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集】什么是君无为而臣有为?

【第39集】什么是君无为而臣有为?

00:00
15:39

今日知识卡片


今日课程内容


今天我们要讲一讲有关无为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君无为而臣有为。不少朋友大概听说过这种观点,但这个观点的来历却有些复杂。在七十年代,主流媒体批判儒学,提倡法家思想,因为法家与黄老道家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所以道家的君无为而臣有的说法也非常流行。八十年代,有一位著名学者写过一本书,叫《周秦道论发微》,其中多次提到“君无为而臣有为”,是加了引号的。但是,我查遍先秦和汉初的典籍,就是找不到这句话的来源。我先后去问冯友兰先生,问张岱年先生,“君无为而臣有为”这句话是谁最先说的?在哪本书里有这句话。他们都说不知道。我就给那位作者写信,请教他这句话引自哪里。他很快回信,说古代确有这种思想,我们不必拘泥于谁先讲这句话。于是,我只好根据各种典籍搜寻这句话的来源。结果发现类似的相关的说法不少,但“君无为而臣有为”这样精当的话却不知是什么人的概括和总结。


“君无为而臣有为这句话的萌芽应该还是在《道德经》中。七十五章明确提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认为百姓难以治理,就是因为在上位的人所求、所作太多,所以天下不太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显然是在上位的人应该减少自己的欲望和作为,这就意味着君主应当无为。那么谁应该有为呢?《道德经》中似乎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这是《道德经》的无为理论的一个缺陷。针对这一问题,先秦和汉初的一些典籍陆续提出了臣属应该无为的思想。


在老子之后,比较早、比较明确的说法见于黄老学派,如公元前四世纪的慎到(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5年)说过:


“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仰成而已,故事无不治。治之正道然也。”


大意说君臣的正确关系,应该是大臣做事而君主无事,君主安逸享乐而大臣任劳任怨。大臣尽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完善各种工作,而君主不必参与,只是坐享其成而已。这样事情没有得不到治理的。治理天下的正道就是这样的。这是无为之君与有为之臣相配合的完满结合。在战国中后期和汉初,这种观点不断得到阐发。


此外,申不害(约公元前385~前337)也提出“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 (《申子‧大体》)这是说君王要设立根本的原则,大臣操作细微末节,君王要治理要事,大臣要处理具体事务。这里从本、末,要、详的角度讲君臣职责之不同,强调君主应该掌握根本原则,一切具体事务都应该由大臣完成。这也有些接近君无为而臣有为的思想。


其实,比较明确地以有为和无为相对照提出君、臣之道之不同的,是庄子之后学。《庄子‧在宥》说:“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这是说道应分为天道和人道。天道的特点是无为但是享受尊荣,所以是君主之道。人道的特点是有为做事而劳累,这是臣子之道。简单说,君主应该行天道,无为而尊;臣子应该行人道,有为而累。这就是明确的君道无为而臣道有为了。这应该是所谓黄老之学关于君无为而臣有为的最早、最明确的说法。


对此,《庄子·天道》篇做了更详细的发挥。原文说:


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


这句话的意思是:帝王的德位是以天地为范本,以道德为中心,以无为为常规。


下面接着说: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故古之人贵夫无为也。


意思是:帝王实行无为的原则,就可以运用天下而游刃有余;如果实行有为的做法,就被天下驱使,而永远不足。所以古人以无为为高贵。


接着,《庄子》里就提到了君王和臣子应该遵守不同的形式原则:


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下与上同德则不臣;下有为也,上亦有为也,是上与下同道,上与下同道则不主。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


大意是说,如果在上位的帝王实行无为的原则,下面的臣子也实行无为的原则,那就是臣子与帝王都处于同一德位,那么臣子就不像臣子了。如果在下的臣子是有为的,在上的帝王也有为,那就是在上的与在下的实行同一原则,那么在上的实行了在下的原则,那么帝王就不成其帝王了。


所以,在上位的必须实行无为的原则而用天下,在下位的必须有为而为天下所用。这是不可改变的原则。


至此,道家黄老派的君无为而臣有为的观点就比较成熟而明确了。


那么这种理论合理吗?如果我们想到老子所说的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就会理解这种理论的合理性。无为的消极目的是防止重大失败和损失。人们只要做事,就难免有失误,有过错,也难免造成严重的灾难。如果君王像普通人那样做事,就会像普通人那样犯错误。所不同的是君王的地位和权力会无限放大其错误和后果。


比如,一个商人做错一个选择,至多造成一个公司的破产,给一批合作者或顾客造成损失,但对大局没有妨害。但是,如果一国之君做错了决定,那损失就可能造成一国的震荡和损失,千万百姓的灾难。比如当清朝末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时,清朝官员有的主张支持利用义和团的民心和武力对抗西方列强,而开明的官员,特别是汉族总督,巡抚则反对支持义和团并向西方诸国宣战。


最终慈禧太后选择了支持和利用义和团,让义和团进驻北京,并依赖义和团的力量向西方十一国公开宣战,造成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一行仓皇失措,逃往西安。幸好,以刘坤一、张之洞为代表的东南各省的总督、巡抚决定实行东南互保,与列强达成互保协议,拒绝执行慈禧对西方各国宣战的命令,使得义和团运动引起的战乱仅限于河北、山东两省,也使得江南地区的新兴工商业没有遭到严重破坏,南方国土大体平安,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较好的实业基础和工商业教育等方面的基础。慈禧的决定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近代中国的各省军阀割据也与慈禧宣战、东南互保有关。


这个例子说明“君无为”可以避免君主一人决策所造成的全面性的灾难,相对来说,臣子有为造成的错误则是危害范围和灾难程度较小的,而且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纠正的,因为臣之上有更高权威,同僚之间也容易制衡,不至于造成君主一人错、天下皆乱的局面。


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理论相当于虚位君主的概念,是古老的理想和设想。它在中国本土从来没有实现过。但是,这种虚位君主的理念却在近代世界里仍然是一种现实存在。比如在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作为国家元首,已经在位65年,在民间有很高威望,但她从不参与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因此无论国家发生什么动乱她都没有责任。这就是君主无为而尊。首相和内阁承担繁重的行政责任,这就是臣有为而累。当然,从理论上讲,英国女王也有很多权力,比如她有解散议会的权力,但是迄今为止,她从未使用过这种权力。不参与日常决策,不滥用权力是恐怕是她能得到民众广泛持久之爱戴的重要原因。英国也曾有人提议废除王室,但最终结果还是保留下来,这是因为王室虽有很多特权,但没有滥用权力,没有给家国和百姓带来过灾难。


类似的是泰国拉玛二世国王(普密蓬·阿杜德)。他曾经在位60年,在泰国也有很高威望。这种威望也和君无为而臣有为的制度有关。泰国政治一直是充满动荡的,前些年红衫军和黄衫军不断走上街头,背后又有军方参与,红、黄两方经常发生激烈对抗、双方反复拉锯,后果很严重,总理也被弹劾和通缉。但是因为有国王在,他不直接参与政务和政治斗争,其超越的地位让他在国家动荡的关键时刻有一种缓冲、调节、平衡、稳定的作用,内阁瘫痪,而国家还是稳定的。


日本的天皇也是虚位君主,地位很高,很受尊重,但他也不处理实际政务。一切政务由总理大臣和内阁负责。这似乎也是一种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现实吧。


另一个例子是新加坡。新加坡是责任内阁制,总理就是国家最高领导人,但是,他们却决定要设立一个虚位的总统,并于1993年选出了一个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同时作为管理国家储备的第二把钥匙,可以进一步保障国家储备不会被内阁不当使用。这是最新的实行君无为而臣有为的一个实例。


大致说来,当今世界上还有三十多个国家设有虚位君主,其中不少是长期稳定的发达国家,比如英国,加拿大,瑞典、挪威、丹麦、新西兰、澳大利亚等。由此看来,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理论还是有实际价值的,并非完全是过时的陈旧的观念。虚位君主的最大好处是国家元首不实际参与政治和行政事务,因此不会犯重大决策错误。这样的制度可以保护国家元首的威望,维系百姓对元首的尊重以及对国家的认同,有利于凝聚民心,因而有利于国家整体上的稳定,可以避免因为政治斗争而引起国家的动荡不安。近代中国的维新派曾推行君主立宪制,但这种虚位君主的理念在皇权制的中国得不到理解,也无法付诸实践。


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这种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理论不仅仅适用于国家政治,它对我们今天的各级管理人员也是有启示意义的。以后我们会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我们的课后思考题是,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理论包括哪些内容,它的内容有哪些合理性?为什么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国家是实行虚位君主制的?这和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理论有一致性吗?欢迎大家将你们的思考、答案或问题留在评论区,我将在答疑讨论的时间回复大家的问题。我们也欢迎你将今天的知识卡片介绍给喜欢道德经的朋友们,我们下次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Bahiro

    “我就去问冯友兰和张岱年先生”太幸运了

    刘笑敢 回复 @Bahiro: 也说明我很老了

  • 西崽相

    刘老师,请教您:道家黄老派和道家的思想有什么区别吗?

    刘笑敢 回复 @西崽相: 后面会讲到

  • chm2020

    君无为,臣有为,君不懂明察,危险!

    刘笑敢 回复 @chm2020:

  • 见性成佛OK

    老师好!无为和有为的关系应该存在于任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吧?这样理解对吗?

  • 和_vvv

    无为而尊

  • 静思远空

    刘老师,最近一直听您的讲解,虽然有一些不同观点但收获不少,特别是对自然的解读。其次,个人学习两年多了,有很多没弄懂的,在听的过程中重新学习原文,有个自己感觉的重大突破:无何尝不是有。无也是有啊,不必执着于无。而且老子讲的非常明确:道,其中有精,其中有像,忽恍啊,似有似无,既不执着于有,也不执着于无,描述妙不可言。

    刘一力123456 回复 @静思远空: 道本来就该像你这样理解的,但是人们常常太多的执着于有,忘了无。所以刘老师讲解老子的无为恰恰跟你理解的道是吻合的。不做一般的为,其实既包含 有 也包含 无

  • 静思远空

    日本天皇“有为”一点也就不会让下面军人胡闹引发灭国之祸。

  • 静思远空

    刘老师,个人理解:1、几千年来,哪个朝代末期不都是君“无为”,臣太有为造成的?君主都是聋子的耳朵摆设,王朝崩溃,一塌糊涂。2、君是代指团队的领头人,臣代指团队成员。没见过团队带头人啥也不做,没啥想法似的“无为”,团队如同没头的苍蝇一样,一盘散沙能做成个事。哪个朝代不是大有为的君主或者领导者推动历史的发展和进程呢?3、无为指的是得道之后的表现。君无为,那是领导者得道之后自然循道而行,而不是真的啥也不做。例如,文景之治,采取抚民以静的政策,这就是合乎道的无为,也是有为。4、有是有,无难道不是有吗?老子曰:有无同,出而异名。叫法不一样而已。无也是有,不应该执着于有,同样也不能执着于无。

    刘一力123456 回复 @静思远空: 也是个人理解:君无为不是指什么都不做,只是上位者不是一般的为,用“无一般的为”更好理解“无为”,君是掌握大方向的。分君无为臣有为只是帮助我们更好理解。

  • 见性成佛OK

    为什么老子还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里说君子无为臣有为有矛盾吗?

    西崽相 回复 @见性成佛OK: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需要和前面的“天之道,利而不害“联合起来读,天之道是利万物而不害万物,圣人之道是帮助、辅助天下人,而不与民争。

  • 静思远空

    总的感受是君、臣之间有为无为关系并不能说明什么。

    刘一力123456 回复 @静思远空: 我也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