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集】有功但不居功:《道德经》里的“圣人”

【第14集】有功但不居功:《道德经》里的“圣人”

00:00
13:49

今日知识卡片 

今日课程内容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谈的主题是《道德经》中的圣人是什么样的人,以及老子之圣人和儒家圣人的不同。


在王弼本中,“圣人”出现三十二次,在帛书本中也有二十八次,频率很高,可见“圣人”一词在老子书中是很重要的。为什么《道德经》中的圣人出现那么多呢?因为道德经中的圣人其实就是道的代言人,或者说圣人其实是拟人化的道。


当然拟人化的道不同于道本身。作为宇宙起源的道就没有拟人化,所以道德经中没有人格化的神明,没有创世神。但是道作为万物存在的根据、作为老子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和治世标准来说,就有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理想和要求,这种对人类社会生活应该如何的论说如果直接以道的名义来表达,就不如通过圣人的形象来说更顺理成章。因为道是抽象概念,没有人世的形象和言说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将老子的圣人等同于王侯,等同于统治者,比如有人说过:“圣人,往往等于圣上。因此此章的进言对象是国君、为政者。”这是错误的。上古“圣人”之称并不等于后来之“圣上”。以圣人为王侯或统治者是对原文的简单化的理解,也是阶级斗争理论泛滥的余波。


《老子》中的圣人是道的原则的人格化体现者,因此高于统治者,而不等于统治者。说到统治者时,《道德经》多用“王”、“侯王”(“王侯”)、王公、人主,这些才是现实的统治者。“王”字的使用次数不过十次。显然,《老子》之“圣人”比“王”更高、更重要。圣人不是“王”,不是“侯”,不等于现实的统治者。


其实,圣”的本意只是聪明的意思。《说文》云“圣,通也,从耳,呈声。”古文字学家认为“圣”本是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像人有大耳,从口,其初意为听觉官能之敏锐,故引申训为“通”,又引申为贤圣之义。所以有“于事无不通谓之圣”的说法,意思是说对各种不同事情无所不通的人就可以称之为圣。 还有“圣者,通也,博达众务,庶事尽通也。”说圣人的特点就是通达,对各种事物无所不通。这就是说,圣人的第一个基本特点是智慧过人。这一点,老子的圣人也是一样的。在这个说法上,老子和主流传统或儒家传统没有重要区别。


圣人的特点还包括他的道德眼光和道德水准。比如 “《春秋》……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这是说圣人有惩恶劝善的道德力量。圣人道德操守的标准很高,大大地高于君子,所以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这个惩恶而劝善的圣人已经是典型的儒家之圣人了。那么老子的圣人呢?老子的圣人作为道的人格化体现者当然有楷模的作用,但是没有惩恶的功能。因为老子主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意思是对于善者我会善待他,对于不善的人我也会善待他。这是老子之圣人与孔子之圣人的重要不同。儒家的圣人是儒家道德原则的体现者,重视每个人的道德是非,老子的圣人则是自然的价值和无为的原则的体现者,重视的是整体状态。


儒家的圣人也不同于一般的仁人,因为圣人的概念也往往意味著达到了相当的事功标准。子贡曾经问孔子说:“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回答说:“何事于人,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这里是子贡问孔子,如果有人可以广泛的对民众施舍从而能救济百姓,这样的人怎么样?可以称为仁人吗?孔子回答说:那何止于仁人哪!一定是圣人啊!尧、舜这样贤德的天子都做不到啊。而仁人呢,自己要自立于社会,也要帮助别人自立于社会;自己要在社会上通达无碍,也要帮助别人通达无碍。能从近处举一反三,就是成为仁人的方法啊。


由此可见,孔子心目中的圣人不仅要有道德,而且对百姓要有实际的恩惠和功绩。这样的圣人是理想化的道德和事功俱佳的人;老子的圣人也有理想化的成分,但作为道的人格化代表,老子的圣人不会在现实世界中建功立业,只是通过自己的楷模作用让世人模仿,从而达到某种理想的境界。比如,《道德经》28章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是说大家公认白是好的,但圣人有意关注黑的方面,以此来作天下的一个榜样。这也是老子的反者道之动的一个体现。


显然,圣人的概念不同于一般在位的统治者的概念。在圣人的睿智、品德和事功三个方面,只有事功一面与在位的统治者的作用和地位可能有部分的重合,在睿智和品德方面与统治者的身分都没有必然的联繫。所以,圣人决不等于侯王。就《老子》原文来看,圣人是道之原则的体现者,可以“为天下式”。而侯王决没有这种资格。侯王是应该遵守道之原则的,但谁也没有把握他们一定会遵守之,所以只能说“侯王若能守之”如何如何,“若”字说明他们不是圣人,不能等同于圣人。


老子的圣人不是现实中的人,当然也不是历史人物,但在智慧、道德、功绩三方面也是理想化的楷模。在传统观念中,尧舜等贤君可以被看做圣人,但是在《老子》中,既没有一个真实的人物、也没有一个虚拟的人物被当做圣人的典型。圣人的概念中寄托与表达了老子的理想和主张,他反映老子对现实的态度和希望,却不是对现实政治的很直接的批评,更不是现实的政治设计。


换句话说,老子的政治智慧是“学”而不是“术”,是思想的产物而不是政治的需要,是理论的表达而不是现实的谋略。老子的无为既不是对一般人的要求,也不是对实际在位的统治者的直接的出谋划策。无为的概念对昏庸的或残暴的统治者当然有一定的批评意义,对在位的统治者也有一定的劝诱、建议的意味,但这都是间接的,不一定是《老子》写作的中心主旨。


好了,我们一开始就说老子的圣人是道的人格化代表,有什么根据这样说呢?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圣人和道的关系。联系老子之圣人形象和道的关键在于玄德二字。《道德经》经常讲道的玄德,而圣人正是体现道之玄德的形象。


那么,什么是玄德呢?五十一章说:


道生之,德畜之,

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

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一段的前一部分我们读过,大意是说,道产生万物,德畜养万物,物的功能使之成形,势之作用能使之完成,所以万物都尊崇道,珍贵德。而道和德尊贵的地位并非有更高的东西给了它爵位或任命,而是它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尊贵的地位。所以说,道生成万物,畜养万物,让万物得以成长,发育,能够平静,稳定,得到生养,呵护。这明显是说道对万物的生成和养育的功能。下面四句我们没有读过,这四句是: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意思是道生成万物而不占有万物,为而有功,但不自恃有功,让万物生长,但不主宰万物,这就是道的玄德。为什么称为玄德呢,因为一般人想不到,做不到。一般人帮助生成某物某事,就会想到占有它,有了功劳就想吃老本,培育了什么就想主宰什么。正如传统社会的父母对子女有绝对的权利。那么玄德呢?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简单地说就是不自恃有功,有功而不居功,有功而不求报偿。这和世俗常见的论功行赏不同,又是道所体现的,所以称为玄德。一点也正是圣人的特点。我们来看七十七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

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

功成而不处,

其不欲见贤。



大意是说天所体现的原则是减损有余的部分而补充不足的部分,而人之道不是这样。人之道往往减损不足的人群而奉献给有余的群体。比如我们热情地将掌声和鲜花献给明星和大佬,而不是献给那些最需要关注的、衣食不足的社会底层的困难户。


老子说,谁能将自己多余的部分奉献给天下之人呢?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做到。所以圣人为而有功,但不自恃有功。建功立业而不求赏赐回报,不想表现自己的贤德。可见,有功而不居功,正是道的为而不恃的玄德的体现。而这种玄德的体现者就是圣人,说明圣人是道的德性、价值和原则的体现者,也就是说,圣人是道的人格化代表。


总结一下,圣人的本义就是出类拔萃之人。儒家的圣人往往是历史人物,是儒家人格和道德的楷模,不一定是统治者。而老子的圣人不是历史人物,不是统治者,而是道的人格化体现。老子的圣人体现了老子之道所代表的玄德,也就是悲悯天下而毫无所求的玄德。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今天我们的课后问题是:老子的圣人与儒家传统的圣人有何不同?老子为什么要提出这种不同的圣人观念?你如何认识和评价老子的圣人观?我们可以学习和实践老子之圣人的某些观念吗?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也可以提出你的困惑和问题。我将在本周的答疑课上集中为大家解答。也欢迎你把今天的知识卡片分享给喜欢《道德经》的朋友。我们下次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见性成佛OK

    老子的圣人是在为老子表达他的主张即:希望于天下自然而然的秩序的代言人。老子是天下自然而然的秩序,孔子是人为的秩序。

    刘笑敢 回复 @见性成佛OK:

  • 白玛若巴

    儒家和老子定义的圣人, 有非常大的差异。

    刘笑敢 回复 @白玛若巴: 老子和庄子的圣人也不同

  • 晚安晚安呀呀

    我想可以借助,佛经的句子来解释道。一切佛法,即非佛法。道也非道。道只是这种原则的名。而这种原则是超越人们对这种名的认识的。所以老子说,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也就是佛经里常说的a,即非a。也就是道即非道。道1是老子所认识到的,想表述的道。可是道1.但是这个道1并不是人们所能认识到的道2.所以就要用,现实存在的道3来描述人们感受不到的道2。

  • 见性成佛OK

    听了多位的讲解,只有回到老师这里才能解决自己理解上的问题!老师的讲解提纲挈领,真知灼见。谢谢刘老师

    刘笑敢 回复 @见性成佛OK:

  • 静思远空

    圣人,开悟明道之人。如同佛,菩萨。

  • 乐山怡岳

    对于一个或一些没有具体所指的人物的描写,是根本无法加以核实的,无所谓真假,因而老子思想中,没有事实描述意义上的“圣人观”,而只有价值取向上的“圣人观”。“圣人”的简单涵义就是效仿大道时的“好学生”、“真高手”。关于“圣人”的述说,看似是事实判断,其实质却是关于行为与做法的价值评判:老子借此而提出大道法则中那些可以由人加以践行的行为应该是什么样的。如:“圣人处无为之事”,其真正的意思是:如果你真心践行大道法则,你就应该以“无为”的方式去处事。。。。。。

  • 刘丑2

    听了几集总算有点觉悟了:老子比孔子祥和,不主张板着脸教育人。即使知道你有错,也只是用行动师范你,让你自己感悟,顺其自然。孔子也劝善也惩恶也喋喋不休的教育你教化于人!相比之下对孔子最好敬而远之!

    刘笑敢 回复 @刘丑2: 孔子性格也是多面相的吧?

  • 和_vvv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然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 和_vvv

    知其白,守其黑

  • silver_xj

    知其白,守其黑。我理解这就是无为的方法论,同样拿教育孩子举例,我们应该守住关键的做人底线进行教育,而不用刻意的去引导我们认为是善的好的,什么是好的善的每个人有自己的定义,而不是父母老师定义,这样就束缚了孩子而且容易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