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九三年》

文学 |《九三年》

00:00
27:42

雨果晚年集大成之作,法国大革命风暴中的人性挣扎。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听书笔记 


雨果,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的大文豪,可以说是法国文学界乃至世界文学的骄傲。


《九三年》是雨果72岁时发表的作品,它是雨果一生的集大成之作,是他创作之路真正的巅峰。

 

《九三年》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雨果这部小说写的是1793年发生的事,那时的法国刚刚推翻了君主专制,但大革命仍然在继续,英雄主义和恐怖气息同时弥漫在这个古老的国家里,罗伯斯庇尔、马拉、丹东等一些杰出的人物都承受着最大的压力,在努力看清历史前进方向的同时,不知不觉两手沾上了血腥。雨果一直潜心收集素材,钻研这段历史,作为小说家,他最擅长的一件事,就是探讨人在特定环境下的道德抉择。

 

在小说中,法国大革命既是革命派与保守派的斗争,更是一个道德良知和荣誉法则互相撞击的战场。革命派的荣誉在于保卫共和,保守派的荣誉则在于保卫国王和王室,双方的信念彼此对立,为了各自的荣誉必须一决高下。但是,荣誉不是唯一的行动依据,一个人的行为还必须接受道德良心的裁判。如果二者发生冲突,一个人既不想失去荣誉,又不愿意违背良心,这就把自己放到了最严峻、最悲壮的考验之中。

 

《九三年》中,保王党人和共和党人分别有着怎样的荣誉法则?


保王党人:朗特纳克侯爵

他上了年纪,满头白发,但是步履矫健,有一番不怒自威的仪表。侯爵出场的时候是在一艘英国军舰上。当时,英国出兵干预法国革命,侯爵的保王党力量就依托英军为后盾,从海上登陆法国,企图反攻巴黎。在他眼里,法国大革命就是一场流氓无产者对贵族们发动的叛乱,而他,作为一位亲王,肩负着力挽狂澜的神圣义务。他的荣誉感是非常清晰的,在他看来,保卫国王和王室是他的使命,为此,所有聚集在保王派旗帜下的力量都应该以此为天职。

 

我们看到的侯爵,作为军人他铁面无私,作为保王党首领他心狠手辣。依据自己的荣誉意识,他相信,自己的任何处事都必须以光耀君主政权为原则,决不能犹豫,必须赏罚分明,恩威并济,必须让自己的部下更加明确一种随时为主人奉献一切的责任感,把为君主服务视为此生最大的荣耀与幸福。至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区分,那是与生俱来的秩序,是世界正常运行的必需,这种秩序必须长久存在下去,所有企图打破秩序的行为都应该受到严惩。

 

共和党人:政治委员西穆尔丹,地方司令官戈万

共和党也有自己的荣誉感。法国大革命提出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这几个今天人人都会说的词,但在刚刚问世的时候却是震惊世界的。因为法国是欧洲最古老的王权国家之一,又是天主教的重镇,理应是最保守的地方,没有平等,自由属于少数人,除了上帝之外谁也不能号称博爱。为了推翻旧王朝的价值体系,共和党宣称用共和国取代国王的位置,每个革命者都要以共和国为至高无上,每个人都要为共和国效力。

 

巴黎的共和政府派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名叫西穆尔丹,作为政治委员前往旺代督战,同时监视布列塔尼地区共和军的最高司令官戈万,督促他执行政府的命令,对所有负隅顽抗的保王党及其同情者,一律格杀勿论。不过,他们并不知道一个情况:政治委员西穆尔丹跟地方司令官戈万关系密切,因为戈万正是西穆尔丹一手提拔上来的军事领袖。

 

 

主人公的荣誉法则与良心发生了怎样的剧烈冲突?


农妇米歇尔的三个孩子被侯爵扣作人质,他说:只要共和军放他们安全离开,三个孩子就完好无损;但是,如果共和军不同意,要继续进攻的话,三个孩子就有可能被烧死在碉堡。

 

共和军西穆尔丹挺身而出。他拿着一块白手帕走到碉堡跟前,对里面的人喊话,他说,我们只要抓侯爵一个人,就可以避免再一次的杀戮,你们都能得到自由,为了让你们相信我,我愿意送上我自己的人头,来交换侯爵。

 

西穆尔丹意识到,如果让法国人继续内战下去,就违背了发动革命、成立共和国的初衷,即使共和党获得了最终的胜利,无数人的鲜血却会污染他个人的荣誉。所以,他才提议说,我把我自己交给你们,换取你们的侯爵,我为共和国而死,可以得到圆满,而共和国也能保全自己的光荣。

 

然而,碉堡里死守的士兵同样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荣誉:如果他们真的出卖侯爵,自己也就毫无荣誉可言了。他们坚信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保卫侯爵的生命,就是保卫法国的尊严。两种不同的荣誉感之间势不两立,最后的战斗终于不可避免。共和军冲进碉堡,同侯爵的士兵展开肉搏。雨果写道:碉堡在流血,它是一个受了伤的巨人。

 

最后侯爵这边只剩下了六个人,其中五个都受伤了,他们被困在碉堡的三楼。但就在这时,他们发现碉堡有个暗道。侯爵绝处逢生,独自逃到了附近的森林里。现在,他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险境,去找英国军队寻求帮助。

 

然而就在侯爵打算一走了之的时候,远远地,他看到了碉堡在燃烧。三个孩子正在顶楼的图书室里熟睡。

 

朗特纳克侯爵,走出那条暗道,坦然出现在所有在场的人面前。在众目睽睽之下,他搬来一把梯子,爬上去,把孩子一个个抱了出来。当侯爵走下梯子的时候,所有的旁观者都一边鼓掌一边战栗,他们环绕着这个从上面下来的老人,产生了一种令人畏缩的神圣的恐惧,仿佛环绕着一个幻影一样。可是侯爵却庄严地往前走向他们,走向那些憎恨他的人;共和军向后退,侯爵继续走近。

 

侯爵为什么在这个关头挺身而出?雨果并没有作过多说明。他想以此传达的理念是, “在革命的绝对真理之上,存在着人道的绝对真理”。

 

在荣誉法则与良心的冲突之间,三位主人公如何艰难抉择?


侯爵被投入监牢等候审判。这正是这部小说矛盾最集中、最扣人心弦的地方。在雨果笔下,面对即将到来的审判,感到痛苦的不是被捕的侯爵,而是将其逮捕的政治委员西穆尔丹和地区司令官戈万。

 

在这里,雨果是站在共和国的一边的,他暗示说:侯爵是用自我牺牲来胁迫那些良知强大的人,他把善良变成一道闪电击倒他们。很不幸,戈万就是那个被击倒的人,他无法从剧烈的思想斗争中全身而退,他的心里时刻存在着一种对等意识。在他看来,侯爵身为一名统帅,肩负着战略、战争和复仇的任务,肩负着保卫法国国王和一千五百多年的君主政治的使命,可是现在,他把三个乡下小孩的生命,看得比那些使命更重。对此,我也必须有对等的表示。如果就这么杀了他,那么被侯爵洗刷的个人罪行,就将转移到我的身上。

 

在小说进入尾声的时候,我们看到,戈万深夜探监,他把自己司令官的斗篷和帽子给侯爵戴上,让侯爵离开监狱。而戈万自己,则留在了牢房里。这就是戈万在荣誉法则与道德良心之间,所作出的最后的抉择。

 

第二天在军事法庭上,戈万作为顶替侯爵的被告被宪兵带出场,法官西穆尔丹看到后目瞪口呆。


戈万请求法庭判处自己死刑,西穆尔丹投票时,他说,戈万应该判死刑。第二天,戈万在临刑前喊了一声“共和国万岁”。就在他的人头落地的同时,西穆尔丹拔出手枪,让子弹飞进了自己的心脏。

 

《九三年》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九三年》是一部小型史诗,雨果将惊心动魄的情节压缩在紧凑的文字里,用生动的描写和犀利的议论拷问人心。当你整日在名利场里颠簸,不妨找点时间,去访问一下书中那些内心装着荣誉感的、过于诚实也过于纯粹的人,看看他们在为了什么而奋斗,为了什么而挣扎。如果他们能让你的心灵震撼、眼角流泪,那我想,你一定会用另外一种眼光来看待现在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


解读 | 云也退  专栏作家,记者,译者。著有《自由与爱之地》,译有托尼·朱特《责任的重负》、E.萨义德《开端》以及《忧思中国》等。

播音 | 秋安

策划编辑 | 周向荣

音频编辑 | 秦亚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林雨_Franz

    讲的最好的一本文学书

  • 曹工_7m

    文稿很有力量,讲的也富有感情

  • 依木圣

    果然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啊!一路挺过来,发现制作水平是越来越上乘了!

  • 波伏娃的房间a

    这本书讲的真的不要太好。主播也是最好的主播。

  • 天下第一侠0812

    这本书把我拉入了法革坑底,后天语文课上的演讲稿我已经写好了,就是给同学们推荐《九三年》~~而且我会穿别了三色花的新买的裙子

    子非丶宇 回复 @天下第一侠0812: bravo

  • 末日君再来

    开播以来最好节目

  • 对方正在输入文字

    主播音质漂亮,播得也漂亮

  • 232阿程笑

    主播的声音真的很好!

  • 1569507wyyn

    没有18世纪末的法国,就没有此后一百年的欧洲大陆

  • 布吉岛不明了

    雨果作品棒,主播也是我听过声音最好,情感最饱满,我最喜欢的主播