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周作人的《论语小记》都讲了什么?

167| 周作人的《论语小记》都讲了什么?

00:00
19:57

今日知识卡片 

今日课程内容 

我们上次讲鲁迅的时候,提到他的弟弟周作人,比起鲁迅来,知道他的人相对要少。但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的名望并不比鲁迅低,他们都博览群书,都思想敏锐,都对中国的落后面、黑暗面进行了猛烈的攻击与批判。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用了不少笔名发表文章,以致后来有些文章都分不清到底是谁写的了,说明他们的文章有一些相通甚至相同的特点。上世纪50年代编《鲁迅全集》,周作人说里面有几篇文章是他写的,遭到了许广平的痛斥。但后来有学者考证,那几篇确实是周作人的文章。

周作人的文章数量不比鲁迅少,而在早期的影响也非常大,崇拜他的人非常多。后来他落水做了汉奸,这其中的原因不断有学者探讨,但他做汉奸的事实则是无可否认的。有人太喜欢周作人的文章,要替它不光彩的历史做洗刷,这是不可以的。如果他做汉奸的事实都可以被洗白,那么当年放弃北京天津的优裕生活,颠沛流离去了云南的西南联大的那些教授算怎么回事?真正在抗战前线抛了头颅,洒了热血的将士们算怎么回事?但有人太不喜欢周作人落水的事实,想把他的文化功绩一笔抹杀,这也是蚍蜉撼树完全不可能的。因为汉奸罪,抗战胜利后,周作人被逮捕,1949年获得自由。

上世纪50年代,他给毛泽东写信,给自己辩白,当过毛泽东秘书的文化领袖人物胡乔木请示毛泽东,认为他必须认错,而他现在正翻译欧洲古典文学,靠领稿费为生,以后还可以继续在这方面做些工作。毛泽东当天就批示:"照办。"于是胡乔木就找人民文学出版社领导,让他们照顾周作人的生活待遇与工作条件,强调周作人是有功于新文化运动,在文学上饱学博识,是国内难得的人才。于是周作人在翻译和写作上又继续做了不少贡献。可惜他活得太长了,活到了1967年,而毛泽东的批示在上个世纪并没有人知道,所以红卫兵冲进了他的家里,对他进行抄家、批斗、毒打。那时候他已经82岁,而且多病,很快就死了。

周作人在早期跟鲁迅,即使不说心心相印,也时常遥相呼应。比如我们都熟悉鲁迅的名文《记念刘和珍君》,因为那是中学课文,我们都知道鲁迅为被北洋政府枪杀的去请愿的女师大的学生鸣冤。但也许并不是所有的朋友都知道,周作人就这一事件写下了十篇以上的文章,谴责北洋政府以及帮凶,痛悼死难学生。其中一篇还引用了《论语》。学生罹难之后,各校代表多表示要体谅政府,其中还不乏知名的知识分子,让周作人愤怒。而有人告诉周作人,女子大学的代表很得意,而女子大学的学生代表也很得意,还对女师大学生表示,那时她们正在上课,言下之意是讽刺你们那时正在被卫队用枪打死。周作人说,他听到这里,觉得背脊上的汗毛慢慢地竖起来了。《论语》里记载,曾子的学生阳肤被任命为典狱官,去向曾子请教。

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散”是民心涣散,民心背离的意思。曾子说,在上的统治者失去了道义,老百姓对上离心离德很久了。如果掌握了他们犯罪的实情,要同情他们,怜悯他们,不要因为自己管的越多,权力越大,沾沾自喜。周作人把曾子的话错记成了孔子的话,他的一辈人写文章用《论语》的句子,大概都是不查书凭记忆写的,所以有这样的错误也不奇怪。他说,孔子也说要“哀矜而勿喜”,而现在的女大学生中竟有这样吊者大悦的态度,“吊”是凭吊。你来参加悼念活动,本该悲哀同情,而你却特别的高兴,这样吊者大悦的态度是难以想象的,悦就是喜悦的悦。而他宣称,“他们无论这样的行为怎样和于礼教,是官吏们喜欢的学风,我总之是不敢领教。我固然哀刘杨二君之横死,但我也怕天下有不知哀矜之情的男女"因为他们是没有正义感,没有道义感,没有同情心的。刘杨二君正是鲁迅悼念的刘和珍,以及跟她一起遇害的另一位学生杨德群。而周作人发表在报纸上的挽联是“赤化赤化,有些学界名流和新闻记者还在那里诬陷;白死白死,所谓革命政府与帝国主义原是一样东西”。这是1926年3月29号学生死难十天以后他公开发表的。这跟鲁迅的战斗精神实在是有很相通,甚至很相像的地方。

周作人文章多,谈孔子,谈儒学谈《论语》的地方也多。他专门写过一篇《论语小记》,是1933年军阀重新提倡读经风潮的时候写的,写他重读《论语》的感受。他说少年时代“四书”以及《周易》《诗经》《尚书》,他都背过。他说现在“我把论语白文重读一遍,所得的印象只是平淡无奇四个字。这四个字好像是一个盾,有它的两面,一面凸的是切实,一面凹的是空虚。我觉得在《论语》里孔子压根儿只是个哲人,不是全知全能的教主。虽然后世的儒教徒要奉他做祖师,我总以为他不是耶稣,而是苏格拉底之流亚。《论语》二十篇所说多是做人处事的道理,不谈鬼神,不谈灵魂,不言性与天道,所以是切实,但是这里有好思想,也是属于持身接物的,可以供后人的取法,却不能定做天经地义的教条,更没有什么政治哲学的精义,可以治国平天下。假如从这面去看,那么正是空虚了。平淡无奇,我凭了这个觉得《论语》仍可一读,足供常识完具的青年之参考。至于以为圣书,则可不必,太阳底下本无圣书,非我之单看不起《论语》也。”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他说一部《论语》中有好些话说的很好,他举出了一些具体的段落,如《论语·公冶长》篇里记载: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渊和子路侍立在孔子周边。孔子说:“你们何不说说各自的志向?”子路说:“愿拿车马衣物跟朋友共享,用坏了也不在乎。”颜渊说:“愿不自炫优点,不自夸功绩。”子路说:“想听听老师的志向。”孔子说:“对老者安抚他们,对朋友信赖他们,对青年关爱他们。”这是师生交流的现场实况。孔门当中最武的子路,最文的颜回,各言其志,前者豪爽,后者谦谨以及老师不温不火的蔼然态度都跃然纸上。


而周作人分析说,“我喜欢这一章,与其说是思想,还不如说因为它的境界好。师弟三人闲居述志,并不像后来文人的说大话,却只是老老实实地说说自己的愿望,虽有大小广狭之不同,其志在博施济众则无异。而说的那么朴素,又各有分寸,恰如其人,此正是妙文也。我以为此一章可以见孔门的真气象,至为难得。”而这样切要的点评也同样是至为难得的。

周作人还做过一个演讲,叫《中国的国民思想》。他说:“中国国民的思想,说来说去,无论人喜欢不喜欢,根本思想还是儒家的思想。再具体一点说,就是孔孟的思想。”“这是两千年以来,由种种方面可以看出来的。”而儒家的思想,他认为第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利人。“对于他人,对于民众,要给他幸福,为民众求福利。”比如孟子明确说,只要人民不饥不寒,年老的人有绸衣可穿,有肉可吃, 等到人民的生活安定了,然后办学校,申之以孝悌之义,这样就是王道。周作人说,“我以为中国思想的优点,完全在为人谋福利,并不是为自己,我是圣人圣王,责任就很重大。所有的人民,有一个没饭吃,没有衣穿,都是我的责任。绝没有‘我是皇帝,我应该享福’的思想,这种享福的思想是后来才有的。”而孔子之道一以贯之,就是仁,就是忠恕。“这是最简单的人生观。自己要生存,他人也要生存,自己的子孙要绵延下去,他人的子孙也要绵延下去,凡事都不要损人利己,这个观念不见得只有中国人有,是人人都有的。不过中国人对于这点特别明了而已。”

“第二点是讲实际,不是理论,完全是就事论事。由讲实际看来,孔子的学说不是宗教,因为宗教有很大的理论,譬如佛教,他认为这世界的种种人生都是无聊的,所以要与这个世界断绝,求自己的解脱。基督教也是如此,认为人生在这污浊的恶世里非常痛苦,必须在这时候祷告上帝领入天堂,才可以有永生。而孔子没有这种思想,他认为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至于死后如何就不去考虑了。孔子曾说过:‘未知生,焉知死。’对于死后问题毫无研究兴趣,而对于现在则非常重视。只要现在的几十年之中好好的过,对于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好好的处,一生的目的就完了。”“可是孔子虽然只求现实,但也不是功利主义者,因为实际主义往往容易变成功利主义,而孔子则不然。《论语》里面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道做不成功,他还是要做,但并不是有利的才去做,无利的就不去做,可能的就做,不可能的就不做。与功利主义完全不同。”

“第三点,中国国民的思想是讲中庸的,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有一位英国人说,一个人吃东西可以有两个极端办法,一个是纵欲,一个是禁欲。所谓纵欲,是今天有好吃的,就尽量的吃,原来吃三碗饭,因为是好吃的就吃五碗饭;所谓禁欲,就是根本不吃。这两个极端都是不行的。多吃了胃中容纳不下,会发生胃病;不吃也不能生活。为图生活快活,有好吃的也要少吃一点。今天吃一部分,明天再吃一部分,使我们的口腹之欲天天能满足。少吃虽然也是禁欲,但不是单纯的绝对的禁欲,是纵欲与禁欲两者之间的。这话本来是很简单很平常的,除了少吃之外,两极端是没有人能做的通的。所以人生就是中庸。吃饭、走路、睡觉都要合乎中庸,才能生活。中国人从孔子起,至一般老百姓,都有中庸的思想。”而周作人分析说:“希望中国人做大事业,是做不出来的,可是叫他维持长久,他的力量却很大。试看中国过去的历史,倒霉的历史也很多,这就是中国思想的弱点。由于没有宗教家的热诚,希望信仰的缘故,但是因为思想中庸,却能够保持长久,所以在历史上虽有时期长短不一的患难,而中国的思想仍然保存,仍然可以复活过来。”这就是他对中国思想的观察,对儒家思想的观察。

周作人是一个污点人物,但是他有很多文章,现在仍然值得我们阅读,可以给我们启发。他的散文全集译文全集数量非常之大,现在都已出版,各种各样的文选也很多。我们可以选一本文选,在有空的时候看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居尘出尘知行合一

    傅老师您好,我想了解一下,您的讲义是否近期内会结集(或整理)出书?我非常喜爱您的讲课内容,除多遍听课外甚至想根据语音整理一份文字资料。如出书的话,就有新的期待了。

    赵波_8j 回复 @居尘出尘知行合一: 估计这种问题傅老师都无奈死了,往前听!有答案!

  • Lulu717

    老师风度儒雅,谦逊广博,讲论语娓娓道来,诲人不倦。老师讲论语最合适不过啦。若今日的学者都能像老师这样,乃国之大幸。只是......

    Lulu717 回复 @Lulu717: 老师对周作人的评价也算是客观了

  • 洗尘居士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朱子四书集注中也有两种解释。此篇言己之志,似对自己人生志向找一个安放处,个人以为解释为使老者安,使朋友信,使少者怀,行事便可如飞鸿踏雪,了无痕迹,更具程子所言“圣人之言,分明天地气象。”此属一家之言,先生以为何如?

  • A肆玖昌明

    功是功,过是过!

  • 何振兴0

    已读文稿

  • 苏菲的眼

    周作人说的也的确很有道理:利人;未知生,焉知死;中庸――孔子思想的几大精髓。

  • 一庭明月_mv

    听老师讲到在君子和小人手下做事的不同,原来没有切实的体会,最近我们单位换了领导做了几件事让我真实感到小人的作态,太形象了!现在最幸运的事听了老师的课以后可以知道怎么应对了。

  • 兼明

    功过分明!

  • 1859137suks

    越学老师的论语课,越喜爱可爱的孔夫子,他是那么正能量,积极向上,活着当下享受当下,快乐认真精彩的渡过我们的一生!

  • 和_vvv

    一以贯之,就是仁,就是忠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