都发生了些什么。距今18000到15000年前,那个时候,地球还处于“末次冰期”,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气温和今天相比,平均低了10—12摄氏度。除了冷,降水量也低,当时长江中下游的降水量只有500毫米左右——所以那个时候,海平面是很低的。一些地质学家甚至认为,当时没有台湾海峡的存在,大陆和台湾完全连成了一片——上古先民能到处迁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海平面特别低。


等到良渚文化崛起,已经是距今5300年的事了。沧海桑田,地球已经进入全新世中期。从大量良渚文化遗址孢粉组合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当时气温转暖,温凉平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又过了大约2000年,距今3000年前后,地球气候又再次转冷,气温呈波动式下降。人类的社会阶级分化,也同步开始加速了。再次发生变化,是在900多年前,地球进入小冰期,这个小冰期长达600年,明朝末年,气温达到小冰期的最低点。一直到200年前,气温才开始回升,人类也开始了工业革命,走进了现代化。


以上,就是近两万年,地球大概齐的“体温”变化状况。这么捋一遍,主要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人类历史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变化密切相关,有的时候,人类历史发展甚至是“身不由己”的,良渚文化的消失,也是这个道理。


关于良渚文化的消失之谜,今天的专家,大致持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说,良渚文化毁灭于史前的大洪水,这是“洪水论”。这一派专家认为,距今4000年前后,发生过巨大的洪涝灾害,古代良渚人生活的太湖流域,自然环境遭到严重打击,良渚人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另一种说法,是“海侵论”。何谓海侵呢?并不是您在灾难电影里常看到的那种地动山摇的海啸,而是在很长的时间跨度里,海水逐渐向内陆土壤渗透的一个过程。距今3800年到3200年期间,全新世中期出现了第 4个千年尺度的暖湿气候期,浙江附近海平面快速上升,比今天高出6米左右,称为“钟家堍海侵”。 “海侵论”这种推论认为,严重的海侵,带走了能种植稻谷的土地。土地无法生产粮食,采集植物大量消失,良渚人别无他法,只好迁徙。不过,这样的海侵往往也能留下大量的碳酸盐岩,多年以后,这些碳酸盐岩大多被挖出来做了瓷器。


其实,洪水论也好、海侵论也好,都认为良渚人的消失与气候变化有关,两者同时存在,也并非没有可能。总之,良渚人的胳膊,是没拧过老天爷的大腿啊。他们没辙,只好离开生活了一千多年的土地。今天,在新沂、阜宁、涟水、宝应等地方,都先后发现了良渚文化遗迹。这说明,迁徙的良渚人,第一站,是来到了苏北地区。



马桥文化遗址


良渚人迁徙的第一站,很可能也是他们的最后一站。1959年,在上海闵行区,发现了著名的马桥文化遗址。马桥文化在时间线上,与商文明并行。专家经过研究,已经断定马桥文化基本上和良渚文化没有前后继承、取代的关系,但是,各种证据显示,马桥文化却受到了良渚文化的影响——良渚文化的工具、墓葬,在这里都有发现。换句话说,良渚文化走到这里,已是强弩之末,已经无力继续向更远范围施加影响了。专家推断,良渚文化去向的最大可能,是融合进了其他文化,成了中华古文明的一部分。其中一部分专家认为,良渚文化的直系后裔,就是春秋时代的古吴国人、越国人。


不过,这个说法目前还没有形成定论,我们只能这么说——良渚文化,与古代越民族之间,肯定有一些联系;古吴国、古越国,也与古越民族有血缘关系;但要证明良渚人直接等于吴、越,那还需要更多证据,不能下这个定论。


说到吴国和越国,春秋时代,东南一带是吴、越两个国家并立。根据唐朝史学家杜佑的说法,当年吴越的分界处,就在今天的崇福,古代称为语儿溪。历史上的吴越两国,经常刀兵相见。浙江博物馆的另一件镇馆之宝——战国越王“者旨於睗zhū jī shí yǔ”剑,就是这出吴越争霸大戏里的重要道具之一。


这把宝剑,全长52.4厘米,铜质,剑身中脊起线,采用“斜宽、纵厚”的格式打造,双刃呈现弧形,在剑锋处收狭。剑首呈圆盘形,为了好握剑,剑首圆茎上还有两圈凸起的箍,箍上装饰有变形的兽面纹,剑茎上还留有丝质的缠缑。它的宝贵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另一把著名的古越国宝剑——越王勾践剑。


战国越王“者旨於睗zhū jī shí yǔ”剑的发现者,是前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先生。马先生不但是青铜器和简牍研究鉴定方面的专家,而且在发现珍贵文物方面,绝对称得上是个奇人,1966年,他保护了国宝“商鞅方升”;1992年,他又从香港买回14件晋侯编钟。


1995年,也是在香港,马老在逛古玩店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这把“者旨於睗”剑。当时店主要价100万港币,马老没这么多钱,只好先交定金。浙江博物馆知道这件事后,开始帮助呼吁捐款。最终,杭州钢铁集团慷慨解囊,花费巨资为浙江省博物馆收回了这把宝剑。这把宝剑也就成了浙博的镇馆之宝之一。


今天在博物馆里看这把剑,能看到剑格两面,铸有双钩鸟虫书铭文。鸟虫书,是金文的一种,盛行于春秋时代的南方各国。剑格正面的铭文是:戉王戉王;反面是:者旨於睗。者旨於睗,指的就是古代越王鼫与(shí yǔ),他是越王勾践的儿子。历经2400多年的岁月,这把剑仍然非常锋利,吹毛可断。


者旨,写出来的字,用的是记者的“者”、圣旨的“旨”,发音可就不然了,这两个字念做“诸稽zhū jī”——当然,这也是按照今天的普通话发音念的,古音也未必如是。“於睗”两个字,看上去是等于的“于”、太阳的“阳”,这两个字应该念“鼫与shí yǔ”,这是取自司马迁写《史记》时代的中原发音。


我们说,“者旨於睗zhū jī shí yǔ”剑见证了吴越争霸,那么,两国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根据古籍的记载,吴国当年助伍子胥灭楚,越国趁着吴国大军倾巢而出,在背后搞小动作,致使吴王赶紧从楚国撤军,跟越国开仗,由此拉开了两国二十多年的恩怨仇杀。其实呢?事情并没这么简单。这咱们还得从吴国的建国说起。


关于吴国的出现,《史记》上是这么说的,说周文王的爷爷,周太王公亶父,有三个儿子——泰伯(太伯)、仲雍和季历。太伯不愿意争王位,就离家出走,跑到江苏一带,建立了吴国。这种传说,其实不能当真。真实的情况是,吴国的建立者,本是外来的民族,从亲属关系上看,的确是姬姓的一支,早在西周建立之前,就一路杀到了今天的南方地区。1959年,在江苏仪征地区,发现了大量西周早期中原风格的青铜器,和西周早期的“竖穴土坑墓”。这说明,当时的确有外来的人到达了江苏一带,这些人,就是吴国的建立者。


新石器时代起,很多地方都有“凿齿”的习俗,就是用拔牙来表示一个男人成年了,能战斗了。吴国人来到南方,也慢慢吸收了这样的风俗。《管子》里记载,吴部落和当地土著的“干”部落作战。吴国的小孩子因为年龄不够,参不了军,非常着急,干脆自己敲掉了自己的牙齿,表示自己能打,够资格上战场——从这条记载您就能看出来,当时的战争有多么惨烈,古代的吴人又是多么凶悍。


所以,吴人能在南方建国,本身就是军事征服的结果。这一点,从吴国的命名也能看出来。“吴”字是什么意思呢?其中有一种解释,说“吴”是“娱乐”的“娱”的通假字,可以引申为跳舞的意思——您还记得上一集咱们说,良渚神人像毛利人一样跳战舞吗?当时的北方人一路南下,到了有一群人跳战舞的地方,征服了这里,建立起来的国家,就叫“吴”国了。《公羊传》记载——“干越入吴”,只有区区四个字,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战争过程却是很血腥的。所以您听明白没有?这吴国从最早,对于南方的古越人来说,就是侵略者啊,这仇其实早就结下了。不光是干越,淮夷、徐夷、巢、钟吾,等等……一个个上古部落、方国,都倒在吴军的兵锋之下。


那么,作为被征服者的越人,就此罢手了不成?显然不可能。“卧薪尝胆”,其实并不是从勾践才开始的,越人的骨子里,早就有向吴国复仇的基因——只要吴国一出去打仗,后方一空虚,越人马上就要跳出来。


越人反复被吴人打倒,又反复站起来,这样的剧本,上演了很多很多年。到夫差征服越国这一回,事情变得不同了——从楚国来的范蠡,帮越人搞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越人,彪悍程度其实不亚于吴人,跟吴人有差距的,其实是组织制度。当时的越人,还处于部落制时期,比较落后。范蠡要求勾践建设都城,实行集权的国家一体制。甭管您过去是大酋长也好、祭司也好,现在统统不管事了,权力都是越王的。这样,越国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对吴国来说,打仗就是立国之本。可是这种总打仗的国家,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就容易被人抄后路。其实越反过来灭吴的时候,吴国的实力还远在越国之上。只不过这一年,吴国灾荒没粮,对外又正在与中原列强争霸。越国看准时机,突然发难,吴国仓促应战。经过惨烈的战争,越国终于灭掉了吴国,成为了春秋最后一任霸主。


从当初被人征服的部落联盟,到复仇雪耻的强大国家,越人经历漫长的时间,终于成功,正所谓“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勾践和他儿子鼫与在位的时候,正是越国的巅峰时代,浙江博物馆的“者旨於睗”宝剑,就是越国提升武器先进程度的明证,也是越国王权鼎盛的明证。


不过呢,越人的改革其实很不彻底,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吴国,部落和部落之间可以团结一段时间。敌国没了,还抱成一团干什么呢?于是,越国逐渐分崩离析,最后被楚国攻灭,越族又回到了各自分散的状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汉武帝时代。


不过,吴越一带的彪悍风气,在晋朝的“衣冠南渡”之后,逐渐发生改变,开始朝着相反方向发展。今天的吴越一带,成了文教高度发达的地区,人们生活得文雅、精致,从一个盛行“断发文身”的“蛮夷之地”,变成了才子辈出的的文章锦绣地。时间,真是能改变一切呀。


浙江博物馆,还有一件镇馆之宝,这就是《富春山居图》的前半卷——《剩山图》。创作《富春山居图》的画家黄公望,就是元朝时候地地道道的浙江人。从这画上咱们就看得出来,元朝时,江浙一带,已经是文人潇洒风流的舞台了。



黄公望画像


《富春山居图》的故事,咱们在第一季《了不起的博物馆》,介绍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时候,已经很详细地介绍过。《富春山居图》,因为后半段题跋开头的三个字是“无用师”,所以就叫“无用师卷”;而前半段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山,于是叫“剩山图”。抗日战争期间,“剩山图”被我国书画大家吴湖帆先生得到。后来,在浙江博物馆工作的沙孟海先生,劝说吴先生把它交由国家保存收藏,经过反复沟通,《剩山图》成了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今天在浙江博物馆,并不是随时都能看到《剩山图》的,您要足够幸运才能看得到。出于安全考虑,这幅画长期保存于库房中,偶有露面也基本是复制品,特展时才会限时展出。《剩山图》一开卷,就是一座巍巍高山,在山脚下,隐隐山居,也依稀可见。远景处,墨色转淡,绘出起伏的群山。由于整幅画卷一开始,前山就遮拦住了视线,所以在展卷开始横拉以后,观者就会陆续看到山、水彼此之间忽远、忽近的场景,远景近景不断换位,给人一种宏大的空间变幻感。这种画法,就好比中式传统庭院,入口一定要有个影壁一样,将观看者的视线一下子占住——之后走进去,会发现别有洞天,豁然开朗。


黄公望当年在画上题跋,“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意思就是说,至正七年这一年,我回到富春江边的老家居住,有一位“无用师”跟我一起回来。“无用师”,其实指的是一位道士,姓郑名樗(chū),字无用,号散木。樗——这个,左边一个木字旁,右边上半部是个雨字头,下面是个吃亏的亏。爱读《庄子》的话,您肯定认识这个字——樗,就是《逍遥游》里说的那种“大而无用的树”。其实,无论是《富春山居图》,还是画背后的人,都透着这样一股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


黄公望本人,年轻时候做过小官,后来被人诬陷,进了监狱,年近半百才放出来。重获自由的黄公望,61岁加入全真教,别号“大痴道人”。所以,黄公望也被尊称为“黄大痴”。他的朋友圈里,不但张三丰、冷谦这样道教中人比比皆是。连指导他画画的赵孟頫,也痴迷于学道。从《富春山居图》,咱们就能感受到,黄公望对自由山水的那种向往。


几百年以后,收藏《剩山图》的吴湖帆先生,虽然不是道教中人,却特别懂黄公望。得到《剩山图》后,吴湖帆长年反复临摹。1954年,吴湖帆重画了《富春山居图》,世称“火后版”。这个版本,被认为超越了明朝的沈周、清代的王翚(huī),是最接近黄公望神韵的作品。“故事轮回了几场,听小桥水又一弯”,吴湖帆和黄公望,就这样横跨几百年,成了艺术上的知己,这段佳话,也是足以载入史册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Rosyxiao

    解析介绍详细生动。爱了(⑉°з°)-♡爱了

  • 尼亚加拉大鱼丸

    zhu ji yu shi…念错了

  • 文昌子景德镇循溪草堂

    是的,阜宁这边陆庄 以前发现过石斧,现在正在发掘的钱庄遗址也发现了好多古代遗存

  • 最爱翘楚

    念l#zhěr#l#zhǐr#l#yúr#l#shìr#。“者旨”读为“诸稽”,是越王的氏,“於赐”则为名

  • 徐睿麒

    说话太快了,慢一点就更好了

  • 绵绵_hz

    良渚还是很美的

  • 娜娜那那什么

    😍

  • 春江花月夜1983

    🌿没想到剩山图那么小。

  • 最爱翘楚

    有错误还是及时改吧,毕竟文化类,不是综艺节目

  • sissi5238

    啊我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