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式艺术】6.2 概述(Ⅱ):放弃了画画,才能画出好画?

【无形式艺术】6.2 概述(Ⅱ):放弃了画画,才能画出好画?

00:00
05:53

点击上方视频按钮,即可观看视频课程


对于被归类为无形式艺术的艺术家来说,超越一方是自然、一方是文化和理性的对立,并让两方妥协,同时让人的本质能自发性地透露出来,用一种自由的方式展现,有点像超现实主义,但形式上不同,不受让•杜布菲所谓“使人窒息的文化”影响。所以要抛弃一般的观念和美感,还有所谓的“心灵事物”。


几何抽象风靡20世纪上半叶,主要是包豪斯,还有荷兰风格派运动、俄国结构主义,几何抽象经常和社会政治乌托邦连结在一起,几何艺术家是构思者,而无形式主义艺术家拒绝用观念、拒绝把审美创造置于智性和乌托邦之下的所有理性,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造成灾难,例如苏联的斯大林林主义和德国的希特勒主义。


这些艺术家让材料自由发挥,可以看做他们让材料像喊叫着发泄自我,使用糊状的厚实材料在作品中自发地铺展开,像喊叫,如创伤一般地摊开,喊出曾被乌托邦理想化的人类的毁灭。


艺术史学家劳伦斯•伯特兰•朵列亚克所说的话,她也是位历史学家,对无形式艺术家的情况做出很有意思的思考。她说:


“在战后无论如何要走出黑暗时期的思潮中,许多艺术家和知识分子放弃所有缜密计划,因为他们对于当代群体至今的表现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感不是昨天才产生的,而它展现出的方式让人无可置疑。如今破灭是如此彻底。源于二次大战的灾难,再加上一次大战留下的创伤。科学和技术被用来大屠杀,社会进步伴随的是文化工具化的代价。多数艺术家都不愿意承受和接受这个代价,解放之后,有机群体的概念突然变成幸福的,也是他们该采用的。”


劳伦斯•伯特兰•朵列亚克


所以这些艺术家不想把他们的创作和大众的脾性,或一些政治家和政治理论家热衷的各种社会与群体乌托邦连结在一起。劳伦斯•伯特兰•朵列亚克的著作《战后》在这些议题上同样值得阅读,她写道:


“许多艺术家认为找到答案的源头,透过回归原点,深入到人类心灵,更新功能运作。这些研究首先感兴趣的,是人的本质。在文化之前的领域,一种自然状态”。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正是这种观念激发出一种不受观念和理性感染的美学创作,艺术家们对于机器、规划进程的伟大乌托邦产生深刻不信任。因此反对这一切,而做出强调自发性的美感提议,也再次强调了“随机性”,在材料还有美感的酝酿当中,强调肉体的存在。他们是悲观的艺术家,许多受过战争之苦,放弃了现代人胜利的形像。


另外一点我们需要关注,就是战后一些理论家的质疑,尤其是阿多诺,他质疑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如何能创作诗歌。我们可以发展这个想法:集中营之后如何呈现人类?如何把不可表现的,加以表现出来?当一个人已经完全被摧毁时,如何画这个人的肖像?经过二次大战后所有悲剧的总合后,主体和个人遭到质疑,历史和理性也受质疑现。


当我们试着更深入地理解无形式主义艺术,我认为重建当时的智识环境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些艺术家是立基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发现了自我,他们反抗,并从中汲取养分,来创造他们想创造的。


1915年左右到20世纪30年代主宰前半世纪美学的几何抽象艺术家,把美学创作、他们的作品归属于理性和智识下。他们是理论家,而这里即将诞生的风格或潮流,拒绝控制、拒绝素描和绘画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从想法走向成品的过程,不再由想法出发到创作成品,相反的,无形式艺术家不使用构思和观念,直接用材料创造,这也是为什么造型从材料中显现,而不是透过学院式精确而谨慎的构图,自发并快速地用材料,让造型和人形显现。自发的手势,不事先构思地使用材料表现性,是这些无形式艺术家仰赖的基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静观云海1

    没有图象

    那特艺术学院 回复 @静观云海1: 您好,您说的没有图像,是没有视频的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