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佛陀回家了

55. 佛陀回家了

00:00
16:44



喜马拉雅的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


今天我为您接着讲佛今天要讲的是第55讲。在前一讲我们讲到当年的太子悉达多从迦毗罗卫国离家出走经过几年的探索修行思考,最终成为了佛陀成为了佛陀以后,他又一次地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迦毗罗卫城。


那时他的父亲净饭王健在,见到自己昔日的儿子成为今天的佛陀非常欢喜但同时又有一些担忧,心情喜忧参半。因为,他看到自己的亲属迦毗罗卫国的臣民,都纷纷追随佛陀出家成为了比丘。


连佛陀出家前儿子罗睺罗也在不知不觉之间加入了佛陀的队伍佛陀的养母和出家前的妻子想出家。只不过,僧团当时并不接纳女性。所以在最早的时候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和妻子耶陀罗并没有能够达成出家的心愿。


佛陀这一次回家,待的时间不算太长他又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外出讲经传法去了。不久,净饭王病重佛陀带着自己出家的亲属赶回去。净饭王去世的时候,他已经接受儿子成为佛陀的事实,并且由衷觉得这是非常殊胜的因缘。所以净饭王在离开人世的时候,应该说最终是感到欣慰的。当然其他的人都是悲痛,哭泣。只有佛陀依然平静,他已经能够控制自己的感官心情


佛陀讲:“他解脱了。”这里要请大家一定留意这一点。佛陀虽然已经看透了一切,发现世间万物有生必有灭道理。他是这个真理的发现者,并且一直是传播者讲述者然而他依然尽了自己作为儿子的孝道。佛经里有非常明确的记载,佛陀为自己的父亲净饭王抬棺出殡。


就在净饭王去世以后没几天,佛陀遇到了一件令他十分为难的事情。这件事情为难到什么地步呢?为难连佛陀都没有办法直接面对他只能采取回避的方式事情是这样的。


佛陀的姨母(也有说法认为是佛陀的继母)摩诃波阇波提,带领500名释迦族的妇女也坚决要求受戒出家。佛陀在这一点上并没有表现出对古老传统的突破他不接纳女性,所以拒绝了们的要求。这501位释迦族的妇女采取了一个历来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集体嚎啕大哭,哭声震天。佛陀想这不行,这次好不容易把们劝住了,看样子不会善罢甘休的。所以佛陀干脆就跑了。结果,摩诃波阇波提带着500位妇女,自作主张,先行剪去头发,换上袈裟,又追到舍卫城,在祇园精舍面前集体静坐。


阿难正好出门摩诃波阇波提所率领的500名释迦族妇女逮了个正着。摩诃波阇波提就请阿难帮忙去劝说佛陀能够改变主意。阿难勉为其难去请求佛陀准许这些妇女出家,被佛陀断然拒绝。


说实在的,佛陀对待女性的态度要是放在今天,恐怕是世人难以接受。他说


施教教化传教可以没有男女之别,但是如果让女人加入团,那就好比让良田里边长出恶草。这样的话,哪里还有什么收获可言呢?


阿难怎么劝也没用,又没法回去。因为门口摩诃波阇波提还带着500名妇女嚎哭阿难感到左右为难。情急之下,他也哭了起来。佛陀被自己心爱的弟子搞晕了,最后只能同意。


摩诃波阇波提赶紧向佛陀行礼佛陀提出了特别针对比丘尼的八项规。


第一每半个月就要去请比丘讲授教戒

第二,在没有比丘的地方,比丘尼不得度夏安居。

第三,结束安居之后,比丘尼应该在比丘和比丘尼面前请求大家揭发自己的过错。

第四,比丘尼不能直接出假,要先修行两年,经过各种各样的考核和检验,确定受戒之后,在两众(比丘和比丘尼)面前受具足戒。

第五,不得辱骂比丘不得当着别人的面数说比丘破戒过错处。

第六,不得检举比丘的过错,而比丘可以检举比丘尼的过错。

第七,比丘尼如果犯了诽谤之罪,必须在比丘和比丘尼面前接受半个月的处罚然后再在比丘和比丘尼面前请求宽恕。

第八,无论比丘尼的僧腊多长出家的年月),都要起身迎奉礼拜哪怕是刚刚受戒的比丘


事实上后来在佛教的戒律当中,对比丘尼的要求比比丘的严格得多,戒条也多得多这些条款如果放在今天,大家想想还了得但是在当时,摩诃波阇波提不仅没有生气,还恭恭敬敬到:


就像年轻的少女得到了美丽的花环,会欢天喜地地双手捧住放在头顶一样,我们非常感恩尊的这番教诲。


至此,也就是在净饭王去世以后不久,比丘、优婆塞(男居士)、优婆夷女居士)、比丘尼这四种僧人才真正具足了。按照他们在佛教史上出现时间顺序排列,是比丘男居士女居士比丘尼。


如果按照出家人地位高低的顺序排列,则是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不过我们一定要注意,佛教对比丘尼的戒律远比对比丘的戒律严酷繁复这当然是一种不公平,但是当时的历史使然。我在这里为大家讲的是,历史中真实的佛陀也不可能完全摆脱历史的限制和自身的局限。他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但是他依然受到历史的制约。这些都是梵文或者汉文佛经中相关的记载,我进行了一些综合。


巴利语佛经当中的记载就更具戏剧性了当然很多地方也是相似甚至相同的,比如巴利文记载非常有意思


佛陀回到了迦毗罗卫城。有一天上午他手持一钵,前往净饭王的宫殿。


到了那里,耶陀罗对她的孩子罗睺罗说道:“孩子,那是你的父亲,快去向他要遗产。

罗睺罗就站在佛陀面前说:“你的影子很温暖,沙门。

佛陀起身离开。罗睺罗又追在后面说:“给我遗产,沙门给我遗产,沙门。

于是佛陀吩咐舍利佛说:“你给他出家吧。”

舍利佛就遵照佛陀制定的出家仪,剃度了罗睺罗


这里边很有意思了佛陀当然没有遗产,因为他出家了,所以他把自己的教法自己倡导的修行或生活方式,视作自己的遗产,传给了儿子而且并不是他亲自为罗睺罗剃度的,是由他的弟子舍利佛为罗睺罗剃度的。


巴利文佛经里面记载很重要一点。净饭王来见佛陀,就向佛陀诉倾诉自己后者出家后承受的痛苦因为佛陀是离家出走的,没有征得净饭王的同意。后来难陀又出家了现在又是罗睺罗出家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深入骨髓怎能忍受了接连失子之痛呢?因此,净饭王向佛陀建议:孩子出家应该征得父母的同意。


佛陀接受了净饭王的这条建议,告诫比丘,今后再接收出家者的话,必须征得出家人父母的同意。这条教规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在巴利文还对佛陀的亲戚也就是释迦族子弟的出家经过有更为详尽的描写。


今天我就为您讲述到这里,感谢您的垂听!我是钱文忠,我在喜马拉雅等


欢迎加入佛学兴趣爱好交流群,分享你的听课感受,与佛友们读经、抄经打卡学习,学佛路上不孤单。【添加课程小助手:xptmemeda,即可进入学习交流群】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欢喜心看人生

    说真话 ,不应该歧视女士,这个世界宗教里,只有道教认为阴阳齐同,不歧视的。而且母为大,所以民间有很多老母的神仙。所以佛教的学说也只是提供了一个学说,不可尽信。

  • 稻草人鱼

    众生平等?男女都不平等。

    游化四方 回复 @稻草人鱼: 原因就是印度恒古以来的男尊女卑的社会现状,佛陀不可能一下子就突破社会的藩篱。社会大众接受一个新的事物需要过程。尼姑出现后佛教遭到了社会上婆罗门教的严厉攻击

  • 开启辛勤

    钱老师您好,我最近去了拉萨,了解到说大昭寺里供着佛坨的12岁等身像,所以每天有无数的信徒来朝拜。你说的是佛坨25成年后才出家的,为什么会有他12岁的等身像呢?你能帮我解答一下么?谢谢您。

    1361236olef 回复 @开启辛勤: 我觉得是12岁时还是太子乔达摩时 太子和师傅修行时进入过初禅的状态 后来在苦行时 他想起12岁时修行的状态而放弃苦行 找到了正确修行方向 所以这是佛陀的等身像

  • 听友225749207

    佛陀依然是人, 只不过是觉悟的男人而已, 也就是说, 他不仅仅受历史的影响和局限, 也受男性的局限, 而且有点大男子主义, 有点藐视女性, 对比丘尼要求这么高, 戒律也是一种品质的考验, 但是比丘尼仍然做到了, 我相信这对佛陀甚至对整个佛教甚至人类 都有很大启发的! 女人,要尊重自己,女人,不可以被任何人轻视哪怕是佛陀!

    欲穷千里目_lm 回复 @听友225749207: 你的见解而已,只是判断而已,并非真理

  • 读书破万卷海

    佛也是人,不是神,在印度那种背景下做不到男女平等

    尘子o 回复 @读书破万卷海: 因為女性的心理和生理原因,女性出家確實會障礙佛教的發展,比丘的戒律是250條,比丘尼是348條,足足多了98條

  • 风雅儒文

    我认为钱教授讲的是很客观的~佛教里面就讲到如果一个人修行修得好,来世就可以做男人~从这一点来看,佛教对于种性没有歧视,但是性别上还是有分别的~但同时佛教也强调去除欲望,而去除欲望的方法就是不看不听不接触,所以不让女性走入僧团也是避免了男女共处一室的尴尬吧~

  • 风雅儒文

    比丘可以指责比丘尼,而就算比丘错了比丘尼也不能说比丘~这是正等正觉、无上菩提么?

  • 张雄飞_pj

    钱老师,我很困惑,弟弟是一个很能承受的人,也对人和善,但是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好,所以经常会出问题,同时工作也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在他犯了这些错误时,他的总监,会抱怨,但并没有批评他,而且几年来都能容忍他,但是他却一直感到很害怕,只要他总监在工作效率就会很差,看书也看不进去,以往我总想这是锻炼他的好时候,感觉他易受外界影响,需要改变这种心态,但几年下来一直都不见好转,二从他的成长上来讲,虽然一直在加班熬夜也做了些项目,每个项目他都找寻不同的框架来完成,但就像他说的不精通任何一个项目,做新的项目时依旧是个陌生人,需要花很长时间,尽管他感觉做过的项目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双方的承受和容忍为什么抑制了成长?

    远镝王 回复 @张雄飞_pj: 我觉得他不适合这一工作

  • 发疯的迷马

    女人不配出家!

    王强_ikz 回复 @发疯的迷马: 不管这人多么伟大,也是女人生的,能孕育伟人的人,难道不更伟大吗?

  • 我是猫牙

    听钱教授讲佛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