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最早的居士

40. 最早的居士

00:00
18:43


喜马拉雅的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咱们接着讲佛,今天要讲的是第40讲。在前一讲,我们讲到在太子悉达多35岁的那一年,历经艰辛,历经苦行,历经修行,他终于成就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无上正等觉,最高的智慧。在那一刻,他成佛了,成了一个觉悟者,成为了佛陀。佛教也就在那一刻宣告了它的诞生。从今往后,我们就将他尊称为佛陀或者释迦牟尼。


有些朋友也许会讲,我们非常想了解佛陀在觉悟的那一刻,他所得到的智慧,他的学说。由于篇幅和结构的限制,我在上一讲里只能为大家做了最简单的介绍。请大家稍安勿躁,在接下来的讲述中,我会在合适的场合,合适的节点,再为大家全面介绍佛陀时代佛教的基本的教义。


佛陀在成佛以后,做了些什么呢?根据巴利语的佛经《大品》,它是一部律藏,还有《自说经》这样的记载,能够告诉我们这方面的信息。


巴利语的佛经年代比较早,里面记载说佛陀在尼连禅河边、菩提树下得道以后,在原地停留了四个星期。第一个星期,他在菩提树下坐禅,尽情的享受解脱所带来的快乐。在第一个星期结束的那个晚上,他重温了最重要的发现最重要的觉悟,也就是“缘起说”


而在第二个星期,佛陀从菩提树移到阿伽波罗榕树,在这树下坐禅,接着享受解脱的快乐。这个时候,有一个婆罗门来了。这个婆罗门很有意思,因为这个婆罗门有个外号叫“哼哼”,大概平时他经常用鼻孔出气。


这位婆罗门就来询问佛陀,说“何为婆罗门啊?(到底什么是婆罗门啊?)”佛陀将婆罗门解释为摒弃邪恶,不傲慢,不污染,能够自我控制,掌握很多知识,遵循梵行


第三个星期,佛陀从阿伽波罗榕树移到目真邻陀树下坐禅,享受解脱的快乐。在这个星期,天降暴雨。蛇王(一条很大很大的蛇),盘身保护佛陀,并以蛇冠作为雨伞,为佛陀遮风挡雨,一直到第七天,天空重新晴朗。然后这个蛇王化身成一个青年婆罗门,双手合十,向佛陀致敬。


第四个星期,佛陀从目真邻陀树移到罗阇耶多那树下坐禅,享受解脱的快乐。而在这个星期里,有两位商人路过,一位商人用巴利语叫(Tapussa),另外一位叫(Bhalluka),这是巴利语的名字。


他们向佛供奉了炒面和蜂蜜,佛陀想到,我不能用手直接捧着吃啊,他刚这么一想,四大天王送来四只石钵(石头做的钵,像碗一样),佛陀用钵来吃饭,这两位商人就皈依了佛陀和佛法。


所以,按照巴利语佛经的说法,这两位商人成为了最早的优婆塞,也就是居士。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根据巴利语佛经的记载,在有僧人以前先有的居士,也就是说居士僧人在佛教史上出现的要早。 


上面是巴利语佛经对佛陀觉悟以后的这段时间做了些什么的记载。我们一看就知道,在巴利语佛经当中,已经揉进了不少类似于神话传说这样的描述。然而,在更晚的时候,也就是在巴利语佛经以后的一些佛典当中(比如梵文佛经,或者依据梵文而翻译成的汉文佛经里),神话成分就得到了扩充。


首先,巴利语佛经当中只讲述了佛陀觉悟后四个星期的所作所为。在晚期的佛经当中,这四个星期就拓展成了七个星期。根据比较晚出的佛经的记载,说成佛以后(如来、释迦摩尼、佛陀,这些都是尊称)依然保持着结跏趺坐,整整七天。


“他眼睛都不眨,一直望着菩提树,全身心地沉浸在禅定带来的喜悦里,感受到无法言说的一种快乐。”


在成佛后的第一个星期,他就这样一直坐着,他说:“在这里我证得了无上正等菩提(也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音译,无上正等觉是意译), 在这里我灭寂了无始无终的生、老和死的痛苦。”


而在第二个星期,佛陀出去逛了一圈,他站起来了,到旁边去漫游了一圈。第三个星期,佛陀又回来了,还是眼睛眨都不眨地一直看着菩提道场,也就是自己成佛的地方。到了第四个星期,佛陀又出去漫游了。


那为什么会这样?有的学者就认为,这是佛陀在反复地确认自己是否确实已经证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是否已经确确实实地获取了最高的觉悟和智慧。他在反思,他在思考自己的学说究竟是不是有把握,是不是完全正确。最终,佛陀对自己的学说确信无疑。


到了第五个星期,天气非常恶劣,而佛陀好像还是到外边去漫游了。到第六个星期,佛陀又来到尼连禅河畔,看到了很多游方僧、出家人和年老的声闻(这是外道,他还看到了很多外道)。第七个星期,佛陀来到了多演林,又在一棵树下结跏趺坐,仔细地观察,仔细地思考,众生是如何被生老病死所逼迫的。


而在第七个星期,来了两位北印度的富商。一个叫帝履婆娑,这个是汉译佛经里的名字,一个叫婆履,这也是汉译的名字。大家还记得吗?这两个名字跟巴利文的非常非常像。


他们是两个兄弟,偶然遇见了正在多演林中结跏趺坐的佛陀,被佛陀的威仪所慑服,心生恭敬。而佛陀向这两兄弟展示了袈裟,兄弟两个就以甜奶粥和去掉皮的甘蔗来供养佛陀。


巴利文里讲,他们供养的是炒面和蜂蜜,这里供养的是甜奶粥和去皮的甘蔗。俯首,向佛陀的脚顶礼,右绕三匝(顺时针绕着佛陀绕了三匝),站立在一旁,恭敬地请佛陀接受自己的敬礼。


这里有一点我想跟大家讲一讲,现在有很多汉族的朋友喜欢到藏地去旅行,一定要注意见到,见到寺庙,要绕也就是顺时针的绕行,千万不要逆时针。当然有些教派绕行他们的寺庙和佛塔,可以逆时针,比如苯波教,然而现在藏传佛教的绝大多数教派都是顺时针绕塔的,这个传统就是直接接续了印度佛教的传统。


佛陀接受了这两位富商的供养和敬礼,他对商人表达了祝愿,说了一个偈子(说了一段话)。这个话汉译非常有意思,说的是:


“如等所向皆吉祥,一切财宝悉充满。吉祥遍汝左右手,总汝身形是吉祥。所求财宝自然致,以吉祥鬘为首饰。”


这什么意思呢?说你们无论到哪里都会遇到吉祥,都会拥有很多的财宝,你们左右手都是吉祥,你们满身都是吉祥,你们所要追求的财宝自然就会到来,你们用吉祥作为装饰来装饰自己。这是对商人最好的祝福。佛陀最早祝福的,就是最早供养他的两位商人。


佛经里讲,“如来最初为二商主及诸商人而授记莂,时诸商人闻受记已,得未曾有,皆悉合掌,作如是言,‘我从今者皈依如来。’”


这是《方广大庄严经》里的说法。我们可以看到,最早皈依(不是出家)或礼敬和供养佛陀的恐怕都是商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透露出佛教史上一个重要的信息:佛陀佛教和商人的关系非常的密切。


确实,佛陀和佛教在后来受到很多商人的支持和供养。佛教的传播,基本上也是沿着商路。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大概世界上的其他宗教也概莫能外。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曾经写过一篇很长的论文,这个论文有一百多页,几乎就是一本书了,题目就叫《商人与佛教》。这是一篇学术论文,毫无疑问。但是大家就是大家,季羡林先生写的这篇学术论文一点都不枯燥,我建议大家不妨找来读一读。


非常有意思的是,虽然佛陀对这两位商人表达了自己由衷的祝愿,然而佛陀并没有为这两位商人说法,帝履婆娑和婆履更没有出家,所以这不能算是初转法 轮,因为没有说法。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们要皈依三宝(三宝就是佛、法、僧),一般我们来念皈依颂的时候会念,也就是向佛陀礼敬,礼敬佛陀,礼敬佛法,礼敬僧团,这是三皈依,对佛教文化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这里面,佛就是佛陀释迦牟尼。而“佛说”已经正式形成,因为觉悟的那一刻它就形成。三宝当中的前两宝已经有了,所缺的就是


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僧不仅是指具体的僧人,同时也是指由僧人组成的僧伽(也就是“僧团”,僧人的团体)。三宝,还没有具足,那么这就只有靠佛陀去说法,去发展第一批僧众了。


佛陀是怎么开始说法的?换句话说,怎么开始在佛教史上具有顶尖重要性的初转法 轮的呢?佛陀是怎么来创立僧团的呢?这些,留待下一讲。


今天我就为大家讲到这里,感谢您的垂听!我是钱文忠,我在喜马拉雅等您。


欢迎加入佛学兴趣爱好交流群,分享你的听课感受,与佛友们读经、抄经打卡学习,学佛路上不孤单。【添加课程小助手:xptmemeda,即可进入学习交流群】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万明_n0

    能够倾听钱文忠教授讲佛,真乃三生有幸

  • 幻琴斋主人

    感谢钱文忠教授的精彩讲解。

  • 常心无量

    感恩钱菩萨

  • 1331527mdmn

    钱教授真的真的是研究佛学的专业人士。👍这个课程真的可以推广普及佛学的正知见解,讲的都是有根有据啊,社会上太多偏见。

  • 右神策军都虞侯

    对钱教授的梵文巴利文发音,心生羡慕… 我这是不是执着了?

  • 百事可爱coco

    最早的居士是商人,入世赚钱和出世积德并不矛盾

  • 南无大雄正法明如来

    “如等所向皆吉祥,一切财宝悉充满。吉祥遍汝左右手,总汝身形是吉祥。所求财宝自然致,以吉祥鬘为首饰。”

  • 听友222190812

    35岁成佛

  • V天魔降伏V

    老师讲得真好!!!赞👍

  • 1392885urnd

    听讲,解惑,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