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不是北京人,确有北京情结,喜欢北京话,爱看关于北京故事的电视剧,这段听了好几遍,好听地道,贴近生活
我小时候也觉得三十晚上才是过年,初一初二的没感觉了。
听友56919649 回复 @听友187694783: 我是过了初三才没感觉的
有点儿拿腔作调的
窩裏炸 回复 @爱听书的眼镜蛇: 您上吾嗎村聰聽去,旗化門外就這個腔這個調!
喜欢您的状元媒
莫俐花开 回复 @聪明的狗蛋: 谢谢
北京越来越没年味儿了,这个“年”好像真是老了,越走越远了!
回不去了啊!那时候多好!
京味很浓你是主播里最棒的…赞
社会越发达,传统节日越没味道
良友9019 回复 @1827912lsxx: 是,慢慢的全中国的建筑、饮食都一个味儿了
这个专辑又更新啦,谢谢主播!
用最文艺的声音,描摹最动听的世界。文艺造办处,是一个互动式参与类的口述节目。在主持人的铺垫下,诸位参与者节目的朋友,根据近期的话题,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参与节目...
中国的饮食与文化,总是相互交织,互相影响,相得益彰。有文化,就有饮食,有饮食,就有传奇;文化与饮食,饮食与传奇,成就了这本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融为一体的饮食文...
一般文字都是看的,大家也都是这么看吧。但是北京话是听的,听书、听戏、其实就得先读出来,只有读懂了才能听懂。所以我认为我们看老舍的文字时一直都犯了一个错误,就是看...
每一首老歌都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岁月,伴随着我们从青丝到白头,原来音乐才是我们最忠实的朋友!欢迎来到~老歌最有味儿一起畅听经典,回味青春感谢收听订阅!感谢支...
过年的形式有很多种,无论是和家人、和朋友还是和手机,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当然是开心啦!
北京话|精彩演绎老北京的传奇故事。北京做为一座古都,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她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色彩。在北京人代代相传的民间故事里,包含着老...
恩师刘一达先生,是京味儿文学传人。八十几本关于京味儿的文学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学生在老师的授意下斗胆诵读。欢迎京味儿文学爱好者共议、同赏。老几位,您得着。
陶笛档案馆属于青年陶笛音乐人叶光照2017年亲自定义的档案馆系列典藏专辑,陶笛档案馆系列专辑旨在保护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对于即将失传或濒临失传的乐...
北京人并没有什么所谓的“京味儿”,但是在北京人眼中,其他地方的人都是“土味”“怪味”。
听着声音,腔调有点惊悚
听友12122370 回复 @IsaacLong: 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