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答疑】道家悟道和禅宗顿悟有差别吗?

【本周答疑】道家悟道和禅宗顿悟有差别吗?

00:00
16:27

问题概要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与禅宗的禅不可以说,破执以求顿悟的关系是什么?


2“辩证地看老子”之所以给我以非常不好的印象,是因为任继俞先生的诠释。任先生的诠释给我以这样的印象:老子上半身是辩证的,下半身不是;左半身是,右半身又不是;表面是,里面又不是......这能说明老子是一个精神分裂的怪物吗?不,这只能说明诠释者本人的失败,以及据以做出诠释的那套说词的拙劣。



3. 我对“道既是有也是无”的体会:道有虚实,无大小亦可大小、有量级,大小量级之间可以领会互通。举个自己生活中的实例,比如在对某员工人事安排上,管理人员与我发生不同的意见与探讨时,如按公司已定的制度照章处理,单就个体问题予以解决,我以为这是“小道”;但我常常同时会花更多时间给管理人员分析某位员工的性格、爱好、处世态度、甚至家庭情况,来加强与达成管理人员对个体员工的综合共识,在共识基础上灵活的按章办事,我以为这是将“小道”升级或通向“中道”;在此的基础上,我会给予管理人员完全的自由权利来处理问题,我以为这是将“中道”迈向“大道”。这里所谓大中小,只是本例中的量级区分,如此形而下贯通形而上。


4.一个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请不来,也无法从现象层面的认识加以逆推的东西,它的“实际”是什么样子的,难道不是作者想说它是什么样就什么样吗?我们是不是应该抱着看《山海经》或玄幻小说的心态去姑妄听之呢?刘老师认为,在何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老子所说的是“真的”呢?


5. 听完这一讲感触颇多,正好最近这段一直在看中国哲史,隐约可见中国哲思的一脉相承。譬如,道家所谓道,易经所谓无极,太极;孔子所谓一以贯之的仁;宋明理学的理,气,心;儒学也有借鉴老子的地方,老子也未必没有修齐,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天道,人道,正道,作为一个现代人,我觉得学习老子所谓道的意义,正在于困顿时的海阔天空,争执时的有慈,如水无形,万物莫能与之争;焦躁时的放空,顺时应时;一点感触,还望老师指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兰心3

    于晓非老师的观点,凡夫境界一切是空,佛性是有。

    刘笑敢 回复 @兰心3: 你说的对,于老师说的也对。不过,得到佛性,实现佛性,恰恰要看到,要承认四大皆空。看不到这个空,就与佛性无缘了。

  • 1382513joeb

    请问刘老师:您大作的64页,“或者说圣人其实是拟人化的道”……“作为宇宙起源的道就没有拟人化”两句如何理解?

    刘笑敢 回复 @1382513joeb: 圣人是理想的人,不是普通人,他的言行代表了老子的思想或道的原则,但以圣人的名义来体现。所以说他是道的拟人化。圣人体现的是人世间的事,没有体现道生天生地的功能。

  • 乐山怡岳

    谢谢刘老师的耐心解答。老子所描绘的道真不真,是一个层面的问题,而讨论我们有没有可能评判他说得真不真,或以什么办法来评判他说的真不真,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 问这个问题的初心是:如果从本体论视角看待老子对道的描绘,私心认为我们无从判断他说的是真还是不真,老子自己也没有花费任何笔墨来证明他自己说的是真还是不真。 如果换一个角度,认为老子对道的描绘,其实只是对一个理想的楷模与范例的描绘,则无所谓真不真的问题了,剩下的只是:在人类的诸多行为中,值不值得将这样的楷模或范例作为效仿的对象的问题了。

  • chm2020

    因为有限,才有追求。

    刘笑敢 回复 @chm2020: 常有自己的想法,很好。不断学,不断思,日久必有大收获。

  • 百山游子

    相对于大道,人就是一只永远出不了井口的青蛙。假如有一天人类把头探出井囗,那就是世界的末日。

  • 不想997

    得到很多有趣的东西,谢谢老师

  • johnson90

    物理、化学现象和人类社会等等,背后有各自的规律或趋势,那么“道”和这些规律或者趋势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静思远空 回复 @johnson90: 道涵盖这些规律。

  • chm2020

    谁内心怎么想怎么做,看得见摸得着吗?

  • 散人_zd

  • 静思远空

    都是在道之中,所以,无需心外求法,从自身就可以明白道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