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详解篇】知识是不是越多越好

55.【详解篇】知识是不是越多越好

00:00
13:44

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我们现代人都非常喜欢追求知识,这就叫作为学。但是我们越来越不知道“道”在哪里,我们不知道怎么去明道,怎么去行道,怎么去正道,那就叫作为道。为学跟为道都是对人有益的,可是你不能偏。

 

我们现在来读《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开篇两句话流传非常广,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两句话其实有很多解释,单独就这两句话来解释,可以这样讲,一个人如果知识越多的时候,就离道越远。

 

这样我们才知道为什么第二十章,老子开门见山就告诉我们“绝学无忧”,不要去学,这样就没有烦恼。你没有什么知识,还烦恼什么?没有知识,你就不会伤害自己,也不会去伤害别人。那难道学问都是坏的?知识都是不需要的?好像也不对。


可是事实就是这样的,那些有知识的人很懂法律漏洞,他有办法表面上符合国家很多标准让人检验不出来,结果害死很多人。特别是在食品安全,医药保健用品方面,我们看得非常之多,而且也忧心忡忡。


“为学日益”,做学问有好处,但是你要小心,它会让你走邪道,害人害己,这样的话你就离道越来越远了。

 

老子是不是完全反对我们为学呢?不是,他把这两句话合在一起: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他是在提醒我们,当你求知识的时候,当然是越多越好,增加你的见闻,使你懂得更多的东西。可是这个时候你就要提醒自己:我除了为学以外还要为道。

 

为道就是我学了东西以后不一定马上要拿来用,我可以不用,该用的时候才用。那何必学?为什么要学?没有用就不要学了。


大家再深一层想想看,一个人因为不懂得做坏事而没有做,和一个人“懂得怎么做坏事”但是他就是不做相比,当然后面这种人比较了不起。所以学知识,但不会损害为道,这个人才了不起。


老子的意思是说你学一样东西之后,要回归以道,看它合不合理,合不合天道。合天道,就去实证,就去做;不合天道,我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我不做。因为那不是好的知识。对现代人来讲,这两句话尤其重要。


所以我最听不惯什么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就是用知识来赚非法的钱,赚不合理的钱,那有什么价值?不是现在所讲的钱的来往叫经济,经世济国才叫经济。因此,把正确的知识运用出来才叫经济。


老子接下来讲: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可见他并没有说为学不好,他只是提醒我们应该把道放在哪里,要把学来的东西筛选,该减少的减少,该忘掉的忘掉,损到你所知道的知识全部都合乎天道,你就会无为。

 

无为不是不做事,这是我们一再重复说明的,因为太多人一看到无为就觉得那就是什么事都不要做,为学也不要,为道也不要,整天混日子,这不是老子的意思。


老子告诉我们,人是要做学问、追求知识的,但是当你追求知识的时候一定要用道、用自然规律来做衡量的标准,来筛选自己所学的东西。我们现在不是,现在都用真假来筛选。


但是各位,谁知道真假?你认为是真的,一段时间之后才知道原来是假的;你认为是假的,后来越看越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谁都没有能力分辨。我们根本就是在骗自己,认为自己是专家,可以鉴定,其实很难。 

 

曾国藩最会看人了,此人能用那人不能用,这人有信用那人没有信用。有一次有一个人去找他,一开口就说像李鸿章那种人,我要骗他轻而易举,像左宗棠那种人,我要骗他易如反掌。


曾国藩觉得此人口气蛮大的,就只看着他,这个人就说:“像曾公您这样的人,我们连骗都不敢骗,我们看到您就不会动骗的念头。”曾国藩一听,觉得这个人见识不错,就问他今天来有什么目的?


他说自己没有什么目的,只是办某件事情需要三百两银子,于是曾国藩马上叫人拔三百两银子,那个人拿着三百两银子从此不见人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所以曾国藩每次想到这件事情就讲:像曾公这种人,我们看到您连骗都不敢骗,连动骗的念头都不敢。实际是嘲笑自己。不管谁再会看人,也有上当的一天。

 

我觉得很多人总在真假上面挣扎一辈子,是完全没有用的。你读了《道德经》,就要改变,看它合不合自然规律。不管真的假的,合不合理最重要。合理我就拿来用,不合理即使是真的我也不要,真的让我去发财我也不要。那是最省事、最安全、最可靠的。


“损之又损”,就是把学来的东西筛选,合乎天道的我保留下来,不求多,要的是管用,变成习惯最要紧。无为而无不为,你真正懂得无为的人,你就可以无不为。

 

无不为就是孔子所讲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到最后也是无不为。他什么都可以做,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顾虑,为什么,因为他从来不会犯错的。


一个人从来不会犯错,你还顾虑什么呢?你好要三思而后行。你还要查法典,你还要去看规定合不合理,没有那个必要了。从心所欲,自由自在,行以道而很自然,那就叫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讲完这番道理以后,就归结出做君王的人该怎么做:取天下常以无事。你得天下就要好像没有在做什么一样。我们后来把它传承成非常有意思的两句话,叫作大位天定,不以智取。


历代的皇帝该谁当就是谁当,你想尽办法想当,最后还是当不上。因为大位就是“取天下常以无事”。刘邦跟项羽,当然项羽有把握,人家看起来就是英雄气概,手下人才很多,谁看得上刘邦?但最后是刘邦得了天下,而不是项羽。


朱元璋做梦也没有梦到他会当皇帝,可是他就当了。如果有事,那就叫及其有事;如果你专门制造事端来干预百姓,弄得大家不安,就不足以取天下。那你就算了,你赢得不了民心,就算你得到了,也是保不住的。


举个武则天的例子。武则天刚开始出道的时候,大家就看出来这个小女子将来不简单,但是谁也不敢跟唐太宗讲说你用错人了,那个女孩子将来非常麻烦。


大家都不敢讲,所以就假借夜观天象,跟唐太宗说将来夺掉你江山的就是一个姓武的人。于是唐太宗就把外面姓武的人全部杀掉了,然后就问还有没有姓武的?旁边说还有个就是武则天。


唐太宗说她算了,她能做什么?但她就是大位天定,用今天的话叫作锁码。老天保护她,把她锁码,你怎么想都不会想到她,她就出来了。如果唐太宗当时杀掉她,那后边就没事了,但是那就不是“取天下常以无事”。


好好去想一想,真命天子取天下常以无事,不是真命天子取天下常以有事,最后谁得天下大家心里已经非常清楚了。


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因定

    传统美德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因定: 亲爱的易友,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连绵久远。感恩您的点赞和评论,弘扬中华美德,传承中华文化是我们的使命,心怀感恩,砥砺前行!祝您福满乾坤,元亨利贞!

  • 陳奾

    道德经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 不足以取天下

    曾仕强学堂 回复 @陳奾:

  • 袖袖_0z

    以前完全不理解,听了曾老师的讲解,就像点明心性一样豁然开朗,曾老师像一位得道高人,把道德经讲的如此通俗易懂,谢谢老师!

  • 上海黄浦小静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他是在提醒我们,当你求知识的时候,当然是越多越好,增加你的见闻,使你懂得更多的东西。可是这个时候你就要提醒自己:我除了为学以外还要为道。

  • 1306051dcxn

    道德无分,故为道德......天地万物之自然......先天之心,初心,真心,正心......无心不是无心,就是没有分别的心......但是后面这一句更重要,随便做什么都在道上,都对......就像天地一样,就叫无心.......故而无为而无所不为,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一二三......南无阿弥陀佛

  • 无无明啊

    知识是不是越多越好

    曾仕强学堂 回复 @无无明啊: 耐心听,慢慢悟,会有所收获的,加油!

  • 九州郎

    非常有用

    曾仕强学堂 回复 @九州郎: 感恩留言,感恩相遇,谢谢关注和点赞,请多多分享。

  • 仙女宝宝吖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 1881206tesw

    最后的“大位天定”理解不了,难道不是刘邦、朱元璋、武则天都更厉害,有手腕吗?靠争取的?怎么是天定呢?

    1857298bllv 回复 @1881206tesw: 中国文化其实没有矛盾,只是我们往往用二分法去解释,是我们理解错了,而不是古人说错了

  • 霞光_0y

    老师为什么好人不长寿?难道另一个世界是美好的吗?

    曾仕强学堂 回复 @霞光_0y: 亲爱的易友,关于这个问题,曾仕强教授有过专门的讲解,您可以在听老师的内容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