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克里姆林宫:苏俄政治体制的顶层设计

22. 克里姆林宫:苏俄政治体制的顶层设计

00:00
14:10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吕宁思。从沙皇王朝崩溃以来的百年时间里,苏联俄罗斯当政时间最长的领导人是谁?对,就是斯大林。那么斯大林是如何当上苏联领导人的?又为何能够做这么久?


我们先要从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结构和顶层设计说起。十月的胜利,不管是偶然还是政变,毕竟是开启了人类历史新篇章。但是如何巩固政权,这又是一个新课题。


冬宫被占领、临时政府被推翻的第二天,正在斯莫尔尼宫举行的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就代替了原来的国家杜马(议会),并立刻通过了新政府名单。新政府叫什么名字呢?叫“人民委员会”,这个名字是托洛茨基在布尔什维克中央会议上提出的,他说:“部长内阁的名字散发着旧官僚臭气,人民委员会才有革命的味道。”列宁支持了这个建议。后来很多年,布尔什维克政府都称为“人民委员会”。



第一届人民委员会主席(也可以说是政府总理)是列宁,外交人民委员(外交部长)是托洛茨基,斯大林是民族事务人民委员。后来托洛茨基又担任了军事人民委员,成为红军总司令。


人民委员会成员都是布尔什维克,但是作为苏俄最高立法与监管监察机构的苏维埃(就好像西方的国会或者今天中国的人大)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仍然有社会革命党人和其他党派。而且,苏维埃仍然同意要尽快举行全国制宪会议,以便最终确立俄罗斯新的国家政治体制。


换言之,虽然布尔什维克以武装推翻临时政府并且组成了人民委员会,但是人民委员会起初也是某种形式的临时政府。取代了旧议会的全俄苏维埃,仍然要继续筹备一次由全民选举的代表制宪会议,决定俄罗斯的国家政体性质、形式和结构。


其实,列宁和托洛茨基早就下决心要打碎旧国家机器,而且组成人民委员会后马上发布了《和平法令》《土地法令》和《红军法令》等。但列宁本来也并没有阻止制宪会议成员的选举和会议的举行,可能他以为制宪会议选举也会像苏维埃一样,布尔什维克会占多数。


不过,选举结果显示:社会革命党占了大多数。而191815日开始的制宪会议通过决议确定俄罗斯国名为“俄罗斯民主联邦共和国”,而且发表宣言要走西方国家模式。


于是列宁下令调动武装水兵包围并解散了制宪会议。之后马上举行了第三次苏维埃大会,宣布新的俄罗斯国家名称为“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从而确定了革命后的国家性质,也确定了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地位。


1918年21日,苏俄政府决定放弃俄历采用公历日期(这一天从21日变为14日,算法推前13天)。同年3月,在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正式改名为俄罗斯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同月,苏俄政府从彼得格勒迁往莫斯科。


苏俄政府面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围剿,除了组建红军和征集粮食、力图恢复经济之外,列宁特别重视进行布尔什维克的党组织建设:1. 建立有效运转的党的机器;2. 建立肃反非常委员会(契卡);3. 建立党对军队的领导监管机制。并且在191810月建立了共青团。


1919325日的俄共(布)第八次大会选出的党中央全会上,首次建立了中央政治局,列宁、托洛茨基、斯大林、加米涅夫和克列斯京斯基五人为政治局委员,布哈林、季诺维也夫和加里宁为候补委员。


俄共中央还有个组织局,与政治局同样,是党的最高机构:组织局主管干部分配,政治局主管国家政策。斯大林是政治局和组织局的两局成员。而那个时候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机构,逐渐演变为组织局管理干部的功能,就是书记处。19224月,斯大林当选为书记处总书记,这是一个重要开端,使得斯大林得以掌握党的各级各地干部。但是在当时没有人预见到全党的权力会掌握在斯大林的手中。


革命成功进入克里姆林宫后,布尔什维克领导圈子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原有的“老布尔什维克近卫军”们权力平等和集体领导的传统逐渐成为过去。列宁本人也变得越来越独断,由成立小圈子的政治局开始,列宁不愿意像以前那样经过党内广泛讨论后解决问题。而列宁健康出现问题后,其他革命家的权力斗争日趋激烈。


1922年5月,列宁第一次中风暂时休息时,人民委员会主席由内务人民委员雷科夫代理。那时候,谁将是列宁的接班人还不明朗,很多人都认为理所当然是托洛茨基。列宁也不满意斯大林的粗暴专横,写过被称为“遗嘱”的文字,不建议斯大林担任总书记。


到了1923年第二次中风后,列宁已经不能说话。斯大林以自己作为书记处负责人的优势地位,与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组成三驾马车领导党和国家。




1924年1月列宁去世后,托洛茨基犯了一个巨大失误,也许是斯大林故意隐瞒消息,也许是他自己的疏忽,托洛茨基竟然没有出席列宁的葬礼。同年5月份的十三次党代会上,斯大林和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联手,将托洛茨基定罪为宗派分子和反列宁分子,并隐瞒了列宁遗嘱,斯大林再次当选总书记


此后又经过三年多的党内斗争,斯大林在路线斗争中先后清除了列宁时期的老布尔什维克战友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和布哈林等人。19291218日,斯大林五十岁生日的时候,他已经牢牢掌握了党的领导权力。


在此期间,还有一件历史大事,就是19221230日。按照列宁的建议,乌克兰、白俄罗斯、外高加索联邦和俄罗斯联邦发表宣言,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就是苏联。


在苏联成立过程中,列宁和斯大林是有过争论的。按照列宁的意见,加入苏联按照民族自决原则,自愿进入自愿退出。而斯大林希望的是建立一个共产主义帝国,其他国家不是平等加入,而是并入俄罗斯联邦,在联邦内部实行民族自治。列宁批评了斯大林的大国沙文主义,最后说服了斯大林,以联盟的模式而不是纳入俄罗斯的方式建立红色大国。


不曾料想的是,列宁的主张成为69年之后叶利钦和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领导人签署《别洛韦日协议》解散苏联的理据。由此,你或许可以理解了普京为何说了那段话:列宁的思想“像是被安放在俄罗斯大厦下的核弹,后来这枚核弹爆炸了。”


其实,列宁的主张有两个思想前提:1.虽然加入苏联是自愿进出,但是各加盟共和国都是统一在苏联共产党领导下,所以实际上是不可能退出的;2. 列宁和托洛茨基的最终理想是建立一个共产党领导的“世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立苏联只是一个桥头堡。而后来发生的情况是,1991年苏联共产党被解散,已经有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的苏联于是解体了。


成立了苏联之后,布尔什维克党的名称就在1925年改为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由简称俄共(布)改为简称联共(布)。布尔什维克这个专有词汇,记录了在列宁主导下,从1903年在社会民主工党中分裂而成的一个党派,到领导革命夺取了俄罗斯政权,后来又建立了苏联,它已经成为俄罗斯列宁主义者的辉煌标志,所以一直在党的名称中保留着。


直到二次大战后的1952年,才取消了这个词汇,由联共(布-)改名为苏联共产党КПСС,也就是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而列宁生前一直担任主席的俄罗斯(和苏联)人民委员会(也就是政府),也是一直到二战之后的1946年才改名为苏联部长会议,各人民委员随之改为部长。


在列宁去世后的29年中,斯大林一直担任苏共最高领导人,大权独揽。不但一直是苏共总书记(或第一书记),在二战期间还亲自担任人民委员会主席和国防部长,经过国家工业化、大清洗、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195335日去世。他的继任人是赫鲁晓夫,我们在后面几讲中再说。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创始人列宁确立了党管一切的原则。不论是布尔什维克共产党的内部机器还是国家最高苏维埃与人民委员会(后来是部长会议)的体制,虽然名称在不同时期有所更换,但基本政治体制没有变动,一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


在这一讲中,我们了解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是如何在夺得政权后建立起一个与历史上任何国家任何朝代都不同的政党机器和政治体制,苏联是怎样出现的,斯大林如何确立了自己的领袖地位。


那么,这个曾经令全球震惊而让西方恐惧的新型大国为何在74年之后又分崩离析了?我们下一讲会说说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苏联为何最终输掉了冷战。我是吕宁思,我们下一讲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khar8vehr1v60b4rrysj

    从侧面理解了我国历史

  • Zoe御风飞行

    啊,这是可以听的嘛?

  • ag9lnh5pzee7xdyb1phi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俄罗斯历史,非常棒!!

  • 老沃沃

    流氓政权

  • 1521317eyey

    了解历史

  • 用户_slfy2sjhgfd

    有个小错误: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中一个单词советского 读成了советская.

  • topsandy

    列宁定的计划,斯大林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