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1:《黄帝内经》在中医的地位为何那么高?

直播1:《黄帝内经》在中医的地位为何那么高?

00:00
17:07

如何找到潘毅老师:①购买本课程《中医文化必修课》②添加正安答摩景天微信号【damotiaoli】,发送数字666 ,审核通过后即获入群资格。群内不定期进行经典诵读打卡、学习交流等,潘毅老师也会进群答疑哦。




【直播内容】


主持人:好,到这里再来问一个问题。那《黄帝内经》为什么在中医上的学术地位那么高?现在很多老师都会说,要学中医,就很强调这个《黄帝内经》的重要性。那潘老师,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呢?

 

潘毅:其实应该是这样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第一本经典,甚至你可以说它是经典中的经典。它的地位之所以这么高,也许是跟以下几方面是有关系的。

 

第一个,它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现在中医学的很多板块,比如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原则、养生以及天文、地理、气象、物候,这些中国的东西,在《黄帝内经》都有体现。

 

或者我们准确表达一下。《黄帝内经》就像中医学的骨架,而后世的医学发展或是各个医家的发展,无非是在这骨架里面补充了血肉。

 

但我们强调的是,《黄帝内经》不等于中医学的全部。我刚才讲了,它是骨架,完整的中医学应该是有骨架,有血肉,有气脉流动。所以《黄帝内经》值得每个中医人学习。

 

第二,我觉得它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应该这样讲,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也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方法。它里面包括什么?比如意象思维,变异思维,整体思维,综合思维,顺势思维,直觉思维,虚静思维等。这些思维方式有时我们在用,但是我觉得对相当比例的中国人来讲,其实是有点陌生的。

 

我们现在的大部分文化人,比如大学毕业了,总该称是文化人了,但是我们反思过没有,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思维方式,不能说是纯西方的,但是确实是西方的烙印重于东方。

 

我们想想我们除了认识中文字,我们会用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吗?或者你思考的够深度吗?

 

我不能说东方思维方式就比西方强,但是各有特色,它们两者之间肯定能形成互补。当我们对西方的思维,或者甚至我直接说对科学思维方式比较了解的时候,是否也理解一下或了解一下东方的思维模式?

 

它总能找到一些互补,甚至你学完之后,你会感觉东方很多思维方式其实是蛮高品格的,因为东方讲境界。

 

主持人:听到您最开始的这几讲里面就讲到,特别是讲陈丹青那个例子的时候,确实是这样,缺少这种中式思维。

 

潘毅:对,我觉得是缺少中式思维。为什么?其实我们很容易固定住,去某个方向,只能走一条路。

 

比如关于刚才讲的讨论中医科学不科学,好了,我们下意识觉得西医是科学的,那既然西医是科学的,中医就一定是不科学的。一定是这样吗?这世界上只有黑跟白吗?

 

比如上山,有修得很好的柏油马路,我就不能走小路吗?大家都能到达山顶。或者换成医学来讲,大家都能把病治好,你为什么非得规定我走这条路?非得要用这种方法,我用我的方法我也能够上去。

 

这不好吗?大家看到的景观是不一样的。这个景观不一样,其实是可以互补的。但是我们现在就惯性思维了,觉得这个是对的。你觉得这个是科学的都没问题,但把科学的又转变了以后,完了,变成了唯一了。

 

科学是唯一的吗?说老实话,我写《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的时候,我是专门找过西方科学方法学来看的,它本身也认为科学的形态不止一种。而现代医学用的叫做还原分析方法,它仅仅是科学的形式的一种。

 

但现在批评中医的人老是用这个来说事,比如说量化啦,重复啦,实验啦等等。这种东西好不好?我觉得好,它是一个好的研究方式,但是它比较适合用在研究结构。

 

而中医,我在后面的课程会讲到,它研不研究结构?研究。但它重心在哪里呢?——关系。中国人是喜欢搞关系的,所以中医学其实擅长的也是搞关系。

 

我们看看现在物理学的最前沿,什么弦论、量子论、波粒二象性等等,其实它们走的路都已经不是典型的还原分析方法,现在有个说法叫做系统方法,或者叫复杂性科学。

 

我觉得中医的板块,或说它的形态,跟现代科学最前沿的蛮接近,当然我指的是思路接近,模型接近,不是说内涵是一样。那也就是说,科学之路并不只有一条。

 

主持人:好的,您现在收听的是潘毅老师的中医文化必修课的直播分享。如果你爱智慧,也会爱上中医,欢迎订阅潘毅教授的中医文化必修课,发现诸子百家文化在我们身体与生活里的妙用!

 

潘毅:下来《黄帝内经》其实还有一个优点:它汇集了中国古代多学科的成果。就我刚才讲的:包括天文、历法、地理、气象、物候、生物,还有农业、数学、心理学、社会学、兵法,很多学科融了进来。

 

那可能很多听友就想问,这些学科跟中医有什么关系?这很简单,比如古代的天文学的知识跟方法,就影响着《内经》的学术体系,形成天人合一的内容之一。

 

很多人很古怪,很多思想很理性的人,一听到天人合一就下意识地排斥、抗拒,他们觉得很难理解,甚至把它当作分别一个人理性跟非理性的分水岭。

 

其实我不用讲得那么复杂,也不用讲得跟天文学挂钩那么精确,我讲一个很常见的例子。

 

比如一般的中国人,就算不喜欢中医,他大概都有个感觉,我到底是寒性体质还是热性体质。我讲个最简单的例子,什么叫寒性体质。比如冬天你穿衣服比人家多,你吃东西我能够耐受温热,但我不耐受寒凉,那你就是寒性体质。

 

但假如我平时比一般人怕热,我穿衣服就穿得比人家少,我就喜欢喝凉茶,我喝冰水特别舒服,我吃热的东西容易上火,这就是热性体质。

 

好了,什么叫天人合一?比如寒性体质的人,他到了冬天特别难受,但它到了夏天就会比较舒服。而热性体质的人,他在夏天很难受,在冬天他就舒服,这就是天人相应。

 

也就是天跟人之间有互动,有感应,很难理解吗?我讲得不合理吗?假如不合理,欢迎来辩论。

 

所以它没有很多很高深的东西。当然假如我结合了天文学,我们可以把这个理念玩得更精确,但是我有大方向也可以了,比如说气象学,其实也是天人合一观念的一个具体应用。跟着是历法,那更加把这种观念精确化了。

 

这些内容与医学的渗透,就影响着医学的研究方法跟学术内涵。所以我们应该怎么看中医,很多人看中医喜欢把中医跟西医比较,我觉得有一样东西我们先弄清楚。

 

西医我觉得是比较老实的科学,它研究人体就是人体,研究结构就是结构。中医学不是,中医学的框架建立不是以人体为模型,它是以天地为模型,在把人摊放到天地之中去考察。

 

所以你带着这个天人一体的观念来分析中医、研究中医,你就不会着眼于什么心肌细胞是干吗的。那是西医玩的,中医更关注的是功能、关系,这个关系既有体内各脏腑、各组织、气与血、神与气之间的关系,它更有人跟自然界的关系。

 

主持人:听起来感觉西医更微观,而中医好像更宏观,更注重这种物跟物、人跟事、人跟物之间的关联性。

 

潘毅:对的,你这种感觉是对的,因为西医它玩结构,它就喜欢往微观走,他认为微观才是生命的本质,就往纵深走,比如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越玩越细;中医就喜欢玩关系,玩联系,玩关系、玩联系就往宏观的方向走。

 

主持人:所以好像西医的机器越来越先进,而中医如果要发展的话,那真的是考验一个人,他全方面的素质怎样,才能决定这个中医的修为怎么样。

 

潘毅:是的,最近我也关注到,西医其实发展得还比较快,但是不知道大家关注到没有,其实西医发展快是因为它借助的是现代的仪器工具,仪器工具越精细,它发展越快。

 

但是老老实实说,它的研究方法学,还原分析方法,从我的角度看,已经在局限西医本身的发展。也就是它的仪器工具先进,方法学其实没跟上。

 

我们可以做一个想象的,比如说一个细胞,甚至一个分子,假如说独立研究它,你可以研究得很精确。但我问你一个问题,这个分子在全身的生化状态下,有多少因素在影响着它?假如有那么多因素,这些因素各自形成的数学模式是怎么样的?你搞得出来吗?

 

也就是说,搞得越微观,它在一个整体之中的关系就越复杂。

 

玩关系不是还原分析方法的擅长,玩结构是。所以西医本身也面临一个方法学如何突破的问题。

 

好了现在说中医不科学,还试图用思维模型来改造中医,那思维模型本身都已经碰到这个问题了,遇到瓶颈了,也就是说它本身不标准,怎么能用一个不标准的东西来界定另外一个,要求它往这个方向标准化。

 

就是说中西医它们各自的评判标准、评判体系是不一样的,而且我刚才的表达不意味着说中医没缺陷。

 

因为我刚讲的西医,公平一点中医其实也有缺陷,因为你关注了关系,关注了宏观,你对那个结构微观的关注其实严格来讲也是不太够。所以这两门医学本质是互补的,我的擅长刚好是你的不足,你的擅长当然是我的不足。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中国人是有幸的,为什么呢?我们碰到一些跟生命、跟健康、跟疾病相关的问题,至少不是只有一种选择,也不止两种选择。我可以选择中医可以选择西医,当两个都不是那么理想,结合啊,两个一起来面对,可以你七我三,我三你七,各自其实都有大家面对的、擅长的疾病跟健康问题。

 

下来是《黄帝内经》其实它还有第四个优点,就是总结了经络学说跟针灸疗法。因为《黄帝内经》其实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叫《素问》,一部分叫《灵枢》。《灵枢》那部分主要是讨论经络跟针灸的。

 

另外还有一个更可贵的,其实为医生们提供了临证的类似于兵家战略一样的东西。

 

主持人:你说《黄帝内经》。

 

潘毅:对的,因为它里面定出了很多治法、治则。比如,因不同的人、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时间来治疗;比如因势利导,治病求本;同一个病不同的症,如何治疗;不同的病,同一个症如何治疗;比如补虚泻实……

 

它有很多方法学的指引。那么《黄帝内经》还有个最可贵的,我觉得也就是大家最关注的,实际上它的内容广博、独特,你可以说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也可以说是除了是医学的经典,也可以把它当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所以它具有难以比拟的中医药以及中华文化的价值。

 

所以学习《内经》不但可以提高从医者的综合能力,也可以使学习者得到中华文化比较全面的滋养。

 

可以说《黄帝内经》或中医,是中华文明的最好的载体。

 

主持人: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学《黄帝内经》呢?直接拿来读还是怎样?

 

潘毅:我觉得是看目的吧。比如我仅仅是兴趣,我就喜欢听《黄帝内经》那种感觉或是故事,我觉得梁冬跟徐文兵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的《黄帝内经》节目其实蛮好的,因为讲得通俗、易懂、好听、好玩。

 

但假如我是中医粉,我想学习《黄帝内经》,既包括内容,也包括文化内涵,我觉得你最好是,不要找教材,就找《黄帝内经》,比如《素问》《灵枢》,尤其《素问》部分的原文,你就按篇来读。

 

因为每一篇,比如《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每一篇都有它的主题,你这样读下来,从形到神都有了。

 

但假如你的目的是学医,那最好你用的就是专业教材。因为专业的《黄帝内经》教材,它的编排法不是按篇来的,而是按内容来的。

 

比如阴阳学说,它可能把《黄帝内经》很多篇里面的阴阳学说融合在一起,在一章里面出现,你这样学就学得很条理。比如阴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念、观点,基本上都体现,讲藏象学说,跟藏象相关的重要论述都在那一章里面。

 


你这样学下来就比较全面,条理,相对系统。所以,看你的目的是什么。

从《黄帝内经》到诸子百家,中医国学一通百通,欢迎收听潘毅的「中医文化必修课」。

 

主持人:好,到这里再来问一个问题。那《黄帝内经》为什么在中医上的学术地位那么高?现在很多老师都会说,要学中医,就很强调这个《黄帝内经》的重要性。那潘老师,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呢?

 

潘毅:其实应该是这样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第一本经典,甚至你可以说它是经典中的经典。它的地位之所以这么高,也许是跟以下几方面是有关系的。

 

第一个,它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现在中医学的很多板块,比如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原则、养生以及天文、地理、气象、物候,这些中国的东西,在《黄帝内经》都有体现。

 

或者我们准确表达一下。《黄帝内经》就像中医学的骨架,而后世的医学发展或是各个医家的发展,无非是在这骨架里面补充了血肉。

 

但我们强调的是,《黄帝内经》不等于中医学的全部。我刚才讲了,它是骨架,完整的中医学应该是有骨架,有血肉,有气脉流动。所以《黄帝内经》值得每个中医人学习。

 

第二,我觉得它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应该这样讲,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也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方法。它里面包括什么?比如意象思维,变异思维,整体思维,综合思维,顺势思维,直觉思维,虚静思维等。这些思维方式有时我们在用,但是我觉得对相当比例的中国人来讲,其实是有点陌生的。

 

我们现在的大部分文化人,比如大学毕业了,总该称是文化人了,但是我们反思过没有,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思维方式,不能说是纯西方的,但是确实是西方的烙印重于东方。

 

我们想想我们除了认识中文字,我们会用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吗?或者你思考的够深度吗?

 

我不能说东方思维方式就比西方强,但是各有特色,它们两者之间肯定能形成互补。当我们对西方的思维,或者甚至我直接说对科学思维方式比较了解的时候,是否也理解一下或了解一下东方的思维模式?

 

它总能找到一些互补,甚至你学完之后,你会感觉东方很多思维方式其实是蛮高品格的,因为东方讲境界。

 

主持人:听到您最开始的这几讲里面就讲到,特别是讲陈丹青那个例子的时候,确实是这样,缺少这种中式思维。

 

潘毅:对,我觉得是缺少中式思维。为什么?其实我们很容易固定住,去某个方向,只能走一条路。

 

比如关于刚才讲的讨论中医科学不科学,好了,我们下意识觉得西医是科学的,那既然西医是科学的,中医就一定是不科学的。一定是这样吗?这世界上只有黑跟白吗?

 

比如上山,有修得很好的柏油马路,我就不能走小路吗?大家都能到达山顶。或者换成医学来讲,大家都能把病治好,你为什么非得规定我走这条路?非得要用这种方法,我用我的方法我也能够上去。

 

这不好吗?大家看到的景观是不一样的。这个景观不一样,其实是可以互补的。但是我们现在就惯性思维了,觉得这个是对的。你觉得这个是科学的都没问题,但把科学的又转变了以后,完了,变成了唯一了。

 

科学是唯一的吗?说老实话,我写《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的时候,我是专门找过西方科学方法学来看的,它本身也认为科学的形态不止一种。而现代医学用的叫做还原分析方法,它仅仅是科学的形式的一种。

 

但现在批评中医的人老是用这个来说事,比如说量化啦,重复啦,实验啦等等。这种东西好不好?我觉得好,它是一个好的研究方式,但是它比较适合用在研究结构。

 

而中医,我在后面的课程会讲到,它研不研究结构?研究。但它重心在哪里呢?——关系。中国人是喜欢搞关系的,所以中医学其实擅长的也是搞关系。

 

我们看看现在物理学的最前沿,什么弦论、量子论、波粒二象性等等,其实它们走的路都已经不是典型的还原分析方法,现在有个说法叫做系统方法,或者叫复杂性科学。

 

我觉得中医的板块,或说它的形态,跟现代科学最前沿的蛮接近,当然我指的是思路接近,模型接近,不是说内涵是一样。那也就是说,科学之路并不只有一条。

 

主持人:好的,您现在收听的是潘毅老师的中医文化必修课的直播分享。如果你爱智慧,也会爱上中医,欢迎订阅潘毅教授的中医文化必修课,发现诸子百家文化在我们身体与生活里的妙用!

 

潘毅:下来《黄帝内经》其实还有一个优点:它汇集了中国古代多学科的成果。就我刚才讲的:包括天文、历法、地理、气象、物候、生物,还有农业、数学、心理学、社会学、兵法,很多学科融了进来。

 

那可能很多听友就想问,这些学科跟中医有什么关系?这很简单,比如古代的天文学的知识跟方法,就影响着《内经》的学术体系,形成天人合一的内容之一。

 

很多人很古怪,很多思想很理性的人,一听到天人合一就下意识地排斥、抗拒,他们觉得很难理解,甚至把它当作分别一个人理性跟非理性的分水岭。

 

其实我不用讲得那么复杂,也不用讲得跟天文学挂钩那么精确,我讲一个很常见的例子。

 

比如一般的中国人,就算不喜欢中医,他大概都有个感觉,我到底是寒性体质还是热性体质。我讲个最简单的例子,什么叫寒性体质。比如冬天你穿衣服比人家多,你吃东西我能够耐受温热,但我不耐受寒凉,那你就是寒性体质。

 

但假如我平时比一般人怕热,我穿衣服就穿得比人家少,我就喜欢喝凉茶,我喝冰水特别舒服,我吃热的东西容易上火,这就是热性体质。

 

好了,什么叫天人合一?比如寒性体质的人,他到了冬天特别难受,但它到了夏天就会比较舒服。而热性体质的人,他在夏天很难受,在冬天他就舒服,这就是天人相应。

 

也就是天跟人之间有互动,有感应,很难理解吗?我讲得不合理吗?假如不合理,欢迎来辩论。

 

所以它没有很多很高深的东西。当然假如我结合了天文学,我们可以把这个理念玩得更精确,但是我有大方向也可以了,比如说气象学,其实也是天人合一观念的一个具体应用。跟着是历法,那更加把这种观念精确化了。

 

这些内容与医学的渗透,就影响着医学的研究方法跟学术内涵。所以我们应该怎么看中医,很多人看中医喜欢把中医跟西医比较,我觉得有一样东西我们先弄清楚。

 

西医我觉得是比较老实的科学,它研究人体就是人体,研究结构就是结构。中医学不是,中医学的框架建立不是以人体为模型,它是以天地为模型,在把人摊放到天地之中去考察。

 

所以你带着这个天人一体的观念来分析中医、研究中医,你就不会着眼于什么心肌细胞是干吗的。那是西医玩的,中医更关注的是功能、关系,这个关系既有体内各脏腑、各组织、气与血、神与气之间的关系,它更有人跟自然界的关系。

 

主持人:听起来感觉西医更微观,而中医好像更宏观,更注重这种物跟物、人跟事、人跟物之间的关联性。

 

潘毅:对的,你这种感觉是对的,因为西医它玩结构,它就喜欢往微观走,他认为微观才是生命的本质,就往纵深走,比如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越玩越细;中医就喜欢玩关系,玩联系,玩关系、玩联系就往宏观的方向走。

 

主持人:所以好像西医的机器越来越先进,而中医如果要发展的话,那真的是考验一个人,他全方面的素质怎样,才能决定这个中医的修为怎么样。

 

潘毅:是的,最近我也关注到,西医其实发展得还比较快,但是不知道大家关注到没有,其实西医发展快是因为它借助的是现代的仪器工具,仪器工具越精细,它发展越快。

 

但是老老实实说,它的研究方法学,还原分析方法,从我的角度看,已经在局限西医本身的发展。也就是它的仪器工具先进,方法学其实没跟上。

 

我们可以做一个想象的,比如说一个细胞,甚至一个分子,假如说独立研究它,你可以研究得很精确。但我问你一个问题,这个分子在全身的生化状态下,有多少因素在影响着它?假如有那么多因素,这些因素各自形成的数学模式是怎么样的?你搞得出来吗?

 

也就是说,搞得越微观,它在一个整体之中的关系就越复杂。

 

玩关系不是还原分析方法的擅长,玩结构是。所以西医本身也面临一个方法学如何突破的问题。

 

好了现在说中医不科学,还试图用思维模型来改造中医,那思维模型本身都已经碰到这个问题了,遇到瓶颈了,也就是说它本身不标准,怎么能用一个不标准的东西来界定另外一个,要求它往这个方向标准化。

 

就是说中西医它们各自的评判标准、评判体系是不一样的,而且我刚才的表达不意味着说中医没缺陷。

 

因为我刚讲的西医,公平一点中医其实也有缺陷,因为你关注了关系,关注了宏观,你对那个结构微观的关注其实严格来讲也是不太够。所以这两门医学本质是互补的,我的擅长刚好是你的不足,你的擅长当然是我的不足。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中国人是有幸的,为什么呢?我们碰到一些跟生命、跟健康、跟疾病相关的问题,至少不是只有一种选择,也不止两种选择。我可以选择中医可以选择西医,当两个都不是那么理想,结合啊,两个一起来面对,可以你七我三,我三你七,各自其实都有大家面对的、擅长的疾病跟健康问题。

 

下来是《黄帝内经》其实它还有第四个优点,就是总结了经络学说跟针灸疗法。因为《黄帝内经》其实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叫《素问》,一部分叫《灵枢》。《灵枢》那部分主要是讨论经络跟针灸的。

 

另外还有一个更可贵的,其实为医生们提供了临证的类似于兵家战略一样的东西。

 

主持人:你说《黄帝内经》。

 

潘毅:对的,因为它里面定出了很多治法、治则。比如,因不同的人、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时间来治疗;比如因势利导,治病求本;同一个病不同的症,如何治疗;不同的病,同一个症如何治疗;比如补虚泻实……

 

它有很多方法学的指引。那么《黄帝内经》还有个最可贵的,我觉得也就是大家最关注的,实际上它的内容广博、独特,你可以说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也可以说是除了是医学的经典,也可以把它当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所以它具有难以比拟的中医药以及中华文化的价值。

 

所以学习《内经》不但可以提高从医者的综合能力,也可以使学习者得到中华文化比较全面的滋养。

 

可以说《黄帝内经》或中医,是中华文明的最好的载体。

 

主持人: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学《黄帝内经》呢?直接拿来读还是怎样?

 

潘毅:我觉得是看目的吧。比如我仅仅是兴趣,我就喜欢听《黄帝内经》那种感觉或是故事,我觉得梁冬跟徐文兵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的《黄帝内经》节目其实蛮好的,因为讲得通俗、易懂、好听、好玩。

 

但假如我是中医粉,我想学习《黄帝内经》,既包括内容,也包括文化内涵,我觉得你最好是,不要找教材,就找《黄帝内经》,比如《素问》《灵枢》,尤其《素问》部分的原文,你就按篇来读。

 

因为每一篇,比如《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每一篇都有它的主题,你这样读下来,从形到神都有了。

 

但假如你的目的是学医,那最好你用的就是专业教材。因为专业的《黄帝内经》教材,它的编排法不是按篇来的,而是按内容来的。

 

比如阴阳学说,它可能把《黄帝内经》很多篇里面的阴阳学说融合在一起,在一章里面出现,你这样学就学得很条理。比如阴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念、观点,基本上都体现,讲藏象学说,跟藏象相关的重要论述都在那一章里面。

 

你这样学下来就比较全面,条理,相对系统。所以,看你的目的是什么。

从《黄帝内经》到诸子百家,中医国学一通百通,欢迎收听潘毅的「中医文化必修课」。

主持人:好,到这里再来问一个问题。那《黄帝内经》为什么在中医上的学术地位那么高?现在很多老师都会说,要学中医,就很强调这个《黄帝内经》的重要性。那潘老师,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呢?

潘毅:其实应该是这样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第一本经典,甚至你可以说它是经典中的经典。它的地位之所以这么高,也许是跟以下几方面是有关系的。

第一个,它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现在中医学的很多板块,比如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原则、养生以及天文、地理、气象、物候,这些中国的东西,在《黄帝内经》都有体现。

或者我们准确表达一下。《黄帝内经》就像中医学的骨架,而后世的医学发展或是各个医家的发展,无非是在这骨架里面补充了血肉。

但我们强调的是,《黄帝内经》不等于中医学的全部。我刚才讲了,它是骨架,完整的中医学应该是有骨架,有血肉,有气脉流动。所以《黄帝内经》值得每个中医人学习。

第二,我觉得它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应该这样讲,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也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方法。它里面包括什么?比如意象思维,变异思维,整体思维,综合思维,顺势思维,直觉思维,虚静思维等。这些思维方式有时我们在用,但是我觉得对相当比例的中国人来讲,其实是有点陌生的。

我们现在的大部分文化人,比如大学毕业了,总该称是文化人了,但是我们反思过没有,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思维方式,不能说是纯西方的,但是确实是西方的烙印重于东方。

我们想想我们除了认识中文字,我们会用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吗?或者你思考的够深度吗?

我不能说东方思维方式就比西方强,但是各有特色,它们两者之间肯定能形成互补。当我们对西方的思维,或者甚至我直接说对科学思维方式比较了解的时候,是否也理解一下或了解一下东方的思维模式?

它总能找到一些互补,甚至你学完之后,你会感觉东方很多思维方式其实是蛮高品格的,因为东方讲境界。

主持人:听到您最开始的这几讲里面就讲到,特别是讲陈丹青那个例子的时候,确实是这样,缺少这种中式思维。

潘毅:对,我觉得是缺少中式思维。为什么?其实我们很容易固定住,去某个方向,只能走一条路。

比如关于刚才讲的讨论中医科学不科学,好了,我们下意识觉得西医是科学的,那既然西医是科学的,中医就一定是不科学的。一定是这样吗?这世界上只有黑跟白吗?

比如上山,有修得很好的柏油马路,我就不能走小路吗?大家都能到达山顶。或者换成医学来讲,大家都能把病治好,你为什么非得规定我走这条路?非得要用这种方法,我用我的方法我也能够上去。

这不好吗?大家看到的景观是不一样的。这个景观不一样,其实是可以互补的。但是我们现在就惯性思维了,觉得这个是对的。你觉得这个是科学的都没问题,但把科学的又转变了以后,完了,变成了唯一了。

科学是唯一的吗?说老实话,我写《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的时候,我是专门找过西方科学方法学来看的,它本身也认为科学的形态不止一种。而现代医学用的叫做还原分析方法,它仅仅是科学的形式的一种。

但现在批评中医的人老是用这个来说事,比如说量化啦,重复啦,实验啦等等。这种东西好不好?我觉得好,它是一个好的研究方式,但是它比较适合用在研究结构。

而中医,我在后面的课程会讲到,它研不研究结构?研究。但它重心在哪里呢?——关系。中国人是喜欢搞关系的,所以中医学其实擅长的也是搞关系。

我们看看现在物理学的最前沿,什么弦论、量子论、波粒二象性等等,其实它们走的路都已经不是典型的还原分析方法,现在有个说法叫做系统方法,或者叫复杂性科学。

我觉得中医的板块,或说它的形态,跟现代科学最前沿的蛮接近,当然我指的是思路接近,模型接近,不是说内涵是一样。那也就是说,科学之路并不只有一条。

主持人:好的,您现在收听的是潘毅老师的中医文化必修课的直播分享。如果你爱智慧,也会爱上中医,欢迎订阅潘毅教授的中医文化必修课,发现诸子百家文化在我们身体与生活里的妙用!

潘毅:下来《黄帝内经》其实还有一个优点:它汇集了中国古代多学科的成果。就我刚才讲的:包括天文、历法、地理、气象、物候、生物,还有农业、数学、心理学、社会学、兵法,很多学科融了进来。

那可能很多听友就想问,这些学科跟中医有什么关系?这很简单,比如古代的天文学的知识跟方法,就影响着《内经》的学术体系,形成天人合一的内容之一。

很多人很古怪,很多思想很理性的人,一听到天人合一就下意识地排斥、抗拒,他们觉得很难理解,甚至把它当作分别一个人理性跟非理性的分水岭。

其实我不用讲得那么复杂,也不用讲得跟天文学挂钩那么精确,我讲一个很常见的例子。

比如一般的中国人,就算不喜欢中医,他大概都有个感觉,我到底是寒性体质还是热性体质。我讲个最简单的例子,什么叫寒性体质。比如冬天你穿衣服比人家多,你吃东西我能够耐受温热,但我不耐受寒凉,那你就是寒性体质。

但假如我平时比一般人怕热,我穿衣服就穿得比人家少,我就喜欢喝凉茶,我喝冰水特别舒服,我吃热的东西容易上火,这就是热性体质。

好了,什么叫天人合一?比如寒性体质的人,他到了冬天特别难受,但它到了夏天就会比较舒服。而热性体质的人,他在夏天很难受,在冬天他就舒服,这就是天人相应。
 
也就是天跟人之间有互动,有感应,很难理解吗?我讲得不合理吗?假如不合理,欢迎来辩论。

所以它没有很多很高深的东西。当然假如我结合了天文学,我们可以把这个理念玩得更精确,但是我有大方向也可以了,比如说气象学,其实也是天人合一观念的一个具体应用。跟着是历法,那更加把这种观念精确化了。

这些内容与医学的渗透,就影响着医学的研究方法跟学术内涵。所以我们应该怎么看中医,很多人看中医喜欢把中医跟西医比较,我觉得有一样东西我们先弄清楚。

西医我觉得是比较老实的科学,它研究人体就是人体,研究结构就是结构。中医学不是,中医学的框架建立不是以人体为模型,它是以天地为模型,在把人摊放到天地之中去考察。

所以你带着这个天人一体的观念来分析中医、研究中医,你就不会着眼于什么心肌细胞是干吗的。那是西医玩的,中医更关注的是功能、关系,这个关系既有体内各脏腑、各组织、气与血、神与气之间的关系,它更有人跟自然界的关系。

主持人:听起来感觉西医更微观,而中医好像更宏观,更注重这种物跟物、人跟事、人跟物之间的关联性。

潘毅:对的,你这种感觉是对的,因为西医它玩结构,它就喜欢往微观走,他认为微观才是生命的本质,就往纵深走,比如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越玩越细;中医就喜欢玩关系,玩联系,玩关系、玩联系就往宏观的方向走。

主持人:所以好像西医的机器越来越先进,而中医如果要发展的话,那真的是考验一个人,他全方面的素质怎样,才能决定这个中医的修为怎么样。

潘毅:是的,最近我也关注到,西医其实发展得还比较快,但是不知道大家关注到没有,其实西医发展快是因为它借助的是现代的仪器工具,仪器工具越精细,它发展越快。

但是老老实实说,它的研究方法学,还原分析方法,从我的角度看,已经在局限西医本身的发展。也就是它的仪器工具先进,方法学其实没跟上。

我们可以做一个想象的,比如说一个细胞,甚至一个分子,假如说独立研究它,你可以研究得很精确。但我问你一个问题,这个分子在全身的生化状态下,有多少因素在影响着它?假如有那么多因素,这些因素各自形成的数学模式是怎么样的?你搞得出来吗?

也就是说,搞得越微观,它在一个整体之中的关系就越复杂。

玩关系不是还原分析方法的擅长,玩结构是。所以西医本身也面临一个方法学如何突破的问题。

好了现在说中医不科学,还试图用思维模型来改造中医,那思维模型本身都已经碰到这个问题了,遇到瓶颈了,也就是说它本身不标准,怎么能用一个不标准的东西来界定另外一个,要求它往这个方向标准化。

就是说中西医它们各自的评判标准、评判体系是不一样的,而且我刚才的表达不意味着说中医没缺陷。
 
因为我刚讲的西医,公平一点中医其实也有缺陷,因为你关注了关系,关注了宏观,你对那个结构微观的关注其实严格来讲也是不太够。所以这两门医学本质是互补的,我的擅长刚好是你的不足,你的擅长当然是我的不足。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中国人是有幸的,为什么呢?我们碰到一些跟生命、跟健康、跟疾病相关的问题,至少不是只有一种选择,也不止两种选择。我可以选择中医可以选择西医,当两个都不是那么理想,结合啊,两个一起来面对,可以你七我三,我三你七,各自其实都有大家面对的、擅长的疾病跟健康问题。

下来是《黄帝内经》其实它还有第四个优点,就是总结了经络学说跟针灸疗法。因为《黄帝内经》其实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叫《素问》,一部分叫《灵枢》。《灵枢》那部分主要是讨论经络跟针灸的。

另外还有一个更可贵的,其实为医生们提供了临证的类似于兵家战略一样的东西。

主持人:你说《黄帝内经》。

潘毅:对的,因为它里面定出了很多治法、治则。比如,因不同的人、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时间来治疗;比如因势利导,治病求本;同一个病不同的症,如何治疗;不同的病,同一个症如何治疗;比如补虚泻实……

它有很多方法学的指引。那么《黄帝内经》还有个最可贵的,我觉得也就是大家最关注的,实际上它的内容广博、独特,你可以说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也可以说是除了是医学的经典,也可以把它当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所以它具有难以比拟的中医药以及中华文化的价值。

所以学习《内经》不但可以提高从医者的综合能力,也可以使学习者得到中华文化比较全面的滋养。

可以说《黄帝内经》或中医,是中华文明的最好的载体。

主持人: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学《黄帝内经》呢?直接拿来读还是怎样?

潘毅:我觉得是看目的吧。比如我仅仅是兴趣,我就喜欢听《黄帝内经》那种感觉或是故事,我觉得梁冬跟徐文兵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的《黄帝内经》节目其实蛮好的,因为讲得通俗、易懂、好听、好玩。

但假如我是中医粉,我想学习《黄帝内经》,既包括内容,也包括文化内涵,我觉得你最好是,不要找教材,就找《黄帝内经》,比如《素问》《灵枢》,尤其《素问》部分的原文,你就按篇来读。

因为每一篇,比如《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每一篇都有它的主题,你这样读下来,从形到神都有了。

但假如你的目的是学医,那最好你用的就是专业教材。因为专业的《黄帝内经》教材,它的编排法不是按篇来的,而是按内容来的。

比如阴阳学说,它可能把《黄帝内经》很多篇里面的阴阳学说融合在一起,在一章里面出现,你这样学就学得很条理。比如阴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念、观点,基本上都体现,讲藏象学说,跟藏象相关的重要论述都在那一章里面。

你这样学下来就比较全面,条理,相对系统。所以,看你的目的是什么。






《潘毅·中医文化必修课》凝聚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导潘毅教授三十年的学术、临床积累,用沉淀数百场课程讲座的精华,带你从《黄帝内经》到诸子百家,从历史文化到哲学思考,全面了解中医,贯通文化。


一课带你深入中医文化,通晓百家之长。潘毅老师带你解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名著,并通晓中医与易经、道家、儒家、兵家、武术等各家的结合,了解变易、中和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思维,把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反应策略、对治方式用于工作生活。


在知识上,你将获得极为广泛中医脉络与文化见解,在技能上,你会完整推演中医的医理病理和治病方法,传递正确的养生方法。在思想上,你能建立系统而深邃的思考模式,真正看懂中医,从容应对大千世界。


【你将获得】

1.了解中医发展脉络,通晓易家、道家、儒家、兵家、释家、民俗等百家文化与中医的联系,了解传统文化中的思维密码。

2.全面学习中医的医理病理、脏象经络、望闻问切、体质辨证、汤药食疗、针灸推拿、刮痧拔罐、防病养生,筑造中医基本功。

3.潘毅老师一年5万的线下课程,可以从这个课程中一睹风采。

从《黄帝内经》到诸子百家,中医国学一通百通,欢迎收听潘毅的「中医文化必修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莉莉周_yj

    太好啦!感恩正安文化,感恩喜马拉雅,再次得蒙遇见潘毅老师的课程!五年前有缘在超星视频聆听学习了潘老师教授的中基课程,此后就一直无缘再跟着潘老师学习中医。幸好有正安!好激动,毫不犹豫的购买了潘老师的课程!感觉潘老师现在的授课内容较之过去更为深刻更为广博!开心开心!

  • 观心客

    感谢潘毅老师,感谢梁冬先生,感谢徐文兵老师,愿您们身体健康。

  • 儒雅箫声

    应该把中医文化列到小学教材必修课

  • 书终浅临证方真

    如举扬声器,黄芪常见的副作庸: 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迅速出现“上火”症状,如面红、心烦、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压升高或头晕等,甚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转病势。临床上,一般人经常单独使用黄芪进补或一次性大量进补,那是没病找病或加重疾病的危险行为。使用黄芪进补,一般要由少逐渐增加,边服边观察有无上火的表现或身上原有疾病有无加重或是否出现闷、痛的感觉,一旦有则应停用或配药才能用;如果乏力、多汗或气喘等症状减轻,精神和体力改善而又无上述副作用,可增加用量。更安全的办法则是先用党参,有效而无副作用后再加用或改用黄芪,使用黄芪时采用逐步加量的办法,以身体能耐受而无副作用为度。最安全的办法是配方使用。

    子不疑 回复 @书终浅临证方真: 没副作用的药一般情况下都是屁用不顶,治不了病的。凡事都要抓主要矛盾,不能因噎废食。

  • 瑞吉欧学堂

    作为一名年近不惑的中医爱好者,很有幸能跟着潘毅老师学习原味中医。希望潘老师能在喜马拉雅上开设更多的课程。

  • 天真_tianfang

    非常赞同,现在一和同学提起中医,他们的态度简直令人吃惊,感觉我身边的很多同学(硕士,博士)对中医有很大的排斥态度,认为中医是纯经验,不是科学。中医一定要普及起来!!

  • 快乐心情_f0

    听了潘教授的讲课,感觉潘授真是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传播中华文明 文化 内涵丰富!水平相当高大上!

  • 1806196pmdh

    感恩遇见!这一讲座内容我已反复听过几遍,但仍觉即听即新!收获在于:1、梳理出了清晰的学习中医的思路框架;2、找到了学习中医的明晰路径;3、知道了学习中医过程中如何认识与思考的方法。讲座内容精彩而有生机!条理简明而又精要!若非有深厚学识,定不达也!所以,再次感恩遇见!!!

    1538095mwkv 回复 @1806196pmdh: 同感!感恩遇见!

  • 听友124610182

    有个西医大师一直不信中医,而且很倔强。。最后自己得的毛病很惨

  • 西洋参_66

    赞同!内经伤寒,都不要割裂去读,条文化的伤寒金匮,造成了中医界的混乱不堪!这种情形必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