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格林卡:“乡巴佬音乐”靠什么征服了俄罗斯

47. 格林卡:“乡巴佬音乐”靠什么征服了俄罗斯

00:00
15:19

喜马拉雅的朋友,您好,我是吕宁思。

 

今年夏季,我在彼得堡观看世界杯比赛之余的某天,来到涅瓦河边上的沙俄海军总部后面的林荫公园,站在一个非常熟悉的雕像前遐想。这时,有一位知识分子模样的俄罗斯老妇人走过来问我:你知道这是谁吗?当然知道,我回答她,这是格林卡。俄罗斯妇人非常骄傲地告诉我:这是我们俄罗斯最早的伟大作曲家在俄罗斯,有不少格林卡的雕像,同样在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和音乐学院旁边的剧院广场上也有一尊格林卡纪念雕像。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ич Гли́нка),是第一个获得广泛声誉的俄罗斯作曲家,对后来的俄罗斯音乐创作有重要影响,被誉为俄国交响乐的奠基人。曾经的俄罗斯国歌《爱国歌》即是格林卡的作品。从达尔戈梅日斯基、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到鲍罗丁、柴可夫斯基和斯特拉文斯基,格林卡的作品影响了俄罗斯最优秀的作曲家们。按照俄罗斯音乐美术评论家和艺术史家斯塔索夫的说法:普希金和格林卡二人都创造了新的俄罗斯语言,一种是诗歌,另一种是音乐

 

格林卡1804年5月20日出生于斯摩棱斯克的诺沃斯帕斯科耶一个地主家庭,祖父是波兰贵族,父亲是退役上尉,母亲是父亲的表妹。他十岁开始就学习钢琴和小提琴,还曾参加过家中的农奴乐队,学习了许多民歌。1817年父母亲把他送到圣彼得堡,在彼得堡大学附属寄宿学校读书。那时候,普希金到寄宿学校去看自己的弟弟,由此与格林卡相识。格林卡与普希金在1828年夏天再次相遇时成为朋友,一直到普希金去世。


寄宿学校毕业后,格林卡全情投入到爱好中:他研究西欧音乐经典,参加贵族沙龙音乐会,有时还指挥叔叔的管弦乐队。与此同时,他还按照奥地利作曲家维格勒的歌剧《瑞士家庭》的主题创作了竖琴和钢琴的变奏曲,获得了好评,于是格林卡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作曲和创作各种体裁的音乐上,写出不少至今脍炙人口的抒情曲和歌曲:巴拉廷斯基作词的《不要无望地诱惑我》、普希金作词的《美女,在我身边不要唱歌》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作词的《秋夜,亲爱的夜》等等。1823年,在指挥交响管弦乐队期间,他结识了茹科夫斯基、格利鲍耶陀夫、密茨凯维奇等著名诗人和作家。这一年他还到高加索旅行,学习了许多山区民族的音乐。比如在阿塞拜疆民歌基础上,他后来为自己的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创作了波斯合唱曲。从1824年到1828年,他担任过交通部部长助理。1829年,他全身投入音乐事业。1830年4月底,他出发前往意大利,但整个夏季都在德国旅行,直到秋季才抵达和定居于米兰。当时米兰是音乐文化的主要中心。在意大利,他遇到了作曲家贝利尼和多尼泽蒂,研究了美声唱法的风格,自己创作了很多意大利风格的作品。


1833年7月,格林卡前往柏林,在维也纳停留了一段时间。到达柏林后,在德国理论家齐格弗里德登的指导下,他学习了复调音乐和乐器。


1834年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后,格林卡决定立即返回俄罗斯。


1835年4月底,格林卡与他的远房表妹玛利亚. 伊万诺娃结婚,婚后不久就回到故乡,开始写歌剧。


格林卡是带着创作真正的俄罗斯歌剧的许多想法回到祖国,回国后就一直寻找歌剧素材,最后根据茹科夫斯基的建议,选择了伊凡.苏萨宁的故事。五幕歌剧《伊凡·苏萨宁》是格林卡的成名之作,公演时,沙皇尼古拉一世下旨更名为《为沙皇献身》,十月革命后恢复原名。故事说的是1612年波兰入侵俄国时,农民苏萨宁被迫为敌军带路,他将敌军引入冰雪丛林,与敌同归于尽,从而保护了第二年诞生的罗曼诺夫王朝家族。音乐富于民族风格,是俄国第一部民族歌剧。《为沙皇献身》在1836年11月27日首次公演后获得巨大成功,受到社会各界热情欢迎。第二天,格林卡写信告诉他的母亲:昨天晚上我的愿望终于完成了,我的长期工作取得了最辉煌的成功。观众以非凡的热情接受了我的歌剧,演员们全情投入......皇帝也感谢我,并和我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


1837-1839年,格林卡在宫廷任职。1837年,格林卡开始根据普希金的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的情节创作了一部新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首演于1842年11月27日,正好是《伊凡.苏萨宁》首演六年之后。与《伊凡.苏萨宁》相比,这部新歌剧引起了强烈的批评。


新歌剧在国内承受强烈批评之后,格林卡在1844年中进行了一次新的漫长的外国旅行。这次他先去了法国,然后去了西班牙。在巴黎,格林卡遇见了法国作曲家柏辽兹,而柏辽兹后来成为格林卡才华的崇拜者。1845年春天,柏辽兹在他的音乐会上演出格林卡的作品:《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中的高加索民歌和《伊凡苏萨宁》中的安东尼达咏叹调。这些作品的成功使得格林卡萌生了在巴黎举办慈善音乐会的想法。1845年4月10日,这位俄罗斯作曲家的大型音乐会在巴黎胜利街的赫兹音乐厅成功举行。


1845年5月13日,格林卡前往西班牙研究传统文化习俗和西班牙民间语言,并记下西班牙民间乐曲的旋律。这次旅行的成果是两部西班牙民间主题的交响乐:在1845年秋天,格林卡完成了《阿拉贡合唱曲》,并在回到俄罗斯后与1848年创作了《马德里之夜》。



1847年夏天,格林卡返回俄罗斯,先是前往他的家乡诺沃斯帕斯科耶,然后想去圣彼得堡,但临时改变主意要在斯摩棱斯克过冬。然而,无休无止地受邀参加舞会和晚会,让他感到绝望,决定再次离开俄罗斯。


1848年,格林卡在华沙逗留期间,写下了交响乐幻想曲《卡玛林斯卡雅》,这是以两首俄罗斯歌曲为主题。在这部作品中,格林卡确定了一种新型交响音乐,巧妙地创造了各种节奏,是人物和情绪的异常大胆的组合,获得柴可夫斯基的高度钦佩和赞扬。


1851年格林卡回到圣彼得堡,在那里教授音乐课,培养出了一批歌唱家。


1852年,格林卡再次开始国外旅程,他打算去西班牙,但他厌倦了火车和铁路,于是在巴黎停留了两年多。在巴黎,格林卡开始创作交响曲《达拉斯·布尔巴》,但是这部取材于果戈理小说的交响乐最终没有完成。而法国与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战争对抗,使得格林卡最终决定返回祖国。在前往俄罗斯的途中,格林卡在柏林度过了两个星期。


1854年5月,格林卡抵达俄罗斯。他在皇村的别墅里过夏天,并于8月再次搬到圣彼得堡。也是在同一年,他开始撰写回忆录,这部他取名为《笔记》的回忆录在1870年出版。


1856年,格林卡又前往柏林,开始研究帕莱斯特丽娜和巴赫的作品。同年,格林卡为斯拉夫教堂祷告文本写了音乐:《愿我的祷告得到纠正》。


格林卡于1857年2月15日在柏林去世,先埋葬在路德教会墓地。同年5月,在妹妹柳德米拉的坚持下,格林卡的遗体被运往圣彼得堡并在季赫温墓地重新安葬。今天,在柏林的俄罗斯东正教墓地,仍然有一座纪念碑,其中包括了原本在路德教会墓地中的格林卡墓碑,并增加了1947年由驻柏林苏军司令部建造的作曲家半身柱形纪念碑。


最后说几句格林卡的情感生活。就在创作《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期间,格林卡与素有普希金的缪斯称号的彼得堡名媛安娜.克恩的女儿叶卡捷琳娜.克恩之间发生了爱情风暴。他们两人1839年相识,并很快陷入热恋。克恩成了格林卡的灵感源泉。格林卡1839年底离开了自己的妻子伊万诺娃,与克恩的关系继续迅速发展。但不久克恩就得了重病,搬回到母亲安娜身边。1840年春天,格林卡经常去看望克恩,正是在这个时期,他为普希金的短诗《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谱写了抒情曲,这首诗是普希金写给安娜.克恩的,而格林卡的抒情曲是为了女儿小克恩而写。1841年,小克恩怀孕了。在此之前不久,格林卡的离婚诉讼刚刚开始,由于他的妻子被判与别人有秘密婚姻,小克恩有希望成为格林卡的妻子。格林卡也确信这件事能很快得到解决,以为就能跟她结婚。但审判过程延迟,而克恩不断要求格林卡采取果断行动,于是格林卡给了她很大一笔堕胎费,为了保护秘密避免社会丑闻,妈妈克恩带着女儿克恩到乌克兰躲避。


1842年,克恩回到圣彼得堡,而格林卡还未与前妻办理好离婚。格林卡仍然经常与克恩幽会,但正如他在笔记中承认的那样:“……已经没有以前的诗情和激情了。 1844年夏天,格林卡离开圣彼得堡去看克恩,与她最后分了手。在那之后,他们的关系几乎停止。1846年,格林卡终于得到了期待已久的离婚证书。但是,由于害怕自己被婚姻束缚,他一直作为单身汉度过了余生。


格林卡的故事就到这里,下一讲我会说柴可夫斯基。喜马拉雅的朋友,我是吕宁思,我们下一讲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聂晓晶

    艺术家还是不要被婚姻束缚的好,对自己他人都好

  • 听友211993026

    长知识了!谢谢吕老师!

  • 春歌美声

    👍👍👍

  • 舒克和贝塔里尔

    太棒了

  • 13761319bqo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