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富春山居——黄公望和王蒙

8.3 富春山居——黄公望和王蒙

00:00
16:36

本节知识要点 

1、元四家

元四家,是指黄公望、王蒙、倪瓒、还有吴镇。前三位是以用笔见长,后面一位吴镇,是以墨法见长。他们复兴了董源和巨然的山水画风格,沿着赵孟頫所开辟的风格继续前进,有意识地去追求和实践“古雅”的品位。


2、黄公望

黄公望多画江南的自然山川,比如虞山,杭州附近的富春山、富春江沿岸的景色。他的山水画,沿用董源和巨然的披麻皴的风格体系。构图平远舒缓,是董源巨然所开辟的一种构图样式。


黄公望的创造性成就在于笔墨。黄公望的山水画论《写山水诀》里面说:“山水中用笔法,谓之筋骨相连,有笔有墨之分:在描处糊突其笔,谓之有墨。水笔不动描法,谓之有笔。此画家紧要处,山石树木皆用此。”有笔有墨,就是黄公望对山水画的理解。


3、王蒙

王蒙是赵孟頫的外孙。他的绘画延续赵孟頫风格,又有所突破。他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 清初“四王”很多绘画技法,都是得益于王蒙。


王蒙的绘画,皴法的类型比较丰富。王蒙的皴法可以非常有效地传达出跳跃起伏的变化。


除了皴法之外,王蒙在构图上比较饱满繁密。王蒙的画极有魅力的一个地方,就是画面很饱满、很复杂,但又不会显得拥塞。

配图区 

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剩山图(画芯)  浙江省博物馆



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无用师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


收藏家吴洪裕死时,令人将《富春山居图》为自己陪葬。在焚烧时,这幅画虽然被抢回,但已损坏。后人将它分为两部分,前面一部分,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被叫做“剩山图”;另外一件,是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们叫它“无用师卷”。


黄公望喜欢用枯笔干皴的长线条,来勾勒山体石头的轮廓。枯笔会给人一种毛茸茸的莹润的感觉。长线条前后交叠,能够制造出有前后关系的立体感。在画树的时候,黄公望用墨点直接点上去,和枯笔形成明暗变化。黄公望的笔和墨,浓淡干湿的变化,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虽然说黄公望创作《富春山居图》用了很长时间,但是给人的感觉充满是随意生发的创作。

元  王蒙  青卞隐居图


这件作品无论是构图,还是用笔,都给人一种自由自在,又不可捉摸的感觉。这幅画场面拥挤,山体扭曲而又狭长,而且山体结构的衔接有的不那么自然;明暗对比的变化也很强烈;在用笔上,也是刚柔相济、浓淡相间,变化无穷。干的、润的,纵横交错的线条,排列在灰色的山体上,自由地组合山体树石,自由的组合笔墨。整个画面,是复杂的多样的一种面貌。这是一种高度自由的创作。造化的神奇,在王蒙的笔下呈现出来。王蒙像造物主一样,具有了神奇变化的能力。


互动区 

藏在台北故宫的《富春山居图》为何叫做“无用师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65877hrua

    能听到孔令伟老师的课真好

  • 如云在野

    老师的话筒发音太锐利,时有爆音。带耳机听很刺耳

    那特艺术学院 回复 @如云在野: 您好,感谢您提出意见。在以后的节目中,我们会更加注意优化。可能我的听力不是非常敏感,听着还好。

  • 李晓静李晓静

    青卞隐居图的配图不像是原作呀

  • 听友218097682

    其实,黄公望当时应该不是刻意用枯笔、干皴的手法,因为本身富春山地带气候潮湿,黄公望又笔用淡墨,应该是为了给画面营造一个潮湿的气候,但是画面上的笔触看着好像用的枯笔、干皴的手法,应该是当时社会条件一般,纸会比较糙,就像我们现在用粗纤维或者毛边纸一样,只要水分不是过于多,都会出现枯笔的效果。(个人观点,如有不对,望您指正!感谢!)

  • 阿褔妖精

  • 0秦晓晓

    黄公望……富春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