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鼻史》- 人类为何需要挖鼻?

《挖鼻史》- 人类为何需要挖鼻?

00:00
19:39

你好,这里是喜马拉雅粤语频道,我是何浩鹏。


今天为你带来的一本书叫做《挖鼻史》。


在这里把这本书定义为“奇书”,是为了避免读者听到书名一瞬间,仅凭先入为主的判断,就把它视为一本低俗的恶趣味读物。说它是一本“奇书”,反而是实至名归。

 

我们相信,在你耐心听完对这本书的介绍后,不管是对挖鼻这件事的态度,还是对这本书的态度,应该都会比之前迈出一小步。而每个人的一小步,汇集起来就是文化的一大步。

 

说到这个书名呢,大家千万不要把它误会成一个动宾结构,因为书名中的这个shi字,不是那个容易唤醒人联想的不好物体,这个史,是历史的“史”。本书是要一本正经地探讨一下,人类挖鼻的历史。这么一解读,是不是高大上一些了呢?

 

对人类来说,挖鼻这件事,可以说是一项毫无秘密可言的隐私。听上去很矛盾,既然是隐私,就应该是很秘密的;既然大家都心知肚明,那也就无所谓隐私。可是人类就是这么矛盾,一方面每个人都在私下里大挖特挖,另一方面在公开场合又都避之不及。

 

同时,虽然在公开场合避之不及,但是在舆论话题里又属于易燃易爆品。也就是说,挖鼻的话题是一个潜在的兴奋点。于是乎,在这种矛盾又微妙的心理作用下,只要找到合适的调侃场合,与挖鼻有关的人和事,就很容易流行开来。


比如,在网络社交流行的这些年里,相信很多人都是追随着腾讯的脚步,一路从QQ用到了微信。腾讯发布的表情包大数据显示,那款抠鼻表情的使用率一直很高。


抠鼻这个表情可以说是功能强大:开心时可以用,郁闷时也可以用;得意时可以用,失落时也可以用;傲娇时可以用,谦虚时还可以用。总之据说这个表情是智慧的化身,善于运用此表情的亲,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既恶心了别人,又成全了自己。


当然现实中挖鼻的表情,也有很多经典,如花这个形象就是一例。据如花的扮演者李健仁所说,在《唐伯虎点秋香》里他一开始没打算要挖鼻的,不过因为他那个胡子拉碴的大块头形象,在转过头来的时候把周星驰吓得不轻,险些拍出恐怖片的效果,所以周星驰不得不给他设计了边转头边挖鼻的动作。没想到,瞬间化腐朽为神奇。


还有,2014年世界杯比赛期间,高大帅气,穿着品味极高的德国主教练勒夫,靠着和他的形象极不兼容的挖鼻行为,迅速成为那届世界杯的网红。90多分钟的比赛中间,勒夫挖鼻的动作十分频繁,镜头没有多么费力就捕捉到了许多的素材。世界杯比赛期间,正值大火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于是,天才的中国网友以勒夫为灵感,精心制作了“舌尖上的鼻屎”“舌尖上的德国”“舌尖上的世界杯”等段子,在网络世界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事实上,勒夫不顾形象地挖鼻,与德国人对待这种不雅行为的宽容有关,于是,挖鼻也就成为了德国人的一个标签,因不文明而易受攻击。因此,二战期间,美国在反希特勒的宣传品中,将德国人说成了“挖鼻鬼”。


不管是表情包,如花的形象,还是舌尖上的挖鼻教练,它们能够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都是因为挖鼻行为经过调侃处理后,混搭了许多其他的元素,从而不再赤裸裸地与“文明”一词针锋相对。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例如近几年网络流行语里用“屎”字代替“死”字,也有着相似的趣味。


好了,聊完网络时代这种弥漫的趣味,我们再进入这本《挖鼻史》的探讨,应该就不再显得那么突兀了。因为作者实在不是因为无聊透顶,然后来写这么一本“直面惨淡人生”的书。希望大家在听完对这本书的理解后,至少接受我们的一个观点,本书的写作是建立在一种趣味之上的。


在我们的逻辑里,想要证明一件事情合理,或者值得我们去做的时候,通常就要去追溯它的历史。先例是后来者理直气壮的理由,而倘若历史足够漫长,那么基本就无懈可击了。因此,本书的第一章从考证挖鼻的历史切入,可以说是严格遵循了人类认识问题的套路。


那么,人类挖鼻的历史究竟有多长呢?据作者考证,挖鼻是一项历史悠久且从未失传的休闲运动,它发源于古埃及文明,之后经过“手”耳相传,逐渐散布到现代世界的各个角落。在古埃及壁画中,留存有某男性用手指挖鼻孔的形象,这个珍贵的考古资料,一下子将人类挖鼻的历史推至公元前4075年,证明人类挖鼻的历史已经超过6000年了。1921年出土的埃及法老皮史大王的棺木中,发现了一方手帕,据作者推算,这个手帕应是做清洁之用。而以碳原子推算皮史大王鼻内鼻垢的时间,可知这位皮史大王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前。


以往我们学习和关注的历史,要么是宏大叙事,要么是野史杂谈。学习和关注历史的目的呢,也是立足当下,希望从历史中获得有益于我们今天生活的经验。因此,在这种功利化的视角审视下,挖鼻这种事即使被证明是“历史悠久”的,那也是不值得讲述的犄角旮旯,更何况在历史长河里,人们对它存有偏见,觉得它难登大雅之堂。所以,为了避免挖鼻沦为历史的浮云,就要想办法把它写进大历史。那么,作者是如何将他喜欢的挖鼻揉进历史的脉络里的呢?


作者认为,挖鼻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因为那些影响世界历史进程大人物、大事件,很多都与挖鼻这件事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首先,在欧洲漫长的战争史上,挖鼻对战争结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对挖鼻的管理也成为军队管理的主要内容。例如,在1066年那场决定英格兰命运的哈斯丁战役中,热爱挖鼻的哈洛德国王,因为鼻内一大块鼻垢而分心,被对手的弓箭射中,从而战败。


获胜的威廉国王,吸取战败方的教训,颁布《挖鼻禁令》。在普通民众中,严格禁止公开挖鼻,凡有违反者皆处以一斧毙命的极刑,绝不宽贷。在军队中,人们也发明了锁子甲手套,士兵带上这种手套,就彻底断绝了挖鼻的可能。而锁子甲手套的发明,被历史学家公认为军事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成了未来几个世纪法国军队战无不克的关键因素。


其次,挖鼻被视为一种天赋人权,而权利的争取则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主题之一。例如,《挖鼻禁令》一方面限制了大众的这项人权,另一方面,挖鼻成了国王的特权,结果,英国的王公贵族和国王之间,矛盾日益加深。双方在进行了长久的谈判之后,终于签订了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宪章》,这是限制王权,历史性的一步。而后,平民的权利意识觉醒,最终导致了英格兰内战的爆发,此后欧洲大陆的矛盾,始终围绕着人们日益增长的挖鼻需求,与政府限制人们挖鼻的禁令展开。


经过作者一番独到的解读之后,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部人类为争取挖鼻自由,而不懈斗争的解放史。挖鼻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便毋庸置疑。


毫无疑问,这种解读是极具颠覆性的,也是匪夷所思的,自然也就很难让人信服。但是在这里,我不打算用批判的态度,因为至少作者的态度还是一本正经的。那么,如何看待这种“戏说历史”呢?我们提醒你注意两点。

第一点,请再仔细看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和他的信息介绍。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美国作家,他的名字叫做Roland Flicket,这个名字翻译成罗兰·胡弹。“胡”是胡说的“胡”,“弹”是“胡乱弹唱”的“弹”。按照英语人名的翻译原则,把Roland译为罗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然而把Flicket译为“胡弹”就是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了。但请不要怀疑翻译者的智商和治学态度,因为这位翻译者的叫“庄若愚”。


本书在“绪论”和“谢辞”部分提供的有关作者的信息,比如作者所就职的加州圣鼻毛大学,比如国际挖宝竞赛协会等这样的字眼,当你看到时,也请不要去网络中检索它的真实性。


第二点,让我们跳出对挖鼻的历史讨论,站在一个更高的地方,反观我们所熟悉的那种历史叙事方式存在的问题。


我们已经习惯的历史是:挑出几个大人物,研究他们做过的几件大事,然后总结经验和意义。这样看历史,就好比小说家在创作小说,舍去了日常的琐碎,用浓缩的矛盾和编织的巧合,推动故事的开始、发展和结束。与主线相关的时间,被人物的喜怒哀乐填充,进行得十分缓慢;而除此之外的时间,就算数年之久也只有一句旁白:某某年之后。当我们已经熟悉这种一贯的经验后,不妨试着怀疑一下,那些被一笔带过的东西真的就不重要吗?


事实上,从19世纪末开始,一种有别于传统史学的“新史学”就出现了。新史学在它一百多年的发展演进中,不断地突破着传统史学在研究领域、对象、方法和视角等各个方面的局限,其中尤以社会史的成就最为突出。社会史将研究对象调转,注重从普通大众中发觉历史演进的轨迹,所以围绕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也都具有了历史研究的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挖鼻的历史也是未尝不可的。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研究对象应该是中性的。研究者通常会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带着问题意识,开始他的研究,而一个具体的研究对象,有时可能只是一个切入。那么,我们也就不必拿挖鼻这件事的是非和作者纠缠。


讲完挖鼻的历史之后,就进入本书的第二个部分,对挖鼻进行专业探讨和系统性总结。在这一部分的内容里,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完整又严密的挖鼻步骤、方法和技巧,向我们展示了有关挖鼻的各种挖、掏、弹、抛的趣闻和诀窍。并对挖鼻行为进行了答疑解惑,以及从职业、星座等角度对不同人群的挖鼻行为进行分类研究。我们从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挖鼻这件事的态度,显然已经超越了支持和肯定的范畴,进入了享受的境界,或者可以用“热爱”形容了。


现代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的鼻腔中有各种各样的感受器,当手指按摩鼻内粘膜时,就会产生刺激大脑的作用。大脑在受刺激的状态下所产生的兴奋感,是挖鼻行为普遍并且历史悠久的生理基础。如果你和作者一样,对这种生理兴奋感持一种肯定进而享受的态度,那么一定对这一部分的内容持赞赏的态度;而如果你仍然觉得这样赤裸裸地谈论挖鼻,是一件不雅观的事情,那么这一部分对你来说简直就是不忍直视。


在这里,我想我们就不要试图用“挖鼻不卫生”这种道理,来纠正作者了。


首先,我们知道,在对待人们许多日常习惯上,科学解释都是苍白的。好比科学证明,你的脚比你的手更干净,可是你拿脚碰了别人一下,别人肯定还是会不爽的;而你用比脚上细菌多很多的手碰了别人,则没有任何问题。


其次,作者觉得,挖鼻这件事的重点,在于享受挖鼻之乐,正如他所说,挖鼻之乐胜于鱼水之欢。所以,当你和作者一样,懂得挑选适合自己鼻腔的手指,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例如盲鼠钻洞式、上上下下式等等,挖出一块形状完美的宝贝,然后弹出一弯优美的抛物线的话,自然也就会对挖鼻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卫生这种问题不屑一顾了。


这一部分内容的亮点,是对十二星座各自的挖鼻习惯进行了分析。各位研究星座的达人,不妨仔细阅读一下这一章的内容,评价一下作者对十二星座性格的把握是否精准。按照惯例,在每个星座的最后,作者都举出了这个星座的知名代表人物,比如白羊座的俾斯麦和希特勒,金牛座的马克思,巨蟹座的凯撒大帝,处女座的大文豪托尔斯泰,等等。我们不妨想象一下,这些在我们印象中一贯高大上的大人物挖鼻时都是怎样一个画面,也不枉费作者拉大人物下水的心思。

 

最后,我们还要来看看,挖鼻这个事情,是怎样升华为艺术的。


与挖鼻有关的第一种艺术形式,是绘画,有了今天的PS技术,蒙克的《呐喊》、梵高的《自画像》、罗特列克的《大使节酒馆》和毕加索的作品,都可以跑偏到了挖鼻上。而这种升华,你早在封面上就看到了,那就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迷之挖鼻》。


与挖鼻有关的第二种艺术形式,是诗词歌赋,作者认为古今中外歌颂挖鼻之乐的作品,多到不胜枚举。限于篇幅,作者只展示了他个人创作的一首流行歌曲,歌名一目了然,就叫做《挖鼻进行曲》,并贴心地配上了五线谱,如果你识得此谱,大可弹奏出来。

 

可以说,书读到此,我们对本书的基调有更深的感知。其实,不管是第一部分,把挖鼻揉进大历史的叙事,还是这里用挖鼻改造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严肃恶搞的趣味。


这与20世纪中叶开始流行的波普艺术,有着十分相似的味道。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流行的背后,都是靠社会思潮的推动。波普艺术的流行,凭借的就是反传统的思潮。


传统的艺术与传统的历史一样,都只注重宏大主题的发掘,张口从来都是“人类”和“公众”,大大忽略了私人的体验。


比如蒙克的绘画作品《呐喊》,表现的就是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面对无垠宇宙时的恐惧之情。就连梵高的《自画像》,也更多地表现着时代的因素。


而一个普通人真切的喜怒哀乐,则被认为是不值得成为艺术创作主题的。作者用一种面向大众的态度,甚至恶俗的表现手法,来反对这种传统的艺术。这与历史研究中挖掘研究对象的八卦一样,看上去荒唐,想想却也犀利。


其实,历史也好,艺术也罢,都源于人的认识。我们都有两个面向,每个人既要在社会中得体,又需要为自己提供舒适的生活。因此,我们并不是主张要对挖鼻这件事大加歌颂,而是想让你明白,我们兢兢业业挖了几千年的鼻子,难道就不该被历史注意一下么!


好,《挖鼻史》这本书就为你解读到这。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