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集】《道德经》有哪些神秘的古本?

【第6集】《道德经》有哪些神秘的古本?

00:00
15:33

今日知识卡片 


今日课程内容 

《道德经》都有哪些神秘的古本?


研究《道德经》有一种非常幸运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仅有几百个流传了几百年、上千年的注释本,而且还有四种 两千年前留下来的古本 作参照,作依据。这对于听众来说也是一种幸运,因为你们可以直接了解两千年前的《道德经》的古本样貌。比较各种古本以及今本的异同有很多意外的发现,这些发现重要而且有趣,让我感到很兴奋。


今天讲《道德经》和七十年代以前的不同,就是因为我们有了四种古本作参照。这节课我们就要和大家聊聊这些《道德经》神秘的古本。


这四种古本中,抄写、入土埋葬最早的是郭店竹简本,这是1993年在发现荆门一座古墓被盗时抢救出来的。考古学家断定它们的墓葬在公元前278年以前,即战国中期以前。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道德经》古本。


郭店出土的与《道德经》有关的竹简共有三组,我们分别称为甲,乙,丙。三组竹简的长短和字体有明显不同,加起来相当于《道德经》五分之二的内容。其中六十四章下半部分在甲组和丙组同时出现,但字句略有不同。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战国中期时的《道德经》已经有不同版本在流传。


郭店竹简本为什么重要呢?


首先,我们在第二集里讲过,郭店竹简本的抄写时间时是战国中期以前,这说明最早的《道德经》成书时间应该更早。一般认为,这个古本对于确定《道德经》的年代是比较有力的证据,它否定了关于《道德经》晚于《庄子》的可能性。


第二点呢,是郭店竹简本也帮我们澄清了一些关于儒道争论的误解。比如在通行的《道德经》中,有“绝仁弃义”、“绝圣弃智”这样的文句。我们都知道都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因此很多学者据此认为《道德经》是反对孔子的儒家思想的。但是在郭店竹简本里,我们看到,最早的原文因该是“绝知弃辩”、“ 绝伪弃虑”,意思是抛弃智谋和辩论,弃绝虚伪和思虑,并没有对儒家仁义等概念的直接否定。这对于我们准确理解《道德经》和儒家的关系有重要提示和修正意义。


第三点呢,是郭店竹简本可以帮我们读懂通行本中一些含混不清的内容。比如通行本六十四章最后一句说:“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意思是应该辅万物之自然,但不敢为。


这里说了“ 辅万物之自然”,但是谁去辅?不十分清楚。既然要“辅万物之自然”为什么又不敢为?这句话看上去似乎前后矛盾,我们很难理解,刘殿爵先生就说是圣人应该去辅万物之自然,但是他不去辅,因为要坚持“无为”的原则。


但郭店竹简本的甲本全句是“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很明确地点出了圣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作、该做的是什么呢?是“辅万物之自然”;不能作、不该做的是什么呢,是一般的“为”,比如统治啊,控制啊,收税啊,压迫啊,等等。这句话有深刻的含义,我们以后还会再专门讲到。


除了郭店竹简本,还有在长沙马王堆发现的两种帛书本,我们称为甲本和乙本,它们抄写的时间大约是汉代初年或以前。帛书本与郭店竹简本不同。竹简是一条一条的,出土时,编竹简的绳索已经碎断,前后次序都乱了,整理起来很不容易。帛书是抄在丝绸上的,也有残破,但大体顺序容易判断,缺了多少字也容易推断。


帛书甲本用篆字抄写于刘邦称帝以前,乙本是隶书体抄写于汉初。甲本和乙本大体相同,但也有不少文字差别。帛书本是最早发现的古本,让我们认识到古本《道德经》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这一点也得到北大竹书本的印证。此外,帛书有一些分章的符号,但它的分章与通行本不同,有些章的顺序与也与通行本不同。


帛书本的发现也帮助我们读懂了一些通行本里难以读懂的句子,比如帛书本三十八章前六句是: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前两句大意是拥有上等德性的人并不自我标榜有德,是真正有德;而拥有下等德性的人生怕失去德,正是无德或德行不够的表现。后面四句从高到低分别讲上德、上仁、上义、上礼的表现,大意是上德之人实行无为的原则且没有个人的具体目标,是第一等表现;上仁之人有所为但没有个人目标,是第二等表现;上义之人呢有所为,而且有自己的目标,是第三等表现,上礼之人有所为,但得不到响应,就会强拉人跟从自己。帛书本的意思清楚明白,排列有序。


但我们读的通行本是怎么写的呢?


通行本在“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之后加了一句: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这里的为之而有以为与下面的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完全重复,不合逻辑。推断起来,应该是为了再现第一句和第二句中上德与下德的对比,但结果是画蛇添足,反而增加了我们理解原文的难度。对比古本的文本一看,意思便清楚得多了。


 我们都知道,《道德经》里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比较有趣的故事是帛书甲本和乙本第四十八章中都没有“无为而无不为”这样一句话,当时还没有郭店竹简本和北大竹书本,有些知名学者就根据帛书本断言《道德经》中没有“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这可能是韩非子加进去的,是法家阴谋诡计的说法。我当时写书时就指出帛书本里这句话没有出现,也不能断定《道德经》本来就没有这句话,因为写这句话的地方是断烂的空白,帛书本断烂的地方是可以数出来所缺字数的,看一看所缺字数,就应该想到所缺的部分恰巧可能是“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后来出土的更古老的郭店竹简本和稍晚的北大竹书本都有这句话。证明那些学者太粗心,太大胆。


最后发现的是汉武帝前期时抄写的竹简本,北京大学的专家称之为汉代竹书本。我们也称为北大竹书本。据整理者说,这个竹书本是现有古本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完整性可能达到百分之九十八。这个北大竹书本《道德经》明确标出了《老子上经》和《老子下经》,分别对应今本的德经和道经。再次证明古本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通行本大概因为道德二字中道的概念高于德的概念,因而将道经提前,形成现在的顺序。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流传很久的一个古本,据说是项羽妾冢本,就是项羽的小老婆墓中发现的古本。据说是公元六世纪彭城人开掘项羽妾冢时发现的。现在我们习惯称之为傅奕本,因为是唐代傅奕在这个古本的基础上,又根据其他版本较改过的,号称《古本老子》。现在根据新出土的竹简本和帛书本对照,发现这个版本的确保留了比较多的汉代呈现的古本原貌。


我们通常会觉得一本书写完了,便会固定下来,保持不变了,以为我们今天看到的道德经就是两千多年前老子写的那部道德经。但是通过对《道德经》古本的简单介绍,我们可以发现《道德经》从古到今,一直在逐步演变之中,我们今天读的道德经和最初的版本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了。


 那么,《道德经》从古到今到底有哪些演变呢?概括地讲,最主要的演变就是语言文句越来越一致,思想表达越来越集中。比如无为这个概念从9次增加到12次,道的概念从72次增加到76次。句式越来越整齐,排比句、对偶句在增加,关键性的句子有更多的重复。这些演化有的弱化或扭曲了文本的原意,有些强化了原文的某个观点。


既然是这样,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较好或最好的版本呢?是最早的古本更好?还是最新的通行本更好?其实,我们绝不能说越到后来的文本越好,因为后来的版本弱化或丢失了古本的某些关键性思想,但是也绝不能说最早的版本一定最好,因为最早的版本有或多或少的残缺,有些文句不完整。那么我们到底应该以哪一个版本为主呢?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者会有不同的选择或偏好,有人重视帛书本,有人重视竹简本,也有人认为通行的王弼本最好。我个人认为,如果一般性地了解,或者作为入门,通行本就可以了。如果要认真研究《道德经》,要了解《道德经》最早的可能原貌,就不应该拘泥于某一个通行本或古本,而是应该看到《道德经》的文本一直有所演变。具体地说,我们的课不会只用某一个版本,而是会经常比较不同版本,从中开掘《道德经》的宝贵思想和智慧。


总之,看到《道德经》两千年来的演变,认识这种演变,理解这种演变,才有助于我们理解《道德经》最初的、最早的思想,也有利于我们拨开后来笼罩在《道德经》文本上的云雾,让我们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道德经》思想的真正的精华。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今天我们的课后问题是:《道德经》有那么多不同的古本和通行本,这是学习的障碍,还是学习的有利条件?知道《道德经》从古到今有所演变之后,你想如何学习《道德经》?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也可以提出你的困惑和问题。我将在本周的答疑课上集中为大家解答。也欢迎你把今天的知识卡片分享给喜欢《道德经》的朋友。我们下次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道常无名2020

    为什么不提河上公和严遵的版本?

    刘笑敢 回复 @道常无名2020: 时间有限。严遵本不完整,樊波成的整理很好,但不试于在通俗讲座中讲。河上公本影响很大,主要在道教界将修炼为主。讲哲学的多以王弼本为主。

  • 1889928reva

    关于无为 的个人看法 ,黄山松是自然状态下长成的 ,迎着风的一面,树枝很少 ,顺着风长的树枝很长 。城市的绿化带是人为修剪出来 的,绿化带的美和黄山松的美,一样吗 ?绿化带如果好看,没人去那么远去朝拜黄山松 ,说明人为的都是画蛇添足

    刘笑敢 回复 @1889928reva: 有意思的联想

  • johnson90

    建议刘老师讲的时候,有些地方可以稍微展开阐述一下,不一定囿于15分钟的时长。这样听起来可能更清楚明白。谢谢。

    乐山怡岳 回复 @johnson90: 同意这个建议。现在这讲座稍嫌简短了一点。

  • 出离心姚KK

    个人觉得如实还原老子本来思想是我们现代人尊重先人的体现,至于要怎么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上,就见仁见智了。但是绝对不能把自己的以为当做老子本来思想来说。

    刘笑敢 回复 @出离心姚KK:

  • 白玛若巴

    《道德经》的四个古老版本, 能让我们看到, 2000多年前经文的原貌。

    刘笑敢 回复 @白玛若巴:

  • 山溪自然

    胡说八道,王弼建构了一个理论体系?我看你是一个腐儒。

  • 乐山怡岳

    回答刘老师的问题:众多版本的存在,是学习者的障碍,但却是研究者的福音

  • 1383090qmwe

    更新太慢了。

  • 我是香榧

    《道德经》不同的版本,体现了从古至今的不少研究,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的进步,这些进步应该更有利于今人学习《道德经》。

  • 胖队儿妈咪爱读书

    对于初学者来说,我觉得是障碍,所以对于初学者,可以选择一个版本,并且深入了解,一旦想到更加深入了解,便可以在一定基础之上读更多的版本,以便研究。归根结底,还是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