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3:王宏图|王子为什么一再拖延复仇

《哈姆莱特》3:王宏图|王子为什么一再拖延复仇

00:00
19:05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复旦大学的王宏图。今天我给你继续讲解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


上一次我讲了这一出丹麦王子复仇的血腥故事。你听了以后,了解了故事的基本脉络,就会发现故事本身并不复杂。可是每每一想,就总会觉得哈姆莱特身上有很多值得品味的东西。究竟哪里值得品味呢?


几百年来,在西方文学乃至整个世界文学中,哈姆莱特王子这一艺术形象极为丰富复杂,每个观众读者对他的理解各不相同,所以有句流行的俗话“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先提出个猜想。


可能每个人看到哈姆莱特,都会从他身上看到点自己的影子。你先别急着反驳,我们一起看看哈姆莱特究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从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这一形象诞生4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观众批评家,还有活跃在舞台上下的导演演员,用不同方式展示了他们心目中的哈姆莱特。有人关注他的性格特点,还有人剖析他的内心世界,对他复仇的方式更是众说纷纭。


几百年来,有关哈姆莱特这一形象的文字分析材料,可以堆满好多个书架书柜。这形成了艺术接受史上的一个奇观,人们将它称之为“说不尽的哈姆莱特”。


此时忍不住想问,哈姆莱特究竟有哪些特质,让人对他的这么欲罢不能呢?


可能每个人给出的答案并不一样。以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从剧情角度出发,哈姆莱特最值得玩味的就是,他的复仇行为拖拖拉拉。我前面讲过,他在父亲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费心和叔父周旋,迟迟没有跟对方撕破脸。


你也许要问,为什么他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复仇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它恰恰是《哈姆莱特》这部剧作的核心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理清了这个关键性的问题,便拿到了登堂入室的钥匙,得以触摸整部剧作的奥秘。在哈姆莱特的父亲突然死亡之后,王子便觉得父亲死得有点不明不白,异常蹊跷。在老哈姆莱特的鬼魂显灵、向他道出真相后,可以设想,如果换了别人,也许会立马横刀立剑,杀入宫去为父复仇了。但哈姆莱特没有,他自己说对此还存有几分疑问,怕是恶魔作祟。


尽管这样,哈姆莱特还是开始在众人面前装疯卖傻。你要问,如果他真以为鬼魂所说的话不可信,那又何必这么费心费力,在大庭广众之下演出这么一出自编自导自演的滑稽剧呢?所以可以推断,说幽灵所言可能是魔鬼所为,并不是他真实的想法,只是他推迟采取实际行动的又一个借口罢了。可能是因为害怕跟叔父撕破脸,也可能是怕面对残酷的现实。


而演戏班子将他叔父毒死他父亲的罪行惟妙惟肖地展示出来后,国王一时间手足无措,暴跳如雷。这时,哈姆莱特有了一个绝好的时机,来完成复仇大业。可是在看到叔父克劳狄斯跪伏在地作祈祷,哈姆莱特又给自己找理由不行动了。随着剧情的推展,好不容易他拔出剑来,却杀错了人,跟叔父撕破了脸,可他依然没有直面叔父采取行动,竟等着叔父将他逼入绝境。


直到全剧临近结尾,哈姆莱特由于偷换了叔父给英国国王的公文从而逃过一劫,回到丹麦,如果换了其他人一定是义愤填膺,以最快速的方式复仇。但这一次他又没有采取实际行动,直到最终比武。


那哈姆莱特为什么要拖延为父复仇呢?难道他是患有现代很多人都有的那种拖延症吗?这一问题数百年来很多作家批评家都对此做过别具一格的解释,德国大诗人歌德认为哈姆莱特性格软弱,意志力不强,难以承担为父复仇这一艰巨的使命。而哈姆莱特的那句台词强有力地佐证了歌德的观点,哈姆莱特自己说“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楣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19世纪英国诗人、批评家柯尔律治则认为哈姆莱特过分沉溺在思考中,丧失了行动的能力。纵观《哈姆莱特》全剧,我们可以发现,王子的台词是最多的,他内心思绪的台词在比重上甚至超过了他和别人的对话交流。


我们可以想象,你是不是经常会碰到两种人:


一类人长于行动,但拙于思考。他们反应敏捷,实际行动能力很强,有时一个念头冒上来,下一秒就会付诸实施;而另一类型的人正好相反,他们敏于思索,却不善于行动。他们在做事前常常会思考再三,纠结不已。这两类人各有长处和短处,前一类人办事麻利,但有时难免鲁莽,一时冲动而酿成大祸;后一类人深思熟悉,但久拖不见行动,常常会错失良机,我想哈姆莱特就是这样的人。


除了上面两种解释之外,19世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提出了另外一种解释,他认为哈姆莱特在父亲死后沉陷于浓厚的忧郁之中,不可自拔,最后发展成了厌世主义,暗地里以为世上的一切都没有价值缺乏意义。既然一切都没有意义,他自己复仇举动也无意义可言。各家有各家的说法,那我就说说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要深入了解哈姆莱特这一人物,还得从他的台词入手。当你翻开书的时候会发现,在《哈姆莱特》全剧中王子本人的独白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如果将这些台词悉数拿走,不仅观众对剧情的推进难以获得清晰的印象,而且全剧的魅力也会大打折扣。对一个技巧熟练的剧作家来说,写一部王子复仇的戏剧并不太难,但能够将哈姆莱特王子这一形象塑造得如此丰满,富有光彩,那就非莎士比亚莫属了。


这一形象的刻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那些抑扬顿挫、激情洋溢的长篇独白。应该承认,那些独白反映了哈姆莱特在复仇过程中种种纷繁复杂的情感思绪,他首次出场时的那番独白便将他忧郁的精神面貌展露无遗:


“啊,但愿这一个太坚实的肉体会融解、消散,化成一堆露水!或者那永生的真神未曾制定禁止自杀的律法!上帝啊!上帝啊!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


王子在父王死后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忧郁,在一些法国批评家看来,这是充斥了幻灭感和失落感的“北欧人的忧郁”,对于生活在欧洲中南部的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明媚阳光中的人们来说,非常难以理解。我估计你也很难理解这种忧郁,这种忧郁到底来自哪里呢?难道仅仅是哈姆莱特矫情、惺惺作态,摆出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想吸引人的眼球?别瞎猜了,我们还是一起去作品中找找吧。


你仔细品读一下作品,你就会发现这种忧郁源于理想和现实间的巨大反差。


受到当时风行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年轻的哈姆莱特对人类、对世界怀着美好的憧憬,他会说“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可是,对人类的美好认知的信仰,在父亲死后顿时间坍塌了。在哈姆莱特眼里周围的人是那样的丑恶:毒杀父亲的叔父克劳狄斯自然是利欲熏心的魔鬼,而他的母亲葛特露也禁不住情欲的诱惑,急不可耐地钻入了奸王的衾被,而即便是他深爱的奥菲利娅表面上像冰一样贞洁,但她的“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淫荡”,总有一天她也会步王后的后尘,向情欲屈服。


别人是这样,王子发现自己也不干净,他说“我的罪恶是那么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在这种厌世、虚无的心境中,原本正当性十足的复仇行为也失去了正义的光彩,哈姆莱特尽管无法正面否认他为父复仇的职责与使命,但潜意识中觉得在这污浊不堪的世界中,这样看似慷慨激昂的行为并没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没有太大的意义。


他尽管没有像叔父那样犯下弑君弑兄的罪行,但从本性上而言并无太大的差别,半斤八两,五十步笑百步罢了。这样的复仇还有多大的价值呢?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好像内心深处有一股力量在阻挡他采取果敢的行动,使他过于谨慎,思前想后,疑虑重重。


如果从更深一层考察,可以说,是哈姆莱特王子内心弥漫的厌世情绪动摇、消解了他复仇的冲动。如果不是最后在与雷欧提斯比剑中他身中毒剑,他或许还会将复仇一直拖延下去。而展示他内心厌世情绪最为饱满最为充分的莫过于广为人知的“生存还是毁灭”那段独白。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值得考虑的问题;是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你试想一下,正常的人都是爱生憎死,对死亡避之不及。而思考在生和死之间作一选择这样问题的人,他内心的厌世情绪已经压倒了生的本能。既然活着没有意义,在世上承担种种繁重的义务和责任,那会使像哈姆莱特王子这样的人了无生趣,不堪重负,那真还不如早早结果了自己的性命,离弃这纷乱的人世。


如果他思绪止于此,那倒也简单,只要将刀戳进自己那副臭皮囊,那也就一了百了,死得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如果哈姆莱特能这样果敢地实施自杀,那他就不是哈姆莱特了,他也就不会将复仇延宕再三了。想要自杀容易,不少人在不开心的时候大多会有这样的念头,但真正付诸实施的少之又少。因为人的本能是保全生命,这种本能虽然暂时会让自杀的渴望压倒,但转眼间它又倒过来制服了自杀的冲动。自杀需要勇气,也需要坚强的意志,而这些恰恰又是哈姆莱特所不具备的。


当哈姆莱特刚刚为死后能摆脱尘世繁劳而庆幸时,疑惑与恐惧又一次冒了头。你听听他是如何想的:


“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


正是这一对死亡的恐惧“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显而易见,哈姆莱特王子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人世间的道义要求他履行复仇的使命,但厌世情绪动摇着他意志力和杀死奸王的冲动。这使他产生了自杀的念头。然而对死后不可知世界的畏惧又让他继续流连于人世。用最简单的话说,想杀不敢杀,想死不敢死。


你现在了解哈姆莱特为什么要一再拖延为父复仇这一关键问题了吗?


用通俗一点的话说,他的性格可以用“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来概括,这是一句德国谚语。这种人物形象在许多作家笔下都出现过,如19世纪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罗亭》便描写了这类人。


罗亭是个思想激进、热爱自由的大学生,博览群书,言谈极富感染力。他到一户贵族庄园做家庭教师,和少女娜塔莉娅相恋。但娜塔莉娅的母亲坚决反对他们俩在一起,在她眼里,这不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婚事。一方是平民,另一方是贵族,这在社会地位上有着天大的差距。


但娜塔莉娅爱罗亭,她决定违抗母亲的意志,提出和罗亭私奔。但是,你看,套路出现了。在私奔前的关键时刻,一向善于耍嘴皮子的罗亭让人失望透顶,他竟然奉劝娜塔莉娅向母亲低头,赶快打消私奔的念头。


罗亭的回答伤透了娜塔莉娅的心,她从没想到激情澎湃的罗亭竟会如此软弱无能。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是19世纪上半叶俄罗斯知识分子中的一个典型,思想言语与实际行动能力间的巨大反差使他们无法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实你会发现,罗亭的性格特点在很多地方与几百年前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一脉相承。他们俩思想活跃敏锐,情感丰富,但一旦要将他们的想法在生活中付诸实施,便一下从巨人的高处坠落。他们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哈姆莱特一再拖延复仇,最终与仇敌同归于尽;而罗亭在顾虑重重中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一生飘泊不定,成为无法为当年俄罗斯社会容纳的多余人。


好,通过和屠格涅夫作品的对比,我们把《哈姆莱特》这一剧本中关键性情节,王子为什么一再拖延复仇给搞明白了。不过恰恰也因为搞明白了王子拖延复仇的原因,我们忍不住会想,这个人物挺讨厌的呀,那么个犹犹豫豫的人,如果出现在现实生活当中一定挺讨厌的。


可是为什么人们四百多年来,还对哈姆莱特津津乐道呢?我在下一期,为你解答这些问题, 今天就到这里,我是王宏图,我在喜马拉雅等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20181231

    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哈姆雷特是一个优柔寡断的王子而已,并不惹人喜欢,听了老师的讲解之后发现,原来哈姆雷特的纠结在更高的层面上,那就是:杀了叔叔又如何?杀了自己不还是跟他一样?不杀又如何告慰父亲?这种纠结与痛苦才是使得哈姆雷特能够不断的吸引读者的原因吧。就像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结局,他带回了大马林鱼的骨头,看似战胜了鲨鱼,但又没有,似乎是在说:赢了又如何?你不是很残忍吗?输了又如何?这其中包含着胜者无用论。

  • 胖队儿妈咪爱读书

    小时候看王子复仇记,就觉得王子很帅,可以最终复仇。后来大了,再看哈姆雷特,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书名叫哈姆雷特时,看到了王子的拖拖拉拉,犹豫不决,心中不免有些失望。今天,当我第三次听到老师口中的哈姆雷特和他的厌世情绪,好像又上升了一个高度。老师的梳理很清楚,期待下期

  • 杜尼诺

    听得出老师对这些经典作品的热爱,温柔又饱含深情,特别感谢老师

  • 一任斜阳伴客愁

    高三学生打卡继续:最先了解哈姆雷特的就是那句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死亡?按“马走日”的话:是这么着还是那么着。这句流传千古全球共知的名言其实正好反应了这位拖延症王子的形象。是的我们想完成一件事情却迟迟下不了手,非要到迫不得已时才匆忙完成,可以说我们的懒惰、恐惧会让事情错过最佳解决时间。莎翁在几个世纪前构架的人物是包含了人类共性的。假期结束前一夜奇迹的学生、文案到期前夙兴夜寐的白领……我们都是哈姆雷特,都是那个拖延王子。

  • 华好甜

    老师的声音温柔又情绪饱满,听者的享受。谢谢老师

  • Joanana_p0

    听王老师讲哈姆莱特,根本停不下来,太好听了!声音、语速、节奏的控制恰到好处,感觉特别顺耳。

  • 梅湛喻

    在读到王子复仇记的标题时,我便认为主人翁应该是一个英雄,最少是一个勇者。可是深入了解了哈姆雷特,我更发觉他只是一个胆小鬼,胆小到可悲。他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在父亲和母亲面前没有影响力,他的叔父也没把这个王位继承人放在眼里。他复仇的道路是孤独的,内心的独白也只有自己知道。到了故事的最后,想我复仇成功了,他最少救赎了自己的灵魂,但是结局并没有!他与自己的仇人同归于尽,自己的王族也因此灭亡。哈姆雷特的灵魂为此解脱了吗?没有,他还在无尽的怨怼的深渊里徘徊。这不能算是文学意义上的悲剧,而是一种空洞的毁灭。

    榛果糖 回复 @梅湛喻: 是个悲剧人物

  • 狼屁屁

    小时候看狮子王,长大了才知道这就是王子复仇记,才知道这是哈姆雷特,名著总是在你身边,是你自己的影子。

  • 国茜薇

    一类人长于行动,但拙于思考。他们反应敏捷,实际行动能力很强,有时一个念头冒上来,下一秒就会付诸实施;而另一类型的人正好相反,他们敏于思索,却不善于行动。他们在做事前常常会思考再三,纠结不已。这两类人各有长处和短处,前一类人办事麻利,但有时难免鲁莽,一时冲动而酿成大祸;后一类人深思熟悉,但久拖不见行动,常常会错失良机,我想哈姆莱特就是这样的人。

  • 卿芸菲

    讲的真好,为老师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