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苏轼写文为何多以孔子为根据

153| 苏轼写文为何多以孔子为根据

00:00
16:41

本集知识卡片 


本集文稿 

我们上周讲欧阳修的时候提到过,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在主持考试时,一眼就看出大文豪苏轼也就是苏东坡的文章之好,跟另一位考官大诗人梅尧臣说,我们得让让路让他来出人头地了。苏轼考中进士,给梅尧臣写了一封信,说他看前代的文献,看周公一生为政治理想奋斗,却常遭人误解,心里很不愉快。等读到孔子的故事,孔子周游列国,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却仍然弦歌之声不绝,颜回子路这些孔子的门人相与问答。


孔子感到困惑,我宣传的道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会被困在这里?颜回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颜回的回答是,孔子的道最正大,所以天下容不下。尽管如此,容不下也不足为虑,因为越容不下越能体现出我们是真正的君子。孔子听了非常高兴。孔子师徒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依然保持着那样的自信,那样的互信,那样的乐观。苏轼于是感慨,"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者。"


从孔子在那样艰难的场合,还能跟门徒们相互勉励,甚至相互打趣,可以知道周公的富贵不如孔子的贫贱。在苏轼眼里,富贵的周公还不如贫贱的孔子,因为周公身边的贤人与亲信都不能理解他的用心,那么他的富贵又能跟谁共同享用呢?"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与乐乎此矣。"而孔子身边跟他一同在贫贱中不离不弃共患难的,都是天下的贤才,孔子一定可以感到比周公更大的满足。


举了这个例子,苏轼就说自己这次赴考没有走后门,没有托关系,能得到梅尧臣与欧阳修的青睐,获得了高名次。"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异此乐也?"他说人不能侥幸富贵,也不能安于贫贱,有聪明的贤人作为门生,也就足可以作为自己的依赖了。


假如侥幸获得富贵,有了跟随的车队数十人,让街巷里的市民都出来围观赞叹,也根本比不上有好徒儿更快乐。看这马屁拍的,自己的骄傲与快乐,溢于言表,又让前辈听起来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而后苏轼引了论语宪问篇里孔子的话,"不怨天,不尤人",称颂梅尧臣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前人称道这篇文章,说明了仅有富贵的不足,士遇知己才最快乐,通篇贯穿了快乐的情绪,而自比于圣门之徒,可见苏轼对孔门师徒的崇敬。


苏轼对论语自然是烂熟于心的。他写过解读论语的专著《论语说》,在文章中也不止一次的用过论语的典故。例如论语公冶长篇里提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知之,无愠色。"令尹子文这个人真了不起,他三次出任令尹,却没有特别高兴的神色。而三次被罢官,也没有不高兴的神色。


这对多次被贬甚至被流放的苏轼,自然提供了榜样的力量。而东武县令赵晦之被罢官,苏轼写了一首减字木兰花来送他,开头就说,"贤哉令尹,三仕已之无喜愠。我独何人,犹把虚名玷搢绅。"真是贤明的令尹,三次做官,三次罢官,却都宠辱不惊,做官不喜,罢官不愠。这当然是借论语的典故,借夸令尹子文来夸赵晦之,其实也是宽慰他。


下两句说我自己没有真才实学,还借虚名占着官位。搢是古代官员上朝时手里拿的笏板,绅是官员身系的大带,搢绅是官员士大夫的代称。上面这四句是词的上片,词的下片说,"不如归去,二顷良田无觅处,归去来兮,待有良田是几时?"这几句借用自陶渊明的典故,陶渊明写过《归去来兮辞》,苏轼借以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对归隐的向往。


苏轼还写过一篇文章,既跟孔子有关,更与书有关,是一篇赞美书籍的好文章。有个喜欢藏书的官员叫李常,是大诗人黄庭坚的舅舅,还是他介绍苏轼认识黄庭坚的。他读书用功,藏书很多,在庐山设立了藏书楼,苏轼为他写了一篇李君山房记。一开始就说:"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


像是象牙,犀是犀牛的角。怪珍是奇异的珍宝。这两句是说象牙犀角,奇珍异宝,能让人的视觉听觉感到愉悦,但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六材是指胶、漆等六种材料。这几句的意思是,金石草木丝麻胶漆等都有实用的价值,但都会用坏,都会用尽。"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其为书乎?"苏轼太会说话了。这话说的太漂亮了。


意思是跟上面所有这些东西不同,既能让人的耳目得到愉悦,又能有实用的价值,而且还用不坏,用不尽,不管你人好人坏,不管你才高才低,各随自己的人品和程度,求之而多少总有收获的,那大概就只有书了。"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孔子虽然是圣人,但他的学习也只能从读书开始。"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老聃为多书。"那时候只有担任柱下史的老子看得到最多的书。柱下史是柱下守藏史的简称,是掌管图书的官。


所以我们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展先生写过一篇文章,标题大致的意思就是老子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图书馆的馆长。"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这简直是对孔子及孔门弟子的最高礼赞。意思是那时候能够见到六经的人很少,学习的条件非常艰苦,但那时的那些人却都勤学礼乐,恪守道德,是后世的君子所比不上的。


而后苏轼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据他观察所得,他说秦汉以后,写书的人多了,造纸术也发明出来了,汉字也从篆书这样的古文字变成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这样更方便书写的形式。所以书越来越多,但学者反而变得苟且不认真了。他说自己还曾见过前辈老儒,说小时候"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唯恐不及。"因为看不到史记汉书,一借到马上就手抄,不分昼夜的诵读,像是来不及似的。


而近年学者得书越来越容易,但后来的读书人却因为得书容易,反而"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束书不观是把书捆扎起来不看,游谈无根是没有根据的随意乱说。而李氏少年时代曾在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的僧舍读书。他离开后,那里的人就把他住过的屋子叫李氏山房。现在他把9000多卷藏书放在那里,不放在自己家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看,这是仁者之心。苏轼希望通过自己这篇文章,"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苏轼是北宋人,到了南宋,大学者朱熹也有类似的感慨,就是得书越容易,读书人反而越不珍惜,读书风气反而更浮皮潦草。


这在今天也是一样。100年前的学者找不到书,有背下来的,40年前的学者找不到书,有抄下来的。通过背通过抄,书就印在他们的脑子里了。现在是什么书都能买到,网上都能查到,我们就再也懒得背懒得抄,甚至懒得读了。所以有人总结说,古人背书抄书,近人读书看书,到了现代人就只是查书了。


当然现在发达的物流,发达的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这是大好事。我们也不可能拿本书就抄就背,有的书翻翻也就可以了。但至少像论语这样的经典,还是值得我们认真看,认真读,而不能仅靠查来应付的,而苏轼所以成为那么博通的一代文豪,他在读书上下的功夫非常实在,这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05059ytne

    傅杰老师您好,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追完了所有课,以往模糊的孔子形象一下子清晰可爱了起来,他不仅仅是至圣先师,更是一位穿越时空恒古不变的老者,时时微笑,循循善诱。他的思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学人的灵魂。现在我也开始给孩子读《论语》,希望能以此为孩子的人格底色,衷心感谢您带给我如此生动详实的《论语》课,谢谢!

    1893908vyjw 回复 @1505059ytne: j

  • 不听书

    有原文的引入,恰好给我辈以读之引导,存在的意义重大。

  • 何振兴0

    已读文稿

  • 和_vvv

    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惟书乎!

  • 冬之雪_d0

    书非借不能读也!我每年都会买一些书,读书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买书的速度,不读书与读太多书其实都是不足取,过犹不及。且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待无涯,殆矣!书不读秦汉以下,那还有何书可读?这种读书态度值得我们效法吗?

  • 赵波_8j

    历来世上就不缺"苏东坡"之类的大才,反而最缺的是"欧阳修和梅尧臣"之类的"伯乐"!如今更甚!

  • ASlowSong

    读书不二,好好读书。

  • A肆玖昌明

    古人今人查书

  • 听友230507709

    傅老师的课真好。

  • 十年_2lq

    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