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山水诗与山水画——隐逸之志

1.4 山水诗与山水画——隐逸之志

00:00
13:15

本节知识要点 

1、“庄老告退,山水方兹”的文学变化

在文学上,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山水文学的兴起,超越了纯粹的玄学的讨论。山水文学的关注对象是山水景物,比起讨论玄学的“玄言诗”这种文学,描述会更加细致具体。


2、山水诗的两个特点

第一,山水诗对自然细节,有大量丰富的描写。第二,山水诗把自然视为安顿人的性情、精神的所在,富有哲思。


3、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关系

山水诗能细致描述山水景物,这种描述会塑造读者内心,引发和唤起对自然界的感受和思考。山水画即是把山水景物及其感受描绘出来,二者在审美的要求上是一致的。这种要求在山水画论中能够体现出来。因为山水画论是关于山水创作的论述,体现出对山水画的表现内容的要求。


诗与画相似的审美要求和表现内容,影响深远,从王维开始逐渐形成“文人画”的独特传统。

重要名词解析 

1、山水画论

关于山水创作和品评的理论类著作的统称,多为古代文献。早期的山水画论,有宗炳《画山水序》、王微《叙画》、顾恺之《画云台山记》等。


2、谢灵运《七里濑》节选:“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细节的描写:在潺潺的流水中,可以看到石块浮现出来,太阳刚刚落山,山体上映着落日的余晖。在荒山野林中,草木的色彩鲜明润泽,同时,在我们的耳边,还回响着禽鸟哀伤的叫声。


3、陶渊明《形赠影》节选“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腹不如兹!”

天地是永恒的,山川从来没有改变过模样,连草木都得到了自然中的常理。随着严霜和露水的出现,它们也会随时改变自己生命的节奏。我们都说人最聪明,但是和这些自然界的事物比起来,我们真是差的太远了。人还是不如自然界,还不如山川草木对内在的性理和生命节奏的把握。


4、“衣食人生之所资,山水性分之所适。

人,生命要存在要延续的话,离不开衣食;但是人的存在,又不仅仅是衣食,而山水是人的性情和精神世界得以安顿的所在。

配图区 


唐代紫檀木琵琶山水画    日本正仓院南仓藏


人物临江远眺,与谢灵运《七里濑》所述情景氛围十分契合


《辋川图》王维(传)


为王维根据《辋川诗》所作。


辋川在历史上不仅为“秦楚之要冲,三辅之屏障”,而且是达官贵人、文士骚客心醉神驰的风景胜地,素有“终南之秀钟蓝田,茁其英者为辋川”之誉。“辋川烟雨”为蓝田八景之冠。

互动区 

诗画相结合的作品,你知道的有哪些?


期待你在下方评论区和大家一起分享。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77160997

    山水画配山水诗,此意境,真是感叹古人的情趣之高雅啊

  • 子丑寅卯氢氦锂铍硼

    有点像古人出去旅游发的朋友圈了哈哈

  • 听友111142023

    视频配上老师的讲解,简单易懂,不会画画,总要能看懂

  • Amber扬

    老师可否将文稿也贴出来?或者至少是引用的古文部分…口音导致听音频实在是不清楚。

    那特艺术学院 回复 @Amber扬: 下方文稿区内有诗歌部分的整理,可以参看

  • 學必有師

  • 美好的天下大同

    语言和诗歌对世界起到了召唤…

  • 阿湘_1q

    :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