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特辑】文艺真吃货梁实秋,带你品鉴民国美食

【春节特辑】文艺真吃货梁实秋,带你品鉴民国美食

00:00
12:37

祝各位听友新春快乐!

来年将为大家奉献更为精彩的课程内容!


本集金句 



本集文稿

1

各位喜马拉雅的听友,大家好。我是复旦大学的段怀清。


本讲录播的时候,恰逢农历己亥年春节。春节是华人社会的传统节日。在家人团聚、走亲访友之外,春节留给下一年的记忆,大概就是美食了吧。而与平常在餐馆里品尝到的美食所不同的是,春节的美食,总是与爸爸妈妈、与家人、与家乡等紧紧地关联在一起。而舌尖上的春节美食记忆,亦曾经伴随过大多数人的成长,并成为他们在异地他乡长久挥之不去的一缕乡愁。


下面来和各位听友一起谈谈梁实秋的《雅舍谈吃》。


很多年前,读梁实秋的一篇回忆胡适的文章。文中描写胡适的一次请客。请客地点是在北京或者上海的一家徽菜餐馆。大家都知道胡适是安徽绩溪人,也就是所谓徽州人。一行人刚进餐馆,门里的掌柜就注意到了,朝着厨房里吆喝一声:绩溪老倌,多加油啊!意思就是嘱咐厨师,来客是绩溪老主顾,菜里面要多放油。


这篇文章里的其他内容大多记不起来了,但这一细节却一直没忘。它让我记住的,并不是梁实秋的会吃,也不是梁实秋会写吃,而是梁实秋会从吃,来观察并描写人与吃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还有人与时间以及记忆的关系。在梁实秋的笔下,吃既是吃,又不仅止于吃。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梁实秋是一个以《雅舍谈吃》而出名者,当然梁实秋在这个谈吃、写吃的作家身份之外,还是一个著名的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和学者。换言之,梁实秋并不是因为“好吃”才出名,或者说并不仅仅是因为“好吃”而知名。


其实梁实秋的“好吃”,也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好吃。如果各位听友读过《雅舍谈吃》,就会发现其中所写到的“吃食”,并非是什么常人所不能见、所不能食的珍馐美味,不过是些寻常百姓亦常见之且常食之的普通之物而已。譬如南方人爱吃的汤包、白肉、鱼丸,以及北方人南方人都喜欢吃的腊肉,以及醋溜鱼、炸活鱼、海参、烤鸭、烤羊肉,甚至于八宝饭、饺子、火腿、烧饼油条等等。就连狮子头这样曾经的淮扬菜中的一道美食,现在也是街头巷尾的小摊铺子里可见到的寻常之物了。


2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将《雅舍谈吃》读过一两遍,会发现其中所谈到的绝大部分食物,今天的读者不仅吃过,有的甚至已经是我们日常餐桌上的常见。也因此,无论是《雅舍谈吃》,还是梁实秋的谈吃,之所以令人留念不矣,并非仅仅是其所吃、所谈、所写之对象,而是他写这些食物的方式,也就是那些文字语言,成为我们今天的读者,与他所写的那些食物之间,一道道闪闪发光的情感桥梁。有时候在品尝过了他所谈、所写的那些食物之后,依然会对那些文字语言留恋不已,也就是说,在食物与写食物之间,也许更让读者们留恋的,不一定是食物本身,而是吃食物、谈食物以及写食物之时作家的那种经验状态、情感状态、审美状态以及人生状态。


譬如《核桃酪》一篇。这篇文章所记,表面上看是核桃酪这道相当普通的甜汤,但实际上是写日常生活中的家庭亲情:


有一年,先君带我们一家人到玉华台午饭。满满的一桌,祖孙三代。所有的拿手菜都吃过了,最后是一大钵核桃酪,色香味俱佳,大家叫绝。先慈说:“好是好,但是一天要卖出多少钵,需大量生产,所以只能做到这个样子。改天我在家里试用小锅制作,给你们尝尝。”我们听了大为雀跃,回到家里就天天昵着她做。


其实,这里的核桃酪,实际上成了写作者与父母亲、与家人亲情及早年生活记忆之间的一道情感“中介”,并由此而显得弥足珍贵,难以忘怀。


再譬如《狮子头》一篇。这是《雅舍谈吃》中并不多见的一篇对食物制作过程详细描写的文章,读之令人垂涎。不过,文章结尾处一段,将其立意一转而为友情,里面有这样一段文字:


狮子头是雅舍食谱中重要的一色。最能欣赏的是当年在北碚的编译馆同仁萧毅武先生,他初学英语,称之为“莱阳海带”(lion head),见之辄眉飞色舞。化成客死异乡,墓木早拱矣,思之怃然!


因为这道让作者几乎终身难忘的美食,是梁实秋的同学、扬州人王化成教会他做的,所以文章结尾处看似轻描淡写的一笔,“化成客死异乡,墓木早拱矣,思之怃然”,其实情感深沉。表面上看在写食物,其实是在写友情!


再譬如《烧羊肉》一篇。全文都在讲当年北平夏季普通市民皆可买而食之的烧羊肉,不过文章结尾处亦一转:


有一天和一位旗籍朋友聊天,谈起烧羊肉,惹得他眉飞色舞,涎流三尺。他说,此地既有羊肉,虽说品质甚差,然而何妨一试?他说做就做,不数日,喊我去尝。果然有七八分相似,慰情聊胜于无,相与抚掌大笑。


文中“慰情聊胜于无”一句,其实已道出此文内涵,它所描写的是烧羊肉,它所表达的,却是对于故乡味道的思念。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章之中弥漫着的,似乎是游子淡淡的乡愁。


3

说到吃,大家通常都会去关心吃的食物,而不大会去留意餐桌上的礼仪。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这里所谓的“礼仪”与“雅”,就包含了饭桌上的“礼仪”与“雅”。而吃又能吃出怎样的“礼仪”与“雅”呢?其实梁实秋还有一篇文章谈饭桌礼仪的文章,专门谈“吃相”。


《吃相》一文,在掉了一大圈梁实秋式的书袋之后,得出一个与饭桌上的礼仪有关的看法,那就是“餐桌的礼仪要重视,不要太重视”。这一观点看似矛盾,其实包含着中国式的生活辨正思想。文章中举了两个例子。一是一车夫在北京一家小饭馆里吃饼和炖肉,另一是青岛一工地上的石匠们争吃韭菜饺子和大葱。这两个与吃有关的场景之所以让梁实秋难忘,大概与他从中得出的这样一种生活感悟有关:


他们都是自食其力的人,心里坦荡荡的,饥来吃饭,取其充腹,管什么吃相。


《雅舍谈吃》中不少文章,其实并没有详细地描写这些食物的制作细节,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到它们的一些特点,因此它并不是一部食谱。而且这些特点更多也并非食物的纯物理状态,而是与写作者的经验记忆相关。倘若有读者想循着《雅舍谈吃》中所写的那些文字,来追溯制作其中所写的每一道食物,即便是能够复原制作每一道食物,吃过之后也未必能复原《雅舍谈吃》文字中的那些情感感觉。因为那些情感感觉,甚至那些文字,都是无法复制的。


不妨来引述梁实秋在《媛姗食谱》“序”中的一段文字,来看看直到晚年,梁实秋对于人与食物之关系的体验认识:


人吃,是为了活着;人活着,不是为了吃。所以孟子说:“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专恣口腹之欲,因小而失大,所以被人轻视。但是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这个“小”不是绝对不可以谈的。只是不要仅仅成为“饮食之人”就好。

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聊为快意,过屠门而大嚼。



这段文字,我尤为欣赏者为最后一句话——“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聊为快意,过屠门而大嚼”——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找到进入到《雅舍谈吃》这部饮食小品阅读理解的一个入口。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深奥的哲学的、人生的大道理隐藏其中,不过是日常的饭桌上、饮食中观察、体会人生与生活的一种方式、一种状态,以及一种境界而已。


4

而《雅舍谈吃》如果说一定有所深意和寄托,那也一定是既在“吃”内,又在“吃”外吧。能够体验到“吃”之内者多,而能够觉悟到“吃”之外者,大概就不一定那么多了。


有人读《雅舍谈吃》,读出来的是“故乡的味道,是真味”;也有人觉得这是一部雅致的吃货指南;还有人觉得《雅舍谈吃》就是“忆美食,忆往昔,一道菜,一段情”。这些读法和说法都有道理,也都算得上是对《雅舍谈吃》的“正解”。


或许这一讲上线播放的时候,恰逢农历己亥年春节。多少返乡游子在与家人乡邻欢聚的同时,定然会有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的时刻。


无论是“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情热闹,还是“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清淡寂寞,其实都能够让我们在饮食与口福之外或之余,体验到人生及现实不同的处境,亦由此而生成一些新的感悟甚至于觉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20837aabq

    人吃,是为了活着;人活着,不是为了吃。这句话特别好

    莫秋凉 回复 @学员宫崎骏: 徽州从建立开始,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在胡适的年代,绩溪属于徽州府,在一府六县之列。而今,徽州只是黄山市的一个辖区,而绩溪,也因行政规划到了宣城市。这个所谓的用途,还是想对不太了解这段历史的读者,有更多的了解。

  • 散翎

    食物就是一种乡愁,无论走多远,心和胃也总是连着故乡。而乡愁说到底就是一种记忆,而记忆就是人所为人的独特之处。

  • 记起回家的路

    心里坦荡荡的,饥来吃饭,取其充腹,管什么吃相。

    听友445021299 回复 @记起回家的路: 士多啊

  • 谢小虫_

    动不动的小彩蛋也可爱了吧!还要时不时往前翻翻。喜欢各位老师

  • 小曼羊羊

    很感动。人生不是只有眼前的工作和各种社会压力,人生可以有很多种形状,也可以有更多丰富的细节,例如单纯的吃已经带给我们丰富的情感经验了,只在于你是否愿意细细品味

    咖啡w1 回复 @小曼羊羊: 会员再收费,谁知道还有没有收费里面再付费的呢?

  • 张豪2005

    食物就是一种乡愁,无论走多远,心和胃也总是连着故乡。

  • HeySteven_1m

    主播清下嗓子吧 聊吃的文学话题

  • 听友287090650

  • 松寒公子

    一道菜一段情。

  • 1866085ynul

    背景音乐多余,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