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集】内在的无为和外在的无为

【第36集】内在的无为和外在的无为

00:00
15:50

今日知识卡片


今日课程内容


我们已经讨论过,无为的字面意义是对人的行为的全面否定,实际意义则是对某些行为的否定,可能主要集中在相当于马斯洛所说的第四个层次,也就是自尊与获得尊重的层次。当然,这只是大致的说法。现在我们就以老子原文为依据,进一步考察一下无为到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观念,无为所限制或否定的是什么样的行为。这是看起来非常简单,认真回答起来却又非常困难的课题。不同的人对无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即使是观点比较接近的人对无为的内容也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概括形式。因此我们不奢望解决这个问题,只是尽最大努力,从老子原文出发,探求老子之无为的最主要的内涵,并作一个比较简要的概括。


我们已经清楚,就原文来说,老子的无为主要是用于圣人的,而无为实际上是包括一系列反世俗、反常规的方法和原则的词组和概念群,所以我们的考察就集中于老子对圣人的描写和一系列否定式的表述形式。经过反复阅读和长期思考,我认为,老子之无为包含了“外在”的无为和“内在”的无为。什么是外在的无为呢?就是是老子对外在行为的要求或限制,具体来说就是“不争不先”,也就是不争胜,不求先。而内在的无为,则是老子对内在行为的要求和限制,具体来说就是“不有不恃”,就是不占有,不居功。


我们先来看外在的无为。所谓外在无为的不争不先,主要是关于社会行为与行动的。对圣人来说就是无为之治,不主动干涉万物之自然而然的状态,保护自然而然的和谐与秩序;对一般人来说则是从容的生活方式,不急不躁,不争不怨。仅从表现形式来看,这和不负责任、不求进取、冷漠迟钝容易相混淆,但实际内容则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老子的外在无为是出于对整体秩序的观照,不是个人的权宜之计。


再来看内在的无为。所谓内在无为的不有不恃,重点是超然于得失与名利之外。对圣人来说,是有功而不自以为有功,不期待百姓的感激与歌颂;对于一般个人来说,则是含蓄而超脱的为人态度,看淡了虚荣与功名。单从表现形式来说,这很像一般人所说的谦虚谨慎之类的个人修养,但实际的出发点、追求与境界都是大不相同的。老子的内在无为不仅是个人的修为,而是希望有利于天下万物的秩序。不有不恃也可以概括为无身无欲。因为这归根结底是关系到情与欲的。对圣人来说,是不从个人欲望和感情出发治理天下,对一般人来说则是对个人情与欲的淡化。这和一般所说的节制欲望或冷酷无情也是完全不同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道德经》里,老子并没有对无为做明确的区分,告诉我们这是内在的,那是外在的,但是在《道德经》的很多地方,我们可以看到,老子所说的无为,既包含了对外在的要求,也包含了对内在的要求。比如第二章说﹕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段前两句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大意是圣人以无为作为处事的原则,以无言之教为行事的方法。这里“无为之事,不言之教”是对天下和百姓的,显然是直接的向外的行为原则和方法,应该属于外在的无为。


这段接着说:“万物作而弗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大意是让万物繁荣发展而不自以为是始创者,生成万物而不占有万物,有所作为而不自恃有功,功成事遂而不居功自傲。这是在强调外在功绩完成之后应有的态度,是一种心灵状态和精神境界,应当属于内在无为。


这种外在无为和内在无为都是《道德经》经常提到的。如第三十章说:


以道佐人主者,

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者果而已,

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这一章前一部分是说:以道辅佐邦国君主的人,不能以兵力逞强于天下,因为事情很快会有报应。军队打仗之处,会荆棘丛生;大战之后,必定会有灾荒。所以,善于用兵者,只要胜利就好,不敢借兵力逞强于天下。这部分是关于在战争中要有所节制,胜利即可,不求逞强于天下。这是无为的原则在战争中的体现,以及对待战争的基本态度。这显然是外向的无为。


下面第二部分讲的就是内在的无为。大意是胜利了不要自满,不要自夸,不要骄傲。作战求胜是不得已的事,所以胜利了绝不能逞强。过于强大会走向衰亡,因为不合于道,不合于道,就会加速消亡。这里不要自满、自夸,不要逞强,是一种适可而止的内敛的态度,也是一种内在无为的呈现。


以上我们简要区分了外在无为和内在无为,下面我们重点讨论一下外在无为。


我前面说过,外在之无为或无为的外在表现可以概括为“不争不先”。这是从老子反复讲到的“不争”和“不敢为天下先”中提炼出来的。通行本中,“不争”一词出现八次 ,不争胜、不求先可能是无为的最主要的内容。比如六十八章就提到了“不争之德”﹕


故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这里大意是说,善于作武士的不彰显威武之气,善于战争的不轻易发怒,善于战胜敌人的尽量不与敌人交手,即不战而胜,善于用人的自甘处于人之下位,这就是不争之德,也就是不与人争强好胜的品性。这就是用人之道,是合于天道的,是古代的极致的境界。


这里的不彰显威武,不轻易发怒,不与敌人交手,自甘处于下位,都是不争之德的具体表现,目的就是达到真正的威武的精神,善战的效果,善于胜利的结局,善于用人的境地,也就是以无为的原则达到无不为的效果,超出一般之为的效果。


“不争之德”是无为之德的一种具体表现。在这里不争与无为没有重要的区别,只是不争的意义较无为更具体一些。不争之德是用人之道,又是配天之道,也是自古以来的最高原则,是善于“用人”“配天”之极致。


在老子看来,无为的原则是贯穿于天人之际,彰显于古今之间的。所以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73章),就是说天之道不争强求胜而善于取胜,沉默不言而善于应答。这里的不争、不言也是外向无为的具体表现,而善胜、善应则是不争、不言的正面效果和目的。


《道德经》又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81章)这里的不害、不争也是无为的外向表现,利而不害、为而不争说明老子的无为不是什么事都不作,无为不是目的,最终无为也是要达到良好或更好的目的,要有利于万物而且要避免有害的可能结果,要有所成就而不与人争胜。


老子还两次提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66章),认为圣人不争,就可以防止天下之争,不争不但不意味着失败,反而意味着立于不败之地。在一般情况下,自己不主动去和别人争,别人也就没有必要和你争。在真实的生活中,争斗或斗争可能经常发生,多方争胜,失败者总是多数,少数胜利者就不得不参加下一轮斗争,结果可能永无宁日。而避开争斗,就无人可以与你争胜。在理想的自然而然的秩序中,没有争斗或冲突,当然也就无所谓失败。


老子还提到他的“三宝”,其中有一宝就是“不敢为天下先”,体现的也恰恰是无为的精神﹕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这章大意是说,我有三种宝物,要保持和珍视。第一是慈爱,第二是简约,第三是不敢为天下先。有慈爱之心,就能勇敢,有简约之道,就能广博,不敢为天下先,就能成为百物之长。


关于老子的三宝,有人解释说﹕“慈”,就是人人有慈爱之心,入则守望相助,出则疾病相扶,战则危难相惜。如此,战则无有不胜者矣。而“俭”呢,就是以俭朴之心治人,那么百姓不会劳苦,以俭朴之心治身,则精气不亏。第三点,“不敢为天下先”,则是说圣人地位虽居人民之先,然应谦退虚弱,清静自正,而不可为天下之先。这些解释大体说来是可以接受的。查《老子》中的先字,有先后之先(“先后相随”,2章),也有先进之先(“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疆者莫之能先”,78章),也有先导之先(“欲先民,必以身后之”,66章)。这里不敢为天下的“先”字则可能包含先后的先或先导的先,或优先的先。这里不敢为先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虽不先而不争先,安然于原有的地位,另一种情况是虽先而不自居于先,这两种不为先都是无为精神的外在体现。


除了“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在还讲到很多“不敢”如何,如“不敢为”(3章,64章),“不敢以取强”(30章),意思是不敢采取强横之道,“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69章),意思是不敢争主位而自甘于客位,不敢强求一寸而甘愿退让一尺。这些“不敢”的说法与“不敢为天下先”是一致的,一方面可以指不敢求强,求主,求进,另一方面也可以指已经处于强者、主者、进者的地位,也不敢以强者、主者、进者自居。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说老子无为的外向的方面可以以不争不先为代表,这是为了概括表述的方便,并不是说不争不先代表了外在无为的所有内容,你也可以在《道德经》里找找,还有哪些表现,体现了老子的外在无为。


好,关于老子的外向的无为,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次我们专门讨论老子的内向的无为。


今天的课后思考题是为什么要区分外向无为和内向无为。外向无为可以有哪些表现?外向无为的目的是什么?欢迎大家将你的想法或问题留在评论区,我将在下次答疑和讨论时间给大家回复,和大家讨论切磋。也欢迎你与喜欢《道德经》的朋友分享今天的知识卡片。我们下次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白玛若巴

    故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老子思想,放在未来也不会落伍!

  • johnson90

    个人认为外向无为、内向无为,都是为了达到无不为的目的。但是,我对无为达到无不为的逻辑很困惑,比如“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感觉这个很牵强,沉默与善于应答根本就是一对反义词,沉默达到善于应答的机制是什么?另外,还有“善为士者不武”等等,这些具体的无为达到无不为效果的例子,都觉得费解,只能自己一个一个强行解释,但总觉得这样不是正确的理解。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

  • 和_vvv

    不争之德

  • 和_vvv

    物壮则老,盛极必衰

  • johnson90

    刘老师,您之前提到老子的思想比如无为等,并不是逃避、并不是怯懦,但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解释,看起来好像就是为了逃避失败、才不去竞争,一方面这不太现实,另一方面这个不是逃避挑战吗?

  • 1505490cxxp

    刘老师,您好,无为的思想,虽然您说主要是针对圣人或位于高位的人。可是对于普通人,我想它也有指导意义,告诉我们做事的目的要出于有利于事情自然而然发展的目的,不能基于个人的争强好胜。例如现实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或会议上谈论自己观点,一定是出于有利于推进事情发展,而不能基于就是要压制住别人的思想,显得自己更高一筹。个人想法,还请老师指点,谢谢

  • 晚晴烟雨

    还有一个问题呢老师,老子第二章讲万物作而弗始该怎么解释呢,我读的中华书局饶尚宽先生解释的是万物兴起而不首倡,吴东成先生的解释是万物未作而强使之作。老师我不太明白想表达什么

  • 晚晴烟雨

    老师您好,我有个问题,我再度道德经时发现了个矛盾的地方,第二章讲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就是说道不是主宰,但是第四章又讲似万物之宗,宗应该是宗主吧,这两个地方矛盾呢

  • 静思远空

    物壮则老,个人理解:当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没有继续发展的空间了,或者找不到发展的空间了,老了,衰退了,走向强势的反面了。物壮,很重要,老子不是要求强其骨吗?但要虚其腹,虚空自己的心胸。所以是否老,衰退要看相对应的空间有没有,如果没有,就是不壮也老了。

  • 静思远空

    不争,就完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凡是不向前争取的都被淘汰了。你不争,别人就不会争了吗?不会的。个人理解老子的不争:不需要争。老子所做的都是事物发展的“无”,空间,虚空之处。在那里就没人去做,你跟谁去争呢?游刃有余经典的说明这个问题,庖丁刀锋的线路是在牛空间处,根本就不碰骨头。官渡之战,袁绍粮草被毁,士兵饿死了,你怎么与曹操争呢?不争是要求我们不要总是看着现象界去争,要关注那个共生的“无”,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