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春末闲谈》| 美丽传说与残忍凶手

05.《春末闲谈》| 美丽传说与残忍凶手

00:00
16:47

我们今天要读一篇散文。


在我心目当中,这是鲁迅最好的散文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出色的散文之一。

散文,可以涉及诸多不同层面的内容:大自然、科学、古典文学、历史、现实、哲学等等。但有没有读过这样一篇散文,这么多不同层面、复杂内容,都贯穿在一篇一两千字的散文里,题目还轻描淡写,叫“春末闲谈”。


现在正好是春末,我们就来读读这篇《春末闲谈》。


美丽传说与残忍凶手 


文章的第一段讲了一个小小的自然景观,是这样写的:

北京正是春末,也许我过于性急之故罢,觉着夏意了,于是突然记起故乡的细腰蜂。那时候大约是盛夏,青蝇密集在凉棚索子上,铁黑色的细腰蜂就在桑树间或墙角的蛛网左近往来飞行,有时衔一支小青虫去了,有时拉一个蜘蛛。青虫或蜘蛛先是抵抗着不肯去,但终于乏力,被衔着腾空面去了,坐了飞机似的。

鲁迅很有诗意地告诉我们,《诗经》有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美好的传说是这样的:细腰蜂把小青虫放进它的窠里,封起来,自己在外面日日夜夜地敲打,嘴里念念有词,说“像我像我”。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打开窠,青虫就变成一只细腰蜂了。


这个描写自然界物种转化的美丽故事,不仅出于《诗经》。汉代郑玄,注:“青蜂取桑虫之子,负持而去,煦妪养之。”“煦”是温暖恩惠的意思,“妪”是古代对妇女的通称,“煦妪”是指母亲对儿女的态度。扬雄在《法言》中说:“蜾蠃祝之曰: ‘类我,类我。’久则肖之矣”。谎话重复千遍就是真理,祝愿重复千遍就有了小细腰蜂,多么浪漫温馨的故事!

所以鲁迅说他小时候见到树林里两个虫子一拉一拒,他就好像看到了慈母教女,满怀好意。


文章写到这里,好像真的是在谈一个奇特自然景观和一个美丽的文学典故,很符合《春末闲谈》的篇名。但鲁迅笔锋一转。

但究竟是夷人可恶,偏要讲什么科学。科学虽然给我们许多惊奇,但也搅坏了我们许多好梦。自从法国的昆虫学大家发勃耳(Fabre)仔细观察之后,给幼蜂做食料的事可就证实了。而且,这细腰蜂不但是普通的凶手,还是一种很残忍的凶手,又是一个学识技术都极高明的解剖学家。她知道青虫的神经构造和作用,用了神奇的毒针,向那运动神经球上只一螫,它便麻痹为不死不活状态,这才在它身上生下蜂卵,封入窠中。青虫因为不死不活,所以不动,但也因为不活不死,所以不烂,直到她的子女孵化出来的时候,这食料还和被捕当日一样的新鲜。

忽然之间自然界的慈母变成了残忍的凶手,美丽文学故事变成了物竞天择进化论的一个冷酷案例。 


其实关于细腰蜂和小青虫的故事,中国古人也早有科学解释。比如六朝时,陶弘景在注《本草》时说:“今一种黑色细腰,衔泥于壁及器物边作房,生子如粟置其中;乃捕草上青蜘蛛十余置其中,仍塞口,以俟其子大而为粮也。”后来宋代也有文人有相似的观察,简单说,就是细腰蜂把青虫放在窠里,用来帮助他们繁殖下一代!


有意思了,鲁迅明明也看到了这些中国古代科学,可是鲁迅偏偏不引古人的考据,而要用法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大概有五四时代强调外来的“赛先生”的目的,或者“残忍凶手用神奇毒针”的方法,更有戏剧感和画面感,为了引申出自然、科学与文学以外的《春末闲谈》。谈什么呢?


“这就是鲁迅!” 

鲁迅谈到几年前碰到神经过敏的俄国的E君,E君就是爱罗先珂,一个双目失明的俄国诗人、童话作家,曾经在中国流亡,鲁迅很喜欢他的作品,也翻译过他不少作品。

三年前,我遇见神经过敏的俄国的E君,有一天他忽然发愁道,不知道将来的科学家,是否不至于发明一种奇妙的药品,将这注射在谁的身上,则这人即甘心永远去做服役和战争的机器了?那时我也就皱眉叹息,装作一齐发愁的模样,以示“所见略同”之至意,殊不知我国的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却早已有过这一种黄金世界的理想了。不是唯辟作福,唯辟作威,唯辟玉食么?不是君子劳心,小人劳力么?不是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么?

 这三段皆是儒家经典,“作威作福”现在的普遍用法是一个负面词汇。最早在《尚书》里,说的就是皇上跟诸侯可以作福、作威、玉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这个是《左传》里边的说法,当时说这是先王之志。我们熟悉的《孟子·滕文公上》里就指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在当下,我自己觉得孔子、孟子的学说是非常伟大,应该继承。但其中有些观念,鲁迅敏锐地指出了其荒谬之处。所以鲁迅说:

可惜理论虽已卓然,而终于没有发明十全的好方法。要服从作威就须不活,要贡献玉食就须不死;要被治就须不活,要供养治人者又须不死。

人类升为万物之灵,但就是没有细腰蜂的毒针。为什么呢?

鲁迅说,原来人类社会需要的毒针啊比细腰蜂的要难得多。

就现在而言,窃以为除了遗老的圣经贤传法,学者的进研究室主义,文学家和茶摊老板的莫谈国事律,教育家的勿视勿听勿言勿动论之外,委实还没有更好,更完全,更无流弊的方法。便是留学生的特别发见,其实也并未轶出了前贤的范围。

鲁迅说的“现在”是20年代中期,就北伐之前的中国。

鲁迅的这篇散文四面挑战、刀锋犀利。一段话分别讽刺了旧学圣贤,胡适主张、茶馆禁令、教育封闭。


然后鲁迅说“礼失而求诸野”,意思是军阀统治没方法,建议引进外国手段。治之之道,第一是“禁止集合”,就是不要人聚在一起;其次要“防说话”。在历数禁集合、禁言论等方法的有效和困难以后,鲁迅责怪造物主:

一恨其没有永远分清“治者”与“被治者”。二恨其不给治者生一枝细腰蜂那样的毒针,三恨其不将被治者造得即使砍去了藏着的思想中枢的脑袋而还能动作。

这“三恨”之后,鲁迅的散文就发展到科幻层面了,他说:

假使没有了头颅,却还能做服役和战争的机械,世上的情形就何等地醒目呵! ……古人毕竟聪明,仿佛早想到过这样的东西,《山海经》上就记载着一种名叫刑天的怪物。他没有了能想的头,却还活着,以乳为目,以脐为口

陶潜也说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没有了头,还有猛志。

附带联想,没有头还活着,至今没见过。但换头术倒已经有人在实验了,真的是科学的大突破,比细腰蜂的针更厉害啊。


再说一遍,一篇看似闲谈的散文,从大自然小昆虫说起,从文学传统到科学研究,再到社会批判、历史研究,再到人类困境的哲学思考,这就是鲁迅。

这只是一篇散文,这只是鲁迅在1925年春末的某一天的闲谈。


我们下期继续。


预习通知 

下期主讲文章《灯下漫笔》,出自《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一丛令箭

    要服从作威就须不活,要贡献玉食就须不死;要被治就须不活,要供养治人者又须不死。 是谓不死不活。被麻痹之后的心甘情愿被作威,无头脑思想却究竟还能为奴役者提供新鲜美味一一它自己。呜呜~鲁迅之批判的现实于今日岂不亦存乎!

    13761319bqo 回复 @一丛令箭:

  • 凡夫俗子_wp

    鲁迅要是在新浪发微博要被封号多少次啊

    無空世界 回复 @凡夫俗子_wp: 哈哈 是

  • 1383355ddpa

    鲁迅说出了现在都没什么人敢说的话。上位者都希望自己治下都是没有思想,遵起意志行事的傀儡。蒙住你的眼,塞住你的耳,不要去交流,不要去思考,好好做事就行了。如果你也习惯了这种生活,也终将成为傀儡,可怕

    是文静捏 回复 @1383355ddpa: @喜马社区

  • 女巫两瓶药

    2020年,大时代到来之前听这个更有感觉,看看网上的乱象,已经有不少被细腰蜂的毒针蛰过了,兴高采烈的给自己挖坑,心甘情愿的做奴隶。

    妮妮_s 回复 @女巫两瓶药: 说的太对了!

  • 13800404kmq

    喜马拉雅给会员免费开通许子东说鲁迅的节目,平台和许老师都是布道者,功德无量啊!

  • 一丛令箭

    一恨其没有永远分清“治者”与“被治者”,三恨其不将被治者造得即使砍去了藏着的思想中枢的脑袋而还能动作。 第一恨不明白,第三恨是讲思想统治行尸走肉吗?鲁迅的语言实在如琢如磨,意蕴深厚啊!

    1383355ddpa 回复 @一丛令箭: 就是说被治者还有可能反抗成为治者,这是上位者不想看到的。三恨是上位者希望你帮其干活,但什么都不要去想

  • 听友119477556

    感觉鲁迅先生就在我们身边,很有穿透力

  • 五芳斋的五芳_292

    重读鲁迅的时间太短了,才十几分钟。细读张爱玲还有二十几分钟。说的东西太少了

    吕延 回复 @五芳斋的五芳_292: 同感、总是意犹未尽的感觉

  • tuscan_sun

    作为一位老师会说发音不确定,难道不备课吗?昆虫记这么有名的书,许教授也不知道?喜马拉雅的付费节目,这么敷衍吗?

  • 一丛令箭

    得再听一遍,不易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