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有多少观自在?

27. 有多少观自在?

00:00
18:18


学习过程中有疑问请扫描上面二维码加课程助理微信(或复制微信号 ytjddxj),课程助理会邀请大家进微信学习群,探讨交流、答疑解惑。


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这里是《一听就懂的心经》,我是金刚师红。

上一讲的最后,我说到,“我们已经基本上解决了观音菩萨到底有没有成佛的问题”,之所以说基本上,是因为对这个已经成佛还是没有成佛的问题,也还有另外一种解读,是说已经成佛的观音佛与还没有成佛的观音菩萨,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有一段经文,是非常有名的。

这本经的题目叫《楞严经》,也叫《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是一本帮助学习者“返妄归真,识心达本”的佛经,特别是在经书的最后有说到五十阴魔,讲清楚了修行要避免一些可能的误区,也被称为是破魔宝典,当然,有的人也就把它当作是一本反对密宗的佛经,显然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就跟当时说大乘是魔说,但其实大乘并不是魔说一样,密宗也不是魔说,而且,在大藏经中,这本经的题目是另外有一个名字标注在边上,叫“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这里的“灌顶部”就是密教部的意思,说明《楞严经》不仅不是反密宗,而且本身就是密教的经典,甚至当时的那烂陀寺,也是有专门的密教课程,很重视《楞严经》。从这里也可以知道,佛教密宗重视实修亲证,也正因为是这样,非常强调要避免出幻觉、出偏差。

在《楞严经》中,一些菩萨分别介绍了他们的修行法门,其中观音菩萨也做了介绍,他说:

“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意思是说,很早很早以前,一劫,我们以前已经介绍过了,恒河沙劫,意思就是像恒河沙那么多的劫,累计起来有多长的时间?观世音菩萨就说,那个时候,有一尊佛叫观世音,我就是在他的面前发起来为利众生而成佛的心,观世音佛就教我如何从闻思修入手,最后又如何达到三摩地,然后就介绍说他是如何从听闻入手,逐渐认识声音的空,由此而达到实相,一时间超越了时空,上与佛合,下,有求必应,平等普度。这时候,他也成佛了,而他成佛以后,也叫作观世音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量子纠缠,现在很多人都应该已经知道这个科学名词了,就是一个粒子一旦分成两个粒子,那么这两个粒子,哪怕远隔亿万里,还是彼此相关,而且这种关联极其紧密,其中一个粒子只要稍微动一下,它是怎样的方向和速度,另外一个粒子必定也同时以怎样的方向和速度进行运动,其中的道理是为什么,虽然现在“墨子号”也上天了,但是大家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快速的信息传递。而在佛教修行,是存在一个心灵上的心心相印,或者佛教经常说的以心传心,这其实都存在一个弟子与导师之间的瑜伽,这个瑜伽不是我们现在很多女孩子美体修身练的瑜伽,而是表示“连接为一体”,不是讲有形的连接,而是心灵上的高度的契合,但是,这里不是通常概念上的唯心主义,不是空想,而是内在有一定的物质的作用的,用今天的科学来诠释,就是量子纠缠,无论是佛教的印心,或者是我们一般人讲求佛得到感应,其实都有这个道理在里面。

也就是说,现在《楞严经》里的观世音菩萨,他久远劫前通过观世音佛的授法,跟这位观世音古佛在许多方面发生了量子纠缠,正因为这样,当他成就的时候,他虽然和远古的观世音佛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个性,是处于不同的时空,但是,他们又是彼此相关,而且发生着超越时空的量子纠缠,都同样的具有观世音佛的慈悲与智慧,以及大能力。这种情况,我的师父――中国汉传密宗的宗长智及宗师曾经对此作过具体周详的分析,希望以后能够有机会把这个道理更具体地介绍给大家。

这种情况,在佛经中其实是有很多体现的,比如妙法莲花经序品中就说到,“如是二万佛。皆同一字。号日月灯明。又同一姓。姓Bhāradvāja.颇罗堕。”和有许多的观世音菩萨观世音佛也是一回事。

但是,我们可能也会有一个疑问,既然是观世音,为什么翻译成观自在呢?

首先,观音佛有很多不同的名字,观自在是他的名字之一。《圣观自在菩萨一百八名经》,是佛在补怛落迦山圣观自在菩萨宫讲的,最主要的受法者就是大梵天王和帝释天,他们也是这个法的护法者,这两尊原来都是婆罗门教的神,后来被佛祖收为法性护法。

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大梵天王,因为泰国的四面佛肯定是听说过,四面佛就是大梵天王;帝释天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他的全名叫释提桓因陀罗,简称因陀罗,忉利天的天主,佛陀在树下修道受到恶魔的干扰,帝释天就吹响螺贝保护佛陀;佛陀涅盘的时候帝释天又现身颂诗;他还保护佛陀的舍利。

就像我们前面说的般若波罗蜜的一百零八名一样,经中说,这一百零八种的观自在菩萨名号,每一个都有其深刻的内涵,念诵就有极大的功德,能恒见菩萨,得种种妙处,而且“获得恒知一切法义,入曼拏罗。凡有所祈一切真言悉地成就。”比如:观世音,就是《楞严经》所讲的,耳根圆通,而且能观众生之音尘而施以救拔之手眼。那么观自在呢,也是有它深刻的内涵。

观,简单地说就是一种观察的智慧,这个慧讲清楚了,就是般若。但是这个观,是有深刻的内涵的。我们中国人的语言中,关于用眼睛看,就有好多的同义词:看、见、望、观、眺,览,瞰等等,这么多的同义词,其实意思都有非常微细的差别,而这个观,我们中国最著名的一本古代解字的书――《说文解字》,里面是说:“观,谛视也”。“隔壁”在讲《周易》,易中有一卦叫观卦,风地观,风行地上,风一掠而过,却遍及大地,所以就用来形容好像君主视察整个天下一样,何等迅速而又高效!

观自在的观,其实就有这个意思,能够观照一切万事万物,不仅看到万事万物的表面,而且看到万事万物的本质,如此深刻而周全,又轻松倍至,所以后面再用上自在两个字,感觉格外帖切,所以从“观自在”,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的先人们对语言运用极其娴熟和到位。

而“自在”,按我们一般的意义来解释,我特别百度了下,解释是这样:

“指身心舒畅,心中好不自在,生活无拘束。道家指无所达致,自然而然的存在状态。”

我们不是讲道家,所以后面一句就不管它了,只看前面一句。这里说“身心舒畅,心中好不自在,生活无拘束”,听起来意思多半含有一点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非常称心如意,所以说“好不自在”。那么在佛教中也说到,“随意成就世间小小悉地”,所谓悉地,就是成就,意思就是可以事事如意,心想事成,这种愿望颇像佛教中所说的自在天外道,因为自在天就是能够随意造作万物的,所以就把希望达到这种状态的心,非常形象地叫作自在心。这个佛教的说法和百度上的说法,其实性质都差不多,只不过一个是讲状态,一个是讲心态,但是在佛教中,却认为这种心是不对的,是要克服的160种污染的心中的一种。因为按照佛教的观点,实际上每个人都不是那么随心所欲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自然,凡事也都要受到一定因缘的拘束,不是说你想怎么样结果就一定怎么样,做成一件事情要等待因缘俱足,缘分没了也就没了。所以,这里的自在,绝对不是前面所说的“无拘束”的自在,也不是自在天的自在。

那么这个自在到底是指什么意思?

那么我们下一次课,一起来了解下到底佛法中如何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山门外徘徊的我

    你好师傅,🙏是不是在另一空间存在另一个我

    师红长老 回复 @山门外徘徊的我: 应该是

  • 听友254010680

    为什么一部心经 讲这么多

    师红长老 回复 @听友254010680: 听下去就明白。

  • 听友254010680

    都没有听懂

    师红长老 回复 @听友254010680: 耐心可入群

  • 英语教师迎春接福冯艺

    诸佛菩萨加持,让我给您师红长老提点一下:您的佛学基本功比较扎实,讲“心经”,虽然讲了许多佛教常识,但都是历史中的、过去的佛散基本知识,没有对治当今众生的根机,谈古过多了,这是不足之处。虽然讲“心经”,但讲远了,希望您注意这一点。关键是能否结合当今来讲,对治当今现实,这将决定您今后讲的“心经”好不好?南无不动如来,你听了一定要法喜充满!

    师红长老 回复 @英语教师迎春接福冯艺: 非常感谢150讲

  • 棉花糖1229

    用量子纠缠来解释,不能理解

    师红长老 回复 @棉花糖1229: 那就忽略这个部分,其他的角度也可以帮助理解。当然也可以去了解一下什么叫量子纠缠。

  • 听友69013239

    什么意思,大师

  • 夏龙飞000

    师红老师好,有些大师说观自在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是两类不同修行的菩萨,而您却讲是同一个。到底怎么回事啊?提明示!!!谢谢!

  • 听友216910478

    阿弥陀佛 南无观自在菩萨

  • 北风_fu0

    为啥非得用科学领域知识解释佛法呢。 科学知识有很多,为啥不用大家熟知的牛顿三定律,麦克斯韦方程,数据库磁盘存储寻导算法来解释呢。 正好用到一个科学家发现了但是也解释不了的科学现象来解释佛法呢?是不是可以避免用这些所有人都不知道其根本道理的现象来解释佛法呢? 信仰应该是信,而不是循证和测算吧?

    师红长老 回复 @北风_fu0: 不是非得用,只不过这里恰好用了。 科学也是探索宇宙规律,有什么不可以用呢?佛法并不排斥科学。 之所以讲到量子纠缠,是因为量子纠缠恰好就能解释这个问题。虽然很多人还搞不清楚量子纠缠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但大家一致公认这个现象是客观存在。就好像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但还是可以普遍应用啊。

  • 铁牛字憨憨

    人应该是努力在努力,还是等待因缘和合?我想买房子买不起,是姻缘不到吗?

    师红长老 回复 @铁牛字憨憨: 努力也是成就因缘中的一个很主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