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林语堂和《论语》里的幽默

171| 林语堂和《论语》里的幽默

00:00
15:36

本期知识卡片 



本集文稿 

除了上一次讲的陈独秀,另一位跟鲁迅周作人胡适等文豪都有交集的文豪,就是林语堂。林语堂是中国现代作家中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师,中文写的漂亮,英文写的也漂亮。我们在以前的课里提到过他,1928年,他写过一个话剧,名字就是论语里的"子见南子"。这个话剧是在尊孔氛围很浓的时候写的,是不怎么怀好意的。话剧里的孔子不仅不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圣人,而是一个差点被南子的花容月貌与花言巧语迷惑住了的凡人。其中不无揶揄嘲讽的意味,目的是把孔子拉下神坛,来作为对当时尊孔读经的复古思潮的批评。


这个话剧在曲阜上演后引发了轩然大波,那些孔氏族人把壮直接告到了蒋介石那里。而作为孔子后裔的高官孔祥熙也主张严办。其实林语堂完全不是如陈独秀那样激烈的孔子批判者和现实政治的批判者,他当然也痛恨那些别有用心的复古思潮的策划者与鼓吹者,而原因乃是他是一个孔子真正的崇拜者。他一生著作等身,其中关于孔子的既有专著,也有多篇文章。他还把司马迁史记里的那篇孔子传第一次翻译成了英文。林语堂是很理智很聪明的人,他的文章往往既有内容,又有很清晰的思路,读来能使我们获得教益。


他对孔子有崇敬,也有批评,无论崇敬还是批评,都有他自己的点。比如作为幽默文学的倡导者,他从论语里看到的是孔子不可企及的幽默。他声称论语里的幽默语很多,可惜以前的人礼学气太重,都没有看懂。他说孔子是最近人情的,并不是道貌岸然,冷酷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但到宋代理学家的手里,孔子的面目就改了,以道学面孔来论孔子,那必定就会失去孔子原来的面目。就像是在说,只要一般人做的事,圣人一定不敢做。


殊不知宋儒不敢做的事,孔子偏偏敢做。如一个叫孺悲的人想见孔子,孔子让人转告说我病了不见。孺悲还在门口没走的时候,孔子就取下一种叫si瑟的乐器来,边弹边唱让他听见,这是表示孔子对他有意见。不想见他。后人把这个叫做"不教之教"。面都不见,这不是不教吗?但却要让他知道我讨厌他,让他心里有数,自我反省去。这在不教之中,其实已经教了。林语堂说这不是太恶作剧了吗?这就是活泼泼的孔子。这一节朱熹还能理解,他说这是孔子对孺悲无是非观念、一心讨好他人的为人作风的厌恶。


其他迂腐些的学者就不能理解了,他们自己不肯信,就说这段记载不可信,说这是后人的附会,圣人一定不会这样做事。但证据呢?是没有的,只是他们的信念而已。而他们一读到论语中孔子活泼泼的不同于道学观念的言行,如拿拐杖击打不遵守礼仪的老友的小腿,骂他"老而不死是为贼"等等,都断定圣人必不如此,视为是混进论语一书中的假材料。林语堂批评说,读论语,不应该这样读法。论语是一本好书,虽然编的不好,他说的编得不好,是指现在的论语零零散散,不容易看出其间的系统。


但林语堂首先肯定它就是一本好书,好就好在其中有很多孔子的人情味。而他认为,要明白论语的意味,须先明白孔子对门人说的话,有很多是闲居闲聊的话,是老实话,是率真话,是不打算对外人说的话,是脱口而出的话,是幽默自得的话,甚至是开玩笑的话,乃至是破口大骂的话。总而言之,论语是孔子与门人私下对谈的实录,最可宝贵地能让孔子真面目重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些半真半假、雍容自得地闲谈实景,从中可以看到孔子的真性格。他举例说,幽默是自自然然的,在没有外人的屋子里,对至友闲谈,一点不肯装腔作势。


这就是孔子的论语。有一次孔子说,我总应该找个差事做,我岂能像一个墙上的葫芦,挂着不吃饭呢?又一次孔子说,出卖啊出卖啊,我等着有人来买我!意思是求贤君能用他。话都不择言而出,不是预备给人听的。但在熟友闲谈中不至于误会。若认真读他,便失了气味。从这些地方我们都可以读出林语堂对论语最独到最亲切的体悟。


他进一步总结说,总而言之,孔子是个通人,随口应付都有道理。他脚踏实地,而又出以平淡浅近之语。教人事父母不但要养,而且要敬,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这不是很唐突吗?又曾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就是说如果富裕是求得来的,叫我做车夫赶马车我也愿意。这都是一些不加修饰的言辞。而这些地方后来学者的解读却往往不愿意用平常心去看待去体会,总想设法把他高深化严肃化。


林语堂极为不满,他说后人只认孔子作圣人,不让孔子做人,不许他有人之常情,这是不能认识孔子的人格的。在他眼里,孔子是一个多情的人,有笑,有怒,有喜,有憎,爱好音乐,爱好唱歌,还会痛哭,都体现了一位活灵活现的人的特征。所以我们在论语中所见到的孔子是个能喜能怒能悲能乐的大丈夫,不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伪君子。林语堂还补充说,唯其能喜能怒能哀能乐,故七情备。唯其七情备,故足为万世师表。否则立一个不喜不怒不哀不乐的圣人为师表,吾辈将何以学之?不能学之。亦何贵乎师表之有无乎?这也是林语堂才能问出来的问题。而林语堂还特别佩服孔子在那种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都能保持乐观精神的人生态度。他也专门写过文章,用了一个形象的概括,就叫孔子在雨中歌唱。


1938年,林语堂在美国出版的英文版的《孔子的智慧》,对孔子和儒家的主要学说作了介绍,对论语和孟子礼记等儒家经典中的片断做了选辑。他特别提醒西方的读者,说"西方人读论语而研究儒家思想时,最大的困难是在于西方读书的习惯,他们要求的是接连不断地讲述,作者要一直说下去,他们听着才满意。像由全书中摘取一行一句,用一两天不断去思索,在头脑中体会消化,再由自己的反省与经验去证实,他们根本就不肯这样。而事实上,在读论语时,必须把个别的格言警句分开,逐日分别去咀嚼,不要贪多,同时去思索,这才是读论语这部书的方法。"显然这也是他自己的经验之谈。而对论语的特点与读法,他还有这样的介绍,他说论语"除去书中所见孔子的智慧之外,它的美究竟何在?其美便在孔夫子的人品性格,以及他对同时代人各种不同的评价。那美是传记文学的美,是孔夫子的语言之美,是随意漫谈,意在言外。而夫子的这些如珠的妙语,却出之以寥寥数语,自富有玄外之音。"


他说"论语本文是属于零星断片而飞跳飘忽的风格,阅读时需要读者的凝神苦思。懒惰的读者往往需要作者谈论个没完没了,自己只采取消极的态度。若是那样来读论语,便得不到益处。读论语时,读者必须全神贯注,文句中包含的真理,必须要凭读者自己的悟力,才会彻底了解,读者必须要凭自己的经验去印证,才能有所得。"宋儒曾论到读论语的方法。"程伊川就曾说,要把论语中的发问者的问题当作你自己的问题,把孔子的答话当作对你而发,如此就一定能得到实在的益处。朱熹也曾说,先读论语,每日读一两段,不管难懂与否,也不管深奥不深奥,只将一段文字从开头读,若是读了,不了解其含义,就思索一下,若思索之后仍然不能了解,就再读,反复阅读,探索其滋味,长久之后便了解其中的含义了。朱熹在给朋友的书信里曾说,在读书时千万留心不要贪多,读少一点,便容易彻底了解。读书能悟到真义,都离不开这种方法。"


朱熹还说,"明白原文的字面是一件事,体会其意义又是一件事。一般读者最大的弱点就是只了解字的表面,而未能把握书中真正的好处。"把阅读与思索在求知识的进程上看作相辅相成的两件事,这是儒家基本的教育方法。而关于这两种方法,孔子本人也提到过,在论语中也有记载。林语堂这些读书经验之谈是教给美国人的。而他的这部书早就由中国人翻译成了中文,所以对我们也可以起到教导的作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赵波_8j

    按顺序,本以为该讲梁漱溟先生了(此老夫子乃读书人品德和骨气的榜样啊!)“最后一个儒家”的梁漱溟先生的一生是为行而求知,知而后求行的一生。梁先生认为,现世所传的儒学已非孔子所开创的“真儒学”。真儒学传至先秦的荀子就被歪曲误解了。不讲梁先生,遗憾了…

  • 无声的雪_8b

    听了论语课还学习了读书方法,懂得了论语应该精读慢读。

  • 玉西英村

    孺悲去见孔子,托病不见也就算了。在其背后弹琴,表达自己讨厌他,就是故意不见他,这种做法,是对孺悲的羞辱。这么做,总觉得有点儿不厚道。后人为尊者讳,千方百计,拐弯抹角,为圣人的做法找理由,使之合理化,这不是就在塑造一个假孔子吗?孔子活着的时候,没有成圣,仍是凡人;不是所做的一切都好,都无过错。后人认识孔子,也应尽量客观,不必为圣人粉饰。

  • 仙籽儿_

    这个必须付费,左上角写了的😂😂😂

    仙籽儿_ 回复 @仙籽儿_: 幸好我买了,不然要闹笑话

  • 何振兴0

    已读文稿

  • 魔魇简竹恬恬

    好喜欢老师讲的

  • 青花瓷_ra

    会员不能听了哟

  • 赵波_8j

    梁启超先生对比西方学术指出了我国几千年来学术研究之弊病,如“泰西之政治,常随学术思想为转移;中国之学术思想,常随政治为转移,此不可谓非学界之一缺点也。”估计这个弊病仍在延续中......

  • 1329712slbt

    所以我們後來會有那麼多僞君子是後來的人太差勁,還代累了孔夫子被打倒!

  • 和_vvv

    不教之教。。妙语如珠,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