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博物院 | 风靡欧洲的“中国白”是什么白?

福建博物院 | 风靡欧洲的“中国白”是什么白?

00:00
15:44

-现在加入,有福利哦-【添加小助手*微*信*:xmlyjun,备注“博物馆”即可进入】你将获得独家分享的博物馆干货资料及展览信息、举行线上趣味活动,参加活动更有惊喜小礼物送出。注:不正确备注不予通过哦;由于人数较多,小助手将在48小时内处理申请消息,请耐心等候。


本集文物1:鐎(jiāo)斗



本集文物2:何朝宗塑观音立像




1933年,福博博物院的前身“福建省立科学馆”正式成立,直到1953年1月,“福建省博物馆”才正式组建。2002年,福博的新馆址,在福州市西湖公园和左湖公园之间落成,并更名为“福建博物院”。现在的福博,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占地达到6公顷,展厅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



福博收藏的文物,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到西周时代的青铜大铙,再到明清时代的瓷器、书画,统统都有,种类非常多,馆藏文物和自然标本数量达到17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万余件。福建的历史,可以说整个儿都浓缩在这儿了。咱们来这儿的任务,是要搞清楚,福建为什么能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而答案的线索,就隐藏在福建博物馆的这些宝贝上。


咱们要说的第一件文物,是一件铜器。这个铜器外形看起来挺怪,说像碗吧,可底部却有长长的三条腿;说它是鼎吧,它又长着一个长长的手柄;说它是勺吧,它又显得太大了。这种东西的学名,叫“鐎(jiāo)斗”。“鐎斗”的形制,一般来说就是这样,三条腿,再在肚子上安一个持握用的手柄,以后您在博物馆里再看到这种形状的器物,就都认识了,是鐎斗,准没跑儿。


福博的这件鐎斗,出土于福州仓山区的一座南齐古墓,属国家一级文物。它制作精美,通高18.9厘米、口径15.3厘米,连柄在内,总长28.8厘米,敞口很大,斜宽沿。口的一侧,还开了一个短流,也就是一个嘴儿,方便把液体倒出去。平底,底下面有三个细长的蹄形足,足呈竹节状。它的柄,扁平细长,末端还设计成桃心形,柄上有穿孔,可以穿上绳子悬挂起来。

和这件鐎斗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陶制的三足火盆。鐎斗发掘出土的时候,正好放在这个火盆上。这说明,鐎斗很可能是与火盆配套使用,而不是单独使用。鐎斗这种东西,汉晋时代还属于实用器。到宋代就已经成为古董,已经不那么实用了。那么,这东西当初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 最流行的说法——这就是古代的火锅呀!你看,下面烧着炭火,把肉啊菜啊往里一煮,这不是火锅是什么?


中国人使用火锅的历史,最早能追溯到战国时代。之后的各个朝代,也都能发现火锅的影子。

话说回来,这“鐎斗”,到底是不是火锅?或者,是南朝人用来享受鲜美涮锅的器具吗?有些学者就说了,这件鐎斗,应该是古代的一种温酒器,不然它的口沿留下那么明显的“流口”干什么?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件鐎斗应该是煮茶用的,还有人说,这是古代军队用来烹调的炊具。


其实,鐎斗的用途,不一定只有一种。用来做火锅,当然可以。可以用来温酒煮茶吗?也可以啊。就好像咱们家里有一只小锅,这个锅可以煮方便面,也可以烧开水,不一定非要局限在某种具体功能上。

福博的这件鐎斗,是南北朝的南齐时代的。在国博,也有一件和它差不多同时代的鐎斗,1955年出土于内蒙古,属于北魏。同样形制的生活器具,在基本同时代的南北区域分别出土,可以看出,当时南方和北方的生活习惯,有很多相似之处。出现这种情况,与历史上北方人口的不断南迁有关。西晋时代,“永嘉之乱”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到了南北朝,南梁又发生“侯景之乱”,再次引发人口迁徙。而这些迁徙,都带来了福建人口的不断增长。“永嘉之乱”前,福建只有建安、晋安两个郡,编籍在册的,只有8000多户人。到了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的时候,福建已经有一个州、三个郡、十四个县了。隋朝建立以后,仅仅建安一个郡,户口就已经突破了12000户。中原人大量入闽,为后来福建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带来了一个先决条件——人口聚集。

只是人口多还不行,生活在这里的人还要有航海传统,才能撑得起“海上丝绸之路”。福建在这一点上是得天独厚。《后汉书》记载,早在东汉之前,福建就已经是重要的海上中转站了,可见闽人自古就有航海传统。毕竟靠近海边嘛,福建的造船历史,也很悠久。所有这些人口、航海、造船“红利”,到了北宋,终于集中释放出来。

由于陆上丝绸之路不再畅通,宋朝不得不谋求向海洋发展。同时,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北方的生产力,不断迁移到南方,福建因其地理位置、资源环境的优势,逐渐发展成了商业中心,并且形成了以泉州为核心的福建商业圈,海上丝绸之路发源于此,也就不奇怪了。

咱们不止一次说过,“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就是瓷器。而福建的瓷器产业,就非常发达。讲“南海一号”的时候,咱们说过,德化窑生产的粉盒,远销东南亚一带。德化窑,就是福建标志性的瓷器窑口之一。包括德化窑瓷器在内的中国瓷器,拥有领先世界的 “黑科技”。 在17世纪末,德化窑烧制出一种全新的白瓷制品,当它们出现在欧洲市场上,迅速引发了轰动。法国人把这种德化窑瓷器,称为“中国白”。从葡萄牙到荷兰,欧洲各国开始大量从中国订购这种白瓷,甚至还引发了当时海上强国之间的激烈竞争。

今天,在福建博物院里,就陈列着很多德化窑“中国白”。“明德化窑文昌坐像”、“妈祖坐像”、“何朝宗塑观音立像”、“清德化窑达摩立像”,等等,都是当年德化窑“中国白”的巅峰作品。

明德化窑文昌坐像


白瓷,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瓷器品种。东汉的古墓里,就已经发现了白色陶瓷。别看瓷器白白的,好像没什么花哨。但实际上,想烧出真正的纯白色瓷器,反而比烧制其他釉色难度高得多。为什么呢?这还得从瓷器的烧制原理说起。


瓷器是什么颜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釉。釉,就是瓷器胎体外面那一层烧制后生成的玻璃态,本质上是硅酸盐,只不过它的熔点,比胎体要低。在现代化学进入瓷器生产之前,釉呈现出的各种色彩,都是由釉里面所含的不同金属成分决定的。比如说,龙泉窑的粉青、景德镇的影青,都属于青釉——青釉之所以是青色,主要是因为釉里面含有氧化亚铁。那么反过来,如果要得到纯粹的白色,反而不太容易了,因为这就要求釉料中的铁元素,其含量必须低于0.75%。而一般的瓷土和釉料,多多少少,怎么也带点氧化铁,极其纯净的原料,非常难得。


所以,在过去,烧白瓷反而更像是撞大运。即便是青白釉这种乍一看挺白的瓷器,如果仔细看,也会发现它隐隐约约的透出青色来。而福建博物院收藏的这些“中国白”,它们的白度就非常高,温润如凝脂,给人一种“吹弹可破”的感觉。蔡元培先生曾经说“以瓷器的白色程度而论,自当首推德化瓷”。日本学者上田恭辅,也说德化窑瓷器,就像光亮美观的肌肤一样,光滑度天下第一。

那么这是怎么做到的呢?1985年,国家轻工业部曾对明代德化窑白瓷进行过研究分析,原来,明代德化窑瓷器所用的瓷石,主要由石英、绢云母、高岭石和长石等组成,胎釉中铁元素含量极低,均低于0.7%,钛含量则在0.4%以下。而且,它的胎质中,氧化钾含量很高,有时候甚至比釉里的含钾量还高。钾,是硬玻璃的制作原料之一,钾含量高,就能大大增强瓷器胎体的“玻璃相”。 同时,明代德化窑已经掌握了“氧化焰烧成技术”,也就是让燃料中的全部可燃成分,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达到完全燃烧。这样一来,德化窑白瓷的洁白程度,就大大提高,呈现出像玉石一样的半透明感。


福建博物院的明德化窑白瓷文物里,最有代表性的,就要数“何朝宗塑观音立像”了。何朝宗,是中国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著名的制瓷匠人。除了福建博物院以外,国内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天津博物馆等,都把何朝宗的作品奉为上品。不仅如此,何朝宗的作品,在日本、美国,也都是价值不菲的珍宝。福建博物院的这尊观音像,选择的是观音像里比较普遍的题材——“渡海观音”,做工精巧细腻,线条充满韵律感,观音的容仪体态,十分慈蔼。何朝宗的同题材作品,在咱们上一集介绍的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里,也收藏了一件。所谓“渡海观音”,是观世音菩萨的“身相”之一,菩萨脚下踩的海,本意是指无边无尽的苦海,菩萨行走在婆娑世界的苦海之上,为人们“拔苦与乐”,也就是帮助人们去除痛苦、给予人们快乐的意思。

以何朝宗作品为代表的明德化窑白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特别注重“线描”的表现手法。线描,本来是工笔画的一种技法,是二维的。但在德化窑瓷器上,咱们却能看见“三维版”的。线条突出,加上细节刻画得精细到位,再配合上生动的人物神态,就达到了一种富有“流动感”的效果。所以,我们的古人认为,相比于实用器,德化窑白瓷更适合“造像”,也就是制造瓷塑。《天工开物》里说,“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


不过,欧洲人可不这么想。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收藏的各种德化白瓷,包含了大量的实用器,从酒具、茶具、餐具,到瓷哨、动物瓷塑、室内装饰品,甚至是仿欧洲货币制作的瓷硬币等等,应有尽有。当然,德化白瓷的优势产品——瓷塑,同样受欢迎。只不过,“中国白”出口到欧洲,为适应市场需要,摇身一变,出现了大量与基督教题材相关的作品。比如说怀抱圣婴的圣母玛利亚、耶稣圣像、圣诞老人、基督教圣徒,都有很多很多。由于17到18世纪,德化瓷器销往欧洲,主要由荷兰人一手包办,所以,同时期的德化瓷里,还出现了大量荷兰人的形象,其中甚至有“荷兰人狩猎山子”这样非常复杂的瓷塑作品。怎么看出是荷兰人呢?就是给人物脑袋上,安上一顶欧洲的三角帽或者软帽,这就算荷兰人啦。

中国瓷器在西方最鼎盛的时候,火到什么程度呢?今天,在美国国家画廊,收藏着一幅乔凡尼·贝里尼1514年创作的油画《诸神之宴》。画里的那些西方神仙,他们顶在头上、托在手里的,竟然是一件件中国瓷。



但是后来,德国人成功地仿制出了中国瓷器,他们的主要模板,就是德化的白瓷。欧洲其他国家也不甘落后,比如英国的切尔西工厂,布里斯托本杰明·伦德瓷器厂等,从1740年开始仿制白瓷,到1750年仿制成功。再比如法国,1673年,法国人波特拉特在鲁昂建厂,也是仿制德化白瓷。1873年,仿德化窑白瓷外壁镂空咖啡壶,这么精巧的器具,也在法国巴黎的塞夫勒瓷器厂,被成功地制造出来。随着欧洲各国相继成功仿制出瓷器,西方市场迅速饱和,中国瓷器的竞争力,也就不那么强了。

从18世纪开始,中国瓷器,在西方可以说是慢慢地“退烧”了。一方面,西方自己生产出的瓷器加入了市场竞争,另外一方面,中国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也有很大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制瓷技术,不再进步了。德化瓷、青花瓷,之所以能风靡世界,依靠的是先进的技术,西方生产不出来。可是到了18世纪,中国制瓷术创新,却慢慢停滞。1704年,欧洲研制出了新釉色“普鲁士蓝”。1756年,欧洲又研制出新釉色“蓬巴杜玫瑰红”。同时,珐琅彩也引入到了瓷器制作中。到了清朝,康熙皇帝反而要请西方传教士,来指导中国工匠学习珐琅技术了。18世纪末,荷属和英属的东印度公司,相继中止了中国瓷器进口业务,我们的外销瓷就此没落。最令人失落的是,到了清末,我们这个以“瓷器”命名的国家,已经沦为了陶瓷净进口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形圆思方

    西湖公园与左海公园之间,不是左湖

  • 芃大小姐

    历史上人口南迁原因有:西晋时代的永嘉之乱;南北朝,在南梁发生的候景之乱,南迁使得福建人口不断增加。德华窑烧出风靡欧洲的“中国白”,纯白色的瓷温润如凝脂,但是非常难烧。要求胎质材料中铁元素含量低于0.75%,钛元素低于0.4%,钾含量高,硬度大。何朝宗,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著名制瓷匠人。中国陶瓷在欧洲到底流行到什么程度,一个佐证是,在画家乔凡尼 贝里尼的画作“诸神之宴“上,画中人物顶在头上,托在手里的都是中国瓷器。当时中国陶瓷多由荷兰人经手。18世纪后欧洲成功地烧出来瓷器,如: 蓬巴杜玫瑰红、普鲁士蓝、珐琅彩,同时中国制瓷技术反而没进步,之后中国瓷器在欧洲开始退烧,清末中国竟然已经是陶瓷净进口国。

    桃子_秋 回复 @芃大小姐: 别每集都说吧

  • 叶子_poj

    河老师你说你是吃货❓

  • 1503832qehl

    2002年,福博的新馆址,在福州市西湖公园和左海公园之间落成,并更名为“福建博物院”。“不是左湖公园”,是左海公园。

  • 禁獵独尊

    在故宫看到很多精美的德化白瓷观音像堪称精美绝伦,线条灵动釉色洁白透亮!

  • nalawang333

    你误会我们四川火锅了,全部扔进去煮的是烧菜

  • 梦多多朗读

    是德化瓷器,不是德华。

    清风明月娃娃妈 回复 @梦多多朗读: 厉害

  • 吕小抓

    是左海公园……

  • 春江花月夜1983

    🌿昨天刚刚去过,馆外环境优美,馆内文物优美👍

  • 13956118ttt

    左海公园,不是左湖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