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唐代 鎏金双蜂团花纹银香囊:一个香囊解开杨贵妃之谜!

010唐代 鎏金双蜂团花纹银香囊:一个香囊解开杨贵妃之谜!

00:00
14:33


国宝100,件件精彩!

010唐代 鎏金双蜂团花纹银香囊

开篇

今儿说的这个物件跟大名鼎鼎的法门寺有关。法门寺历史悠久,始建于东汉桓灵年间,距今1900多年。法门寺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什么叫始祖呢?就是第一个。


关于“塔”

塔是一种高耸的佛教建筑,它起源于印度,分塔基、塔身、塔尖几部分。塔引入中国后,得到了改造和创新,形制多样。塔古老的式样有覆钵式。钵,就是和尚化缘用的碗,很圆润。将钵扣过来就是覆钵式:像北京的白塔寺的白塔、北海的白塔、五台山的白塔、西藏布达拉宫都有典型的覆钵式白塔。

(北京白塔寺的白塔)


再有一种就是重檐式,有两层就算重檐了,比如故宫太和殿,这都是重檐式,一层一层的,山西应县的木塔、西安的大雁塔、苏州的虎丘塔、北京的玲珑塔都是重檐式。

(西安大雁塔)


你要注意层数,重檐式宝塔的层数一般都是单数,5、7、9、11、13不等。所以北京的玲珑塔有这样一句歌谣,叫“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我们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是什么呢?浮屠就是塔,七级浮屠就是七重檐佛塔。这塔是干嘛用的?塔是佛教建筑中最重要的一种,是安放佛祖、高僧舍利的地方,是供信徒瞻仰的所在。再者塔非常高,给人一种视觉向上的冲击,所以现在凡是有塔的地方都是名胜古迹。


法门寺的简介

法门寺正是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叫阿育王寺,在唐高祖李渊时候改名法门寺。法门是一个佛教用语,指修行的人入道的门径,不二法门就是指独一无二的方法和门径。你去看法门寺的历史,就会发现唐朝是它最鼎盛的时代。这与它安放有佛祖释迦牟尼真身佛指舍利密不可分。

(法门寺)


法门寺的历史和发展

公元631年,岐州刺史张德亮来到法门寺拜佛。看着因隋唐改朝换代、连年战火而破败不堪的法门寺,他立刻上书太宗李世民请求重修,他说:佛祖舍利三十年一开,开则岁谷捻而兵戈息。李世民立马就同意了,特批调用了修建皇宫的木料,修缮了法门寺塔,由原来的覆钵式改为了木塔,并下诏开启塔基开示舍利。至此,法门寺的地位大升,达到了国寺的地位,而佛指舍利的迎奉也升了规格。从高宗、武则天、肃宗、德宗、宪宗到懿宗,先后六次迎奉佛骨至皇宫内廷供养。迎奉佛骨,耗资巨大呀,费时颇长,在有识之士看来,这都是劳民伤财之举。所以在宪宗迎奉佛骨舍利的时候,发生了韩愈谏佛事件。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当宪宗声势浩大迎佛骨之时,全国掀起了狂热的礼佛风潮。王公士庶,奔走施舍;百姓则废业破产、烧顶灼臂以求供养。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上表加以劝阻,反对佞佛。佞佛的意思就是过度地讨好、过度地迷信佛教。他认为,佛教是外来的宗教,不懂中原的君臣之义、父子之情。何况,佛祖逝世已久,舍利乃枯朽之骨,不但不应该迎奉入宫,而应该毁灭。最后韩愈极为诚恳地起誓:如果佛祖有灵,施加惩戒,自己愿意一力承担。这文人哪,有时候就是一根筋。韩愈因此差点儿丢了性命,后来被贬至潮州。路途上他写了千古名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一年韩愈51岁,他只活了56岁。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出自他的《师说》。


宪宗之后,唐朝迎来了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迎奉佛骨活动,唐懿宗李漼主持。自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年)懿宗就为迎奉活动大作准备。先是敕造供奉真身菩萨,又令文思院造双轮十二环迎真身银金花锡杖以及其他供奉物。其中有用金银宝物制成的宝帐香舁,有用孔雀毛装饰的宝刹。宝刹小者高一丈,大者高两丈。抬一宝刹需要轿夫数百人。咸通十四年(873年)三月,懿宗组建了由朝廷大臣和御封高僧组成的高规格迎佛真身班子,前去迎奉佛骨。这次迎佛盛况空前,长安倾城出动。从开远门到法门寺300里啊,一路上车马相随,人流不断。四月初八——这一天是佛诞日,佛骨迎至京师,懿宗亲往礼佛,顶礼膜拜,在皇宫内道场,设金花帐、温情床、龙鳞席、凤毛褥,把佛骨视为国宝。佛骨在皇宫供养三日后送到安国寺、崇化寺,供百姓瞻仰。三个月后,懿宗就驾崩了。僖宗李儇即位后,下诏归佛骨于法门寺,一路上的仪式就大为简单了。僖宗将舍利送回法门寺后,隆重地封闭了地宫。三十多年后,唐朝就终结了。


解答千年谜团的银香囊

今咱们讲的国宝——鎏金双蜂团花纹银香囊,就是僖宗关闭地宫时放进去的,现收藏于法门寺博物馆。自唐僖宗874年关闭地宫之后,历经五代、辽、宋、金、元、明、清,乃至民国,地宫再未被打开。1981年,法门寺塔因大雨倒塌,6年之后,19874月准备重修时清理地基,地宫被意外地发现,此时时间已过去了1113年。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东西太多了:有金银器、玻璃器、秘色瓷器、石质器、铁质器、漆木以及杂器、珠玉宝石等等不胜枚举,还有大批的纺织品。


这么多的东西为什么我们要单拎出香囊来说呢?因为这香囊解答了一个千古谜团。公元756年,马嵬坡之变,杨贵妃被勒死,就地掩埋。唐明皇一路向西南到达四川成都,次年才启程回长安,回来后对杨贵妃更加思念,茶饭无味,遂命令高力士一定要把杨贵妃的遗体找到。高力士到马嵬坡费了很大劲才找到了杨贵妃的遗体,他回来时对唐明皇小心翼翼地说,“肌肤已坏,唯香囊犹在”。过去我们不理解,香囊就是个丝织物,尸体都腐烂了,这香囊怎么会不坏呢?直到法门寺地宫打开,我们才知道唐代皇家香囊很可能就是金银制成的。


这件鎏金双蜂团花纹银香囊为镂空球体,上下两个半球,均饰有双蜂团花纹,它以合页和铰链相连,这合页就跟我们今天门窗上的合页没什么两样,香囊开合由一个钩状的开关控制。下半球内,有两个同心圆组成的持平环,与香盂铆接。香盂就是放香的杯子。球上有链,链下有装饰物。这种香囊是我们古代工匠的一个发明,它利用了重心和平衡的原理,使得焚香时,无论你怎么转动,香盂始终呈水平状态,热香不溢出。在唐代贵族的生活中,这种香囊非常时髦,就连宫内的嫔妃贵妇也会使用。她们不仅随身携带香囊,还会放在被褥之中,挂在屋里的帷帐之上。

(银香囊结构图)


法门寺发现的这个银香囊是最大的一个,直径12.8厘米,重达547克,超过一斤。香囊是随时要移动的,在移动中,香盂必须保证水平状态,这和近代使用在航海、航空、航天的陀螺仪表的原理十分相同。我早年在航天部工作过,做的就是陀螺仪表。我们导弹命中目标的准确性和卫星的回收,都需要陀螺仪表。它是三组陀螺仪表,有垂直陀螺仪,有水平陀螺仪,有积分陀螺仪。这件香囊非常漂亮,除去纹饰之外,它还采用了鎏金工艺。鎏金在汉代就非常成熟了,使银、铜等金属闪着金子般的光泽。香囊是干什么用的?当然是熏香。古人熏香有两种,一种冷香,直接闻;一种热香,热香就需要点燃。这种香囊装的就是热香。香囊不仅可以熏香,还可以作为定情信物。因为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用它表达情意。杨贵妃的香囊显然是生前唐明皇送给她的。唐诗人张祜为此写过诗: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旧香。谁为君王重解得,一生遗恨系心肠。这首诗说的就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这段爱情。唐明皇从高力士手中接过杨贵妃的香囊后,睹物思人,百感交集,潸然泪下。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国宝情未了,下集听分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何寅寅Michelle

    这件鎏金双蜂团花纹银香囊为镂空球体,上下两个半球,均饰有双蜂团花纹,它以合页和铰链相连,这合页就跟我们今天门窗上的合页没什么两样,香囊开合由一个钩状的开关控制。下半球内,有两个同心圆组成的持平环,与香盂铆接。香盂就是放香的杯子。球上有链,链下有装饰物。这种香囊是我们古代工匠的一个发明,它利用了重心和平衡的原理,使得焚香时,无论你怎么转动,香盂始终呈水平状态,热香不溢出。在唐代贵族的生活中,这种香囊非常时髦,就连宫内的嫔妃贵妇也会使用。她们不仅随身携带香囊,还会放在被褥之中,挂在屋里的帷帐之上。

    美壮麻麻 回复 @1598717stkn: 人家特意说了这类香囊装热香,需要点燃…

  • 1891128skik

    精彩!赞叹!又搜了一些相关内容!香囊钣金成形,外部为一银球,通体镂刻缠枝葡萄、忍冬花纹,银球由上下两个半球组成,以铰链相连;另一侧有钩环,起控制香囊开合的作用,顶部有一银链,可供悬挂。香囊内部为一焚香金盂和内外两个平衡环,两环之间以及外环与银球、内环与金盂之间分别以活轴相连,轴与轴均互成直角交叉,无论香囊如何滚动,金盂都会因自身重力作用而保持水平,使香火不致外漏。香囊外层镂刻缠枝花纹,不仅具有极佳的装饰性,而且便于香烟飘散,集审美与实用为一体,不失为古代工艺美术之中的典范之作。 香囊结构精巧,运转如意,显示了极高的制作水平。它的构造原理与现代陀螺仪相同,是最早运用三自由度万向支架的实例。

    八姐夫 回复 @1891128skik: l>

  • 宁静_ea2

    马老师,太短了,能不能时间长点

    喜欢听故事的笨蛋 回复 @宁静_ea2: 突然开车

  • 峻浩大乖

    丝绸之路在唐代进入空前鼎盛时期,西方大量金银器纷纷输入,为唐代金银器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参照物。唐代工匠以极大的热情和惊人的创造力,创造出从器形至工艺等方面具有华夏民族风格的金银器。鎏金银香囊无疑就是唐代金银器进入成熟时期的代表作。

  • Mr老垚

    中国人爱的是政治,根本不爱文化,什么都可以丢,什么都可以破

  • 茶色沉香_qt

    去西安的时候,没来得及去法门寺,无缘见到马爷讲的这件鎏金双蜂团花纹银香囊,不过在陕历博见到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同样精美的纹饰,巧妙的结构,令人叹为观止。唐代的开放、兴盛、包容,让它成为后人非常神往的一个朝代,至于它那不可避免的盛极而衰,后期的动荡和孱弱,我们往往视而不见。我们愿意它定格在那一刻,从那些传奇的故事、精美的文物里,想象它的繁盛,记得它的荣光。

    土豆芽芽没有毒 回复 @b899ed8b339248838cba443e97e7dbc1: 都不是杨贵妃的,至今并未发现与杨妃确实有关的出土文物

  • 克冰讲文言

    陕历博的

  • 1384356xgfj

    祝马先生身体健康。您的身体越健康,听众就能听到越多的好节目。

  • 时光回忆_vi

    11🈷️27日国宝100打卡——鎏金双蜂团花纹银香囊。 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面不脱。关于金汞剂的记载,最初见于东汉炼丹家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而关于鎏金技术的记载,最早见于梁代。《本草纲目·水银条》引梁代陶弘景的话说:水银“能消化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是也。”这个记载比鎏金器物的出现晚了约八个世纪。从历代发掘的钟鼎器、兵器、车器、钱币与玺印等文物看,鎏金工艺始于春秋战国,到了汉代已能熟练的应用,在青铜器上先铸制或雕刻花纹,再交错鎏以金、银,成为当时铜器加工的特征。隋、唐时鎏金技艺精益求精,广泛应用于宫殿、寺庙、塔台及佛像等的装饰上。

  • 天国逆流

    打卡第二十二天:《国宝100》,件件精彩。今天是很开心的一天,因为又有新节目听了。本期的节目恰巧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内容。唐代陀螺仪,就是一个鎏金双蜂团花纹银香囊。香囊里面摆放的应该是合香。一年前入了个合香坑,自己就特别喜欢买各种合香,有的直接放在香囊里闻,有的则放在熏香炉上加热使之散发悠悠香味。 这个香囊做工精美,蕴含科学技术含量,体现了唐代工匠的智慧和手艺。这个香囊是在法门寺地宫中的,法门寺在中国古代寺院的地位如此崇高,更加衬托出此国宝的地位。另外,马爷最了解听众的口味,一个香囊牵扯出中国古代帝王的千古绝恋,贵妃虽肌肤已腐坏,而香囊仍在,睹物思人,唐明皇真是个长情的男子。马爷实乃性情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