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六节藏象论】日月运行的度数——阴历和阳历

042.【六节藏象论】日月运行的度数——阴历和阳历

00:00
19:05


大家好!我是张其成。上一篇《灵兰秘典论》告诉我们: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国家,心是国王,其他脏腑就是一个个大臣。如果把身体放在一个更广大的空间,那么人的整个身体、人身体的各个脏器和天地日月运行又有什么秘密呢?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素问》的第九篇《六节藏象论》。这个题目中的“藏象”两个字非常重要,这里的“藏”是“收藏”的“藏”,藏象就是“内藏外象”。内藏就是藏在身体里面的东西,包括脏腑、气血、津液、精神、经络等等。


现在很多书上写成“六节脏象论”其实是不对的。身体内藏的脏腑经络和外面的天地万物现象合在一起,叫“藏象”。这是《黄帝内经》认识人体生命的最重要的方法,也叫“取象比类”或者“取类比象”的方法。现代也有人把它称为“黑箱”的方法。身体好比一个黑色的箱子,通过观测这个箱子输入和输出的信息,来探索这个黑箱的内部构造和机理。这种方法注重整体和功能。


“藏象”就是用外面的“象”来观测身体这个黑箱的秘密。外面最大的“象”就是天象、天文。那么《黄帝内经》是怎样用天象、天文之象来推测人体内在秘密的呢?


我们先来看这一篇的开头,黄帝就提了这样的问题:


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生化之用也。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黄帝问道:“我听说天是按照「六六之节」而构成一年,人是按照「九九制会」而构成身体,一年有三百六十五日,所以人体也有三百六十五个穴位,人体与天地相应的说法由来已久,但我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


岐伯回答说:“你的提问很高明啊,就请让我讲一讲这个问题。所谓六六之节和九九制会,是用来确定天体运行的尺度和万物气化的度数的。”


“六六”和“九九”这两个数字很有意思,如果大家听过我讲的《易经》,马上就会联想到乾卦和坤卦,乾卦的爻数就是九,坤卦的爻数就是六。但这里说天的数字是六六,地的数字是九九,是从天地阴阳交合的泰卦来说的,就是六六阴气在天上,九九阳气在地下,那么阴气必定要下降,阳气必定要上升,于是阴和阳就互相交通了、交合了,阴阳发生作用,万物就和谐,这样就通泰了。


“六六之节”的“节”,是古代纪年单位。六节,即一年六个甲子。六六就是6乘以60,等于360,正好是一年360天,这是从整数来说的。“六六之节”是说六个甲子为一年。


六十甲子,大家都熟悉了吧?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完整地配一轮下来刚好是六十。甲为天干之首,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所以叫十天干;子为地支之首,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所以叫十二地支。


古代以干支纪年,干支相配一轮为一甲子就是六十日,即为一节,六个甲子为一年,共三百六十日为六六之节,当然准确的说是365.2422天,这是古人早就发现了,不是现代人发现的,玛雅人就发现了,他们已经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了,这多了不得!


考古发现玛雅历法和中国历法即为相似,我们中国人早就发现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这也很厉害,古人早就发现了。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顾炎武就说过:“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我们应该感到惭愧,我们现在有几个人知道天文的?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古代有没有阳历?没有?错了!中国古代有阳历!什么叫阴历?什么叫阳历?阴就是太阴,就是月亮,月相变化一个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


阳就是太阳,阳历就是根据太阳的运动周期确定的历法。我们站在地球上的人早期觉得太阳每天都是从东方升起,又在西方落下,从而认为是太阳绕地球运动,后来才发现这是不对的,应该是地球绕着太阳转,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这毕竟是后来的事。我们还是回到先秦时代,回答《黄帝内经》的时代,当时人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一个周期就是一天;看到太阳沿着天球上的轨迹——黄道运行一个周期就是一年,其实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


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现在我们大家都以为西方人采用阳历,我国古代用的是阴历,其实这是一个大大的错误。中国古代是有阳历的,我们的历法是既有阳历又有阴历,叫阴阳合历。我们的阳历当然不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的,而是用天干地支、用二十四节气表示的。大家知道吗?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在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了。


讲到这里我不禁要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大家发现没有西方用的是阳历,阿拉伯民族用的是阴历,自古以来,这两种文明发生冲突,一直到今天也无法调和。可是我们用的是阴阳合历,我们的文化是和谐的,既能融合西方,又能融合东方。所以中华文明成为唯一流传到今天也没有消亡的文明,而且也一定成为能够消解东西方文明冲突的伟大的精神力量!这一点我们应该有文化自信!


我们接着听岐伯的回答:“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 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白天见到太阳运行为阳,晚上见到月亮的运行为阴。天地日月的运行有各自的轨迹,它们运行的周期也有一定的度数。什么度数呢?


“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太阳一昼夜运行一度,月亮一昼夜运行十三度还要多一些,多多少呢?多7/19。所以大的月份和小的月份加起来一共三百六十五天形成一年,阴历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平均一个月为29.5天,一年十二个月就是354天。


但阳历是365又1/4天,阳历的天数比阴历的天数就多了,每年要多出十一天多,三年要多出三十多天,就是一个多月了。这样积累下去,阴历和阳历的纪年时间就会越差越大,就会脱节了。怎么办?怎样使得阴历和阳历的天数协调起来呢?


古人很聪明,想了一个办法,就是闰月,就是在阴历上加一个月,这就是“积气余而盈闰矣”,就是把每年多余的天数累积下来,盈余的部分就产生了闰月。每2至3年加一个闰月,5年差不多两个闰月,19年设立7个闰月。这样阴历和阳历就能够对应起来、协调起来了,就不脱节了。这就是阴阳合历。


那么一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是以冬至日作为一年开始的,这是用圭表测量日影长度的变化来校正中气。


圭表,是古代的一种天文仪器。表是直立的竿子,圭是和表相连的底座。调节时令节气,推算出从一年开始到一年结束盈余的天数,然后累积成闰月,用闰月来协调阴阳历的协调平衡。你看古人多有智慧。《黄帝内经》独创了一种“五运六气历”,属于阴阳合历。我们后面会详细地讲。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学实际上是来源于天文学的,《黄帝内经》其实就是天文和人文相结合的生命健康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百灵鸟ml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今时之人,真的惭愧,

    1560088kgvq 回复 @百灵鸟ml: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今日之人,不被权困,就被物役!哀哉

  • 1886451juki

    听了老师的这节课之后对阴历和阳历有了新的正确的认识。谢谢老师

  • 乾乾儿

    听张老师讲东西总有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六六”和“九九”两个数字,张老师从《易经》的角度出发,天为六六,地为九九,蕴含天地交合,阴阳相通之意。我们既有阳历,又有阴历,阳为太阳,阴为太阴,我们是阴阳合历,我们的文化是和谐的,所以流传至今。听到这里,为自己生在这样美好的中华而骄傲,也愈加想要更多地了解中华文化。

  • 1513677lvka

    悠悠我华夏文明

  • 吴明海大海无语

    那么一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是以冬至日作为一年开始的,这是用圭表测量日影长度的变化来校正中气。 请教张老师一下上面所讲的冬至是新年开始与下面几种比较算哪一种? 新年的开始 阴历每年的起止时间: 一种是从立春日开始,到第二个立春前一日结束;(干支历) 另一种是正月初一(春节)开始,到腊月的最后一天(除夕)结束。(据历来官方决定)。 阳历新年是元旦。

    张其成 回复 @吴明海大海无语: 周代以冬至日为一年开始。夏历以立春开始,我们现在应按立春算。

  • 风轻云淡_51

    "九九制会"怎么没有讲解啊?

    桃華鳳羽 回复 @风轻云淡_51: 且听下回分解

  • 王文贤_n6

    冬至日,一阳生,老师讲的详细好棒点赞支持!

  • 听友202161412

    张教授讲的真好

  • 1383192qdml

    古人真伟大!

  • 1383192qdml

    跟着张老师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